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逆商 >

第31章

逆商-第31章

小说: 逆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便无比高兴!”顿时,台下笑声、掌声雷鸣般地响起。

要培养打工者个人的毅力,首先就应分析所要做的事情的可行性、必要性;再去开拓,开拓自己有兴趣的事,积跬步以至千里,以便养成习惯;第三,注意逐项去做,划分项目阶段,戒盲从,禁草率;最后,一本好书伴随始终。周士渊言喻:“养成习惯,好比一根缆绳一天打上一股,要不了多久便牢不可破。”讲台上的周士渊儒带当风、侃侃而谈,三个小时的演讲,他竟气不长出,临风自若,谁又曾知道,青年时的他曾经上吊轻生呢?

逆商链接:

周士渊——用关爱的激励提升你的逆商

周士渊能够从阴影中超脱,挥别昨日的眼泪,自信地笑对明天。他得宜于身边所有人真诚的关爱。他经常背诵《羊皮卷》中的一段话: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

今天,我爬过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

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

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好几代前的智者种下的。

今天,我要品尝葡萄的美味,还要吞下每一粒成功的种子,让新生命在我心里萌芽。

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败的阴影,步入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的梦想。要开始新的一天,不要因一直沉缅于过去,而不能在新的一天里投入到新的使命中去。

第十三章 巾帼千秋成霸业,弄潮红颜定乾坤(1)

——访当当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俞渝

她具有丰富的企业兼并和金融领域运作的经验;

她熟识并擅长企业并购;她所接触的服务领域涉及高新材料、钢铁企业、工程机械、石油、汽车、银行……

她永闯华尔街;

她挑战网络新经济;

她的生活因跌宕而多姿;

她的生命因坎坷而壮丽……

现如今网络经济的洪流如潮般涌来,风起云涌中群雄逐鹿,在新经济形式的指引下当当网上书店应运而生。当当网上书店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书店。由IDG、LCHG、SOFTBANK和科文公司共同投资。当当网上书店现有100余名员工,提供超过20万种图书。另外,每天还以200 种新书的速度更新。又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竟是一个不让须梅的巾帼之仕。今年6月份,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会见俞渝期间,饶有兴趣的浏览了当当网上书店。美国驻华大使见到当当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俞渝微笑着说:“我要买书!”

片片段段的曾经,定格到永远的俞渝

童年在俞渝眼中并非绮丽多姿,但至今,在她内心深处总有些儿时的驿动,令她难以忘怀。那便源于她的外婆——一位达观、坚强、励炼的老人。

外婆是湖南人,独自一人在长沙创出一翻轰天伟业。而后,突如其来一把大火,将数年来的付出与辛勤付之一炬,但永不泯灭的是那份执著。后来,举家迁至四川成都,又是外婆独自一人开始二次创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业做的比原来还要大,在创新的辉煌。人的一生起伏跌宕过到老,解放后,作为资本家的外婆,再次遭受彻骨的打击,所有的资产都被政府没收……

俞渝买的第一栋房子便送给了外婆,当时外婆已经80 多岁了,身患胃癌,但依然硬朗、豁达。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改变的仅仅是物境,那始终不渝得是外婆的坚强与平和!就是这份坚强与平和抚慰着俞渝那颗稚幼的心走过校园,走过华尔街,走过悲伤与喜悦……

1965年5月,俞渝出生在重庆,于北京长大。自幼学习俄语,但上中学时要靠英语,她便在暑假时将两本英语教材熟记于脑、烂背于心。结果,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考进了重点班,当上了英语科代表。

当她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就读时,第一次有人告诉她:“学习不能背,中国人就是爱背,一定要有Original Thinking(自己的想法)。”还有一外教——珍·素,常让俞渝进行辩论,以提高她的思辨能力。对于他们,俞渝以感激谢师恩。从大三开始,俞渝便经常旷课,在外边时而申请学校,时而去做翻译。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俞渝进了一家拥有2500多人的合资企业做总经理秘书兼翻译,当时她只有21岁。在一次谈判中,美国人是有组织、有秩序地打一场仗,将一切可以设想到的情况都做成图,列成表。中方的经理们包括俞渝的父亲在内,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与随机的应变力,其结果不言而喻。

在家中,俞渝是父亲的好女儿,在谈判桌上,是各司其职、各为其主的商业竞争对手。这就是俞渝对待生命的挚真,对待事业的执着!

中国人的激情只有中国人感受得最真切

在合资企业时,当美国人要回国度假的时候,总爱说:“We’re going to civilization.”——我们要回到文明中去了。“难道我们这儿都是野蛮的吗?”俞渝心中愤愤不平。当时,美方的总裁SB是美国第七舰队的三星上将,在一次开会时说了一句很侮辱中国人的话。俞渝作为翻译,不想把事情闹大,便对他说:“SB!我不想大家吵起来。”SB很傲慢的看着俞渝:“OK,but I don’t care.”

