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第1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俊轻轻一挥手,说道:“广南市委的报告,我看了。我认为,给毛义方的处分还轻了。”
“啊?”
王秉和不由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置信。
这么说,柳俊是真的要将毛义方“往死里整”?
那些传言竟然是真的!
不管怎么说,毛义方也是他王秉和看重的干部嘛,这也太过了点。
“秉和同志,我们必须要看到,毛义方的错误,是很严重的。今天宽容了他,明天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就永远都搞不好。所以,毛义方必须要从重处分。当然,对于干部本身,我们也要多加爱护。毛义方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
王秉和有些不解地望着柳俊。
“我认为,毛义方不适合再担任广南的副书记了。就让他去三文县,担任县委书记,去收拾那个摊子。级别暂时不动他的。他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
柳俊很肯定地说道。
王秉和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眼里却闪过了一抹光彩。
第两千一百一十三章 “上将号”航空母舰
何长征所居的四合院里,一贯是幽静的,平日只有何梦莹带着何南方过来看望姥姥姥爷的时候,会变得热闹起来。
当然,如果是召开全国人大会或者中央全会,这里也会变得十分热闹。
不过今天有点特别。
客人来了好几位,院子里却依旧是静悄悄的。
原因在于这些客人,都不是太喜欢热闹的性子。
何长征一身黄色的老式军装,居中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紫砂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何长征喜欢上了收藏紫砂壶。既然他有这个爱好,柳书记自要效力,通过各种途径,搞到了几个有些年头的小茶壶,送给何长征把玩,以博一笑。
在何长征的左右两侧,还摆放着几把红木太师椅。柳俊、何东进、武秋寒、萧东战等人团团而坐,中间的小圆桌上,摆放着一套茶具,柳书记在亲自演示自己的茶艺。
过两天就要召开政治局会议,柳书记这是进京赴会的。
此番政治局会议,将讨论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诸般事宜。不过今天前来何府做客,却不是柳书记主动登门,乃是应邀而来。
总装备部部长武秋寒上将亲自打的电话,请他如果有空的话,去何家坐坐,大伙聊聊天说说话。
一般来说,这种情形极其罕见。武秋寒是十分沉默寡言的人,很少主动邀约。再说了,如果是去何长征家里坐坐,照理应该是何长征邀请柳俊才对。
毫无疑问,武秋寒此番邀约,与他有些关联。
柳俊抵达何家四合院时,武秋寒已经在座,不久之后,海军司令员何东进上将和总参谋长萧东战上将也联袂而来。
“三叔,上将号航母的修复改装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柳俊一边沏茶,一边问道,脸上带着微笑,语气很是随意。
“上将号”航空母舰,是原来北部邻国的一艘退役航母。前苏联解体之后,这艘在建的航母仅仅完工了百分之六七十,就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停止建造。历时多年,依旧没有开工的迹象。最终被我国以废旧钢铁的价格整体购入。当然,购入的只是一个航行平台,舰上的武器装备和电子战装备,俱皆拆除。我们购买这艘航母的原意,也是打算将其改装成水上主题公园。在南方某海港作为博采娱乐的水上载体。
在此之前,国内的某个沿海城市,已经有了一个前苏联航母改装的水上主题公园。那艘航母的排水量远远逊于“上将号”,建成时间也更早,在前苏联属于第二代航母。战舰设计的整体性能,也完全不能和“上将号”相提并论。
“上将号”抵达我国北部某海港之后,一直在进行修复和建造的工作。
这是一艘未完工的巨舰。
当年因为这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曾经引发轩然大波。西方列强坚持认为,共和国购买“上将号”的目的是为了拥有自己的航母战力。一时之间,“东方航母威胁论”甚嚣尘上。“上将号”从黑海造船厂启程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遇到北约某国的百般阻扰,耽搁了很长的时间。
名义上,该国不允许“上将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为了该海域其他船只的航行安全,实际有很深的政治和军事考量在内。
“上将号”尽管未曾竣工,却实实在在是一艘现代化的大型航母。经过合适的改装,“上将号”有可能投入现役。
“基本上可以在明年完工。相控阵雷达系统,火控雷达系统和舰载防空导弹系统都已安装完毕。动力系统也正在改造。一切顺利的话,明年下半年可以下水试航。”
何东进言简意赅地做了个解释。
作为海军司令员,何东进对“上将号”寄予了厚望。
因为年龄关系,何东进也许会在两三年内退出现役。当然,军队内部的年龄界限不是那么严格,如果有需要,何东进也能延长服役期。
“上将号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柳俊将茶水倒入茶杯,一一摆放在几位叔伯的面前,继续随口问道。
无疑,今天武秋寒亲自打电话请他过来,就是为了商议有关“上将号”的事宜。不但在国外存在着共和国的“航母争论”,在国内,这种争论一样存在。甚至在军队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
据柳俊所知,总装备部部长武秋寒上将,就持反对的意见。
今天这个聚会,至少要在何武系内部统一意见。
而柳俊的意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外界的人,很难想象柳俊对何武系的影响力,到了何种程度。要打造强大的水面作战力量,并非朝夕之功。也许等共和国的航母战力真正成型之日,正是新生代领导人登上神坛之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柄利剑,是专为柳俊这一代领导人打造的。
