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坤后 >

第264章

坤后-第264章

小说: 坤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有传出了青州新崛起的文士家族吕氏家主亲自上门为自家最得意的儿子吕少庵吕九精提亲迎娶姚家的姚淑卿。这本是件大好事儿吧,至少把原来狗屁恶言都给压阀住了。尤其是整个青州都是知道其实姚淑卿小姐点过吕少庵公子,还损了他一段,反正那意思就是姓吕的胸无大志,小姐咱家咋样都不能嫁给那样的男人这事儿,在青州也是传的沸沸扬扬,一个是美女,一个是才子,天生就惹人瞩目。虽然美女娇滴滴的,但是那位才子可是久负盛名的青州年轻一代的骄傲,青州三杰之一的,吕少庵吕九精啊。所以舆论还是渐渐是偏斜了,都道是姚家的闺女太骄傲了,吕家少庵公子被鄙视贬损的好不无辜,整个青州多少在阁的闺女念念不往的对象,你姚淑卿也敢不给面子的说三道四……

别说其它人家就是说吕少庵的爹亲听了也不乐意不是?本来吕爹是暗恨在心里,打算找个机会整整这个姚家不识好歹的丫头,但是计划比不是变化快,入京后的吕少庵还是喜欢上了姚淑卿,真正开始关注起这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她爱家,有责任感,灵慧而不虚华,她虽然洋洋洒洒地追求有官位的夫君,但是私底下去利用慈善堂去摸摸默默地做好事而且慈善堂并不是只有青州一家,它在大魏的京城和其它几个州都有分支,而姚淑卿那么小已经开始负责青州一州的慈善堂的管调之责,而且她亲民,她一个贵族家的小姐,居然也能够在寒冷的冬日里为饥民放粥

在吕少庵的心中,她,要不其它他先前认识的任何一个少女都好,不仅是人品好,性子也好,就是嘴巴有点刁,但也不失之可爱。反正他怎么看,都觉得他想娶那个女人~所以他先是给他爹讲了他的娶妻的意图,吕爹当然不同意了。但是他儿子也不是个死心的,应是做了一首洋洋洒洒尽万言的“凤求凰赋”,哎呀那文采呀,一愁就让人爱不释手,至少吕爹是看乐了,看到儿子是真心想去姚淑卿,吕爹就不愿意在坚持了,娶就娶呗,反正俩家也足够门当户对,至于那女娃的性子,完全可以娶回家来再调教嘛~

姚爹其实早就巴不得早点将闺女嫁掉,当然有个前提,对方得是个他看得上眼的好男银~~~。所以当吕爹上门为儿子提亲的时候,姚爹一听说是吕少庵想娶他闺女,笑得嘴都瓢了。哦也,终于来个当爹爹滴满意的男银鸟~~姚爹一乐和,就当即答应了这桩婚事,可就在俩家美美地等着闺女儿子回来成亲的时候,小姚又闹妖了。她居然落跑了,还不肯让千里迢迢跑来寻人的二叔找到,乃说这急人不急人,最后哇,好几个月都找不到人吕爹那脸拉得都比长白山长,而且还巨黑无比,姚爹是陪了多少小心,请人家喝了多少次酒,……可是后来都抵不过闺女落跑的本事,吕家还气不过要退婚,就在这个时候,长老会那群老家伙又跳了出来,就说姚爹给整个家族都抹了黑,丢了面子,不配再干大领导职务了,墙裂要求他引咎辞职

姚爹姚不易这个气啊,差不点呕出三生血来,但是闺女这亲事是不让吕家退了喽,所以老姚牙一咬心一横,老子南下保家卫国当义务志愿者去~他一跑路,吕爹退亲都找不到,自然也是气个半死,临了临了还给儿子写信,说姚家闺女和她爹都不是个东西,什么玩意……报告姚爹南下和吕爹想要退婚的信几乎是一前一后脚跟脚底到京滴,吕九精得了信儿,赶紧找了姚淑卿的庶出二叔,俩人马不停蹄的直扑了郑府……

