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麦子熟了 >

第10章

麦子熟了-第10章

小说: 麦子熟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麦看得不禁笑了,她这个大嫂极品的可笑。没有和她争执一句,周麦急忙洗脸用上次集市上买的猪毛牙刷用些盐刷了一下牙齿。然后进厨房一看,婆婆正在烧火,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抢过来,孙氏也没退让,也没呵斥她起晚的事情,只提了句以后别起晚了就拍拍屁股离开厨房了。

很快就可以吃早饭了,也就是所谓的玉米碴子粥加几块红薯,婆婆让许氏给李氏送到她床前,说老大家的需要躺在床上静养,最近半个月先不要轻易下床了。周麦听了忍不住翻白眼,看刚才李氏讽刺自己的时候是身体倍儿好,怎么现在倒是需要卧床了。但是她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说半句李氏的不好的,估计在婆婆孙氏眼里,现在的李氏不止是香饽饽,估计都是换身发着金灿灿光芒的活菩萨了,还是安心喝自己的粥吧。

吃完早饭,老大和老三去地里除草的除草,施肥的施肥,公公则搬个小板凳出去打牌了,婆婆和小姑在商量出嫁要用到的绣品,许氏拉着走路不是很稳的赵冰继续练习,于是周麦就领着冬儿出门去山脚下割猪草,她之所以带着冬儿去是因为她不认识什么是猪草,她只认识“五谷不分”中的五谷及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赵小翠见她们要出去就也偷偷的跟着,她跟上后还叮嘱周麦:“二婶,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娘我和你们一块去割猪草了,不然我娘晚上又要背着你们打我了。娘说以后你要出去遛弯就跟着,要是其他的就不让我跟。”

周麦听了心里只剩下无语两个字,李氏,你至于这么为难一个只有六岁的孩子吗?“放心,小翠,二婶知道。保证不给你娘讲!”说完背着竹篓,一手扯一个孩子出了家门奔山下去了。

和生火一样,周麦也见过别人割草,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过,所以开始她很小心,考虑到中午和晚上还要做饭,唯恐镰刀割破手。不过在两个小丫头的指挥下,周麦很快就割了一竹篓了,毕竟家里现在只有一头猪,一天满满一竹篓再加三餐的洗碗水足够一头猪吃了。

领着俩丫头回家的路上,绕了个弯去村里唯一的杂货铺给他们买两块糖,还不忘笑着谢谢她们的帮助,肯定小孩子的成就这一点很重要,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赵小翠,被李氏训的唯唯诺诺的,周麦看着就心疼。

她们快走到家门口就看到自家院子里乌压压的十多个人在那,走进一看,原来是镇上的赵半仙来了。惹得周围的邻居闻风都来一睹传说中赵神仙的风采。

周麦进了院子,卸下来猪草后准备去厨房盛些水和俩小丫头洗一下手脸。但是看着包围了两层的人,她决定还是等一下,俩孩子已经挤进人群去凑热闹了,此时的赵半仙也看完了李氏的面相,问清了生辰八字。

大家都摒起呼吸来等着神仙发话,赵半仙不似周麦电视里看到的那种摇着旗和脑袋的样子,而是长相和声音都是一本正经的。

“大哥,你我本是一家,在这儿有什么小弟就说什么了,可以肯定的侄媳妇肚里怀的是男胎,您二位就等着抱孙子吧。”赵半仙说完微笑着。

孙氏一听就乐开了花,嘴里不停祷告着菩萨保佑,谢谢赵兄弟的一些话。旁边的赵大牛和赵伯泉都笑的合不拢嘴了,嘴里也不停的向赵半仙道谢。

孙氏又急忙进正屋取了一两银子用手绢包着塞到赵半仙手里,“这是酬金,少了兄弟也别介意啊,今天真是谢谢你大老远的来这一趟。”然后让院子里围着的人都散了,旁边有一个中年阿姨却不走,等大家走的差不多了才拉住要告辞的赵半仙。“赵神仙,你也去看一下我家儿媳妇吧,都嫁进来快两年了,肚子还没有半点动静,全家人都急的不行了,娃他爹三代单传,到他这儿都第四代了,娶了个媳妇别是个不会下蛋的。你还是跟我家去看一下吧,若是能看出个原因来让我儿媳妇能怀上,多少银子我们都愿意出!”

