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麦子熟了 >

第19章

麦子熟了-第19章

小说: 麦子熟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嫂子,只见她匆匆的往这边赶。

大老远的刘嫂子也看到周麦了,她喊住周麦:“小麦,昨天孙家来付礼,老远就听到你家那边吵吵,也没时间去看一下。晚上才知道你们已经分家了,今天早上忙完家里的一摊事儿就赶紧过来,看你这边有需要帮忙的吗?”

听了刘嫂子关心的话,周麦感动的差点热泪盈眶:“嫂子,真的谢谢你了!我就那点东西,昨天已经搬好了,我娘今天还会过来帮我收拾一下。”

忽然想起来令人头疼的秋收,周麦先客气的问:“嫂子,你家的麦子收好了吗?”

“我们家就那两亩地,四个劳力,早就收完了,也碾完了,待晒干就可以卖了。”刘嫂子轻松的说,然后问周麦要买帮割麦子吗?

周麦连连摆手,就那一亩地,她觉得自己割起来也会很快。她没好意思问割完的麦子怎么去皮。想起了之前姥姥的一句话:“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干咱咋干!”所以她决定等下去地里看赵伯泉怎么做,反正他们的地挨着,看一眼总是可以的。

告别了刘嫂子,母女俩手牵手来到地里,看左边的赵伯泉和右边的赵叔河夫妇早就开始干活了,倒显得自己是个懒人,到半晌午才下地。

左右都瞄了一下,看他们怎么干活的,周麦就让冬儿旁边玩去了,然后就开始埋头苦干。直到中午,捶着酸痛的腰,看着两手上磨出的茧子,周麦忍不住掉了两滴泪,她第一次这么恨穿越这件事儿。现代收割机什么的真方便!

原来割完麦子后,还要把所有的割好的搬到平坦的场地上面,还要租别人家的牛和石磙子来碾,一遍遍的碾过去才能把麦粒从麦穗上压出来。然后再把上面的麦秆用叉挑走,剩下的还要在有风的时候扬一下,让风把麦粒中残留的杆子和皮都吹走。然后再在太阳下晒干后就完成了收割麦子的工序。

周麦听赵伯泉讲这些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打颤,还好下午的时候陈氏过来了,还带来了周平。原来周家的一亩麦子都收好了,这段时间因为农忙,就把芽菜卖完后也没安排再做了,暂歇几天,正好碰见周麦分家,于是他们就过来了。先把从周麦要的物件都搬下来,让车走了。然后两个人就各拿一把镰刀来找周麦帮忙了。

人多力量大,特别是陈氏,干起活来毫不含糊,比一个青壮年的赵叔河都快。三个人用两天的时间就把一亩地的麦子收割完了,还完成了搬到场地上面。

正好隔壁的本家的一个堂哥赵华刚用好了石磙子,周麦就接着用了,陈氏竟然连赶牛都是一把好手,周麦现在心里对这个娘的佩服如滔滔江水。

于是陈氏、周平和周麦齐心合力共用了五天的时间把一亩地的小麦收好装袋,一共有将近两百斤。这几天时间赵冬儿就充当了后勤部长,给他们做饭送饭。

当然这期间,家里的猪都是赵大牛照顾的。忙完了麦子,玉米还得等半个月时间才能收,周麦就清了村里的两个老瓦匠来家里垒起了猪圈和厨房,材料费加上工费一共用了二两银子。猪圈盖的比较大,中间砌起来一米高的分割墙,中间留个门。整个猪圈目测至少可以放五头猪。这也是周麦早就打算好的,经过了收麦子这件事情,她觉得割猪草真的是很轻松的活计,所以准备养上几头猪。

26

新家的院子很大,坐北朝南的三间房边两侧都至少可以再加两间房。因为李氏的房子并排在周麦家的房子西面,所以周麦把厨房放在西面,然后紧挨着留一块地准备种菜,然后往外排是猪圈,再然后是厕所,所有的安排下来,把自己的院子和李氏家的完全隔开。当然周麦这么安排就是这个目的。

