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孤鸾 >

第35章

孤鸾-第35章

小说: 孤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殇,我听着这话,多少觉得别扭,你是在夸奖我么?”芈嬛伏在马上,忽闪着眼睛看向流殇的背影。

“这……算是。”流殇几乎憋红了脸,芈嬛已许久不曾如此同他玩笑了,一时倒是反应不过来。

芈嬛张了张口,正想再说些什么,却听见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她勾唇微微一笑,对流殇道:“咱们就在这停下吧,怀仁来了。”

怀仁见到芈嬛时,诧异地发现她正一副闲散的表情倚在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下。

怀仁喘着粗气对她道:“姑娘,爷都知道了,命属下来接您回去。”

芈嬛笑意盈盈,“他对你发脾气了么?”

怀仁干笑着点点头,说:“爷方才脸都绿了,说是倘若姑娘少跟头发,就要为属下是问。”

“实在为难你了,不若回北平后,我便替你选个媳妇如何?”她笑眼弯弯,煞是好看,直瞧得怀仁晃了神。

“姑娘说笑了。”怀仁不好意思地垂下头,脸上染上一片红晕。

“你一个大男人倒是害起羞来,显得我倒像悍妇。”芈嬛微叹着摇头,“走吧,莫要让他等的久了,回头再发起脾气来,可是麻烦得紧。”

“是,姑娘。”怀仁扶芈嬛上马,面露喜色。无论如何,他都深觉这个女子非同一般,与自家王爷甚是登对。

流殇看着芈嬛满意地跨上马背,总算后知后觉地明白,她不过是使了个小小的计谋,要朱棣亲自请她回去,并要他再不敢不叫她随军。

流殇轻笑,她这点小心思,真真是像极了当初要容珏公子带她回府看望容夫人时的样子。

燕王大营,朱棣坐在中军帐里,眉心微蹙。

她怎么能如此大胆?

芈嬛,你究竟为什么连安危都可以不顾地留在我身边?

那个叫王玉的男人,你真的忘得了吗?

“爷,姑娘回来了。”怀仁挑起布帘,闪身进来,对着朱棣躬身道。

“叫她进来。”朱棣纠结的眉心微微舒展,知道她是安全的,比什么都重要。

芈嬛负手踱进帐内,在朱棣身前站定,垂眸看着他道:“难得见你气急的模样,倒是也蛮有趣。”

朱棣看着她,久久不语。

“嬛儿,我能看透天下,却看不透你。”朱棣似叹息般道,眸中一片黯然。

芈嬛侧首看他,良久才梦呓似的道:“你想问我能不能忘了王玉,也想知道我为什么一心要推翻允炆?”她笑得茫然,“朱棣,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是没道理可讲的。”

朱棣定定地望着她,紧捏着的拳头缓缓放开,沉声道:“芈嬛,我要的东西,从来都不会得不到。”

作者有话要说:小玖把朱棣写的不是那么地神乎其神,我只是觉得朱棣也是人,也会有迷茫会有犯错的时候。

他会患得患失,会生气,会发怒。在他光芒万丈的时候,他也会有缺点。

文里的朱棣是我构想的,查过史书后,我觉得朱棣是一个很有故事的男人。

我想以自己的文笔,真的很难把我心里朱棣的那份感觉写出来。所以在写的时候,留下很多遗憾。

好多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晚几年再写朱棣呢?以我现在的阅历,经历,或许真的难以呈现这个千古一帝。

……………………………………………………………

今天的感慨多了些哈,或许孤鸾这篇文没有戳到很多读者的萌点,不过小玖会写下去的。

本着对朱棣的喜欢,一定会让这个故事有一个它应有的结局。

在此谢谢每一个收藏文文的亲,感谢你们的支持。

41

41、奉天命,靖难役(3)(加更) 。。。

怀来城外,怀来守军与燕王护卫先锋军抱头痛哭,兵器丢得一片狼藉。

宋忠立在城头上扼腕叹息,朱能立在城下,好笑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脑海中又回想起芈嬛的话来。

那时,他正要领兵出征,她却不知从哪个角落蹿了出来,对他道:“将军,我为你献上一计,保你兵不血刃便能拿下怀来,你看如何?”

