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游钓天下 >

第33章

游钓天下-第33章

小说: 游钓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场比赛的抽签完毕,洪涛的手气还是不咋样,从47号变成了3号,等于是从右边的边角换到左边的边角去了,钓位很不理想,不过有了前一场的经验,洪涛对于坐那个钓位也就不太在乎了,3分看技术、7分靠饵料,这是钓鱼的规律,有了手中的特效鱼饵,洪涛相信自己的成绩差不了。
    果然,第二场几乎就是第一场的翻版,刚刚开始几分钟之后,洪涛就又进入了稳定的上鱼频率,整个左半拉池塘里就看他忙活了,坐在他身边的两位钓手到了后来干脆不钓了,转过身来坐在钓箱上专门看洪涛一个人表演,而且在洪涛身后还站着好几位裁判,一边看着洪涛的钓鱼过程,一边互相用眼神和表情交流着,看样子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当第二场比赛结束之后,洪涛依旧以3多尾的钓获排在所有钓手之前,再加上上一场的成绩,洪涛的总分为2分,也就是说他获得了两场钓赛的冠军,从而成为了这场钓鱼比赛的最终冠军。
    钓赛之后,就地就举行了发奖仪式,先是由这次比赛的赞助商和钓鱼协会的领导们轮流讲了讲话,然后开始从3等奖开始,一个一个的把获奖钓手叫到领奖台上去领奖。第三名的奖品是奖金5、鱼漂一盒、钓鱼服一件;第二名的奖品是奖金10、鱼漂一盒、钓鱼服一件、鱼竿一根;第一名的奖金20元、鱼漂一盒、钓鱼服一件、鱼竿2根、钓箱一个,除此之外,一、二、三名还非别获得了钓鱼协会颁发的奖状和奖杯。
    第二和第三名的获得者都姓孙,年纪也都在40岁左右,第二名的那位钓手长得白白净净的,还带个金丝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当洪涛上台领奖的时候,这位第二名的钓手还特意上来和他握了握手,脸上的笑容很和蔼,不过洪涛总是觉得他的眼神在眼镜片的后面显得非常闪烁,感觉不是太好。
    获奖的三个人和赞助厂商还有领导合了个影,然后这场比赛就算结束了,原本在场外等着的王健一步就窜了上来,拎起钓箱就走,一边走还一边说:
    “这个归我了,我那个你用吧,新的你用不惯,我先给你磨合磨合。”
    杨高手也帮着洪涛分担了一些奖品,然后3人向停车的地方走去,一边走一边聊着今天钓赛上所发生事情。回到渔具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由于王健事先给高胖子打了电话报喜,所以渔具店里坐着十多位和洪涛比较熟悉的钓友在专门等着他载誉而归,就连刘老头和付老头也在其中。
    “哎呀,我们的冠军回来啦,今天我是没去啊,可惜了,这应该和冠军合个影啊,万一哪天他成了大师了,这照片可就值钱啦。”高胖子等洪涛刚一进屋,就开始带头鼓掌,热烈欢迎。
    “同志们辛苦啦!”洪涛学着伟人的样子,举起右臂,装模作样的用眼光左右巡视了一圈。
    “为人民服务!”有几个喜欢开玩笑的钓友还真配合,立刻就把下一句给接上了。