东面也是一处新盖好的房子,是一个远房的一个堂叔赵老三给大儿子赵亮准备成亲用的,而且赵亮也已经定好亲了,说是年底成亲,估计用不了半年就有新邻居了。

李氏曾经一脸狐疑的问周麦哪儿来的钱盖这些,周麦直接回到,陈氏给的。李氏将信将疑,但是她也知道周麦的娘家现在卖芽菜应该是有些钱,所以也没多问。

忙活完了建猪圈和厨房后,周麦就去老院请赵大牛把那头猪赶过来了,看着院子里已经初见端倪的境况,周麦搬个板凳坐在门口觉得很有成就感,正在半晌午,晒着太阳的她就见她那宝贝闺女赵冬儿低着头,撅着嘴,从外面回来,周麦见了急忙招呼她过来。

只见冬儿抬起委屈的大眼:“娘,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不?”

想了再想,周麦实在不知道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就摇摇头。

见她这样,冬儿的眼泪都掉了:“娘,今天是冬儿的生辰,我五岁了,你都忘了!”说完就自己在那抽抽噎噎的哭了。

周麦看了心疼,急忙把她拉进怀里道歉:“是娘的不是,竟然忘了我们冬儿的生日。别哭啊,娘带你去镇上吃好吃的,还给冬儿买漂亮的头花好不好?”她想起来今天是九月二十,正好赶上镇上有集市,也要买些东西。

冬儿听了立马止住哭声抬起满脸泪痕的脸问道:“可以买糖葫芦吃吗?”

“可以,当然可以,我们现在就动身。”周麦拉着她起来,转身进屋收拾了一下,让冬儿去洗把脸就锁好门准备走,刚出家门才想起都这个时候了估计老胡头的车已经走了,还好集合的地点就在自己家旁边,她大老远看出去,看到一车人正准备出发呢,于是她扯着嗓子喊:“胡大爷,等我们一下!”

胡大爷也听到她的喊声了,就停下来等一下。一车人都扭头看她拉着冬儿奔过来,待周麦母女气喘吁吁的挤上了车,看到刘嫂子也在上面,就往她身边挤过去。刘嫂子凑到她耳边嘀咕:“小麦,你怎么能跑过来呢?这太不合礼仪了。”

“额……我以后再也不跑了。嫂子你去镇上赶集啊?”周麦停顿了一下保证到。她实在想不出怎么解释,赶紧转移话题。

“你妹子二十六就要成亲了,我去镇上买些炮仗,扯些压箱底的布面什么的。”

刘嫂子的话一结束,就引起车上的议论声,大家从刘嫂子闺女的成亲扯到谁家的大姑娘出嫁都有什么嫁妆,最后竟然到谁家成亲没几天就打起来了。周麦不禁心里感叹:无论何时,有女人的地方就要八卦!

到了镇上,按照之前的规矩,还是后半晌在镇南头的菜市口集合。因为知道刘嫂子等会要雇一辆车回去,周麦说和她一起,估计自己买的东西也很多,新家用。就给老胡头讲不用等他们了。

于是一行三人就开始大采买,周麦买了很多猪肉,看猪大肠和猪蹄都比猪肉便宜些,也都买了些。还买了条新鲜的鱼,这个时候的天不是很热,可以放几天,刘嫂子也买了很多肉和蔬菜,给这几天在家里做家具的人做菜。

买好了肉和菜,看太阳正在头顶,于是周麦说今天是冬儿的五岁生日,请刘嫂子吃饭。刘嫂子现在也不给她客气了,还给小冬儿买了串糖葫芦,带着周麦母女把买好的东西先放到本村的一个来镇上剃头的王一刀那边,然后还是去了之前去过的福临客栈。

三个人这次进去后,发现人比之前来的时候多些,但还是坐不满,在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衬托下显得依然冷清。

三人照例点了一个荤菜两个素菜吃完,周麦环顾四周不见之前的曹掌柜的,还是就之前的那两个小二。她现在即使是有心思买这个店,估计也不行了。首先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她只剩下了十两银子了,其次周麦看之前店外面的墙上出售的告示已经被撕了,估计这家店是不会出售了。不过这么好的地势这么差的行情实在可惜,思考了一会儿,周麦内心已经有了个主意。

吃完饭结完帐,三人出门准备去买布料和炮仗,走出来一段距离后,周麦说有东西拉在刚才吃饭的地方,让刘嫂子带着冬儿先去,等下她去王一刀的剃头摊儿等他们。

折回到福临客栈,周麦请正在卖呆的小钟请曹掌柜的。还好她记得这个小二的名字,小钟动都不动直接回到:“我们掌柜的去教坊听曲儿了,请问这位大嫂有什么事吗?”

