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坤后 >

第230章

坤后-第230章

小说: 坤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蔚慕撞銅

冼家主就是这其畸形阶层畸形极品,他撩猫斗狗,玩女人玩男童,啥啥都不放过,只要大魏的贵族男人们会玩的,他都身领神会,啥啥都能玩出个精髓来,在他的人生价值中,玩乐远比当官要爽,也比当官要有前途多了,玩乐让他朋友多,圈子多,玩乐让他勾搭上太子和司徒显德,玩乐更让他被家里爱抓权的老祖母看中,超越了其它几个各房的嫡亲叔伯和兄长们,直接做上冼氏家主的宝座,这玩乐的作用多大呀?这玩乐更是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说不定皇帝还能赏他个爵位做做。那个土老帽郑笠还混个侯爷做了呢

皇帝坐在宝座上,眼神遥望着正在行大礼的冼家主冼世基,很飘渺很难让人揣测出皇帝此刻的心情,冼世基本来是兴致高昂地来了,却被老皇帝的脸色和眼神弄得说不好话了。“陛……陛下……”

“说——”老皇帝不耐烦地道。

“陛下,臣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 ⊙ o ⊙ )啊 陛……陛下”冼世基毕竟年纪轻了些,擅长的也不是为臣之道,人又不常上朝,历练的又少,皇帝一冷脸,他就有点磕巴了。皇帝早知道他是什么货色,也知道他是因何而上位的,嗤笑一声道“世基啊,惊天大秘闻??又是谁家小媳妇跟谁家老公公好上了,然后又不幸被你发现了?”

咚地一声,小冼童鞋原本抬起来的脑袋咚地一声掉到御书房上的地砖上磕了好大一声响,心道:皇帝咋啥都知道,就连自己爱讲究些京中花边绯闻皇帝都清楚?小冼这可骇了怕了,早知道就不自己亲自来见皇帝邀功了,随便指使家族的狗腿子小官不也能把赏赐啥啥的领了……,小冼心头这个后悔,呲牙裂嘴想说话又想跑,那生动的小样真个是娱乐了今天心情灰常不错的元熙帝。“哈,你这小子,穿肚兜兜的时候朕就抱过你,你在怀你当时那个能哭嗓门亮着呢看看你现在,怎么越大了反而越不敢在朕面前说话了呢?”

汗幸亏皇帝转口这么一说,要不然小冼接下来的话敢不敢说,还真成个问题。小冼其实也就比元熙帝的皇长子顺承群王大几岁,元熙帝生养住儿子又晚,所以正经抱过小冼童鞋。“陛下,臣……臣发现广宪郡王世子在京中偷偷地联络密会宗室,似乎是替远在东疆的某位大人物拉拢朋党,那个大人物叫什么来着,叫什么什么岳”小冼见机表现,很是狗腿地道。

腾的一下子,皇帝猛地坐了起来,大步流星地走到小冼的身前, 大手一抓猛地将他抓到胸前,恶狠狠地道“太岳”

“是……是……就是太岳~”小冼赶紧点头确认,他亲耳听到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竟然是他,竟然是他元熙帝的好心情,转瞬间就一散而空,太岳啊太岳,那可是他的老对手了。也就在几年之前,俩人在京中暗对暗地好一顿掐架,结果他惨胜而出(其实是俩败俱伤,但是元熙帝占据地理,巩固了魏京自己的实力,驱逐或杀死了太岳暗伏在京中的暗线、暗桩),后来太岳那边几年木有动静,元熙帝还想着呢,这老小子也不像个安分的,咋就一直木有动静呢?却不曾想到,太岳玩的这手太高明,竟然收拢了广宪,让他那病得半死不活的儿子当个出头鬼~也是他傻啊咋就那么放心地就派了那么点人看着那对母子呢?生在皇家,十来岁的孩子都能玩出几手阴谋大戏,他咋就木有防备了那个居京静养的小世子姬毓耀呢???