周麦认得这个村子东头那个默默无闻的刘氏的婆婆李大婶,不过听了这样的话她心里还是很难受的,为这个时代的女人感到心痛,她们好事只能做生孩子的工具,如果生不出还被骂不能生孩子的鸡,实在可悲。心里忍不住叹气。

赵半仙经不住李大婶的拉拉扯扯,最后只好跟着她走了,在他路过周麦的时候忽地停住了脚步。盯着周麦看了几秒,开口问道:“这位小嫂子大概一个月前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伤及体肤的事情?”

听完他的问话,不仅是周麦,旁边的几个人也都愣住了,先反应过来的孙氏兴奋的说:“赵大仙,你真是料事如神啊!这是我们老二家的,一个月前因为和别人闹了点小矛盾就想不开撞墙了,撞得是头破血流啊。”边说边用崇拜的眼光仰视赵半仙。

周麦听了也觉得这个人不简单,见婆婆已经开口回话她也只是点个头。

“哦,原来是侄媳妇啊,大嫂,这个侄媳妇的面相是个有福之人,而且后福比较大,一生衣食无忧。”说完头也不回的随着李大婶走了。留下赵家人都愣在原地,因为要说李氏和许氏一生衣食无忧,是有福气之人他们都还有点怀疑,毕竟乡下人都每天为衣食住行发愁。何况周麦,他们更是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毕竟现在看来她没有丈夫,没有儿子,连可以依靠的男人都没有怎么会衣食无忧呢。

周麦听了不以为然,她是信科学,信自己的奋斗的,但是看其他人错愕的表情她已经猜到他们心里想什么了,生气吗?没有必要,她微笑了一下,拉着冬儿和小翠去洗手了。其余人见当事人都没说什么,也就散了。赵伯泉被孙氏拉到正屋去了。

“老大,现在你媳妇是咱们家的功臣,我给你一两银子,平时遇见卖货郎啊,去镇上什么的记得给她买些零嘴,现在短了谁都不能短了她,以后我这边还会让你爹十天割一次肉给你媳妇儿吃,为了这个孙子,我们俩都下血本了,你可叮嘱一下你媳妇好好养着身子。”说完开了锁,从箱子底拿了一块碎银给到赵伯泉。

拿到钱的赵伯泉很是开心,特别是想想自己媳妇肚子里的儿子,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孙氏笑嗔瞪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就让他出去了。

中午做完饭洗刷完,周麦就带着放针线的活篮去刘嫂子家学习绣活了,顺便给刘嫂子前天帮自己买的针线的钱,拿回昨天没有时间去取的针线。

到了刘嫂子家,她在打络子,荷花还在床边绣枕套,周麦看她绣的是鸳鸯戏水,忍不住打趣道:“荷花啊,这亲刚定下来就等不及了,你也不怕你娘伤心,她可是舍不得你嫁出去啊!”

刘荷花臊的个大红脸,瞪了周麦一眼,冲旁边的刘嫂子扭捏地抱怨“娘,你看二嫂,就会打趣我,你也说说她啊。”

刘嫂子开心的说:“你也知道你二嫂是给你开玩笑,就别当真。不过你二嫂说到娘的心里了,娘是真舍不得你嫁出去。”说完又对周麦说:“小麦,你说巧不巧,荷花和你们家秋叶竟然是同一天定亲的,不过秋叶比荷花大一岁,都十六了,所以今年无论如何是要成亲的,荷花不急,待过完年时候再嫁,也多陪陪我们。”

“是啊,我也舍不得荷花呢!”说完想起现在这个状况,忍不住叹了口气。坐下来边绣那绣了一个月刚有点雏形的手帕,边和她们娘俩唠些家常。

“对了,嫂子,我见来村子里买的只有豆腐,从来没有见过豆芽,上次去镇上也比较急,也没有去看看。”周麦问道。

“豆芽?你说的是芽菜吧?你小姑子的未来女婿是卖豆腐的,镇上也只有一家卖芽菜的,价格比豆腐还贵。那个东西说是用黄豆绿豆做的,可是咱们村里有几户人家都试着去做,也没做成。所以你只看到有豆腐,没有芽菜了。”

