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293章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293章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七巧低下头,蹲身并排坐在了大长公主的身边,小声道:“这会儿的大长公主不像是个出家人,倒像是普通家里头的老太太们,正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们在玩游戏呢,哪里有师太的样子。”
    “贫嘴!”大长公主笑了笑,忽然伸手就把刘七巧揽入了怀中,让她枕在自己的腿上道:“我一早就想这么干了,可惜你都嫁了人成了家了,要是让杜太医瞧见,岂不是脸红。”
    刘七巧只又往大长公主的怀里埋了埋,笑着道:“看见就看见了,他还能上前抢吗?我小时我奶奶就这样抱着我。”刘七巧口中的奶奶,也是这一世的奶奶张氏,只可惜她穿过来没几年,张氏就去世了。
    “七巧,你看你年纪轻轻就嫁人了,十几岁的姑娘就要相夫教子,一辈子被困在宅门中,你甘心吗?”大长公主也不知怎么就说起了这种话来,刘七巧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便只静静的听着,大长公主只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也有过一个孩子,只可惜,那时候太小,总觉得光阴不能浪费在生孩子这种事情上。”
    刘七巧恍然大悟,怪不得大长公主这些年如此自责。而不管是王妃还是太后娘娘,都以为大长公主是因为没有给冯将军纳妾,所以害的冯家没有子嗣才这样伤心欲绝的,其实则不然!真正的原因是,她有过冯将军的孩子……却没有生下来。
    “若是我知道,好日子过不了几天就要打仗了,我自然是不会那么做的,可世上偏生是没有后悔药的,我再后悔,他们都回不来了,一辈子都回不来。”
    刘七巧想了想,伸手握着大长公主已经布满了皱纹的手背道:“不,这不是您的错,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就算不能做到为了梦想而活,至少也不能让自己的这一辈子活的太过遗憾,我不甘心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相夫教子,我嫁给杜若,只是因为我爱他,至于生孩子,我真的还没有想过。”
    大长公主眼中似乎有着淡淡的惊喜,想不到时隔四十年,竟然还会有跟她一样想法的人。
    “七巧,那你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大长公主带着几分期待问道。
    刘七巧从大长公主的怀中挣脱了出来,站起来在她面前来回踱了几步,才回过头,黑亮的眼珠子带着异彩看着大长公主,里面有着鼓舞人心的激动,开口道:“我想开一家宝育堂,能让京城乃至整个大雍的孕妇都可以有一个健康、安全、平安的怀孕和生子过程,我不想看见有人因为难产丧命,也不想她们因为无知而做出任何伤害自己的举动,我想让孕妇们不惧怕怀孕生子,不要把生孩子看成是人生的劫难,怀孕生子,孕育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一件神圣而高尚的事情,她能给全家带来喜悦,同时也应该包括她们自己。”
    大长公主呆呆的看着刘七巧,只觉得刘七巧向是一轮发光的太阳,她比自己想象中更加智慧、美丽、从容。
    大长公主忽然哈哈的笑了起来,拉着刘七巧的手道:“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有我当年的风范。”大长公主说着,忽然从道袍里面拿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玺印,递给刘七巧道:“这东西送给你,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有能力开宝育堂了,我这大雍大长公主府,就送给你当病舍。”
    “啊……”刘七巧长大了嘴巴,下巴差点就掉了下去,只拿着手中那块小小的石头道:“这……这是什么?”
    “这是我的玺印,你带着它去找如今看守大长公主府的管家,大长公主府以后就是你的了。”
    刘七巧木然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的看着大长公主,只觉得手里这玺印似乎有千斤重。
    “怎么了?不高兴了?我的公主府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留给你做些好事。”
    刘七巧撇了撇唇,挤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道:“幸福来的太快……”
    大长公主一拍她的脑门,只笑道:“喊我一声奶奶听听。”
    刘七巧只红着脸颊,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妹不是整天都喊吗?”
