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煮酒话太宗 >

第8章

煮酒话太宗-第8章

小说: 煮酒话太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循环增量反馈系统集成式帝国,想建立西方小国寡民的绝对君主权威,其实是和西式直接民主一样不现实的设想。而功臣和皇帝相反,理论上不占据任何主权,但各位功臣总会培植起自己的一派势力,分别占据要害部门,掌握实权。功臣集团的弱点在于各位功臣没有固定联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竞争和牵制,是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这一方政治势力若能成团队则最强,反之则最弱。而后族则介于两者之间,在法理和道义上都有一定支持,人数也较多,可以形成团队,可以说是实力强于皇帝,道义强于诸臣,但反过来也可以说道义不如皇帝,实力不如诸臣。

    在这三方博弈态势下,扬长避短最为关键。皇帝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最大的优势是道义。汉高帝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推翻暴秦,翦灭诸侯,建立大汉,威震天下,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但他死后继位的皇帝显然没有这么强大的道义力量,年仅17岁的皇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孝惠帝,高皇后吕雉为皇太后摄政。

第一部分 第三篇 文景之治,大汉天威—

    吕后从实力上压制皇帝,从道义上压制诸臣,并大力提拔吕氏族人,形成强大的吕氏后族势力。吕后为控制皇帝,对亲儿子汉惠帝实施高压。关于这位悍母是如何从精神上虐待亲子,诸如请他观摩将戚夫人虐杀为“人彘”、强迫他娶自己的外甥女当老婆之类,要讲清楚可以另写一部专著,白雪公主看后必然顿觉人世已不必留恋,自啃一筐毒苹果而死,只留遗书一封,题为《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其实亲妈后妈一个样》。这部分如果再详细一点必遭妇联和儿童保护组织封杀,这里就不多讲了。

    成年男子汉惠帝本来颇有志气,很想将汉朝建设成一个伟大帝国,然而在亲妈的包办下,终日以泪洗面,更无从过问政事,最后只能将自己放逐到声色享乐之中,在位仅7年驾崩,享年24岁。之后吕后立皇太子刘恭为帝,史称西汉前少帝,吕雉晋为太皇太后。四年后,吕后废黜前少帝并处死,立惠帝另一子常山王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后少帝。四年后,吕后驾崩,她的十五年统治终结。客观的说,这十五年宫闱之事不足称道,但社会发展其实还不错,尤其是萧何、曹参为相,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被视为贤相典范。这一段时间经历了三个皇帝,但太史公认为这三个都不是真皇帝,在《史记》中没有为他们撰本纪,而撰写了《吕太后本纪》。应该说吕后的统治还是比较成功,各派势力表面上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但这全赖于吕后这个兼掌道义与实权的人来维系,她死后各派必然失去平衡。

    脆弱的权力真空

    汉高帝驾崩前一年,身体极度虚弱,吕后其实已经开始摄政,铲除了汉初三大功臣:韩信、英布、彭越,震慑天下,剩下的功臣陈平、周勃等不得不臣服于这个强大的女人。

    吕后虽然很强势,但经过十五年苦心经营,吕氏后族仍没能做到扬长避短。皇帝虽然被压制,但名义上的帝位并未被篡夺;功臣们虽然暂时臣服于吕氏,但声威犹在,丞相、太尉等要职仍由王陵、陈平、周勃等把持,吕氏族人仍然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

    吕后曾打算让吕氏族人封王,右丞相王陵非常正直的说:“当年高帝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能王,我们现在不能违背。”但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却说:“当年高帝定天下,便让刘氏封王。现在太后称制,让吕氏封王,有何不可?”吕后听了很高兴,罢免王陵,重用陈平等人。散朝后王陵悲愤的说:“当年大家和高帝歃血为盟,现在高帝不在,你们就违背盟誓,死后有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陈平回答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正直的当面争论,我们不如先生,但保全社稷,安刘氏之后,先生就不如我们了。”王陵沉默不言。陈平等通过这种办法保全了功臣集团暂时不被清理,吕产、吕禄等虽然获得王侯虚名,甚至掌握了驻京禁军,但仍未能染指丞相、太尉之职。

