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蛇血欲焰 >

第230章

蛇血欲焰-第230章

小说: 蛇血欲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这一瞧竟然睡了好久,当我醒来的时候屋里静悄悄一片,我起身想上厕所,却见苏雪正抱着欧阳倩呼呼大睡,她的两条雪白大腿紧紧夹着欧阳倩的纤腰,而欧阳倩的头则放在苏雪乳沟中,姿势很是怪异。

放罢水回来我重新躺回床上,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了,接下来的日子工作重点应该在海上,至于是不是真有史前人类,他们至今是不是还在月球内部进行活动,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吧,只要两下暂且相安无事就万事大吉,不然真闹出矛盾来我也没法应对,因为我不清楚我的科技超前些,还是他们的科技超前些。

查看了一下留言,有很大一部分是众女询问我公司事务的处理意见,小雨滴也给我留言说泛美传媒那边接收进度很快,为了达到彻底控制公司的目的,她临时抽调了大批进行过皮肤移植的机器兵,这些机器兵面貌各异,主要用来临时性担任部分公司事务,等我们的人手到位后再让他们慢慢退下来。

这些机器兵的智慧度并不高,只是操控的程序软件非常高级而已,他们担任不了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只能暂时性起到对公司的保护作用,防止某些有恶意的人趁着两下交接的空当对泛美传媒进行暗中破坏。

……西沙某岛一处小渔港,小码头上人来人往,有渔业公司收鱼的,有老婆孩子迎接丈夫出海归来的,有卖着香烟和小食品给操劳了几天的渔民兄弟解解馋的,也有卖着各种出海必需品的,甚至还有两个胖子一个帅哥在卖艺。

这三人当然就是我们一行,朱达试了试大喇叭,然后咳嗽一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们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今我们兄弟三人流落异乡,身无分文,眼见就要饿毙街头,哪位好心的兄弟姐妹大娘大妈给口吃的吧。”

蔡宝儿一把夺过大喇叭道:“你这样喊是不行地,想要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必须要拿出点诚意来,唱上两句,然后落几滴泪,这才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只有大家同情了,我们才能上渔船。”

朱达道:“对,你先来两句我听听。

蔡宝儿道:“给我伴奏,学着点,咳……咳……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

别说蔡宝儿还真有点表演的天赋,一曲《流浪歌》唱的人心里酸酸的,特别是他半带哭没的唱腔更容易引起善良渔民的注意,不久一堆人聚在三人身前停住了脚步。

我们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实在没想到西沙、中沙这边的渔民对外乡人是这般戒心,问他们事情他们不回答,逼急了他们就要去报告政府,要把你当敌特来抓,更不用说跟着他们上渔船出海赶走月南守军了。

朱达和蔡宝儿一连几天没有收获也着了急,一个电话把我催了过来,三人研究一番决定找一处小的地方先下手,最重要是先取得渔民的信任,然后号召渔民起来反抗月南的入侵,只要渔民同意,就算这边的政府也拿我们没办法。

对于如何获取渔民信任,三人颇费心思,最后决定装可怜来换取大家的同情,然后一步步接近渔民,最后达到目的,经过研究三人扮做流浪乞讨者来到小码头,不过就凭朱达和蔡宝儿的身段,说他们要饿死街头只怕信的人不会太多。

蔡宝儿声泪俱下的一首歌唱完了,朱达流着泪道:“我的父老乡亲们啊,谁不是妈生爹养的,我们兄弟三人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万恶的地主老财,不是,是万恶的月南军人炮轰了我爹的渔船,我们的家人和乡亲全葬身于大海之中,你们看看我这位兄弟,虽然他会唱歌,可他的智力只有八岁,还有这位三弟,别看他一脸白净,其实他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小儿麻痹肌肉萎缩竭斯底里症,每个月需要八万块钱的治疗费,你们谁可怜我们就把我们买去吧,只要一日有三餐,晚上有挡风遮雨睡觉的地方,让我们做牛做马也干了。”

