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迷失在康熙末年 >

第481章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481章

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銮殿,立刻就成了“痉挛殿”!
    见凌啸毫不犹豫甚至也没请示,便又骟割了一个二品大员,满族官员们全都心生了敬畏之心,其中,为刚才命悬一线而后怕不已的隆科多,吓得是大腿都颤抖麻么。而那些保守派,则是看着凌啸横眉扫过来的森冷目光尽皆股栗,尤其是见到凌啸运用凝血壮搞出的胸腹猛烈起伏,甚至隐约有尿骚味传来。
    不过,超亲王这番酣畅淋漓的怒骂指斥,如果除开其鲜血淋漓的杀戮和彻头彻尾得羞辱之外,在朝官员就犹如是听了一堂人文科学地科普课,抛开了大感快意的轻浮和大感恐惧的狐悲之后,皆是若有所思地颇有领悟。。。。看来,超亲王凌啸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啊!是的。超亲王说得极有道理,治国之人无不慎重而行,谁会抛弃一个经过了千锤百炼,能有效维持整个国家架构有序安稳的学说。而去用未经理论丰富阶段和应用实践的新学说?更何况,新学说还连根本就没出世呢!
    康熙很是满意凌啸此举带来地效果,笑着缓和气氛,“超亲王,骂朕是猪头的人已经伏法了,好了,朕已经平了气,你也把一腔忠愤暂且平息平息,气大伤身啊。呵呵,猪尾臣工。肚子饿的忍忍,下午朕会赐宴群臣,你们继续畅所欲言。朕已经安慰了超王没事了,没事了,啊。”
    皇帝的这一句话说出,保守派尽皆傻眼。。。。。皇上,你搞错了吧。最该被安慰的是我们啊!
    而凌啸当然是收了剧烈“胸腹起伏”,又道,“诸位大人啊。人生于天地间,风刀霜剑摧人老,而道呢,效法于天地,自然啰,有些地方也会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而略显不匹,我们师法于古之圣贤,首要的,不是拘泥于他们针对当时环境态势所发的字面意思。而是师法这些圣贤,敢于否定不匹配的旁支末节的勇气,师法他们着眼现实与时俱进地精神!本王认为,儒学,经过两千年的风雨变迁,后世给它们不断加入的阐述,既有丰富其理论地功效,也有改得面目全非的弊端,当然,功也罢,过也罢,这些后世贤哲,其实也都是值得我们所钦佩的,因为它们直接继承了孔孟的勇气和精神。试问,贤哲们能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效仿,承其勇气和精神,勇于打造一个生机勃勃又针砭时弊的新儒学呢?!”
    打造新儒学?!
    此言一出,大家全都面面相觑起来,交头接耳地议论之声不绝于耳。议论中,颇有些瞧不起孔老二的满族官员,渐渐地安静下来,而汉族官员立刻就发生了分化,虽是没有谁公开地大声吵闹,但往张廷玉李绂身边悄悄移动位置的人多了起来。很显然,无论满汉,都不缺乏能理解真知灼见地人。
    康熙拈起御座旁放着的点心,吃得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也密切关注着百官的情况,丝毫没有掉以轻心!要是以为提出了真知灼见,就能从学术争辩到变法完胜得一泻千里,那就是在是小看了这一帮君和臣!康熙久驭群臣,一看没有新人公开表示支持凌啸“打造新儒学”的建议,立刻就信了凌啸的观点“皇阿玛,新儒学改造是不关痛痒的学术之争,变法才是涉及贴身利益的根本之争,他们死护儒学圣道,儿臣提出创新儒学,都是为了抢夺理论的制高点,争夺王道正义的名分罢了,这一点,他们这些道貌岸然地家伙用得极为娴熟,想要他们马上俯首听命,那基本上是幻想,所以还要。。。。。。。”
    女婿讲的虽太赤果果,岳父却凭着经验深信不疑,现在,康熙就等着看事态的发展,等着看谁要他使出凌啸口中的“所以还要”!