    而陈平和周勃这两位作为功臣集团的巨头也越走越近,曾互赠五百金为礼,明确为牢固的同盟。吕氏本来掌握实权,诸臣也不敢公开反对太后,但吕后为吕氏封王,突破了高帝定下的非刘氏不能王这个底线,恰恰是给了诸臣联合起来反对她的一个动因。

    大臣这个阶层自古便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集团,皇帝、人民或者其它什么势力都只能用道义来压制,使他们不能联合。只要他们掌握了道义或者联合起来,绝对没有任何势力能抗衡。是的,我说的是绝对——你不要再问了,你只需要知道吕氏也不能例外。吕后分封吕氏已经促使他们联合起来,现在他们要等的只有最后一件事:吕后驾崩。因为吕后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太后,相当于国君,暂时掌握着道义,但废除了分封世袭制,她不能再将太后身分移交给其他人,所以她一死,吕氏掌权的理论依据便消失了。

第一部分 第三篇 文景之治,大汉天威—

    前180年,吕太皇太后驾崩,享年61岁,摄政15年。她临终前以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掌握南军;梁王吕产为相国,掌握北军;以吕禄之女为皇后,并告诫他们:大臣们都不服吕氏封王,一定要据兵卫宫,不能离开皇宫为我送葬,始终掌控好小皇帝,以免被人所制。汉军的北军拱卫京师,南军卫戍禁宫,总兵力七万,掌握南、北两军便是以武力控制了汉宫。

    然而天下大势岂是你一句遗言可以控制,吕后一死,刘氏皇族必然要设法铲除威胁到皇位的吕氏,功臣集团也要消灭侵占了他们政治利益的吕氏——你们要当皇帝其实我们没意见,但吕产为相国?这就不行了。更由于有了违背白马之盟这个重大理由,两派自然而然联合到了一起。

    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是皇族的朱虚侯刘章。刘章是汉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次子,一直是皇族中的鹰派代表。刘章二十岁时曾有一次吕后宴请宗室和外戚,请他当酒吏。刘章说他是武将之后,请以军法监酒,吕后随口就同意了。席间刘章和吕后探讨耕田,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锄。”吕后听出话外之音,沉默不言。席间吕氏有一人醉酒离席,刘章追出去把他宰了,回来禀报:“此人擅自离席,已按军法处斩。”由于事前吕后确实授权他以军法监酒,只好接受这个事实,从此吕氏明白刘氏仍有人值得忌惮。刘章之兄刘襄继承齐王爵位,弟弟刘兴居封东牟侯,在禁宫值守,妻子是吕禄之女。史载刘章通过妻子得知吕氏将作乱,于是率先发难。但吕氏族人都深知刘章是刘氏最强硬的鹰派人物,又怎会将阴谋提前告诉他家的人?这个所谓的阴谋显然和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是刘章为了挑起战端而捏造的,吕氏应该是遵照吕后遗诏,不会主动发难。

    刘章派人偷出长安,联系刘襄发兵西征,自己与刘兴居为内应,准备诛杀吕氏,拥立刘襄为帝。刘襄见有人要拥立他当皇帝,当然很高兴,但齐国相召平却是吕氏早就安排在齐国的人,他派兵把齐王宫包围起来,准备扼杀起义。齐国中尉(率领皇城禁卫军的将领,不是现在的排长)魏勃对召平说应由他率兵,有人劝召平说魏勃不是自己人,不能信,要赶紧没收他的兵权。但召平爱才如命,让主动投诚的魏勃行使职责。结果魏勃一集结部队立即就包围了召平的府邸。召平哀叹:“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然后自杀身亡。齐国迅速组织大军西征长安,刘氏诸王纷纷响应。