姚淑卿那头还在那头哽咽哭泣地将故事的时候,那头吕九精早拎着姚二叔上门求见了。婉蓁看了看抹眼泪的小姚,再瞅瞅来禀报的家丁,扑哧一声笑了。这才是真乐和,“这样吧,你带人去书房待客吧,然后把少冉哥哥叫上,他现在应该在家中,有男客,光咱和姐姐们是不妥当的。”婉蓁吩咐完那家丁,就让人重新给姚淑卿梳洗了一番,三人才转了书房的内堂。

几人见了礼后,姚二叔首先狠狠瞪了自家侄女一眼,若不是这丫头不懂事,家里怎么出那些个事儿??吕少庵却直勾勾地看着哭得眼睛跟核桃似的姚淑卿,心疼又心痛。不由在心中想道“淑卿,咱真想问问你,究竟要怎么样,你才能喜欢咱,才能乖乖地做咱的妻子你……难道真的那么讨厌咱吗?真的那么想要离得咱远远的吗?”心生了怀疑就跟草长了根一般地种在了吕少庵的心中,辛酸痛得不行。但是,就这样放手吗?

如果那样轻易放弃了的,如何是他吕九精呢??重整振作起精神,吕少庵道“淑卿,你是不是不放心姚伯父,想要南下南疆?”

姚淑卿被他这一问,问得一怔,其实她知道自己逃婚躲的就是这个家伙,而且一躲好几个月,他怎么……就不生气,就不恨她呢?听……听他这口气,却竟然还是在关心她?“爹爹去南疆了,咱无论如何都不放心,所以一定要到南疆走一趟的。”小姚努力忽视掉对方灼灼视线,和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于愧疚,开口将自己一心要南下的决心宣告了出来。还不待旁边坐着的姚二叔发火训斥,吕少庵抢言道“咱陪你去吧。”

“为什么?南疆是兵灾之地”姚淑卿不能置信地看着他,实在不明白吕少庵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你担心你的爹爹,咱担心咱的姚伯父,况且你是个闺阁少女,咱却是有能力也有经验游历南疆的男子,你出门怎么能少了咱呢?更何况姚吕俩家已经订了亲,你是咱未过门的妻子”

姚淑卿听完这话,嘴巴张了又张,俏脸泛红,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几位小主人,不好了,南疆那头出大事儿了。三日前的夜里,南疆的蛮部集结了十万大军,横扫了整个南疆精锐营,二殿下战至重伤昏迷,已经被陛下责令护送回京了。而且……”那慌慌张张走进来的小家丁道“而且第二日凌晨,南疆景阳城突然失陷~光王殿下下落不明”

南疆旌鼓终于动地而来……

第一部 稍嫌春华早 第375章 婉蓁泪奔巧施计,婉菱追夫撞入局

第375章 婉蓁泪奔巧施计,婉菱追夫撞入局

婉蓁听罢,第一反应就道“坏了,阿公那边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做好战前准备,南疆景阳城一破,他怕是马上就会被圣旨催出征了。”婉蓁这样一说,婉菱马上反应过来道“那光王世子殿下呢?是不是也会马上出征呢?蓁儿这可怎么办?”

哟,阿姐哟,着急也不看地方,木有瞅见这堂上不仅有姚淑卿还有姚二叔和吕少庵吗?小婉蓁赶紧给自家阿姐递送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也给郑少递送了一稳住安心的眼神,出声道“如今南疆战危,国家首当其冲,郑氏首当其中,姚家主这个时候滞留南疆更是危上加危所以这个时候,咱有个注意,各位听听如何?”

姚二叔眼中显然流露出了小孩装大人的低视神情,吕少庵也尽量保持着礼节上的倾听,心里也木有拿某蓁当回事儿,就只有姚淑卿神情郑重,她跟婉蓁相熟,自然知道这丫头的聪慧非是常人能及。“其一,国家大战,粮草后勤是兵家必争的大事,姚大叔远在南疆下落不知,这时候去南疆寻人,走个人私队寻找,远不如利用国家力量,顺势借力方便的多而且也见效得快,姚二叔和吕公子若能以姚吕俩家之名,捐助部分军资,并愿意随军出征共下南疆,以二位之大能入营协助大军管理后勤事务,当为大善各位君子以为然否?”