俞渝一气之下,把笔一摔,冲出门外,说:“我不干了!”那是她第一次撂挑子。经过了那件事之后,无论是美国人对待工作细致严谨的态度,还是傲慢无羁的中伤之语,都成为俞渝决心去美国留学的动力。

第十三章 巾帼千秋成霸业,弄潮红颜定乾坤(2)

没有一千次的打磨,一万次的汲取,就没有现在的俞渝

一次,外交部组织一个团到美国12个城市宣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俞渝也被借去,列为其中。机会来时不易,俞渝也非常珍惜。于是,俞渝便去美国的奥瑞根大学申请学习,结果面试通过。考取了奥瑞根大学文学院国际商业专业之后,麻烦接踵而来,微积分的教材看不懂,补!不懂计算机知识,补!不到一年,囊中羞涩,所剩无几。于是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先是到了一家七万多人的民营企业做电燃设备销售,又到搞森林制品的公司做销售。攒了一些钱之后,在别人的引导下开始攻读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

与此同时去了瑞库特公司做国际快递,主管亚太地区183条航线。92年毕业时,代表MBA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勇闯华尔街,风雨成功路

告别纽约大学之后,俞渝便开始了商战华尔街的生活。93、94年是俞渝最紧张的两年,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第一笔业务是为一家石油公司做一笔交易额近1亿美元的咨询业务。而后的日子事业做得越来越大,到九五年的时候,她有点不想干了,开始失眠、忘事,便开始去加勒比海、欧洲、西西里群岛、古巴等地放松自己。觉得每次交割完之后总有一种失落感。身处异乡,只有坚持的信念来伴她走过一个个思乡的夜晚,只有那远方的遥寄给予她搏击的动力,但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俞渝的生活。

在美国对她第一个工作的总裁Bob 在美国的企业界地位越来越高,后来当了ABB美洲总裁,掌管着好几万人和几十亿的销售额,她经常对俞渝说:”你不要怕失败,当你失意的时候可以到ABB来,我总可以给你一年六位数的薪水。”但有一次Bob去塞尔维亚,所乘的飞机失事了。后来,俞渝还参加了他的葬礼,那件事的发生,让俞渝觉得生命的脆弱!

择偶的时间比择偶的对象更重要

爱情是事业的基石,是沐浴的甘淋!爱是包容,爱是默契、是互补,是一个眼神、一丝话语!没有爱的空间荒芜一片,但是,如果在不适合的年龄谈及这个字,爱情的步伐前进一步,事业的脚步便会倒退两步,这一点俞渝十分注重。九五年时,俞渝已经三十岁了,仍旧孑身一人,一种无形的危机感冲斥着她。

1996年,科文公司总裁李国庆在美国和美国人谈合资的事情,通过别人的引见便找到了俞渝,并向她咨询。俞渝只是告诫他“钱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控制权。”点睛之说,李国庆牢记在心。后来,俞渝回国公出,就住在奥林匹克饭店,正好和李国庆的公司对门,李国庆便总是来找俞渝咨询合资的事,其实,从那时起李国庆便醉翁之意不在酒 。

李国庆给俞渝最深的印象是,“李国庆属于从什么地方摔下来,他便能立刻站在自己的脚上,他有很强的生存和应变能力。”回想起那段往事俞渝微笑着说:“我觉得结婚的对象是谁并不太重要,结婚的时间很重要,时间成熟了你自己便成熟了,对方也成熟了。谁在你很想结婚的时候出现,那基本上就是他了。”说至此,俞渝欣慰的笑了。

当他们在美国结婚时,神父读完圣经后李国庆完全不懂,这时应该给新娘戴上戒指,他还在那里站着,俞渝便捅了捅他,这时他才把戒指戴在了俞渝的手上。旁边的人又说:”现在你可以吻你的新娘了!”他还在那里站着,俞渝低声对他说:“吻我一下!”

顺爱情洪流,扬事业风帆

九五年俞渝和一个从Golden stackes 来的分析师吃饭。席间,分析师问俞渝“你知道亚马列逊吗?”俞渝摇头作答,说:“谁是亚马逊?”

后来,俞渝和李国庆聊及此事,李国庆顿悟其中奥妙:书,最值钱的就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而亚马逊通过网络实现了这种联系。从此,俞渝夫妇与网上书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李国庆认识到要实现网上购物一定要实现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所谓资金流就是结算,物流就是配货服务,那么信息流呢,要靠一个相关的数据库来提供。当时李国庆和俞渝便开始制作中国第一个与图书有关的数据库,叫做——中国可供书目。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没有可供书目数据库,而西方这个产品已做了一个多世纪,他们要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艰辛无数!

从做数据库开始到今日的当当,俞渝的创业里程上,尽洒辛勤的汗水,一路播种,一路耕耘,一路又是浸透汗水的收获。时至今日,当当已顺利的完成了四次海外融资,这业绩中融入了俞渝的为人之本;融入了俞渝的经营之魂;融入了俞渝对待事业的执着;对待生命的真诚!

逆商链接:

俞渝——通过在逆境中把握机遇来提升你的逆商

昙花虽美,只在瞬间绽放,无论早到,还是迟来,都属于错过,而俞渝则是一个面对机遇果敢而主动的人。俞渝的成功首先靠的是一种勇气,当她认定了目标便会不失时机地勇于尝试,从她出国、报考MBA……一直到她与丈夫创办当当网站,无不尽显身处逆境中的她在机遇面前果敢自信的品格!

对机会的把握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但别因胆怯使我们与机遇无缘。机会绝不会落在那些犹豫不决者的身上,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办事果断的人。认定了目标而不敢尝试,便是一种怯懦。因此,逆境中的朋友们,当机遇在你身边飘忽不定时,你所要做的便是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它!

第十三章 后记

生命中的感动

幸福被苦难感动着,成功被失败感动着,文字被笔锋感动着,生命中的感动又是为谁呢?

感动1:采访完仁可,正好是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