    “哎,他们病好了,总要送回去他们父母身边的,我如今连自己的私宅都给了你,还换不来你一声奶奶吗?”
    刘七巧只笑嘻嘻的道:“不是我不想喊,只是大长公主你六根清净,已经是世外之人了,大妹不懂这些,她可以随便喊您,可是我不行,我心里喊你一千遍,一万遍,也不敢在口上对您不敬。”
    大长公主捻了捻自己手中的珠串,笑着道:“也是,最近跟孩子们呆得太多了,差点儿忘了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了,便是将军府的人站在我跟前,也是只能喊我一声了尘师太的。”
    刘七巧笑了笑,扶着大长公主往里头走,只凑到她耳边轻轻的喊了一声:“奶奶,虽然我这会子还不想生孩子,可只要我生了出来,肯定隔三差五的就带过来给你玩玩。”
    大长公主听了,只假装板着脸念起了阿弥陀佛道:“冤孽,孩子生出来是用来玩的吗?都是当人媳妇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还成天说自己有宿慧,我瞧你的宿慧都被你给吃了,如今越活越回去了。”
    刘七巧只颓然低下头,撅嘴嘴巴道:“您老怎么还记着这个呢,我那时候是病急乱投医,逮着啥说啥呢,你快忘了才好!”
    大长公主只伸手戳了戳刘七巧的脑门,两人欢声笑语的就往禅房里头去了。

  ☆、203|4。19

刘七巧手里端着药碗,鼻腔里还弥漫着一股算算的味道,昨晚他死求活求从杜若那边,求来了这一方避子汤,今儿一早趁着天没亮,就让绿柳偷偷的往厨房里头给熬了来,这会儿杜若还在床上睡着,她端着这碗汤,呆坐了片刻,忽然就想起了大长公主来了,不管当时大长公主的孩子是怎么没有的,那件事也已经成为了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了,很多事情是没有后悔药买的,再说自己没准也没那么好的运气,一击即中。
    刘七巧想了想,把手里的碗往绿柳跟前一推道:“拿出去浇花吧,我就不信我运气就那么好。”刘七巧说着,对着梳妆台坐了下来,喊了茯苓等人进来服侍,杜若忽然就醒了,靠在床上看着刘七巧道:“就知道你不忍心,再说那药也不是什么避子汤,不过就是一味益气补肾汤而已。”
    刘七巧霍的站来起来,走到杜若跟前,拿起床上的大迎枕朝他脑袋上砸过去,只恨恨道:“坏蛋!庸医!”
    杜若只笑着起身,穿上了袜子起来道:“今儿阿汉家要去水月庵接大妹和大宝,他们家在京郊买了一个小四合院,又置了几亩地,看着小日子算是能过起来了。”
    刘七巧想了想,脸上神色淡淡道:“你去吧,我就不去了,上回我在讨饭街把话也说的很明白了。”
    杜若知道刘七巧说一不二的性子,便只点了点头道:“那你就在家呆着吧,二婶娘如今只怕也没心情管事儿,家里的事情多靠你了。”
    刘七巧叹了一声道:“我也懒得管,我寻思着让二弟妹管,我也好清闲清闲。”
    杜若捏了捏她的鼻子道:“有你这样躲懒的新媳妇吗?”