周麦听了只哦了一声,心里已经有个大概的谱了。只是如何实行,还得要细细打算一下。虽然自己知道怎么能生出好的豆芽菜,但是如果要付诸到做生意,无论前世今生,她都没干过,以前是个打工仔,现在要自己做老板,而且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古代,生产场地,合作对象,市场定位等这些都是要仔细考虑的。

14

她又向刘嫂子打听了一些有关于豆芽菜的细节,心底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当天下午周麦在刘家母女的指导下,终于把绣了快二十天的手帕绣好了,上面有一直光秃秃的红牡丹,她选择的忽略了绣绿叶的建议,因为一个颜色比较好绣,即使这手心大的刺绣,也害得被针扎了不下十下,勉强完成后,周麦心想以后再也不绣花了,再让她绣她宁愿选择再去撞墙。

虽然刘家母女俩接受了周麦撞破头把所有针线活忘得一干二净的说法,但是在周麦重新学习针线活的过程中,经常令她们瞠目结舌。她竟然连基本的穿针引线都不会,更别提是不是的刺破手了。

“都说女人的绣活是第二张脸,看来你现在的第二张脸真的没法见人!”刘嫂子忍不住埋怨道。“以后这手帕可千万别拿给外人见去了,即使有人见了问道什么,也千万别说是我教你的,真丢不起这人。”说完嗔怪的瞪了周麦一眼。

周麦呵呵的笑了:“嫂子,我这已经尽力了哦,上次是真的撞破头了,可能正好把脑袋里那根会绣花的弦摔坏了。再说,就是别人知道是你教我的也没什么啊,连我这样的学生你都收,显得嫂子您多有耐心啊!”

“你啊,这样败坏我的名声,我教你的可是这个!”说完拿着给周麦临摹用的原样,不仔细看真看不出周麦是照着这个绣的,因为刘嫂子手中手帕的牡丹是有八种色彩的线绣成的,色彩鲜艳,富丽端庄的让人看到它仿佛闻到浓郁芳香。

周麦对比了一下更是汗颜,差别不是一点半点,完全看不出自己手中是牡丹,像擦过血的手帕。她这次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来打趣了,看外面天色不早,急忙说还要回家准备晚饭灰溜溜的离开了刘家。

待回到家,发现婆婆已经在厨房里忙起来了,原来晚上要炖鸡,孙氏见她回来,笑着说:“老二家的,今天全家人都开心,就让你大哥抗了一袋小麦去换了五只鸡,以后我们一个月给你大嫂炖一次鸡吃。这样生出来的小子啊,绝对白胖白胖的。”然后让周麦可以烧火了,很久没见荤腥的周麦看到切好的几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屁颠屁颠的去烧火了。

当周麦两眼冒绿光的拉着冬儿上桌的时候,结果她等的脖子都长了,也没见婆婆端鸡肉上来,大家已经对着桌子上的一盘咸菜,一个豆角吃饭了。见大家都默默的吃饭,她也不好意思问婆婆鸡去哪里了,只好埋头吃饭。

吃晚饭去洗碗的时候周麦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相当离谱,原来那些鸡有一小半被李氏吃完了,另外一大半被婆婆放在地窖里,留着明天后天给李氏吃。周麦知道后只能无语凝咽了。看来自己苦行僧般的生活还要继续啊!实在不行找天带着冬儿回娘家打秋风去。

第二天,周麦在地窖里找到一袋子黄豆,决定按照之前的记忆开始做生黄豆芽的实验,忽然间想起了这个时代没有玻璃或者塑料容器,她以前见到的都是用这两种容器装的。容器是一个头痛的问题,这个时代一般都用陶瓷容器。她决定下次去落花镇赶集的时候要去陶瓷店询询。

因为刘嫂子说她下次去镇上要等到半个月之后了,待这批络子做好才去。况且落花镇的集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