他初初听了芈嬛的计策时,尚觉有些可笑,但如今一见这阵势,他却是真真地佩服了那个女子。

怀来大部分守军临阵倒戈,打得宋忠措手不及,他见大势已去,便匆匆下了城楼,跑进间民房后院躲了起来。

朱棣率军进城后,命人全城搜捕,终在一个不起眼的茅厕里把宋忠抓了出来。

朱棣忙着整顿军务,芈嬛便偷了闲去看望宋忠。她见到宋忠时,他正一身臭气地跪在地上,一脸悲愤的表情。

芈嬛想了想,打趣道:“宋将军,你本不差,只是这名字取得有失偏颇。”

宋忠宋忠,听来倒是如送终一般,丧气了些。

众将士听她如此一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宋忠则更是一副欲死的模样。

怀来之战几乎是不战而胜,朱棣对此极是欣慰,就在怀来城犒赏各位将士,摆了一夜宴席。

众将经怀来一战,更觉朱棣有如神助,于是靖难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怀来一战后,永平守将便以诚归顺朱棣。

在如今的形势下,北平西边和北边重镇就全部在朱棣的掌控之中。朝廷军队只是占据着更远的大同、大宁等地,一时难以对北平构成威胁。

而在怀来之战后,大宁派出的援军此时则退守遵化,令朱棣十分头疼。

大宁援军将士有十万人之众,强攻之下,燕军胜算极小。

朱棣权衡再三,派出了探子往遵化刺探军情,得知都指挥使卜万是此次大宁军的关键人物。

朱棣与张玉通宵商议,终是决定用计谋将卜万这个难题解决。朱棣对一名大宁俘军好酒好肉招待后,让他带上自己亲笔写给卜万的书信回到大宁军营。又令另一名俘军见到这一幕,却不给他赏赐。没有得到赏的俘军回营后,就向当时大宁大将刘贞报告了此事。

刘贞一查之下,果然发现了朱棣写给卜万的书信,于是卜万便莫名其妙地得个通敌的罪名,就这般被下狱抄家,境况十分凄凉。

解决了卜万这个最有力的敌人,又坐拥怀来、居庸关等地,朱棣如今便有了与朝廷抗衡的筹码,而此时,耿炳文大军也已逼近了北平城。耿炳文大军驻扎河北真定,前锋九千人继续想北平挺进,由都指挥潘忠、杨松率领,抵达河北保定的雄县。

朱棣得知耿炳文率十三万大军到达真定的消息后,并不意外。他深知与朝廷大军正面对敌是迟早的事,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朱棣派出张玉前去刺探敌情,张玉回到北平后,对朱棣道:“此番朝廷军队军纪涣散,主将耿炳文已垂垂老矣,前锋潘忠、杨松二人只是有勇无谋。我军若要南下,便要先破潘、杨两军,再破耿炳文大军。”

朱棣对张玉所说极是赞成,他吃透了敌军的情况后,便定下个突袭雄县的计划来。

建文元年八月十五日,正值中秋佳节,朱棣却命燕军悄无声息地埋伏到了雄县城下。

待到城中守军大肆饮酒赏月之时,朱棣一声令下,命燕军攻城。

朝廷大军没料到朱棣会在此时突袭,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城中九千人全军覆没。

潘忠、杨松二人得到雄县失势的消息,便带兵前来支援。

朱棣在潘、杨大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等他们一到,便发动总攻。燕军一鼓作气,历经一夜苦战,将朝廷三万大军击溃。