看得出来朱达很动情,我想不是因为月南的残暴,而是他真的父母双亡,这番话说出来自然比我和蔡宝儿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他有深切的体会。

蔡宝儿抱着米达的脖子道:“哥哥,我要吃奶奶,我饿啊。

听得我差点把早上的饭吐出来。

朱达拍着蔡宝儿的背道:“二弟乖,待会儿哥哥把咱仨卖了就有东西吃了。”

围观的众人都抱着一副看光景的心态,看来我们三人的演技真的不怎么样,突然一个黑黑的姑娘开口道:“爹,咱们渔船不是要雇人吗,这三人又不要工资,我们就雇他们吧,他们块头大肯定有力气干活儿。”

朱达和蔡宝儿一看有戏,立刻上前拉住黑黑的姑娘不放手,“好心的女菩萨啊,你就收留了我们兄弟三人吧,我们不挑吃不挑穿,只要给我们口饭吃,我们天天下海帮你们捕鱼,别看我这二弟只有八岁智力,你看我这块头挺大吧,他一下子就能把我举起来。”

蔡宝儿也知道配合,上前一把抓起朱达举过头顶,看得观围的人连声叫好,黑姑娘的爸爸虽然对这三个艺人很有戒心,但也被这惊人的力气吸引。

朱达回头对我道:“老三,快来显示一下你的实力,不然这位好心的大爷就不收留咱们啦。”

这时候我不得不装一下,于是上前一只手抓起朱达另一只手抓起蔡宝儿同时举过头顶,这时候不单是黑姑娘的老爹,就连围观的其他渔船船主都活了心,这等力气要是到渔船上干活,那绝对是一个顶五个,而且不要工钱,只管吃喝住。

老者对黑姑娘点了点头,黑姑娘道:“好了,我们顺风渔船雇你们了,管吃管住不管治病,每人每月二百元生活补贴,同意了就跟我们走。”

朱达和蔡宝儿还没有开口,外面就有人抬价了,“我们扬帆号船每人每月出三百元,跟我们干吧,亏待不了你们兄弟。”

“我们胜利号出四百!”

“我们五百!……”

朱达大吼一声道:“都给我闭嘴!老子不是拍卖品,我们干二百元的,其他的人都闪一边去。”

朱达把大喇叭一扔,对黑姑娘道:“姑娘,不,老板,我们先开饭吧。”

第三卷

→第258章 … 做渔民←

蔡宝儿随手捡起喇叭,“别扔了,我花了二十块钱买来的呢,留着下次可能还会用到。”

黑姑娘道:“别叫我老板,我姓沈,叫浪花。”

朱达殷勤地上前接过沈浪花手中的家把使,“这名字真好听,浪花,多雅啊,我就想不出这等好名字来。”

沈浪花笑道:“好什么好呀,打鱼的人没有文化,只好随便取个海里的名字,走吧,吃饭要回我们家,你们还有别的东西吗?”

蔡宝儿道:“除了三个光棍啥也没有了,随时可以走路。

五人走远了我还能听到身后有人议论,“这次可让老沈险便宜了,二百元雇了三个大力神,下次出海他肯定要比我们多打鱼,可惜了,如果我早点出声哪有他的便宜。”

“你傻吧,真以为那三个家伙看中钱了,他们是看中老沈家的浪花了,我说啊,搞不好他们是‘西面’派来的人,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别议论了,小心惹祸上身,赶紧卖了鱼回家搂老婆去睡一觉吧。”

沈浪花边走边问:“你们三人叫什么名字?”

朱达赶紧道:“我叫朱大,这位胖弟弟叫朱二,那位帅弟弟叫朱三。”

晕死了一家朱,编个什么姓不好,非要用他自己的本姓,看蔡宝儿一脸的不情愿也知道他对这个名字不满意。

沈浪花对朱大和朱二看来不感兴趣,她故意慢下几步对我道:“朱三,你读过书吗?”

