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将女难为 >

第42章

将女难为-第42章

小说: 将女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生不满,埋怨责怪:“本公主还没进皇宫就屡次遇袭,你们昭国就乱成这样吗?”

那两个女子的其中之一不懈的瞥了她一眼:“是啊,我们昭国就是这样乱,公主觉得不满的话大可回去啊,又不是我们皇上求着你来的。”

“你……”

拓跋岚烟气得半死,直恨不能掐死那人,却又碍于自己现在的身份只能忍气吞声。

另一名女子有些无奈的看了她一眼:“公主殿下,你且好生呆着吧,等到了皇宫一切就都好了。”

六月初八,车队就这样有惊无险的进入了昭国皇城,来到了皇宫之中。

拓跋岚烟换上昭国的服饰受了封,在宫中岚华殿住了下来,整日闷闷不乐的被看管着,连殿门都出不去,成了个有名无实备受冷落的长公主。

秦轩眼看借机生事无望,却并未就此停止自己的计划,而是直接开始实施了第二套方案。

半月后,昭国各地开始传出一首民谣:

昭国半,五年旱,大坝截流土地干。

皇城美,睡梦酣,百姓饥饱无人管。

这首民谣脍炙人口路人皆知,也正是民谣中这简单的几句话使得昭国陷入了一阵空前的危机,民心动摇,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大打折扣,几度险些产生暴动。

民谣中说这次的干旱将持续五年,而正在兴修的河道大坝并不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好事,而是为了拦截河流保证皇城周边地域水源充足才兴建的。

正为旱情苦恼的百姓听闻此事情绪异常激动,有几处的百姓甚至围堵了当地府衙要求官员给出一个交代。

更多的百姓则是陷入了“无粮”的恐慌,因为若是干旱真的持续五年的话,天下粮仓即便有再多的储粮也不够供应到那时的。

于是,各地纷纷再度出现抢购粮食的情况。有些无良商贩见有利可图,便开始从远处没有旱情的地方拉回粮食来高价出售。

由于天下粮仓的米粮只能限购,大家便从这些商贩手中买米买粮。

而这些商贩获了利后更加得寸进尺,竟从已经被天下粮仓预定的田地中高价收购粮食,以图再次拉去售卖。

苏澄听闻后大怒,大骂这些商贩利欲熏心,竟然发这种国难财。

于是一纸书信寄往粮仓,让粮仓对外声明,田间的百姓可以按照契约返还双倍定金后将自己地里的粮食高价卖给其他商贩,但是待大旱一过,天下粮仓将绝不会再从这块土地上购进任何一粒粮食,此约在粮仓没有因经营不善而关门歇业期间永久有效。

众多原本已经打算将自己的粮食卖给他人的农民听得此言哪里还敢将自家粮食卖出去,这天下粮仓是他们最稳定的收粮商,分店又遍布全国各地,若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惹恼了他们,那就是绝了自己今后数十年的财路,这笔账实在划不来。

此事刚刚摆平,另一波针对粮仓的谣言却再度四起。

不知是从谁口中传出,说天下粮仓大量屯粮也是为了在之后的五年大旱中能够保证皇城及周边城镇的粮食供应,根本就不是为了老百姓。

到时候旱情依旧,皇宫大院酒池肉林,平民百姓却食不果腹,他天下粮仓有了皇室的照应自然岿然不动,老百姓却再难从他们那里买到粮食,因为他们的粮食都供应给皇室了。

传言传的有声有色,摇摆不定的民心更加慌乱,此时又有人带头闹事,竟领人砸店抢粮。

其余百姓见有粮可抢纷纷一拥而上,顿时将店中粮食一抢而空,使得店中一片狼藉,小厮伙计头疼不已。

消息再度穿回苏澄耳中,苏澄一掌拍在桌案上:“他大爷的!老娘不把他们摆平了就不姓苏!”

曹铁成弱弱的说了一句:“小姐,你本来就不姓苏……”

苏澄一怔:“……那我就姓唐!”

