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麦子熟了 >

第34章

麦子熟了-第34章

小说: 麦子熟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仲山没有进屋子吃饭,就拿了个馒头,背起了弓箭和其他工具就边吃边离开了。

周麦和冬儿吃完午饭后,看太阳才刚刚转到头顶,因为天变短了,冬儿也不睡午觉了,吃完饭就出去玩儿了。

周麦觉得无聊,看天还很早,就出门给冬儿说一声自己去老院了,等下玩儿累了就去老院找她。

带上前些天在家给孙氏缝的一件棉背心,又搜罗了一块前些天自己做的腊肉,孝敬下婆婆,看望下怀孕的弟妹。

提着东西,周麦就起身去了老院,不过,在去老院的路上周麦又想起了冬儿的教育问题,以自己的文化水平教冬儿识字是没有问题的,现代社会中她也认可西方人的家庭教育模式。而且即使她想把冬儿送到宗族的学堂,学堂也不收啊。看赵仲山整天只会抱着本李太白全集看,自己给他买回来的话本游记都翻了几天了,才看了一两页,估计认得字也不多,直后悔自己为何之前告诉他说自己也识的字也没几个呢。这样要找什么借口去教冬儿呢。

不过还好,现在冬儿才五岁多,等满六岁了再教也不迟,有大半年时间来磨合这些事情。

到了老院,见孙氏正在和三婶唠嗑呢,就先把手上提着的用麻叶包着的腊肉给了孙氏,让她收起来。然后又把自己做的棉背心递给了孙氏。

“娘,这不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了,前几天就去镇上买了些棉花,给你做件棉背心,穿起来暖和还不影响你干活。”周麦殷勤的和孙氏说,其实她主要是听上次孙氏让自己主动勾引赵仲山的一片苦心上才想起给她做件衣服,当然打死她也不会说是用给自己一家三口都做完棉衣后剩下布头和棉花做的,只能做棉背心了,因为棉花和布头不够做一件棉衣啊。

许是因为有外人在,孙氏表现的特别和蔼可亲,当然她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不停的夸老二家的就是孝顺。特别是看她还特意在上面绣了一朵兰花,更是笑的合不拢嘴了,夸的时候还忍不住把那炫耀搬的小眼神不停的向三婶飘去。

因为知道三婶家的两个儿媳妇从来没有孝敬过她什么吃食,更别提衣服了,虽然分了家,就按照当初分家的时候的协议每年给些银两和粮食,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三婶本来就因为自己儿子的破事儿愁眉苦脸了,看到孙氏这样就要起身不在她家待了,周麦急忙拉着她催促孙氏把衣服收起来,然后就怪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了她俩唠嗑,让她俩老婆子接着唠下去,自己就去了许氏屋里看看。心里却想婆婆真不是个省心的,人家都那样了就不要臭显摆了呗。

许氏怀孕还不到三个月,因为体质比较弱的原因,就仍然在床上躺着修养。她见周麦进来,急忙放下手中的绣活,满脸堆笑的探起身让她坐在炕上。

“大夫说不是要静养吗,怎么又拿起了绣活了?”周麦不忍心的道。对于这个弟妹,她心里是佩服的,可以下嫁给赵叔河后默默无闻的吃糠咽菜,听说她娘家之前也辉煌过,只不过是最后被她那个一身臭毛病的秀才爹给败坏了。

“这不是闲着也是闲着,就做些活计,还能去集上卖些钱去。刚就听到你声音了,还那什么腊肉来让我补身子,嫂子你真是太……”许氏说着感动的说不下去了,如果之前她对这个嫂子很好,如今她这么对自己那倒是合情合理,可是之前她一直都是冷眼相待的,没想到周麦还能不计前嫌的来送东西,内心很感动,可是太感性的话她又说不出口,只有拉着周麦的手不停的说谢谢。

