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

第137章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第137章

小说: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两口子之间才能说得话,你看看你这脸耷拉的,以后爷就不能说话,直接干!”
  “滚你的!”小厮被主子的惊人之语气得不知如何是好,竟笑了出来!
  笑完了,小厮又觉得此时自己不能给好脸儿,只想用力的绷住,可……就是忍不住……只能低着头不让他看到自己的笑脸。
  “这就对了啊!”守诚的脾气好,不记仇,而且好哄,安逸是看着他哪哪儿都好,就是性子有点小老头似的死性!
  “咱两个人说话可不就是胡诌八咧吗,你让爷天天跟你正儿八经的,那多无趣?”安逸往前看了看,发现两人说说笑笑地竟然已经走到的镇子口。
  “爷跟你说啊,赎身的事儿不能拖着。你要是喜欢跟着闵岚笙的媳妇干,那也得是个自主的身子才好。”
  “为奴做婢,再怎么说也是低人一头的。就算秀才娘子待见你,山下村的那些土包子也未必瞧得起你。人的嘴两张皮,好话坏话都能说!”
  “你性子绵软,可爷不能让你再受这些委屈了。”
  安逸不停的说,小厮默不作声的听着。心里方才因为被他调笑的点点不快早就化去,取而代之的,是主子发自内心的呵护让他感到的温暖。
  这样儿也挺好,主子除了到了炕上有点过火以外,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心……小厮又知足起来。
  “那等会儿吃了饭我就去庙里一趟,看看过节前做功德的人多不多,没准儿还能有抄经的活儿。到正月十六日子还长,我还能抄一部《地藏经》。”
  “成。一会儿爷同你一起去。咱俩一起抄,怎么也比你一个人快。”安逸笑着点头,就知道守诚懂得好赖,自己一说,他就明白!
  走到了镇子口,小厮去了药铺抓药,因为只在这里住到正月十六,所以他也只买到了十六的草药。
  早晨出门的时候,小厮以为自己要好久才能再站在这所小院门前,没想到两个时辰之后他就又站在这里,一时间百感交集,思来想去竟说出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难怪咱小小姐怎么对闵公子示好,人家都不要她。现在的闵夫人真真的是个好人!比咱们小小姐强百倍!”
  安逸开了院门,回手又把铜锁锁在了门环儿上,耳边听着守诚的话,又想起妹妹在安府的明里暗里的那些作为也是一声长叹:“我妹妹啊,就是心太大了……”
  “小小姐不是心大,她是心黑!”小厮进了院门,提着药往屋里走,嘴里难得的说了安静。
  “呵呵!”安逸关了院门,跟在小厮的时候,待到他迈步进了屋子,一把将小厮推进了里屋,按在炕上着着实实的亲了一口之后笑眯眯的说道:“当了她嫂子,厉害了啊……”
  小厮心疼手里的草药,唯恐被他碰散了不能用,只好支楞着两只手任他胡作非为,等主子停了动作,又笑弯了眉眼的时候,他还是觉得主子挺好看,好看的像狐狸……
  ……
  两个人在屋里嬉闹了一阵,安逸想着吃了饭还要到庙里去找活计,因此不敢过意的纠缠,恋恋不舍的放了‘媳妇’。
  小厮面红耳赤的收了新买的草药,又到厨房去热了剩饭剩菜,两个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肚子素后,一起出了门儿。
  镇子不远就有一座名叫圆通寺的寺庙,远近闻名,香火很盛。庙里修行的僧众有百十来个,到这里做法事的善男信女也多,小厮平日就是到这里来领经书抄的。
  临近年关,又是过了晌午,往日人来人往的圆通寺显得分外的肃穆。
  过了山门,沿着一条碎石铺就的通道到了圆通寺的第一处殿宇‘天王殿’。这里供奉的是弥勒菩萨!