第四十八章 逛官园
    “滚你个蛋吧,让我们看看奖品!”这是不配合的钓友,七手八脚的就把洪涛和杨高手抱着的奖品抢走了。。
    “刘老、付老,把您2位也给惊动啦,今天要没有杨哥罩着我,还真挺麻烦啊,这得多谢杨哥了。”洪涛没去和那些钓友们嬉闹,而是拉着杨高手坐到沙发上,先和两位退休老头简单的说了一下比赛的情况。
    “杨子,你们这个圈子里可够乱的啊。”付老头听完洪涛的讲述,有点不解,扭头问杨高手。
    “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黑三那个孙子认识几个竞技钓玩的不错的人,这两年他们可没少拿奖。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咱们是玩,他们是工作,平时那帮人就挺没劲的,拉拢裁判、提前试杆、私底下条换钓位什么的,大家伙也都知道,不过没人和他们去较那个劲,就当是臭狗屎,离远点就成了。但是今天他们玩的太过了,还敢偷偷来拿小洪的鱼食,这不是打我脸吗,我才不管他们那个是大师,那个和裁判有交情呢,这么玩就不成。”杨高手一说起这件事,又开始气愤不已。
    “不就是黑三吗?下次我见着y的肯定得损损他,这就不是爷们干的事儿啊!”
    “那个黑三啊?是住对面那个吗?”
    “下次他别想从我这里拿钓鱼票了,我不钓了就是把票扔水里也不让y占这个便宜,神马玩意啊。”
    旁边的几个钓友也在听杨高手讲述,纷纷表示不满。黑三不光是去参加竞技钓比赛,平时没事也到鱼坑和西海玩,这些钓友大部分都认识他。本来他那种爱占便宜的毛病就没什么好名声,现在听到他还对其它钓友玩阴的,更是不待见他了。
    “洪涛,你这是一战成名啊,明天圈子里大部分人就得听到你的大名了,怎么样,还打算继续参加比赛吗?”大家声讨了一阵黑三的人品,看时间到饭点也就渐渐散了,就连刘老头和付老头也拒绝了洪涛的挽留,回家抱孙子去了,只剩下王健、高胖子和杨高手。
    “参加啊,我这刚上瘾,下次王健和高哥咱们一起去,比着玩呗,不过那个比赛名气大咱们去那个,这个还得请教杨哥您啊。”洪涛本来就打算借着钓鱼比赛出名呢,哪能不去。
    “我可不去,在单位里斗心眼我就够累的了,还跑哪里斗去?不去!我和高明帮你看店,你们去玩吧,下次再给我赢个钓箱回来,我看这玩意挺好。”高胖子第一个反对,他钓鱼就是为了消磨时间,听到竞技钓里面还这么多弯弯绕,早就烦了。
    “我参加,我参加,咱得不了第一还得不了第二嘛。”王健属于那种只要是钓鱼就成的。
    “那好,我去打听打听,这几天还有没有更大的比赛了,到时候通知你,把你手机号给我。”杨高手和洪涛互换了手机号,也告辞离开了,洪涛临走的时候塞给他几袋店里卖的钓饵和一把赢来的鱼竿,让他试用试用,算是一点心意。
    “洪涛,杨科这个人还成,多接触接触没坏处。他在单位里给领导开车,是我们一个处长的亲戚,人挺仗义,以后到赛场上有事你多问问他,他终归比咱们门清。”高胖子看问题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立刻就看出杨高手的作用来了。
    “嗯,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啊,要不是您帮我,我这个渔具店还不知道开到那里去呢。”洪涛明白高胖子的意思,他们这些常年混机关的老油条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嘿,那我还帮你去大厂拉货呢,这里也有我的功劳吧。”王健不干了。
    “得,都有功劳,高明,收拾收拾,关门,今天有奖金了,不吃白不吃啊,我请客,霄云路海鲜酒楼,大龙虾可劲造!”洪涛拿出手机,给正在家里的诸葛菲打电话,让她到渔具店里来,一起去吃海鲜。
    “海鲜有啥可吃的,要不我不去了,你把我那份钱给我吧。”高明不太乐意去,一边收拾一边说怪话。
    “嘿,你个小子,还来劲了不是,你钻钱眼里去啦,去的管饱,不去在家看店,爱去不去!”高明一边打电话,一边和高明斗嘴。
    最终,5个人挤在王健的切诺基里,一路杀奔东三环外边的霄云路,这里新开了一家海鲜酒楼,看报纸上说是龙虾半价。这几个人连吃带喝,2只龙虾外加各种螃蟹、扇贝,一顿饭就吃了17多,算是把洪涛的奖金全给报销了。