“弟妹,咱俩是亲妯娌俩啊,你肚子里的可是我的亲侄儿,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啊。”周麦笑呵呵的说,忍住内心的一阵阵起鸡皮疙瘩的念头,她对自己又多了一个认识,就是虚伪加肉麻。

其实对孙氏和许氏好在周麦的思想中是觉得应该的,首先对孙氏好了,那孙氏在赵仲山那里免不了会说几句自己的好话,到时候万一来个二女争夫之事,孙氏这边肯定是帮着自己的,而赵仲山又是个孝顺的,所以如果有那样的状况,自己倒是已经占了不少先机。对许氏好,是因为她看得出许氏还是一个不错的人,爱憎分明,不小心眼,而且还识字,可以共富贵也可以同受苦。以后指不定有什么事儿自己就求着她了。而且就像刚才她说的,毕竟是亲妯娌,和大嫂李氏处好关系她是没有指望了。

“嫂子,你对我的好我记心里的,多谢的话不说了,就像你说的,以后咱俩不禁是妯娌,还是姐妹,你就看以后妹妹怎么对你吧。”许氏隐去眼中的泪水,向周麦信誓旦旦的保证。

周麦笑了,觉得许氏认真的可爱,就急忙转移话题,问三弟怎么没在家,是不是又出去摸牌去了?

周麦的话像打开了一个总开关,许氏的话就倒豆子般的止不住了。

“叔河陪着三叔去镇上的衙门了,不是说要去赎赵齐嘛,那个赵齐,真不是个省心的,连镇上的妓院没□的姑娘都敢拐走,也不想想他家里的媳妇儿孩子。早上叔河从我这儿拿了三十文钱就去了。”许氏说完这段话询问的看着周麦。

第45章

周麦心领神会;许氏的意思是问自己家出没出钱,她急忙说:“仲山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告诉我说是给了三十文赵三爷;说是凑了四十两。”

许氏听了点了一下头;然后说道:“二嫂;给你说实话,我如今是羡慕你的,你看二哥回来后你们日子过的多好,又建了房子又买猪仔的;这日子眼看着越过越好。可是你看我们这,说实话叔河除了识得几个字什么都不会干了,说了不怕嫂子你笑话;让他去镇上找个活计他都不愿意;怕丢了脸面。他又不像大哥和二哥有个手艺;会些木匠活。今年地里收的就留一些口粮,交过公粮后卖的钱不到三两银子,这以后有了肚里这个出来了,又多了一张嘴,这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听了许氏的话,周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她不可能说,我给你些银子吧。但是许氏根本就不等她回答或者她根本就没指望周麦回答自己的话,就自顾着往下说下去。

“二嫂,明着看爹和娘与我们一个院子里,是会帮衬着我们的,可是你可知道那李氏,动不动就抱着她儿子过来哭穷,这搬走了三个月不到,都来了好几次了。哪次来咱娘不得给看在她唯一孙子的份儿上给点啊。倒不是说他们老两口的钱只该给他们用,可是你也知道我们分家不分锅,这吃穿用度和老人家哪能算那么清的。没有多余的进项,只指望着那三亩地靠天吃饭,要想过上好日子可得等到猴年马月了。”许氏忍不住的抱怨,看来对那个极品大嫂已经忍的够久了。

听了许氏的抱怨,周麦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不在背后说人坏话,虽然她心中对那个大嫂也极度不满,好在最近她还没有挑战自己的底线。

但是不管怎么,这个话茬还是要接过去的,于是周麦说道:“弟妹,其实大家都不容易,你二哥今天下午就进山去打猎了,还不是家里建了房子花了些钱,把地里见的那几个钱都花光了。不多找些来钱的门路以后也难过啊。”

许氏努了努嘴,想说二哥回来都带回来不少银子呢,不过心里一想,这些是他家的事情,既然二嫂不愿意说,她就更不好提了,就舒展了一下眉头,羡慕的说:“不管怎样,二嫂你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如今只差个儿子了,二嫂你可得多努力啊,赶快给二哥生个儿子。”说完微笑着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说完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凑到周麦的跟前,小声的说:“前几天那个胡二丽的娘可是来咱家了,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不知道和咱娘说了什么,咱娘气的大骂她不要脸,还把他们提的东西都扔出去了。”说完一脸担忧的看着周麦。

