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篡隋 >

第142章

篡隋-第142章

小说: 篡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好。”

段志玄一咬牙,他年方二十,正自血气方刚之时,当下血贯瞳仁,也奋力挥刀一格。

“当——”

火星四溅处,尉迟恭这一槊竟将段志玄的刀头拦腰震动,碎片乱飞。

怎么可能!?

段志玄顿时魂飞魄散:这厮难道是吕布再生、项羽临凡不成?

“受死吧。”

尉迟恭狞笑一声,便待一槊结果了段志玄。

谁想段志玄反应极快,一把将空刀杆掷向尉迟恭,趁尉迟恭用槊格挡间,拔转马头,也落荒而逃。

“哇哇……”

尉迟恭立时被李孝恭、段志玄二人的逃跑主义行径气得一阵怪叫,暴跳召雷:“匹夫休走,留下命来。”拍马舞槊,追着段志玄屁股,死活不放。

“杀——”

就在这时,一支约有万人的赵军步、骑冲出蒲坂,杀将而来,领头的将领正是王行本。

完了!

李孝恭刚狼狈逃到阵后,一见王行本也自杀来,心中便是一凉,便知今日别说取胜了,能逃回去就是运气,急忙道:“快,鸣金退兵,撤退——”

“当——当……”

霎那间,急促的鸣金声在唐军阵后响起。

“撤,快撤。”

唐军立时大乱,纷纷撤出战阵,逃向大营,结果,被乱军这么一冲、一阻,那段志玄也逃之夭夭了。

“哇哇……”

尉迟恭气得七窍生烟,两只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如何不让他捶足顿胸,怒吼道:“追,给我追,休放跑了唐军。”

“杀——”

打赢了仗,赵军士气大振,在唐军身后穷追猛打,结果,唐军是气势汹汹而来,落花流水而走,狼狈溃逃间,什么兵器、盔甲、甲仗,是丢弃一地。

最后,赵军一直追到唐营大营之前,欲图趁势夺寨。

好在李孝恭留了老将殷开山守营,听闻已军败迹后,立即调一万守军上寨墙守御,待李孝恭领大部溃兵逃入寨中后,立时乱箭齐发,隔断了赵军前路。

赵军不得向前,只好后退,将末及逃入寨中的唐军残兵剿杀干净,这才得意洋洋地退回蒲坂。

此战,赵军死伤五千余人,唐军逃回的不过万余,元气大伤。

……

随后,大败的李孝恭大哭一场,在殷开山、段志玄的力劝下乃止,然后,下令死守营寨,再不出战,并将此端战况火速报与李渊和李世民知晓,以请援兵。

而尉迟恭则耀武扬威的返回码头,将大批粮草运入蒲坂,一时间,蒲坂粮食丰足,再无缺粮之忧。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连锁反应

九月初七。

长安。

太极宫。李渊下了朝,便与最宠爱的两位妃嫔尹德妃、张婕妤至御花园赏花。

说来这尹德妃、张婕妤都是国色天香、妖娆娇媚的美人,将李渊迷得是神魂颠倒,但有空闲,便与二美嬉戏享乐,真是三千宠爱于一生,风光无限。

“陛下,”

见得李渊心情不错,尹德妃媚笑道:“臣妾能不能求您一件事?”

“说吧。”

李渊色眯眯地摸了把尹德妃的娇面:“只要不过份,朕无有不准。”

“谢陛下。”

尹德妃欢天喜地一施礼,赶紧道:“是这样的,臣妾有个哥哥,目下在家无事,想求陛下赏个官职,也好有点正经事干干。您看,能不能安排一下?”