按说,皇帝对京中的掌控力度是很强的,但是人都难免等下黑,同情弱者,失去了防范之心元熙帝总觉得广宪的王妃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半死不活在京中养病的孩子还能在他手心里翻出花样来?偏偏太岳就再次钻了他这个空子,把一个病歪歪的孩子变成了他的马前卒子,还大模大样的在他眼皮子地下跳腾了好几年哎呀,诶呀呀,元熙帝顿时呕的要死,他牙疼了,他上火了

皇帝这工作,果然不是人干的太累心,还太窝火元熙帝无限地感慨啊绝对不是他脑瓜子不够用,绝对是他的敌人太无耻,太猥琐,啥人都敢发展成为棋子,专门挑他的短板攻击

“世基,说说,你都听见他说什么了?”这个他自然是指广宪郡王世子姬毓耀~“广宪世子说,圣旨可能被篡了,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砸到了姬小六的脑袋上,真是让人窝火”说到这儿,小冼偷偷看看皇帝的脸色,发现木有什么大变化,才继续道“司徒显德偏又恰巧死了,这也不知道是谁的首尾,赶得可真是时机,皇帝大手笔保住了一夜的先机,压制了大世家的群臣们,这下京中的大世家们接下来一短时间一定会受到来自皇帝大力度削弱,此消彼长,宗室势力反而会在皇帝提拔和护持下猛增猛涨,这个时候,真是咱们安插人手,发展势力,拉拢盟友的大好时机……”说到这就戛然而止了。皇帝刚听得上心,咋就木有了,马上龙眼一瞪,那小子赶紧解释道“后来臣怕被发现,没敢再听。”

皇帝听罢废话都懒得跟他说,直接用脚一踹,把这小子一脚踹个跟头,接着理都不理独自哀号的冼世基,焦躁地开始在御书房的地砖上踱着他的龙脚丫子窝火,窝火,真窝火是他好不容易加班加点,好不容易驱赶一帮子手下连夜搞大行动,也是他好不容易费脑子费心计跟臣子们合计出一出又一出的阴谋诡计,不惜背负良心的谴责(汗,要是他有良心的话),不惜跟老婆孩子动心眼(话说,自从你娶了你媳妇那天开始就开始忌惮她司徒大氏族的家世背景要不然你干嘛把曹香搂着,宠着,跟个神经兮兮的昏君似的?),反正他付出了无数的无数,用以巩固和维护他们老姬的皇权打击那些总是窥视王权的大贵族们可是,结果到好,他的宗族提拔施恩计划尚未来得及实施,那边别有居心的太岳爪子都身过来了,用的还是一个小小少年

若真的让太岳顺利施为,那他先前这一番心血不就都成了为人做嫁衣??姬幸和子,感觉自己真是欲哭无泪,憋气,窝火到家了~~好你个太岳,咱俩好歹是一个祖宗的,你跟朕爹斗,又跟朕斗,东疆那地方要是不好,你可以跑路到国外去开创新时代啊干嘛非要把矛头指向京中皇权呢?莫非你心里变态鸟,想要报复社会?

元熙帝怒啊怒,心中却也很无奈太岳那老小子,年纪不比他皇老爹小多少,是江老狐狸同一时代的人,他接手老爹的皇位,自然也接手了太岳那一摊子烂账东疆太岳,很是有名,世人都分说太岳已经延续了几代,但是作为被俩代皇帝琢磨的老对手,他老头的年龄,真实姓名和模样,虽然木有亲眼见过,但是基本情况已经整理成机密文档放在他的龙密室里。

大声地叹了一口气,皇帝歪了歪还在地上假嚎的冼世基,心情郁闷之余,更是恶像胆边生,再次恶狠狠地踹出了龙脚丫子“嗷~陛下圣明,嗷~陛下圣明……”不明白为何忽然成了皇帝泄愤沙包的小冼子,一边眼含热泪,一边肉痛哀号着,还要死命地高呼,陛下圣明啊少踹俩下吧,俺身上只有骨头木有肉呀~

皇帝玩踹人游戏的那段时间,郑家的车队终于晃悠,晃悠,晃悠回了郑府,小卓子恋恋不舍地施礼拜别了老郑,还约下了再次来访的日期,才打马扬鞭闪走了。全家人梳洗到半截道皇帝便让小内侍把昨天准备好的另外一卷圣旨送来了,这次皇帝学乖了,护送传旨小内侍的禁军足足有上百人,什么?您问上次传旨的那只小内侍捏?估计在老佘的手里连骨渣滓都不会浪费去京郊上肥地了……