  站在天王殿外,小厮整理了身上已经退了色的青衣,然后才迈过高高的门槛进了殿。
  正身立在门口的蒲团前,小厮目不斜视,先对着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造像行了一个注目礼之后,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三起三落,每次头都磕在蒲团上,双掌向上……
  行过礼之后,起身,又对着菩萨造像合十作揖后他才举目四望,见自家公子正背着手饶有兴味地观赏着殿里的壁画,而大殿的角落里,一个穿着褐色僧衣的老年比丘僧正盘着腿坐在地上闭目打坐。
  小厮并不去打搅师父的修行,而是从天王殿里穿了过去,在外面的石井台上端了水盆和布巾进来,不言不语的把供奉菩萨的香案擦拭了一遍,并把巨大的铜香炉里的燃得只剩了竹枝的残香捡了丢了出去。
  给盆子换了干净的井水,依旧放在井台上,他又取了扫帚簸箕进来,将被信众们踩得发亮的黑石地面打扫干净。
  再次回到大殿的时候,安逸已经围着天王殿转了一圈,此时正对着对着一面墙上的‘佛本生’故事感慨:“修行不易啊……爷这辈子是没指望了!”
  这是寺庙,都说佛前不作恶,小厮知道主子平时说话就没个正行,唯恐他在说出什么不着调地话,于是赶紧走过去拉着他往外走:“主子,咱们回吧。”
  “回去?咱们还没找到活儿呢!”安逸几乎是被小厮推出去的,站在殿外他不解的望着小厮:“合着咱来一趟就是帮着佛菩萨打扫的?”
  “哎呀主子,快走吧!”小厮看主人胡说八道起来根本拦不住,只好急急地把他推出去拉到!
  “佛菩萨清净无染,内外明澈,何须我等凡夫俗子打扫?”大殿内苍老的声音徐徐传来,听着凉飕飕的,不带一丝活人的气息!
  安逸只听得后背发毛,他忙回头望去,天王殿的大门打开着,并未见到说话的人。
  “师父,我家公子说话无心,多谢您度化!”小厮松开拉着安逸的手,恭敬的对着空旷的大殿里合十行礼。
  “去菩提庵问问吧,那里正月十五有香客做法事。”殿里苍老的声音似有若无的说道。
  “多谢师父!”小厮面上一喜,再次行了礼,拉着主子快步出了圆通寺。
  ------题外话------
  看文的姐妹们:女人节快乐!O(∩_∩)O~
  今天忙的要飞起来了,耽误了贴文的时间~见谅~
  草稿~

☆、第七十五章 缁衣女子

  “刚才说话的是天王殿里坐地上的老和尚吧?”出了圆通寺安逸看守诚走的挺急,只好也憋了一口气使劲的跟上他的步调。
  感觉到主子说话时明显不稳的气息,小厮才意识到他身子也是才见好,还虚着,就暗暗放慢了步子等着他:“是的,那个是圆通寺的监寺师父,人非常好!我每次到寺里找活计都是他帮我。”
  “呵呵,你个傻东西,看谁都是好人!”安逸笑着说道。
  小厮眼望着前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也不是看谁都是好人。”
  “哦?”这话让安逸挺好奇,他马上扭脸儿追问:“谁啊?”
  “你!”小厮不看他,一本正经的说道。
  安逸一愣神儿,随即抬手就打到了小厮的后脑勺上:“嘿!你个小王八蛋啊,看爷回去怎么收拾你!”
  小厮依旧是看着前面,脸上带着微笑。
  他用手摸着脑袋说道:“一会到了地方,主子您可要紧不要再胡扯了!佛门清净的地方,您就消停会儿。”
  “成,待会儿爷当哑巴,这总行了吧?”安逸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从小到大作恶做惯了,仗着父亲安怀远的身份没少做缺德事儿,要说信鬼怪神佛,他是没啥慧根。倒是一直过得顺风顺水,他反而信了另外一个歪理儿:神鬼怕恶人!