何东进说道:“上将号比较而言,只能算是中型航母,常规动力,作战航程和作战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真正对抗的能力,是不具备的。主要是起个训练和摸索经验的作用。”
何东进尽管是坚定的“航母理论”支持者,对“上将号”的作用还是有着客观清醒的认识。那些以为凭借一艘航母就能打造海上强国地位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武秋寒双眉微微一皱,说道:“我还是那个看法,不适用。花费太大。”
这也是武秋寒一直以来,反对建造大规模航母战斗群的理由。
“上将号”本身,不是核动力航母,如何东进所言,作战航程和作战能力都大受限制。与美国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比较而言,完全不在同一个层级之上。而且最少需要拥有三艘在役航母,才能真正形成航母战力。
中型常规动力航母纵算形成了作战能力,面对数量和质量都占绝对优势的“假想敌”,真正开战,说白了就是几个活靶子而已。但维护一个航母战斗群,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单纯从经济上算账,这个性价比很低。
何东进笑道:“秋寒,你还是死抱着你那个潜艇战略不放……”
武秋寒也不否认,淡然说道:“潜艇省钱省事,目标也没有那么明显。威慑力远远大过水面舰艇,我认为现阶段还是应该以发展水下战力为主。”
说起来,武秋寒的观点,与二战时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有些类似,与前苏联的海军决策层的观点也很相近。
德国因为地域关系,传统上陆军超强,海军的发展,一直赶不上英国等老牌海上强国。发展大型水面舰艇,目标大,很容易引发军备竞赛。尤其重要的是,大型水面舰艇对造船技术,电子技术以及舰载武器装备的要求极高,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对国力的要求也很高。在大型水面舰艇方面和海上强国搞硬碰硬的竞争,获胜的难度很大。二战期间,德国海军上将邓尼茨就提出了潜艇的狼群战术。以成群结队的潜艇,切断大英帝国的海上运输线,活活将英国拖垮。应该说,邓尼茨这个潜艇战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若不是美国海军及时参战,为英国商船护航,英国真有可能撑不过去。
德国尽管是二战中的战败国,邓尼茨本人却受到了普遍的尊重,甚至他的敌人也对他赞誉有加。他独创的狼群战术,也被世界各国海军视为经典战略,广为研究。
前苏联在冷战期间,就采用了邓尼茨的潜艇战略。
因为电子设备、舰载机及其他武器装备方面,前苏联的技术实力远逊于美国,苏联决定放弃发展大型航母战斗群,转而全力发展潜艇。在美国建造出全世界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同时,前苏联造出了全世界最大的核动力战略核潜艇——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满载排水量超过三万吨,是真正的庞然大物,深海巨兽。
除了战略核潜艇,前苏联还大量建造攻击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全盛时期,前苏联海军拥有的潜艇总数超过三百艘。前苏联海军司令曾自豪地说,美国的航空母舰游弋在全世界的海面,苏联的潜艇则游弋在全世界的水下。
如果美国需要,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打击全球任意一点,苏联的潜艇也一样能够做到。
正是因为前苏联这个强大无比的潜艇战斗群存在,苏联一直被视为海军强国,他们为数众多的潜艇对美国庞大的航母战队造成了致命的威胁。根据军棋推演,一旦战争爆发,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有可能被前苏联的水下战斗群在短时间内基本摧毁,完全丧失战斗力。
整个冷战期间,前苏联的水下部队,一直是美国海军最大的心病。
相对而言,发展潜艇在技术上、资金上的要求,远远低于发展大型水面舰艇战斗群。作为总装备部部长,武秋寒青睐这种“廉价”的杀手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两千一百一十四章 崛起的步伐
“如果我们计划建造四到六个航母战斗群,且不要说技术上是否能够达到。就算建成了,整体作战能力还是远逊于人。要是用这笔钱,哪怕只是一半,三分之一来建造潜艇,几乎可以保证,他来多少,我们就能击沉多少。”
武秋寒补充说明了几句,神情很是淡定。
何武系这几位中坚人物,性格特点也各有不同。何长征威严厚重,不苟言笑,尽管外形并不十分“威猛”,却自有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气势,属于典型的“不怒而威”。何东进却刚好相反,性格外向,为人开明,并不在下属和晚辈面前摆架子,深得小字辈们的喜爱。武秋寒性格与何长征相似,一般的威严厚重,一般的不苟言笑。不过论外形,武秋寒就比何长征“威猛”得多,哪怕他不穿军装,任谁见了,也一样会知道他的军人身份。以至于他在地方工作的那段时间,同志们也依旧无一例外的将他当做标准军人看待。至于总参谋长萧东战,则是典型的儒将。学历甚高,为人儒雅大气,不穿军装的话,不熟悉的人,几乎没谁会将他当做是一名现役上将。
柳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轻轻一笑,说道:“武叔叔,我对你这个潜艇战略,很认同。在暂时没有实力搞平等对抗的时候,非对称性的对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就算是潜艇,我们也必须要加快技术改进的速度。单纯依靠数量的优势,并不十分保险。”
萧东战略略有些诧异地瞥了柳俊一眼,却没有说话。
在座几位上将军,以萧东战年岁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