姚二叔和吕少庵听了这话,不觉同时心头震动,这小娃娃见识不凡啊~“其二,南疆寻人,郑氏也可以提供部分帮助,但是若说让诸位可以借上大助力的,婉蓁另外推举一人,便是如今偕同郑氏大军出征的光王世子殿下姬毓卓~若得他的襄助,以光王经略南疆二十余年的人脉,寻人护人当更为强力,诸位以为然否?”

这意思是说让他们借捐资的名头,入营为光王世子殿下打工?另外给姬毓卓打好关系,寻找姚家主???这到是个好主意啊,若是能搭上级毓卓的线儿,那么将来经略家族南疆势力将获得莫大的好处~唉,哎,想想,想想,这真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只是光王世子姬毓卓殿下,毕竟是正经的宗室皇亲,皇家那头的军需后勤应是早有选定之人,吾等一介布衣,这……这……边是捐助大量军需也难得入得了姬毓卓殿下的眼缘,更有可能连人都见不得。若是因此而耽误了寻人,致使家主有了危险,那岂不是一篮打水一场空??”姚二叔这话还有深层另外一个意思,全看听的人能够能够领会这说不出口的含义了:姚氏可是地方小家族,家主都捐了一批,咱们再捐多少那位小殿下才能满意?若是大出血的话,即便是家主救回来,家族却因此伤了根基就真的得不偿失了,而且家族也是实在损失不起啊~

姚二叔一说这话便惹起了吕少庵的侧目,小吕同学出身文士之家,跟正经的岁月沉淀下来的贵族不同,他们对家族存续和发展的理解和感悟不如那些贵族深,意识上的重视程度更是多有不如~╮(╯_╰)╭,没经历过动乱和家破人亡改朝换代颠沛流离的新崛起家族,哪里有可能对家族观念有那么深刻而切骨的认识呢?

所以听懂了姚二叔言外之意的吕公子其实是很鄙视人家这种想法了,他心中是遵循中文士们的核心思想之二的谦和、公义的,而看不起姚二叔这种每每衡量财货得失而不以人为主的私心~说白了,其实就是典型的是金钱如粪土的思想。不是某些老牌家族那种,家大业大花销大,越是有钱越是精打细算那种~这主要是家种家族的生活理念和支出方式的不同。

不过,幸运的是,听出这化外之音的只有婉蓁和经常被妹妹歪曲不断,毁人不倦的婉菱。就连郑少冉和姚淑卿都木有听出这话外之音。“如何接触姬毓卓殿下,这个可以由咱来说。但是最后能不能得到卓殿的认同和赏识,那就看个人的命了,诸位君子以为妥否?”

哎呀,吕少庵和姚二叔不禁同时动容,这都行,设计他们接近姬毓卓小殿下,而且还看似很有把握的样子?是江家死灰不死,还是郑氏大势已成?哎呀呀,这不过是一个小小女娃娃,这京中莫非真的是藏龙卧虎,就这大点的孩子都能拥有如何强大的能量???

吕少庵当时并没有参加清平会,所以他不清楚婉蓁的第一次在京中贵族群中,当时所取得的瞩目,也不清楚皇七殿下对她的执着事儿,毕竟俩让你一个事关皇子,一个事关即将成为六皇子妃的大氏族嫡女。各家贵族也就关起门来议论议论,可是吩咐过家丁丫鬟们这种终于遭灾的话题是不能随便外传的。而姚二叔,更是才到京中没有几个月,姚氏在京中又不显赫,他在上层人物群中也木有啥关系,要不然也不会总是找不着自家侄女儿啦。

所以这俩个头一次领略婉蓁这种大局在握的神情和语态时都忍不住悚然动容~

这娃,不过刚刚元服哇~

元服之后的小婉蓁,很显然恢复了不少往日的作风,毕竟元服之后就要被当做大人了,除了梳头挽发不再梳包包头外,很多小孩子喜欢的首饰和衣裳都是不能再穿,是要重新定制的。婉蓁元服之后,江家的晏氏老太君病榻之上,还是让人送来了大批的首饰和衣裳、鞋帽、披风、小物件等等。远在南疆的郑六也早早给女儿制备下,一到元服就有专人拿了出来。姐姐和京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