  所以以前他愣可作恶也不积德行善,处处为非作歹……
  后来看着他沦落到了要病饿而死的境地,小厮心里暗暗的想过:主子干的缺德事儿有点多,这是遭了现世报。所以每次抄经的时候,他也都会替安逸忏悔祈福!
  “还有多远啊?”路越走越窄,行人也渐少,安逸伸着脖子往前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庙宇庵堂的影子,他只好问道。
  一天走了太多的路,这对大病初愈的安逸来说消耗的体力太大,中午在家又只吃了一小碗白菜豆腐,于是走到现在他又饿了。
  “到了。”小厮指着前面的一处外表普通的院落说道:“那里就是了。”
  “那个院子?”安逸用手指着拿出非常不起眼的院落说道:“这……这不是民居么?”
  也难怪安逸会如此意外,他实在没想到出家人修行的地方竟是这个样子的。
  停在门口再三地看了看挂在院门口的匾额,上面‘菩提庵’三个金子倒是挺充门面。
  “这里最早的一位一位比丘尼师傅原是这宅子的主人。父母双亡后,她看破生死童真入道,做了出家人。同时也把父母留给她的这处宅子布施了出去,再加上以后几位尼师的经营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主子您可别小看这菩提庵,里面的住持师傅可是通晓经藏会被很多咒子,所以来请她做法事的香客也很多呢!”
  “嗯。”安逸点了点头。
  能把这么一处不大的宅院一直经营下来,没有本事的人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听守诚的意思,就这所小小的庵堂还养了好几个尼姑,那这当家的住持就更得有点道行了。
  迈步进了院子,迎面就是一排跪垫,在院子的正中放置着一尊巨大的香炉,此时还能看到插在里面的密密麻麻的竹枝。
  再往里望去,门窗敞开的正房内供奉着一尊佛菩萨造像。
  安逸眯着眼瞅了半天也没认出到底供奉的是谁。
  “这殿里供奉的是手持莲花的阿弥陀佛,主子也拜拜吧。”安逸小声的给他解释了几句,随后先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了头。
  安逸无奈,只好随着他装模作样的敷衍了几下,随即一背手,就想在院子里四处看看。
  “主子,您就在这里等着我就好!”还好小厮手快,一把拉住了不管不顾的主子,又压低了声音说道:“这里住的都是比丘尼师父,您可不能随便去看啊……”
  “哦哦。”受了提醒的安逸忙点了头,往后退了几步,站在院门口说道:“爷在这里等你,你去里面问问吧。”
  小厮慢步走到正屋改成的正殿门口,对着里面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没想到都这般时候还能来香客,在殿里执勤的一位中年尼师双手合十快步迎了出来,见到门后立着的小厮,点头道:“安居士,可是来请经书抄的?”
  “是的,慧念师父!”小厮也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对着比丘尼师父行了礼:“我过来看看有没有香主做功德。”
  “你来的正巧,今儿一早就来了一户香客,是像菩萨求子的,发了愿,要供奉一百零八部《普门品》,就是都供在西配殿呢,你自己去请吧。”慧念师父慢悠悠地说道。
  “多谢师父!”再次行礼,目送慧念进了正殿,小厮快步走到西配殿门口,还未说话,紧闭的房门就已经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身穿缁衣女子,双手捧着一摞纸张和经书走了出来。
  黑色的缁衣是出家师平时最为常见的穿着,可穿着缁衣的分明是一个云鬓蓬松的在家女子发式。
  那个高挑清瘦的女子,低着头垂下眼脸,轻声细语地说道:“这是三十部《普门品》的用纸,居士可以先回去抄着,若是不够务必再来取,断不可自行裁剪。”
  过去写字的纸张大多是很大的一张,用的时候需要用剪子或者刀子裁开。
  缁衣女子如此嘱咐,想必是那发愿做功德的香客定了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