    刘七巧撇嘴笑道:“没有,就让我做第一个罢了。”
    杜若只那她没办法,接了茯苓递过来的汗巾擦了一把脸道:“等过几日水月庵的病人都好了,我向二叔告个假,带你去外头走走,正巧也看看京郊的庄子,这也是我娘的意思。”
    刘七巧听了只高兴的凑过去道:“你说真的?可不准说话不算话,我还真憋闷的慌了。”刘七巧在前世可是一个自由行爱好者,存着几个钱也贡献给了祖国的交通事业,自从穿越到了古代,她就再没想过旅游两个字了,那都是有钱有闲的人过的日子,她还没到那程度。不过现在她做了杜家大少奶奶,倒是有点钱了,只不过这闲嘛,还真是要慢慢挤了。
    两人梳洗完毕,一起去福寿堂请安,杜二太太果然就没有过去,只推说身子不适。赵氏倒是已经到了,正在那边跟杜老太太说话,杜老太太只交代了几句道:“管家也没什么难的,不过就是听下人唠嗑唠嗑,看看家里头有什么琐事没安排,看着点人情往来,把家里的账务都整理整理清楚,这些你们年轻人都会,头脑还比我们清楚,从今儿起你们两妯娌就先学着,有什么不懂的,再来福寿堂这边请我的主意就好了,我就不过去了。”
    赵氏只恭恭敬敬道:“那我就跟着大嫂子先学着,大嫂子可别嫌弃我笨拙。”
    刘七巧忙道:“你要是笨拙,那我岂不是笨拙到泥里头了,阖府上下谁不知道你是官家小姐,我是乡下丫鬟,你这么说我可不喜欢,我还指望着你一学就会,我就好想法子躲懒了。”
    杜老太太子笑着道:“你们听听她说的什么浑话,果真是存了躲懒的心思,行了,明儿重阳节,我就带着你出去躲懒一天,也算是放放风了。”杜老太太说着,只吩咐赵氏道:“明儿你一个人在家张罗,就简单些,有什么不懂就问你大伯母,你要是能把这重阳的家宴给办好了,那就差不到哪儿去了。”
    请过安、回各自地方用过了早膳,刘七巧和赵氏两人就来到了前头的议事厅。其实每天管事媳妇们来汇报的事情都差不多,不过就是为了方便监管,所以每天都来汇报一次。前两天李妈妈去了一趟庄子上,府上有几个丫鬟就要到年纪了,她便去庄上预备着领几个小丫鬟进来,昨儿晚上就回来了,只等着今儿一早来见人。
    李妈妈方才在门口听说了杜二太太家的事情,所以见了刘七巧和赵氏过来,心里头也明白了,这次总共在庄上挑了四个丫头、四个小厮上来,还有四个丫头、三个小厮是在相熟的牙婆那边买的,也是清清白白的家事,家里人都不在京城,算是孤身一人的。
    李妈妈领着孩子们在刘七巧和赵氏面前一字排开,看着身高也就七八岁光景,都还没有刘八顺大。刘七巧就又开始庆幸自己没穿越成这样的娃,那可真是一辈子没指望了。
    赵氏许是以前见过自己母亲挑丫鬟的,问得几个问题都很专业。对于庄上选来的丫鬟,家里的情况是要了如指掌的。对于买来的丫鬟们,从此就不能再跟她们提家里的事情了,到了府上就完完全全是府上人了。
    刘七巧想起茯苓和连翘的年纪也不小了,且又有了人家,走是自然的。绿柳如今还算小些,可以再留一留,就是紫苏,这是个女大不中留的,还是早些嫁人的好。
    问过了身家琐事,两位就开始挑人了,目前缺丫鬟的,也就蘼芜居那边,也有两个大丫鬟要出去,赵氏那边孩子多,翰哥儿得新配个自家的小厮,外带两个小丫鬟,一起照顾三个孩子。
    刘七巧就随便挑了两个说话还算利落,长相看着白净的留下了。最出挑的两个都没要。赵氏也只要了两个外头买的,庄子上上来的也没要,大抵还是对沐姨娘的事情有戒心,剩下四个丫鬟,刘七巧便让王妈妈领了去给大太太先选,选下来的再送去蘼芜居。
    至于跑腿小厮,刘七巧还是喜欢大一点的,这一点儿大的能干什么呢?不过就是个熊孩子,所以就没挑,只要李妈妈看着安排了。
    赵氏和刘七巧理完了琐事,自己就先回西跨院里头了,她第一次出门这么长时间,怕孩子惦记。刘七巧又看了一小会儿的账本,跟其他几位管事媳妇聊了一会儿,也领着两个小丫鬟回去了。
    两个小丫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