“哦,那我能私下里问一下小二哥吗?敢问你们掌柜的当家还是夫人当家?”周麦小声的问道。

小钟疑惑的看着周麦,然后又环顾四周看没人主意他们:“这位大嫂,实话告诉你,我们店还真是老板娘能做主。”

说完又忍不住接着道:“大嫂,给你说,女人真的不能太强势,你看我们夫人就是这样,只逼得我们掌柜的去教坊听曲儿,自己独守空房还要操心这份儿家业,你说这是何苦呢?”

听完他的话,周麦觉得疑惑,她记得上次见到的曹掌柜是一个比较精明的人,也不像去花街柳巷的人。这才四五个月不可能变化这么大吧。不过小钟你真够八卦的。

按下内心的疑惑,周麦还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告诉小钟:“能麻烦小二哥禀告一下你们夫人,我这边有些关于你们店的建议,应该可以帮助提高贵店的生意状况。”

小钟听她这么讲,也来了兴致,毕竟如果店里的生意好了,自己的工钱也可以增加一些,总比这些不死不活的强,可是他还是不怎么相信一身布衣的周麦。

但是看周麦坚持的眼神,小钟还是去后面禀告了,等一会就把周麦让到了楼上的那个唯一的一个雅间,说声夫人马上到就离开了。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青年女子推门进来了,女子鹅蛋脸,柳叶弯眉杏眼,皮肤偏暗,梳着时下流行的花冠,见了周麦福了一下:“这位嫂子,请问怎么称呼?”

周麦急忙也福了一下,“夫家姓赵。”

“赵嫂子请坐,听前面小钟讲赵嫂子找奴家,要商谈一些关于店内生意的事情。不知赵嫂子有何妙计?”曹夫人让完周麦,自己也坐在她对面,她看周麦的打扮,实在不好意思称呼她为赵夫人,私下也觉得称呼嫂子也更亲切些。

“曹夫人,我开门见山说了。眼见贵店生意不怎么好,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贵店的菜味道不是十分好,所以吸引不了客人,回头客也基本没有。”周麦说完定定地看着曹夫人。

曹夫人也被周麦的那个自称“我”给愣了一下,但是考虑到看样子来自于乡野,这样直接也有情可原。她倒是对自己店有些了解,所以冲着周麦点头:“赵大嫂,你说的是,不瞒你说,这个大厨是夫家的一个远方堂叔,来这边有三四年了,我们也不好辞退。而且现在外面好一些的厨师工价都很贵,负担起来也有些吃力。”

“家父生前是厨师,也留了一些菜谱给了我,当然我也会做一些。如果曹夫人愿意,我可以提供给贵客栈。”周麦话说了一半停住,她想要看一下他们有提高业绩的意愿没有,如果有,那下一步价格就好谈了,如果说完这些人家都不怎么甩你,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曹夫人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周麦,她实在想不到眼前的女子竟然还会做菜。她思考了一下才开口。

“赵大嫂,奴家是愿意的,只不过我们要怎么答谢你的馈赠?”

周麦听了心里不禁赞叹,看看人家这说话的水平,抬高了自己的初衷,我这是馈赠,人家也不是花钱买,而是答谢。可是她实在来不了这些虚的,直接开口道:“我是个粗人,也不和赵夫人拐弯抹角了,一道素菜菜谱二十文钱,一道荤菜菜谱五十文钱。不知赵夫人觉得是否可以接受?”

听到周麦的报价后,曹夫人明显的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