周麦听完皱了皱眉,心想自己听了这么多次这个潜在对手的消息,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她也该出面和自己正面交锋了吧,可是如今就是不见她动静,敌不动我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弟妹,你也知道我是后来的,不知道之前你二哥和那个胡家的二丫头有什么牵扯,但是现在既然和仲山一起过的是我,那以后也会是我,只能是我,所以你不用替我担心,若是你二哥真的再和那个人藕断丝连的,那我宁愿让位,最多只是和离。”周麦坚定的说。

许氏听了她的话怔忪了一下,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二嫂,坚定的,不可侵犯的。她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赵仲山有二心,那就和离,可是和离后的女人日子有多苦啊!

不过她急忙安慰周麦:“二嫂,虽然外面都风传那女人还想进咱赵家的门,可是从婆婆到叔河我们都是不同意的,你且放宽心。不过以后也别在别人面前提和离这些话,特别是不能当着咱婆婆的面提,不然她一定和你急眼了。”不忘了叮嘱几句。

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表情和话语可能太严肃了,不过那些话也是由心生,她缓和了一下面部表情,又问了许氏都给肚子里的孩子准备些什么衣服褥子。提到肚子里的孩子许氏是满脸光辉,就和周麦又唠些关于孩子的事情。

妯娌二人说道兴起,都忘了时间,待周麦起身准备回家时,天都暗下来了。她刚走到门口就被许氏叫住:“二嫂,别忘了赶紧生个儿子。”

于是,周麦就在她一脸认真的打趣中满脸通红的出了许氏的房门,婆婆孙氏已经在院子里拿柴,也不留她吃饭,只催她赶快回自家做饭去,别饿着仲山和冬儿了。

周麦听了她的话内心直嘀咕:“合着我那件马甲的作用只是一会儿功夫啊,现在就只想着你儿子和你孙女。”不过还是笑笑的和她招呼一声往家里赶了。

出了老院的门,就看到偶尔一两个出去摸牌的男人手提着木凳马扎的回自个儿家,还有三两个小媳妇出来抱柴火。

正在她疾步往自家赶的时候,就看到迎面小路中间站着一个女子,她止住了步打量起来,看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却不似普通农妇那样对襟小袖的粗布褙子,而是罗绮做的朱色宽袖长裙。周麦之所以会注意她是因为在村子里很少有女人这样打扮,做起活来不方便,镇上的夫人们倒是见过一两个这样打扮的人。

另外一个停下脚步的原因,是因为周麦能够感觉到这个女人对自己的注视和打量,对方见周麦停住不前了,自己上前对周麦福了一下。

“姐姐,有礼了。”这个姑娘倒显得彬彬有礼,不过周麦没有忽略她口中的姐姐,在村里自己被称呼最多的是嫂子,婶子,弟妹,赵老二家的。称呼自己姐姐的,对面这位还是第一位。而且在村子里这样行礼福身子的还真是少见,大家平时见面大多是称呼一下,问一下哪儿去啊,吃饭了吗这些。所以这个姑娘的举止让周麦觉得有些装B。

不过既然对方都给自己行礼了,在搞不清楚对方是谁的时候,周麦也只福了一□子“这位姑娘有礼了。”因为对方的头发不是如出嫁妇人梳起来的,而是头上挽个发髻,余发都散落在肩头,明显一副未嫁人的打扮。

对方抬起了头,周麦才有机会瞅清楚她的长相,只见对方柳叶弯眉樱桃口,瓜子小脸,一双大眼睛明亮又闪烁啊,脸上还画着淡妆。虽然不是美的不可方物,但在整个村子里来看,眼前的姑娘能拔头筹的。周麦虽然心里已经隐隐约约才出来对方是谁了,但是还是一本正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