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浮生沐烟雨 >

第127章

浮生沐烟雨-第127章

小说: 浮生沐烟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坊间便有了关于前一日,御街上太子纵奴打死人之事的说法。

茶楼里的说书人讲的有板有眼,有前因有后果,一时间,引得茶楼的生意也是暴涨。

话说,前一日,乃是太子微服出巡,体察民情,行至御街。瞧见一宵小尾随在一妙龄女子身后,欲行不轨。太子义愤难忍,当即呵斥。那宵小有眼不识泰山,竟对太子出言不逊。还大言不惭,自己在城北这霸占民女之事干的多了,也不见谁敢将他怎样?言下颇有些嘲笑当今朝廷之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子当即命人将他抓捕交给衙门。那人百般抵抗,太子近侍失手将人打死。与那宵小同行之人见同伴死了,立时扑上前去,抓住太子,想要讹钱。太子身边近侍说漏嘴,叫那群宵小听见,更是觉得有利可图,不肯收手。

此时皇城司宣公子恰好路过此地,听闻此事,虽认出太子,却本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理,将太子和一干人等全部压入天牢。

那宵小的爹不知皇城司已查出他们身份真相,还要聚众闹事,结果被皇城司收押。城北百姓听闻此父子恶霸具被收拾,甚是欢欣鼓舞。甚至有那曾经被此恶霸欺压过的良家女子,忍不住喜极而泣,等等。

不过几日时间,诸多版本在坊间流传。

大意皆是太子惩治恶霸,百信欢欣鼓舞,中间虽有误会,但最终恶人收到惩罚的完美结局。

一时间,太子在临安的口碑竟越发好了起来。

茶余饭后,百姓皆赞太子是微服出巡,为民除害的贤德储君。

这话传扬的连东宫,连凤仪宫都有所耳闻了。

太子暗自在心中感叹,宣绍虽辞了太傅之职,想来心中还是偏袒他的,这事儿办的多敞亮!不让旁人污了他的名声。

虽说偷偷出宫的事儿在皇后那儿,又挨了骂,但太子心中还是美滋滋的。

烟雨和宣绍一直静静的在宣府里呆着,一个好好养伤,一个安心养胎。似乎外面的事儿,两人皆没有关注一般。

今日阳光正好,院子一角的红梅开的正好。

宣绍本想亲自为烟雨折一直红梅来插在瓶子里。

却被临窗而望的烟雨叫住,让人摆了画布,支了架子在院中。

“你与红梅比邻而立,甚是好看,自是一番风流姿态,比那开的妖艳的红梅还叫人移不开视线。”烟雨说着,就在画布前坐下,“正好,我不是欠着你一副画么?此情此景倒是好得很。”

宣绍无奈一笑,“我是不累,你不怕冷么?”

烟雨接过浮萍递来的暖炉,踹在怀里,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我不冷。”

她很久以前,就想好好画一副他的画,送给他。记得他书房博古架上最是显眼的位置还放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是她那日随手画的他的几张小相。那不过随意之作,哪里能放在那么显眼的位置,如今也好重新绘上一副,将那些拿不出手的画像换下来。

宣绍站在红梅边上,远远看着烟雨。

烟雨一面看他,一面在画布上落笔,专注非常。

她未提前调好颜料,今日便只细细勾出轮廓,便收了画布,待调好了颜料,再来填色。

宣绍终是可以动了,折了几只红梅,插在窗口的细口大肚瓷瓶里。

“待我画好了这幅画,你便可以挂在书房里了,瞧见画,便能想起我。”烟雨笑说。

宣绍轻笑,“瞧不见画,我也无时无刻不敢不想着你。”

烟雨掩口而笑,“你说的我好像河东狮一般。”

“怎么,你不是么?坊间才多久不议论宣家少夫人是河东狮了,你就忘了?”宣绍挑眉。

烟雨闻言,倒是将话岔向了别处,“我的‘话本’效果可好?”