    “还要”的人,马上就出来了,散秩大臣赢任起站了出来。他之所以敢站出来,是因为赢任乃是秦始皇的后裔,其族谱上记载的一句“帝令公子扶苏遣使入极北寻夏之后裔朱里真族夹击匈奴”,虽真假无辩,却是大清朝证明自己是中华一脉的佐证,其父还得到了皇太极和顺治优渥保证,他才不相信凌啸乃至康熙会对他敢如何呢!
    赢任也抢名义制高点来狙击,“皇上既然要臣等畅所欲言,那臣就说了。超亲王说,要创新儒学,臣不敢评价其志向大小,但臣以为,历朝历代都以圣人为‘至智而为圣’,超亲王要改,难道是圣人有错了的吗?”
    赫!死硬的保守派一下子清醒过来,暗赞一声好,顿时信心大惩,眼睛全盯向凌啸。。。。圣人没错,超亲王就错!
    凌啸没有答腔,康熙却兴奋得一下子蹦起来了,终于轮到他上场了,一指帝座旁的空椅子,嚯嚯狂笑。
    “好,圣人没有错,是朕无德,朕既然无德,退位总该可以了吧?好,朕禅位,朕禅位行了吧!”
    当此时,满朝文武鲜有不眼前一黑的。。。。。太和殿,成了太黑殿! 
                  第五百三十四章 胤礽殴赢任,禅让两得逞!
    康熙皇帝一直坐看凌啸和群臣的争斗,甚至连凌啸明显越权擅自阉割二品侍郎都没有说话,可以说,他这一上午都是恬静如同温婉处子。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康熙这个处子,竟然还是“绝色佳人”~~~他一句禅让出口,不是要倾国倾城又是什么?!
    天塌了!
    噗通通,上至总理事务王凌啸,下到殿口肃立的虾米侍卫,全都骇然地拜倒在地。得亏是满地金砖不会呼痛,要不然,早在两三百人同时惊恐万分的以千计的磕头中,被磕得哇哇大叫了;得亏是天街上绝不许种树,要不然,树上的鸟儿定会被直冲云霄的号啕之声,惊得纷纷展翅而去!
    对满族官员和革新派汉官们来说,康熙如果以禅让方式逊位,于满族这以少驭多的政权来说,无异于会造成灾难性的可怕后果:皇子不服,派系相煎,地方震诧,奸人做耗,民心惊疑,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哗啦啦如大厦倾,轰隆隆似泰山崩!
    对保守派官员们来说,皇帝如果以禅让方式逊位,于他们这些投身科甲的官员来说,绝然是次家族命运的命运叵测:禅让本身违制,不啻于改朝换代,如果禅让给了凌啸,凌祸更毒!如果某位阿哥不服而战后抢到,政局或者能稳定过渡,可作为直接导致康熙皇帝突如其来禅让的这些臣子,那些失鼎无缘的皇子及其满族势力,定会视之为肉刺眼钉。终究将会大肆衔恨屠戮!而如果新皇无能稳定,则肯定天下大乱,汉统有朝恢复之日。即是广大失节侍满众官的清算之日~~~明朝,不就是把很多在元朝当官地家族,直接打入了丐民堕民的贱籍吗?!
    “不要啊,皇上!”金銮殿上。哭声中夹杂最多的,就是群臣们如此样地阻止。
    “朕失德,偏要!”皇帝座旁,康熙已然起身而立,满脸都是倾国倾城的坚决。
    康熙这句明显指明了原因的话,立刻导致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天下未乱,朝会先乱!
