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中华第四帝国 >

第182章

中华第四帝国-第182章

小说: 中华第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关系!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建造这种战舰。相信我,斯密特阁下,这款战舰将成为划时代的战舰。你的名字,将成为本世纪最优秀的战舰设计师而被世人所知晓的!”王毓泽蛊惑道。

巴克莱斯·斯密特沉默了,似乎在思考王毓泽所说的这些东西的可行性。不过,王毓泽的那句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战舰设计师却深深的打动了他。当初他不也是因为在德国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吗?毫无疑问,这一次对他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他的梦想就实现了。

“好吧,大帅阁下,你说服我了!我立刻带人去设计这一款战舰!半年之后,我会给你一款你想要的战列舰!”巴克莱斯·斯密特坚定的说道。

“半年的时间太久了,我们已经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3个月,3个月后我们就需要开工建造这一款震惊世界的战舰!”王毓泽说道。

“好吧!我会努力在三个月之内把这款战舰设计出来的!”巴克莱斯·斯密特说道。毫无疑问,他非常喜欢王毓泽的那句震惊世界的战列舰。作为这款战列舰的设计者,他肯定也能够因此而功成名就的。

之后,巴克莱斯·斯密特立刻带人去研究去了,连后续的战舰介绍,都是由别人进行的。不过,巴克莱斯·斯密特做到了。在他带领设计所的工程师们通宵达旦的努力了三个月之后,一款名为“中华级”的战列舰的设计图纸出现在了王毓泽的眼前。

“中华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为18500吨,满载排水量为21500吨,全长161米,宽25米,吃水9米,动力为16座鼓轮锅炉和两台最新式的蒸汽轮机,功率为两万五千马力,最高航速为21节以上(建造成功后的试车中最高航速跑出了22节),续航距离为10节/7000海里,武备为4座双联装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这种舰炮比英国战列舰的305毫米45倍口径舰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同时四座双联装大炮已经足够形成强大的火力了,因此没有采用计划中的5座),采用背负式炮塔,使得八门主炮都能够向统一侧开火,向前和向后都能有4门主炮开火,10座105毫米速射炮和10做37毫米速射炮。取消了鱼雷发射管。因为在真正的还在当中,雷击都是由巡洋舰或者驱逐舰进行的。装甲采用了克虏伯研究的新型装甲,在钢中添加镍铬合金,并使用改进的装甲表面渗炭工艺,使装甲变得更为坚固,这种152毫米克虏伯装甲防御力相当于317。5毫米复合装甲或是406毫米熟铁装甲。主炮和舰桥的装甲为305毫米,甲板为65毫米,舷侧带203毫米。毫无疑问,这是划时代的一款战列舰,它的出现,顿时让各国在建,甚至是设计中的战列舰全部都过时了。只不过,中国海军在建造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高度的保密,并且将之前巴克莱斯·斯密特设计的那款战列舰的参数作为了假消息透露出去。使得中国海军的“中华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各国才发现上当了。这一款战列舰,经王毓泽审核过后,当场决定开工建造,并且为了保持对日本海军的优势,同意一次性建造4艘,分别为“中华”号,“炎黄”号,“华夏”号和“神州”号。只不过,这款战舰的赵家极其高昂,每艘达到了800万元,相当于两百万英镑了。要不是从日本获得了两亿英镑的赔款,中国还真没有这么多的军费。

除了“中华级”战列舰之外,设计所新设计的重型巡洋舰“北京级”也正式的开工建造了,“北京级”重巡洋舰,排水量为10500吨,全长110米,宽18。6米,吃水7。5米。武备为两座双联装305毫米50倍口径的舰炮,6门105毫米口径单装炮;6门88毫米单装炮;8座37毫米机关炮;4具475毫米水上鱼雷发射管。动力为12座鼓轮锅炉,两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两万马力,两轴推进,最大航速为28节。装甲为水线处200毫米;甲板60毫米;主炮炮塔305毫米;司令塔305毫米。因为采用了新式装甲钢,使得战舰的防御能力增加了不少,但装甲却减轻了不少。这才使得“北京级”重巡洋舰能够搭载更强悍的主炮,拥有更高的航速。这款重巡洋舰,几乎已经能够和国外的战列舰相抗衡了。这款重巡洋舰,造价也不低,每艘的造价为450万元,几乎比日本的战列舰造价都还高了。不过,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王毓泽还是一口气下了8艘的订单,分别为“北京”号,“天津”号,“上海”号,“南京”号,“广州”号,“长沙”号,“库伦”号和“迪化”号。加上之前的成都级重巡洋舰的8艘,中国海军将拥有16艘战力匹敌主力舰的重巡洋舰。第二批次的“成都”级重巡洋舰的四艘分别为“西安”号,“兰州”号,“西宁”号和“武汉”号。只要这些战舰能够顺利的服役,中国海军将再一次对日本海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还有最新一级的轻巡洋舰“天水级”,“天水级”轻巡洋舰,排水量为4500吨,舰长90米,宽12米,吃水5。4米,武备为两座双联装的155毫米舰炮,分别放置在舰首和舰尾。另外有6门105毫米速射炮作为副炮,8座88毫米速射炮。此外,还有8门37毫米速射炮安装在战舰两侧。动力将采用6座鼓轮锅炉和一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为一万两千马力,两轴推进,最大航速为30节。这将成为当世最快的巡洋舰,对此王毓泽非常的满意。因为接下来的三年,中国海军需要在太平洋上从美国的嘴里虎口夺食,需要有大量的快速战舰巡航广阔的太平洋,因此经过王毓泽的同意之后,海军一口气下了16艘的订单,分别为“天水”号,“武威”号,“陇南”号,“庆阳”号,“平凉”号,“张掖”号,“临夏”号,“金昌”号,“宝鸡”号,“咸阳”号,“渭南”号,“安康”号,“汉中”号,“铜川”号,“商洛”号和“榆林”号。