看来是我的外形比较像读书人,我道:“读过几天,可我哥说读书没用,就不让我去读了,让我下来打工赚钱。”

沈浪花道:“是啊,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读书也没用,我只上过三天的学,后来我们岛上的小学倒闭了,我就再也没上过学,有机会你教我识字吧。”

我随口应道:“好啊。”

蔡宝儿道:“识字我也会,我教你。”

朱达拍了蔡宝儿脑袋一下,“二弟你靠后,你数数只能数到八还教人家识字,我来,我上过九年学,识的字多着呢。”

沈浪花对朱达道:“你这个大哥太自私了,自己读了九年书,竟然对弟弟说读书没用,我最瞧不起你这种自私的人。”

朱达一脸尴尬,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路上他再也不敢多说。沈老爹提着一篓鱼走在前面也不说话,不久众人来到一处小院落,院落极为破败,还好,卫生收拾算可以。

沈浪花对三人道:“你们三人从今天起晚上要住到船上,白天在这边吃饭,先熟悉一下环境,下午去修补鱼网,最晚后天我们要出海。”

东收拾一下,西收拾一下,不久就到了中午,低矮的小屋中飘出阵阵鱼香,馋得朱达和蔡宝儿直流口水,我也是从来没有闻过这么新鲜的鱼汤味,心里对午餐充满着向望。

终于沈浪花来喊我们吃饭,众人在低矮的小屋中围坐一团,沈老爹还是一言不发,端起大海琬米饭就吃,沈浪花招呼三人道:“这里除了鱼难得有新鲜蔬菜,你们将就一下。”

朱达道:“有鱼有白米饭就不错了,两位弟弟赶紧开饭了。”

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个小岛的情况从沈浪花嘴里套个八九不离十,小岛上共有自然村3个,每个村不超过一百户,最多的一个村才八十户人家,小岛经济很落后,除了有一家渔业公司每天在此收购渔民捕获的鱼类外,这里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

小岛归九十海里外一个大岛上的小镇管辖,由于交通和通还都不便利,多年来这3个自然村一直属于自治状态,政府很少派人来过问此间的事情。

此间距月南岘港已经不甚远,岘港市是月南南方第二大城市,广南-岘港省省会,面积79平方公里。岘港湾为月南著名天然良港之一,港阔水深,背山面海,形势险要。

岘港有四个港口,其中三个为军港,各港口可停泊万吨以上海轮。建有三个飞机场,其中岘港机场可容纳数百架喷气式飞机。水陆交通便利,南北铁路和公路均经过此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我旁敲侧击地问起月南人的事,沈浪花吱吱唔唔不肯回答,还暗示我们想在这里干下去就不准多管闲事,否则自己吃亏不说,还要给她们惹麻烦。

捕鱼的大部分收入用来购买柴油和维护捕鱼设备,因为沈老爹刚增一副大网所以才想到要雇人,不然以正常月薪,三人每月千多元,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这还不算伙食费,要知道三个大老爷们每顿饭可不少吃,一锅米饭让朱达和蔡宝儿全就着鱼汤给吃光了。

下午三人在沈浪花的带领下去海边渔船补鱼网,顺风号渔船是条柴油动力的铁壳船,破破烂烂不知道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上面用油漆歪歪扭扭写着‘顺风’两个大字。

船上的活我们是一样也不会,好在也不复杂,经过一天半的时间全部熟悉了,然后就是随着渔船出海捕鱼,原以为事情会很简单了,可谁知道捕了两个周的鱼,啥事也没办成。

顺风号一直在中沙群岛海域转悠,最远向南也未曾到达过礼乐滩、双子群礁等地,那边有飞驴和明岛的守军,沈老爹应该也是怕出事情。

可渔船不出事情我们的工作就进行不下去,每次和他们提及找人给渔船护航,他们都讳莫如深的避开了话题,再多说就不理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