“小姐……你本来就姓唐……”

此时的她也顾不上是姓苏姓唐了,坐在桌案前奋笔疾书,首次以苏公子的名义写了一封“告百姓书”,以此压下了可能愈演愈烈的抢粮事件。

而就是这封书信,造就了昭国乃至其它诸国都从未出现过的盛世美景,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日中,使得全国诸多商户和百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空前团结的度过了大旱的难关……

。。。

☆、第074章 告百姓书

七月中旬,天下粮仓神秘的大掌柜苏公子以一纸“告百姓书”再度震惊天下!

此书中言明,从即日起至大旱结束或朝廷所修水渠正式通水之前,天下粮仓将免费向旱区普通百姓供粮。

为避免有人冒领,粮仓小厮伙计将上门发粮,每半月发粮一次,所发粮食会按人数确保足够每家百姓半月所需。

谎报人数者,一经发现将再不发粮。

前去他人家中重复充数者,一经发现再不发粮。

聚众闹事抢砸粮店者,一经发现再不发粮。

文中还说,为帮助百姓顺利度过此次难关,天下粮仓已正式发函至食来运转平安饭庄等店铺。

食来运转陈掌柜和平安饭庄赵掌柜等人已响应粮店号召,即日起将关闭全国所有店铺,大旱结束前不再消耗昭国一粒粮食,且愿将店中所有小厮伙计全部派往旱情之地,帮助粮店一同进行发粮事宜。

文章最后大力谴责了之前的砸店抢粮事件,并希望各地百姓能够仔细想一想,朝廷若真是不管百姓饥饱的话又何须兴修水利,即便没有水库大坝,皇城周围也未处于旱情之中,拦水截流岂不是多此一举。

而大家如果执意相信谣言砸店抢粮,又能否确保自己一定能抢到足够的粮食让自己及家人度过旱情?

如若天下粮仓的储粮被一抢而空,届时抢到的粮食消耗殆尽,大家又要去何处买粮?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多抢了粮食的人分与自己吗?

这份“告百姓书”陈词慷慨激昂而又恳切真挚,后面还附上了食来运转和平安饭庄当家掌柜的印鉴。

就在这份告百姓书公布的当日,全国各地食来运转及平安饭庄当真陆续关闭,小厮伙计并未被遣退,而是照样领着高额的月银,只不过工作变成了前往各个旱区协助当地天下粮仓进行发粮事宜。期间食宿全部由天下粮仓负责,他们自己不用掏一文钱。

此举一出,举国震惊。

众所周知,食来运转及平安饭庄利润相当可观,这一停业不知要损失多少银两,而两大掌柜不仅不顾这些,还照例发着高额的月银给自己的小厮伙计,让他们前去帮助天下粮仓。

此次旱情不知何时才会结束,若是真像传言中所说要持续旱五年的话,这两大餐饮业的龙头岂不亏的血本无归。

那苏公子到底是何本事,一纸令下竟能使两大店铺心甘情愿关了自己所有铺子?

而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在此之后,全国各地诸多店铺纷纷响应号召。

醉仙居开始限量售酒,为国家节省酿酒的粮食。

一些客栈开始实行按人头售餐制,一人最多只可点两个菜,一桌四人的话最多只能点八个菜,多了的概不与售。

有些无良商贩想借机发财,趁这些店铺关闭或是限售之机刻意提价,以为没有了他们的竞争自己就可以招揽大批客源。

结果此举不仅没有揽到生意,还使得许多人对他们大加鄙夷,连一些之前还时常去光顾他们的老顾客都不愿去了。

这天下间势必会有这样一些贪图利益之人,但此刻的昭国商界更多的则是出了另一种人,他们看过告百姓书后心有犹豫,但看食来运转和平安饭庄当真关闭后便下定了决心,几家同样叫得上名号的大饭庄纷纷关门停业,即便不关门的也开始学起了那些客栈的按量售卖制度,严格节约粮食控制每一粒粮的进出。