另外,刚刚定型的驱逐舰,也增加了订单,从最开始的二十艘增加三十艘。这虽然使得中国海军需要耗费近亿的造舰经费,但这笔钱不得不花,中国海军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日本海军。要想从美国海军的手中抢夺夏威夷,不努力的提高海军的实力怎么行。好在美国海军的实力才刚刚起步,他们的新锐战列舰“印第安纳级”的战力,恐怕连中国海军的“北京级”重巡洋舰都赶不上。只要到时候派遣四艘“北京级”重巡洋舰和相配套的战舰坐镇,就可以守住夏威夷了。

另外,虽然耗费了庞大的军费,但同样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为经济的提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日两国疯狂在海军上的投入,使得远东地区进入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当中,连带着英国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得不加快了海军的建造步伐。虽然他们大力支持日本和中国对抗,但如果日本输掉了呢?所以,他们不得不做完全的准备。

另外,俄国人也加速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造速度。这条长达9332公里的铁路,在4年前就已经开工建设了,但因为地理条件以及资金的原因,修建的速度非常的缓慢。但是,随着中国和日本在远东展开争霸,俄国知道,如果再不加快速度的话,等到他们修通铁路,远东的中日之间恐怕已经分出了胜负了,到时候俄国根本就没有染指远东的机会了。为此,去年继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大举向法国借债,用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要求在五年之后无论如何也得通车,自少是大部分路段通车。

第255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天津返回北京已经是8月中了,随着王毓泽登基日期的越来越近近,古老的北京城也进入了一片欢庆当中。政府官员和军方高层都将在九月初或者九月中赶到北京,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在王毓泽的要求之下,登基典礼被尽可能的简化了,只有天坛祭天仪式,以及对后宫和百官的封赏。到了晚上的时候,将在皇宫新华宫举办晚宴。

目前确定参加登基典礼的人,除了政府高官和军方将领之外,还有着社会各界的代表,军队士兵的代表,伤残士兵的代表,外国驻华使馆人员,以及其他的社会各界人士。当然,普通的民众,也可以参观祭天仪式。但后面的两个程序他们则无缘参与了。

另外,德国亲王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亲王将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估计是为了继续深化德国和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已经让德国开始正视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了。早在1882年的时候,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就已经签署了同盟条约,形成了欧洲的同盟。不过,他们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强大,而三国同盟中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又实在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这使得德国不得不寻求更为强大的盟友。中国的快速崛起,无疑给了德国一个更好的选择。这一次,海因里希亲王来访,借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其实更是希望能够在和中国确立更深层次的同盟关系。

现在,北京城的改造工作正在快速的进行。街道被拓宽,原本的老旧石板路开始用水泥道代替,只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将部分主干道进行改造,其余的部分,则在后续的改造之中。城市下水道,绿树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改造。

从天津返回北京之后,王毓泽就待在了北京,因为登基时间的临近,有太多需要忙碌的地方了。

8月20日,王毓泽参加了内阁会议,此次内阁的讨论议题,除了王毓泽的登基典礼的一切事务之外,还有对未来几年的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

尽管,王毓泽要求登基典礼一切从简,但内阁方面也有自己的考虑,至少不能让外人看轻中国吧!至于国号,王毓泽否决了他们的提议,直接决定就用中华二字,对外就用中国或者中华帝国。至于史书上的记载,则全部改用中华第四帝国。这一点,虽然让很多人诟病,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礼法。但是在王毓泽的坚持下,只得任由王毓泽说了算了。至于王毓泽的后宫,所谓皇帝无私事,这也在被大家商议的范围内。好在王毓泽现在一共也只有五个夫人,刚好可以根据排行敕封,皇后自然是大夫人熊梦涵的,贵妃则是二夫人杨诗兰,淑妃为三夫人周蕊,德妃为四夫人毓莹,贤妃为五夫人仙儿。另外,在新华宫内,用女官取代太监,内功的护卫也有专门的女兵充任,新华宫外围的防卫则从特种部队“利刃”和军中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的禁卫负责。另外,让内阁产生争议的还有要不要立太子,一方认为立太子能够稳固国本,另一方认为王毓泽还年轻,用不着这么早就立太子。最终,王毓泽拍板,暂缓立太子。他今年才23岁,在怎么也能活几十年吧?现在立太子,那太子什么时候才有继承皇位的一天?再说了,现在孩子们都还小,看不出心性,自然不能盲目选择了。另外,根据王毓泽的设想,之后的体制,将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他没有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前,最好不用立储君的好。

之后,则是对帝国未来的规划了。在这一次的内阁会议上,王毓泽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由内阁牵头,对帝国未来的国计民生的发展做出一个规划。结果没想到,内阁方面早就有准备,因此,就在这次会上确立了中国的第一更五年计划。时间由1896到1900年,1895年这剩下的小半年时间为准备阶段。

工业方面,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