宣绍点头,“夫人出马,自是所向披靡。”

“这么说……你是打算支持太子的了?”烟雨小心翼翼的卷起画布,低声问道。

记得曾经,无论是宣绍,还是宣夫人,都一再向她强调。宣家是忠于皇上的,绝无自己的私心,更不会结党营私。

可如今皇上无心政务,一心求道升仙,宣家作为肱骨重臣,劝诫皇帝不能,也是时候重新抉择了。

宣绍闻言,深深的看了烟雨一眼,“不是我打算支持太子。此时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只是路明阳已经寻到当初给了那对市井无赖的父子银钱,让他们还了赌债之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宫里,查到了二皇子身上。”

宣绍轻叹一声,“二皇子年幼,却有这般心思。倘若天下皆被交到这般心术不正之人的手中,乃是百姓之苦,天朝之不幸。”

烟雨闻言,反问道:“那日你还说太子心思太过单纯,如今又嫌二皇子太过有城府,在你看来,岂不是怎么样都不对?”

宣绍摇头,“有城府不是坏事,但是要看心思用在何处。就好比一把刀,握在善人手中,便是杨善除恶的利器,握在恶人手中,便是行凶杀人的凶器。不在刀尔,在人心也。太子单纯,只要将其往正路上引,便是将利器交于善人手中。二皇子虽年幼,但却歹毒的心思已经成形,只怕……不过究竟如何,还是要看皇上的心思。”

屋里只有烟雨和宣绍两人,本事不该议论的皇家之事,两人倒也说得无甚拘谨。好在有烟雨在,也不怕会让旁人偷听了去。

宣绍没有继续往下说,烟雨却是知道,他定然是已经有了安排。

这日皇帝守在丹炉房,眼瞧着玄机子又成功炼出一炉泛着莹莹光华的丹药来。

已有皱纹的龙颜之上,顿时一片喜色。

“皇上,”玄机子一面双手捧着托盘,献上丹药,一面觑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道:“不知皇上发现没有,近日出丹率很高。”

皇上笑着点头,亲手捏起一颗丹药来,放入口中,一脸享受的模样,“这是好事儿啊!”

“是,是好事。以前贫道在山中灵气充裕之地,炼丹,也不曾有过如此高的成功几率,更不会有这么高的出丹率。皇宫虽紫气充裕,但贫道觉得,这也是上天给的一种预示!”玄机子捧着净白的拂尘,高深莫测的说道。

皇帝闻言,凝神看他,“哦?上天的预示?道长不妨说说,这是预示着什么?”

玄机子微微蹙眉,似是不愿开口。

他越是摆出一副不可说的样子,皇帝越是心急,“道长莫要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朕赎你无罪!”

玄机子闻言,却是噗通跪倒在地,朝皇上行叩拜大礼。

“道长这是做什么?”皇帝惊讶。

“皇上,贫道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皇上您的道升仙的契机到了!”玄机子以头触底,说的分外认真。

皇帝闻言双手微微颤抖,“道长此言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贫道更不敢欺瞒圣上!”玄机子沉声说道。

“哈哈哈,好!好!好!”皇上连叹三声,一张虚胖的脸上竟绽放出光彩来,“这是好事啊,道长为何这般口气沉重?”

“回禀皇上,以皇上的诚心,此事原不该拖上这么久。只是……”玄机子欲言又止。

皇帝上前,亲自搀扶了玄机子起身。

“道长与朕相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道长有何话,但说无妨,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的。”

“谢皇上!”玄机子捧着拂尘道,“修道讲究身心归一,心无旁骛,皇上九五之尊,本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可皇上心不净,这才一直未能突破。”

皇帝闻言皱眉,“朕如何心不净了?朕已将旁的杂事都安排下去,一心和道长修道,这还叫心不静么?”