几乎就在苏澄的这封“告百姓书”贴出的同时,宫中也传出了一道圣旨。

当朝皇上任一宣布,从即日起宫中开始实行食不过三原则。

身为皇上的他率先降低了自己的饮食标准,规定一顿饭只上三道菜。

而这一餐只有三道菜的话除了开胃小菜之外就只剩一菜一汤了,这可以说甚至比不上普通人家的一顿伙食。

且不说他一顿饭是否真的只按圣旨所说吃这么几道菜,但各地王侯将相高门大户在听闻这道旨意之后却是再不敢大鱼大肉开怀畅饮了,这若是不小心传了出去,那岂不是会被说成吃的比皇上还好,任谁可都不敢担上这样的“罪名”。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节约粮食几乎成了全昭国所有百姓的共识,天下粮仓此次的义举使得他们更是名声大噪,而背后那位神秘的苏公子更是名震大江南北。

这天下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有这样的影响力,他的一纸文书可以说仅次于圣旨,只是比圣旨少了强制力,却多了更多号召力。

苏澄事先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一纸告天下书会起到这样的效果,在听到外面传来的那些消息后也是有些吃惊,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去,接连几封书信在告天下书之后送往了昭国各地。

除了天下粮仓和食来运转以及平安饭庄的小厮伙计之外,她还将全国各地客栈中的人也撤出了一半参与到了分粮的事宜中,并以各自掌柜的身份下了各项规定。

所有人员要对发放粮食的数量进行详细登记,并且不定期轮换发粮区域。

小厮伙计以及掌柜等人全部可以互相监督,凡有收受贿赂随意分粮者,扣除当月月银的同时终身不再录用。

扣除的月银作为奖励发放给发现问题之人,并额外再给发现者多给予五吊钱的奖赏。

此番奖惩并行之下各地发粮事宜妥善进行,且不说为了那奖励,就是为了不丢掉这份高新的工作也没有人敢生出什么异念,毕竟之前对粮仓出手的那几人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大家都知道,一旦被苏公子列入了黑名单,终此一生都不会有好下场。

至此之后昭国紊乱的民心再度稳定下来,且各地百姓都变得空前团结。

之前发生抢粮事件的店铺竟有人主动将抢去的粮食还了回来,各地百姓们还自发的保护起了粮店。

就连粮食从田地间运往干旱之地的途中,都有许多当地百姓自发的形保护队伍守护这些粮食,以确保粮食能够顺利送达旱情之地。

宫中的任一看着各地传回的书信和奏折,这些时日来紧皱的眉头终于渐渐疏解,向跪在地上的刘铮说道:“之前安排的人撤回来吧,还有,秦太子可能不日便要亲自前来了,安排下去,不要又像上次一样等人到了皇城才知道。”

“是。”

刘铮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任一看着那些各地民心渐稳的信报,渐渐露出一抹笑意。

这丫头,真是他的福星。

数日后,一些看似完全不起眼的人从安亲王任德以及其他一些官员的府邸周围悄然撤离,就似从未出现过一般。

黎国皇宫,秦轩将刚刚收到的信报狠狠捏成一团,向来温柔的脸上神情狰狞:“我一定要杀了这个姓苏的!!!”

。。。

☆、第075章 无奈回宫

靖安郡古铜镇的宅邸中,苏澄看着近来的账册有点儿头疼。

醉仙居茗品楼轻胭阁以及各地客栈等其它店铺的收入加在一起也不过将将抵了天下粮仓的亏空而已,她现在完全是作白工,分文不赚。

按照不捡钱就算丢的说法,她每天都在丢钱!

“不行,这些钱回头得管任一要回来。”她边看边念叨着。

楚珍失笑:“他不管你要就不错了,你还想从他那儿拿回来?”

“……反正这都得算他欠我的!对了,醉仙居给他拿去的酒,从今儿起停了!不给他喝!还有茗品楼的茶,绣满楼的缎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