“小事一桩。”

李渊一口答应,笑道:“你兄长可有所长?”〖Zei8。Com电子书下载:。 〗

“这个,”

尹德妃有些为难,他这个哥哥,自小纨绔,论吃喝嫖赌。那是样样精通,但要说有什么特长,还真是想不出来,只好道:“呃,颇有些经商头脑吧。”

反正她这个哥哥上战场是不行的,给其弄个肥缺吧。

“这样啊,”

李渊想了想道:“那就放他一州的盐、铁转运使吧。”

自古以来,盐、铁二事俱是暴利,可想而知,负责一州盐、铁事务的转运使,这是何等丰厚的肥缺。

李渊对这尹德妃的宠爱,还真个是没得话说。

“谢陛下。”

尹德妃大喜过望,连忙称谢。

“陛下,”

那张婕妤不干了,她也眼红啊:“臣妾也有个哥哥,在家也没事干呢,您答应了尹姐姐,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拉着李渊的胳膊,便是撒起娇来。

“好,好。”

李渊被摇得头晕眼花,赶紧道:“朕答应还不成吗?说吧,你兄长又有何所长?”

“回陛下,”

张婕妤的哥哥可比尹德妃的哥哥强多了,出身士家,且饱读诗书,当下一脸傲然道:“我家兄长自幼饱读诗书,立志匡扶社稷。要不,您放他个刺史?”

“刺史?”

李渊吓了一跳,那可是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啊,连忙道:“不行,不行,刺史一职,非同小可,恐惹群臣非议。这样吧,让他当个县令,若能干得好,朕再提拔如何?”

“好吧。”

张婕妤见实在求不好,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只中盘算:县令也有肥厚之别,定要给兄长谋个好的。

“好了,”

李渊色眯眯道:“两位爱妃,朕可是满足了你们的愿望,现在,你们是不是也该好好陪陪朕了?”

“臣妾遵命。”

两位美佳人娇笑着,李渊遂将二女拥入怀中,一边尽兴游玩,一边上下其手。真是好不快活。

“陛下,”

这时,忽然有人大叫着,匆匆而来:“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李渊被打断了雅兴,恼火地回头一看,却见是羽林军右翊卫大将军、新任淮安王的从弟李神通。

李孝恭出征蒲坂后,由李神通代领羽林军(也就是中三军)。

“神通,”

李渊不快道:“何事如此惊慌!?你现在可是大将军、代都督,遇事一定要沉着、淡定,懂吗?”

“陛下,”

李神通苦着脸:“臣弟实在淡定不起来,刚刚接到急报,刘赵大将军李靖率军袭占了潼关和永丰仓”

“什么!?”

李靖顿时大惊失色,手足无措道:“这、这,怎么会如此?那李靖不是被孝恭贤侄牵制在蒲坂吗?”

李神通心中撇嘴:你还叫我淡定,我看你连我都不如。苦笑道:“回陛下,臣弟也是不知缘由。”

“可恶!”

李渊急了眼,潼关失陷,关中门户大开,永丰仓失陷,长安没了粮草,这可都是要命的祸事啊!

“快,速召众文武景德殿议事。”

“诺。”

李神通不敢怠慢,飞奔而去。

李渊也顾不得和尹德妃、张婕妤游玩了,急急道:“两位爱妃且先回去,朕有军国大事要处理。”

说罢,火烧屁股般摆驾而走。

尹德妃和张婕妤相视一眼,也只好悻悻而去,什么玩兴都被败坏了。

须臾。景德殿。

这是太极宫中的一处偏殿,不上式上朝时,李渊便经常在此接见众文武,遂先在此等侯群臣。

很快,众文武纷至沓来,迅速齐集。

“诸卿,”

心焦如焚的李渊单刀直入:“朕刚刚急报,刘赵大将军李靖神兵突降,已然袭占了潼关和永丰仓。”

“什么!?”

众文武也是大惊失色,仿佛晴天霹雳一般,一时大乱:“天啦,怎会如此?”