    理亲王胤仍,那可是以扳倒凌啸为终极目标地。为了这一目标,他都不惜当酷吏来曲线报仇了,焉能容许凌啸有踏上陛台的任何机会,焉能容忍机会最大又和凌啸关系最密的十三十四有机会?狂怒之下,这位废太子顾不得真嗓子和假胡子的不协调,一跃而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哭得最响的赢任面前。对这位和自己名字基本同音的家伙下手了,胤仍一把抓起赢任的辫子。猛地扯起来之后狂拳乱脚,暴打起来,“逼叨逼叨的!该死地赢任,叫你说圣人没错!曹的赢任,叫你说皇上失德!驴配的赢任,叫你说儒学不改!***赢任。叫你说变法不可……
    这一场胤仍打赢任,残暴、气势和搞笑都在其次。关键是他开了一个头。
    这个头一开,惊慌失措的满族官员们醒悟了过来。两个“阴人”的打斗,最笑不起来地就是火烧屁股的他们,他们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给凌啸地变法进行支持,其实是担心并不知道如何变的变法,会不会影响到自己本身拥有的特权,所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在一旁坐视,可康熙暴怒之下的要禅让,这就是影响到了整个满族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了,皇上都吃了秤砣铁了心了呢,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面对导致今日禅让事变地两大策源者,满官之中,自然是没有敢冲超亲王而去的,于是一拥而上,百来人冲向了赢任和他身边地几个保守派,老拳相加,黑脚狂踢,打得这四五个人鬼哭狼嚎……来了。
    康熙和凌啸眼神会心地一笑,见“逼迫满官团结”的这个“禅让”第一目标已经达成,当然就要开始当好人了。凌啸铿地一声拔出刘铁成的钢刀,爆吼而喝,“胤仍,退后!全部住手!”
    王爷怒气冲冲,刀锋寒光闪闪,表现忠心已经够了的满官们,立刻恭顺地功成身退,留下了六个已经鼻青脸肿瘫倒在地的保守派。一听人人还能出声哀号,凌啸心中不禁一笑:***满官,也他***耍奸弄诈虚表现,上百人围殴,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花拳绣腿,屎啊尿的,多半是吓出来的!见局面平静下来了,凌啸也不吩咐收拾秽物,一转身给康熙跪下,代表群臣道,“陛下,禅让之举万万不可。”
    他一开腔,立刻就满殿云从,跪了一地纷纷苦苦劝谏,就连被殴最惨的赢任也磕破了头。
    “有何不可?”但康熙却佯怒而哼,一甩衣袖冷笑半晌,忽然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圣人是对的,好,朕问你们,孔圣人是圣人,尧舜禹汤呢,是不是圣人?哼,他们还是孔丘自己屡次提及的圣人中的圣人呢!既然尧舜禹汤都是圣人中的圣人,那朕学他们搞禅让,有什么不对?!尧舜禹汤说,要择贤禅让,《礼记》却说,要父死子承,哼,孔圣人否决了圣人的圣人,赢任,你说,圣人和圣人中的圣人,谁对谁错啊?”
    保守派一下子张口结舌了起来……的地位,和舜禹汤比起来,孔老二只怕连老二都没了呢!可是康熙还没完,看凌啸表现了半天了,早憋得他满脑子都是兴奋,见赢任几个哑口无言,康熙更加狂暴地展现其男人魅力,吼声震得金瓶法器都有些嗡嗡,寂寂无声的大殿上,就只有他一个人在咆哮。
    〃他们圣人之间说法不一,wap。bookwap。net不可能都对吧?嗯?说!怎么就不说了?!你们不是一个个想要当朕的师傅,来告诉朕是和非的么?好啊。来呀,教教朕怎么分辨是非!现在,朕怕你们这些师傅了。孔圣人什么都是对地,连屁也是香的,连污点也该是光辉的,所以。他父母亲在野地里面媾和,也应该是对地,那要不要朕下个旨意,令全天下的读书人,全到野外去强奸民女啊!”
    “……百官先前都
    在康熙的咆哮中只敢磕头,可一听康熙揪出了孔老二这桩丑事而反问,全都是瞠目结舌。读书人都觉得有些丢脸的时候,武官们更是暗笑中心生向往。读书人都去强奸民女了,咱们孔武有力地就更应该去啦!当然了,这些心声是都不敢表露出来,因为康熙马上说出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话来。
    越说越怒的康熙已经气得声音都变了调,“好好好!圣人什么都对,什么都好!那你们也称呼朕是圣君过,既然圣君是永远比不上圣人的。圣君没有圣人大,那你们还呆在这里干什么?!滚。全滚到孔圣人那里去做臣子算了!咿呀,都不动?你们咋就脸皮这么厚不去呢……朕这圣君又错了,孔圣人死了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