第一部 稍嫌春华早 第335章 郑笠问策(二)

第335章 郑笠问策(二)

老郑因为这次出征的事儿早就跟姬小和子碰过头,所以也不是很在意,但是既然旨意下了,他便打算明日一早动身回西疆点兵,这回他又混了一个【天御招讨大将军】的名号其实皇帝弄这些假神棍的小把戏,老郑是看不上的。毛线天御招讨啊啊??就后面那个大将军就挺好,实用还简单,这前面加上好几个字,拗口不说,也木有一个大钱的多赚

因为阮青峰扼守在西疆外的大山之中,所以这一次,西疆老巢应该是郑笠历次出征中最安稳的一次,所以郑笠就打算历练一下已经长大的几个长孙们留一个儿子在家,然后主要让他们负责驻守一次,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让那群就知道花钱的小子们历练一下如何管理西疆若大的家当,是很有必要的呀孙子们在家,儿子们很可能都出征(郑笠一向认为武将几年不上阵,就会手生,阵感和武感也会迟钝,就在西疆自家那一副三分地打劫打劫外国的商队,抓几只偷食的小耗子,哪里能保持住精锐的本色所以只要一有战事,他准会在最大限度保障孩儿们安全的基础上,让他们得到锻炼上次北疆之战,那是木有办法啊那场征战一开始就是一场消耗战,而且是以国为名不得不守,不得不拼命之战),最多留一个老大或者老2在家给三代小将们做镇和一但南疆事危,这留守的儿子就是最后一路最有效的援军

而这一次南疆之战,却不是为了寻敌人主力对决,或者是收复多少失地切不是郑笠埋汰元熙帝那人,做皇帝穷到他那份上,真是极了致了,俩人碰头的时候,皇帝直接告诉他,国家木有钱给他给养,如果不相信,可去国库相差,那里一粒米都木有,耗子都不久久不曾光顾所以这一次,郑笠带兵到南疆,是个技术工作,主要任务就稳定南疆局势,保证那地还是大魏的国土,然后与敌人的主力周旋,拖垮对方,拖疲了对方,让他自己不得不退兵,哦了,任务胜利。至于具体细节,元熙帝也有跟郑笠商量,主要还是以郑笠的计划为主,只是不管怎么计划,后勤都是个大问题,而且压力灰常大皇帝的意思,让他最少出五万人去南疆郑笠的意思是,那太多,他也穷,木有钱带那么多人出征,若是陛下给银子,十万他都木有问题皇帝耸耸肩,老手一摊,木有钱,自己解决

每次都这样,郑笠恨不得抽那臭不要脸,每次干活都让员工自费还不给报销的老板~虽然是他家的公司(大魏),他家的地盘(西疆),他家的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他家的人),然后也是他一手提拔自己到高级的职位,但素,但素,老板你老这么干,老郑也木有余粮了( ⊙ o ⊙ )啊想想你上次北疆之战,美其名曰上百大车的军需粮草,实际上他老郑连一板车都木有收到(⊙o⊙)哦,好像是受了俩个木头轮子,还是木有柴火了,硬从某某北疆官员的营地里抢地死皇帝啊,臭小和子,乃亏心不亏心(⊙o⊙)哦

一想到这儿,老郑头就很憋气,也很窝火,但是却也无奈,皇帝木有钱,又不是一天俩天,大臣们的工钱都经常性地拖欠好几年才在过年过节的给发点,意思意思,国库长期倒欠,每次打仗,皇帝都让贵族们捐资,这些实际情况他是知道的

郑笠不懂朝堂上的事儿,所以他是根据他所知道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元熙帝他是缺钱,而且是非常的缺钱,元熙帝其实是一个很有企图心的皇帝,所以他私底下花钱的地方特别多,跟个无底洞似的,这些年把他能挠到手的银子都赔了进去,再者,姬沧溟死后,姬幸和实际接手的是他皇爹没有来得及整合的烂摊子,倒霉的是他虽然很骄傲,但是实际上并木有他爹那本事,所以越整越烂这当然是朝臣们评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