“那李靖不是被赵郡王牵制在蒲坂吗,难道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用说,赵郡王肯定是上那李靖的当了。”

……

殿中一时议论声一片。

“静一静,静一静。”

李渊‘咣咣’直拍桌子,这才将殿中的喧闹镇压了下来。

“诸卿,”

李渊恼火道:“事已至此,抱怨又有何用?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想办法收复永丰仓和潼关才是。”

“对,对。”

群臣恍然大悟,这可是有关大家身家性命、前途富贵的大事,当下人人都开动起脑筋来出谋划策。

“陛下,”

略阳郡王李道宗起身道:“以臣判断。蒲坂有赵郡王牵制,那李靖偷袭潼关和永丰仓的军队必不会太多。所以,当速发大军,趁其立足末稳,以雷霆万均之势迅速反扑,或可夺回潼关和永丰仓。”

“有道理。”

群臣纷纷附和:“赵军在潼关和永丰仓最多万把人,否则,很难逃过我军耳目。当速发兵击之。”

“好。”

李渊也下定决心:“那么,何人可以为将?”

“父皇,”

李建成奋然而起道:“儿臣愿领兵夺回潼关和永丰仓。”

“这——”

李渊有些迟疑,李建成可是太子。不可轻动。

“父皇,”

李建成急了:“如今,我朝大将多半征战在外,若儿臣不去,还有谁人可以为将?”

“好吧。”

李渊也是被逼到份上了,一咬牙:“只是,潼关、永丰仓,你无法兼顾,当另择一人相助才是。”

“陛下,”

李道宗奋然道:“若您不弃,侄臣愿相助太子。”

李道宗者,年方十七,乃李渊之侄,勇敢果断。

历史上,此人也是李唐之名将,西破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北破薛延陀,战功赫赫,名垂青史。

在李唐宗室中,除李世民、李孝恭、李建成之外,便是李道宗最有才华。

“好。”

李渊赞赏道:“道宗英武果敢,有名将之姿,有你相助建成,必能成功。”

“谢陛下。”

李道宗大喜,他一直在等待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如今终于来了。

“传旨,”

李渊目光凌厉:“封李建成为行军大总管,李道宗副之,调左三军两万人征潼关,另播御林军一万五千人征永丰仓,即日出发,必务功成。”

前番,李建成的左三军被裴寂在山西败了个干净,目下,刚补充了两万人,李渊便尽数派出,此外,李渊又从五万御林军中拔出一万五千人。真可谓是下了血本,对潼关和永丰仓是志在必得。

“诺。”

李建成、李道宗奋然领命。

……

第二天,李建成、李道宗便率命离了长安,如狼似虎般直扑永丰仓和潼关而来。

九月初八。

一早。

李靖正领人在永丰仓中巡视,以加固城池、完善守备,李唐的反扑必会很快到来,万万马虎不得。

“报——”

忽然,有亲兵飞奔而来:“大将军,有密谍从长安连夜送来急件。”

“噢,”

李靖赶紧接过急件,打开一看:“李渊命李建成领兵两万攻潼关,李道宗领兵万五攻永丰仓——”

略一沉吟:“快,速令薛深前来城守府见我。”

“诺。”

有亲兵飞奔而去。

须臾,正在整备城防的薛深匆匆赶至城守府,见李靖躬身道:“大将军,您唤末将,可是有何吩咐?”

“薛将军,”

李靖一边示意其坐下,一边道:“李渊反扑了。李建成领兵两万攻潼关,李道宗领兵万五攻永丰仓。”

“来得好。”

薛深却并不害怕:“有大将军坐镇,唐军再多,又有何惧?”

“不。”

李靖摇摇头:“目下,蒲坂才是主战场,所以,我不能留在这里,薛将军,你可敢留守永丰仓?”

“我?”

薛深一惊,随即笑道:“如此重任,大将军信得过末将?”

“呵呵……”

李靖笑了:“本将相信薛将军可以,怎么,薛将军难道没有自信?这可不好,是男儿就要敢担当。”

“好。”

薛深奋然道:“既然大将军信得过末将,那末将就应下了。只要末将不死,永丰仓就绝不会丢。”

“痛快。”

李靖笑了:“这才是真男儿,我没有看错你。”

以李靖的智慧,他可不会胡乱指派人,而是认为薛深确实可担此任。

薛深为人,胆大勤奋,李靖每次战后,必给众将详细讲解、总结,而薛深总是最听得认真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