朝廷军队在初战是便失了三万前锋,士气不免低落。耿炳文做事谨慎,下令众军在真定城中守城不出,打定主意消磨燕军锐气,再寻求取胜机会。

耿炳文固守城池,朱棣率军在城外扎营,两军一时陷入僵局。

中军帐里,朱棣与众将士商讨作战事宜,芈嬛默默在一旁立着。

众将士七言八语,但终逃不过一个意思,就是要同耿炳文磨时间。

朱棣听了众人的话,不免皱起了眉头。

芈嬛看着他,心知他是不同意众将的意思,但却不愿亲自开口相驳。

张玉察言观色,看出了朱棣的为难之处,又瞥见芈嬛的眼色,便霍地起身抱拳朗声道:“王爷,末将不同意大伙的看法。末将以为,耿炳文固守不出,就是在设圈套,他要磨光我军的锐气,再来开战。若是等到那时,我军便占在不利的位置。如今敌军虽众,但却是紧急调集的将士,默契度不够,且他们立足未稳。倘若我军以得胜之师,一鼓作气,定能克敌制胜。”

朱棣对着张玉了然一笑,遂道:“张玉所言,正合我意。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时刻准备攻城。”

“是,末将领命。”众将士起身行礼,转身出了中军帐,各自安排攻城事宜。

张玉故意慢吞吞留到了最后,他犹豫着对朱棣道:“王爷,真定城处滹(hu,一声)沱河北岸,是南北的要冲之地。如今朝廷军队固守在此处,便是断了我军南下的道路。而耿炳文又将军队分为两个部分,分驻滹沱河两岸。这两军在南北岸能够相互呼应支援,于我军实在是大大的不利。”

朱棣沉吟一瞬,道:“攻城之事如今还急不得,尚需一番部署才能成事。”

张玉想了想,深吸了口气说:“王爷可知前几日归降我军的小将张保?”

朱棣颔首,“略有耳闻。”

“末将以为,此次作战,或许能够用上此人。”

朱棣微微蹙眉,“你派人探听了张保的底细,尽快向本王报来。”

“是,末将明白。”

张玉走后,芈嬛便坐到了朱棣身边,看着他略显疲倦的面容,她心头也不大舒畅。

“朱棣,仗虽是要打,可你也不是铁人,总该多歇息的。”

朱棣摇头轻叹,“如今形势紧迫,倘若此战能取胜,那燕军便能长驱直入,攻下应天便是指日可待了。”

芈嬛见劝他不住,也就不再多言,话锋一转道:“前些日子我便挺怀仁听过那个名叫张保的小将,据闻他聪明伶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棣点头,“我欲叫他假意逃脱回到真定,将我的作战计划全盘告知耿炳文。”

芈嬛扬眉看着他,“你不怕是假降于你?”

朱棣看着她,缓缓道:“张保若是真心归顺于我,那他回去后便能成为我的内应,助我攻城。倘若他不是真心归附我,那他回去后同样会如实告知耿炳文我的作战计划。无论他真不真心,耿炳文都会知道我实际的作战计划。耿炳文将兵力分散在两岸,就如同牛犄角一般,相互呼应。我就是要他知道我将要攻城,而考虑到燕军的实力,他必然会将两方兵力集中防御,这样我军才能避免两方作战或是腹背受敌。”

芈嬛若有所思地望着眼前的地图,半晌才嘿然一笑道:“朱棣,你真真是老奸巨猾。”

朱棣看着她,也不与她争辩,只是淡淡道:“兵不厌诈,只看耿炳文如何权衡。”

张保按照朱棣的命令回到真定后,朱棣便展开了新一轮侦查。

他亲自带了三名护卫骑兵换装来到真定城外,从一个砍柴的樵夫口中得知,耿炳文南岸大军正在北渡,而北岸大军主要在城西北处。

耿炳文一心以为朱棣将从背面进攻,是以东南的防守便薄弱许多。朱棣领着三名护卫潜到真定东城门,恰好捉了两个运粮的士兵。稍一逼问,那俩朝廷士兵便招出耿炳文的阵营方向。

朱棣经这一番查探,对耿炳文的军情更是了然于心。他一回营便令张玉、朱能点兵,悄然绕过真定东南,向耿炳文驻守在城西的大营发起猛烈进攻。

耿炳文事先并不知朱棣的来向,当他在城西发现燕军,再慌忙回城调兵时,已然错过了先机。

燕军砍断真定城外护城河上吊桥上的绳索,冲到真定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