    杨高手杨科第二天就打来了电话,他就像一个经纪人一样,把一周之内的3场比赛时间和地点全报给洪涛,再把大概的规模和档次解释一下,然后让洪涛自己拿主意哪场参加哪场不参加。
    按照洪涛的想法,一天一场都问题,既然要快速提升自己的人气和声望,就不怕比赛多,不过下周一的比赛他还真参加不了,因为下周一他要去驾校进行场地考试,所以只能参加其中的2场比赛,一场是周日,一场是周三,地点都是在昌平区,只不过不是一个钓场里。
    这两场比赛一场是钓鲫鱼比赛,形式和规则都和上一次洪涛参加的那个一样,就是换了一个场地;而另一场则是钓混养的比赛,鱼种是鲫鱼和鲤鱼,最终按钓获重量的多少来决定名次,这样的比赛洪涛还是第一次参加。
    由于王健也要参赛,所以洪涛还得给自己置办一套钓具,不过现在洪涛不用买全套的,因为上次钓鱼比赛已经奖励了一个钓箱、一个杆包、一盒鱼漂和2根钓竿,虽然那根3米6的杆子已经送给了杨科,但是剩下的那根4米5的钓竿还是可以钓混养鱼用,现在只需要补充一根3米6的钓竿、一根超网、一副架杆和其它的小配件。
    要买的东西不多,洪涛也就没再麻烦王健开车去大厂,他打算就近在官园转转就成了。周六一早,洪涛带着休息的诸葛菲,坐上地铁,来到了官园。这时候的官园市场刚搬到阜成门桥北不久,它大部分摊位都在一座类似于农贸市场的大棚里,旁边的胡同中都是卖小动物、花草的地方。
    大棚里一共有上百个摊位,其中卖渔具的只有十多个,剩下的都是古玩字画店、文玩店、热带鱼和金鱼店等等。这十多个渔具店都集中在一溜,店铺互相门对着门,由于今天是周末,逛这里的人还不少,达不到摩肩接踵也差不多了。
    洪涛买东西比较粗糙,不愿因逛来逛去的,基本上是看2家,问问价格,然后稍微和老板侃侃价就掏钱。在一家最大的店铺里他挑了一根光威的3米6鲫鱼竿,报价2,最终侃到140拿下,顺便又花了2块钱买了一副架杆和一支超网,大价物品算是买齐了。
    至于那些像铅皮、鱼线、鱼钩、太空豆、漂座等小配件,洪涛的店里还有货,当初在大厂采购的样品一直都在货架上摆着呢,就不用再给别人送钱了。
    出了这家店,洪涛打算带着诸葛菲去逛一逛旁边的热带鱼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鱼缸订做一个,然后再买点热带鱼放到店里去养着,放在店里又好看又干净,就当是一件摆设,免得渔具店里老显得很空旷。
    “你看,你看,这里卖的鱼饵和你店里的一样啊。”就在洪涛领着诸葛菲路过一家渔具店的时候,诸葛菲突然停住脚步,指着一家渔具店玻璃上贴的一张白纸说。

第四十九章 被山寨
    “彩鳞特效鱼饵,无效退款,50块钱一包,北京总代理。冰@火!中文。”看着白纸上写着的大字,洪涛脑子里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快步走进这家名为“渔友”的小店,站在柜台前开始扫视货架上的商品。
    “您看点什么?”一个50多岁的男子站在柜台里问洪涛。
    “哦,外面贴的这个特效鱼饵还有吗?拿一包我看看。”洪涛指着玻璃上贴的广告问。
    “有,一看您就是行家,这种鱼饵是特制的,倍儿管用,你要是老钓鱼肯定知道。”男子一边说,一边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小塑料袋。
    “尼玛啊,没想到哥们也会被山寨啊。”洪涛手里拿着这袋鱼饵,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好几遍,居然没分辨出来到底是真是假,不管是从包装上还是从饵料的颜色上,这包鱼饵做的都丝毫不差,如果扔到洪涛的鱼饵中,连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谁是谁。
    “我听说这个不是后海哪里卖的吗?好像是渔具店老板自己的配方啊。”洪涛把鱼饵放下,又问。
    “这是我们老板弄来的,北京总代理,就我们一家卖。”柜台后面的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