“皇上息怒,敢问皇上可愿禅位,隐居凤凰山只做不闻世事的太上皇?”玄机子沉声问道。

“大胆!”皇上呵斥一声。

玄机子只微微俯身,面无惧色,“贫道莽撞。便是皇上赐贫道一死,贫道话既然已经出口,断无收回的道理。敢问皇上可愿意?若是不愿,又是为何?可是心中还有所贪恋?贪恋凡尘俗世,又谈何得道升仙?”

“放肆!朕是太纵容你了!”皇上指着玄机子冷声道。

玄机子要说的话已经说完,闻言便折身跪伏在地,静默等着皇帝下令惩治。

皇帝皱眉看着他,耳边却反复回荡着他刚才问出口的几句话。

果真是如此么?自己果真还是在贪恋这凡尘俗世么?自己真的舍不下这皇位么?

若是禅位,安坐太上皇,和如今又有什么不同?

炼丹房中是良久的沉默。

玄机子的膝盖都已经跪的疼了的时候。

外面忽然传来小太监一声回禀:“启禀圣上,二皇子前来陪圣上悟道。”

皇帝闻言,抬眼向门口看去。

紧闭的房门上透出浅淡的日光,皇帝似怔怔有些回神。

他缓声道:“今日不必他陪,让他回去吧。”

“是。”小太监应声走远。

“起你来。”皇帝看着玄机子道。

玄机子从地上站了起来,用拂尘扫了扫道袍上的灰尘。

皇帝神情有些恍惚的说道:“刚才,你那一席话似乎叫朕悟到了什么……似清晰,似捉摸不定。朕似乎看到了天上的东西,似看到了仙人所用之物。这凡间,断不能与之相比。”

玄机子跟在皇帝身后,缓缓走出炼丹房,只侧耳听着,并不接口。

“如此看来,皇位也真的只能是拖累……”皇帝叹了一声,“也许你说的对,朕,真的……是时候放手了。”

皇帝将自己关进御书房,屏退了身边伺候的众人,只留了玄机子在屋内。

他让玄机子铺展开一张装裱好的圣旨,并让玄机子研磨,亲自握了狼毫,不知是身体的缘故,还是心情难以平静,皇帝握着狼毫的笔却是止不住的颤抖,良久圣旨之上,都未落下一字来。

皇帝长叹一声。

旁人不知皇帝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是在做什么。只知皇帝这日竟未在禅房悟道,一直在御书房待了两三个时辰,才满目疲惫的在玄机子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自然有人向玄机子打听,唯有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皇帝身边近身伺候。

可玄机子颇有仙风道骨的道长派头,不管谁来打听,皆是一问三不知。

正在众人心中惴惴不安,猜测不停之时。

皇帝召见了宣绍与宣文秉。

并亲封宣绍为太子太傅。

曾经一度拒绝,表示自己无此才能的宣绍,这次却是没怎么推却就答应了下来。

众人观着风向,对皇帝的心思便有了猜测。

皇帝会突然任命宣绍为太子太傅,不仅一直伺候在皇帝身边,陪皇帝悟道的二皇子没有想到,便是太子,也是十分的意外。旁人不知,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他曾经多次向皇上请求,让宣绍做他的太傅,可皇上都没有理会。

这次他未求,这太傅倒是从天而降了。

宣绍身负太傅之职以后,立即来到太子东宫。

太子见到宣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上前便要行师徒之礼,被宣绍拦住。

“上次御街之事,还要多谢太傅相助,小王是被冤枉的,多谢太傅为小王洗尽冤屈。”太子仍旧躬身说道。

宣绍双手扶了太子直起身,“太子本就是被人诬陷,臣不过是做了当做之事。只是经此一事,却是不难看出,太子身边有背主之徒,不得不防,太子日后行事,也当更加谨慎才是。如今正是最关键的时候。”

宣绍最后一句话声音低沉,着重。

太子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缓缓点了点头,“多谢太傅提点,小王明白了。”

在宣绍帮助之下,太子开始清查自己身边之人,看是何人在他身侧布下爪牙。

二皇子却是见势头不对。

心下惊疑不定,皇帝分明最近一段时间都对他赞不绝口,且他在道学上的造诣也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