    吕禄等人按吕后遗命固守皇宫,但此时必须应对齐、楚等国,他们派出的是颖阴侯灌婴。灌婴在功臣集团内部地位不拔尖,所以后族认为他可以拉拢。灌婴奉命率军到了荥阳(今属郑州),他考虑:以他的兵力,击破诸侯的乌合之众易如反掌,但这样对吕氏有利,危害刘氏。所谓功臣集团毕竟是刘氏而非吕氏的功臣,更何况他也不看好失去吕后的吕氏集团能最终获胜。于是灌婴在荥阳驻兵,与诸侯约和,但也不调头进攻吕氏,只说待吕氏内乱一并诛之,其实就是观望。诸侯也深知自己绝非中央军的对手,同意驻兵陪他一同观望。

    灌婴临阵反水,但陈平、周勃仍未表态到底站在哪方!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应该和灌婴差不多,内心倾向于支持刘氏,但他们虽然高居丞相、太尉之职,其实没有任何实权(这就是他们反对吕氏的根本原因)。他们用了一出计,劫持吕氏集团的智囊曲周侯俪商,强迫他儿子俪寄合作。俪寄与吕禄的关系很铁,向他献策:“陈平、周勃当年支持吕氏封王,说明他们心向吕氏,现在他们首鼠两端,不如给予他们梦寐以求的实权,就能确保他们站在吕氏一方了。吕氏三王去到自己的封地,这样所有人都能服气了。”

第一部分 第三篇 文景之治,大汉天威—

    吕禄这人也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的,居然信了这种鬼话,宣布将兵权交给周勃,准备自去赵国封地。这遭到吕氏族人强烈反对,吕禄的姑姑吕嬃大怒:“将军放弃了自己的兵权,吕氏今天完了!”周勃得到兵柄,立即前往接收北军,但北军中的吕氏势力以周勃无将印为由不许他入营。这时周勃只好又派俪寄游说,俪寄对吕禄说:“现在天下大乱,足下要赶紧把将印交给太尉,自往封地,不然就有大祸!”吕禄被唬住了,交出将印。周勃一进入北军军门,就下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周勃毕竟是威震天下的开国大将,虽然久不掌军,但在汉军中仍占有崇高的精神地位,现在又有将印在手,士卒们纷纷左袒表示愿随他为刘氏效忠。

    现在功臣集团掌控了北军,但南军仍在吕产控制下,吕产控制着未央宫的皇帝。此时外地的刘氏诸侯已经向吕氏宣战,但京师的皇族尚未表态。陈平从中协调,请朱虚侯刘章前往协助周勃,表明了皇族愿与功臣集团一起绞杀吕氏的立场。刘章亲率北军攻打皇宫,击败吕产的南军,最后在郎中府的厕所里杀死了吕产,首战告捷。

    这时请注意一个细节:皇帝本人的态度。

    少帝直到南北两军火并时都始终没有表态,刘章杀死吕产后才派使者持节劳军。刘章还想抢夺节仗,但使者坚决不肯,最后刘章把使者抬上车,载着他走,相当于抢到了节仗。正是看到皇帝节仗,北军士气大振,才能大破南军,阵斩长乐卫尉吕更始,攻入禁宫,彻底破灭吕氏势力。

    接下来的程序是:捕杀赵王吕禄、燕王吕通,废黜吕后的外孙鲁王张偃,将吕氏门人,无论老幼一律诛杀。

    然后——然后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宫里的少帝怎么办?外面的齐王怎么办?或者……陈平、周勃自己来当皇帝?

    主角出马摘桃子

    现在,皇族和功臣共同的敌人——吕氏已经消灭,该分蛋糕了,这也相当微妙,搞不好再来一次动乱。

    核心问题是谁当皇帝。西汉后少帝——这位吕氏拥立的小朋友不太可能保住皇位了。大家当然很容易找到他其实不是高帝子孙,实为吕后找来的冒牌货的证据,废黜了他。然后,齐王当然应该是最具资格继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