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篡隋 >

第14章

篡隋-第14章

小说: 篡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秦冲无趣地摆摆手:“准你受降了,那个,前面带路,先去宫库瞧瞧。”

还好!

郭培炎长出口气:偶老人家的脑袋总算保住,人品低就低吧,总没命值钱。连忙道:“老朽领路。”

当即,马邑军浩浩荡荡开入汾阳宫,接管各处。

秦冲与众将驱马前行。

便见此宫规模宏大,占地足有数万平米,一路上亭台楼阁、木榭歌台,真是金碧辉煌,人间仙境。

我擦!

秦冲看得眼珠子都快直了:怪不得谁都想当皇帝,一座行宫就这样奢华,那皇宫岂不更为惊人。

“刘将军,到了。”

正想入非非间,领路的郭老头陪笑着一指前方。

秦冲一抬头,便见一座巨大的宫库拔地而起,占地足有数千平方米,堪称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快开门。”

秦冲血压立时升高,眼睛刷刷放光。

郭培炎不敢怠慢,赶紧命守库卫士打开沉重的库门。

“走,进去瞧瞧。”

秦冲当即翻身下马,李靖等人赶紧相随,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宫库之中。

一进门,便见眼前是堆积如山的绫罗绸缎,以及一箱箱沉重的财物,令人是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李靖众将都看得傻了:杨广这狗日的,还真是富啊!

“刘将军,”郭培炎陪笑道:“宫库共分两层,这第一层是钱两百万贯,以及绸缎三万匹,第二层是粮五百万石,凯甲二十万副,还有不少兵器。”

我擦!

秦冲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老子终于是有钱人了,哇哈哈哈!连忙道:“走,去下一层。”

“是,是。”

郭培炎带紧领着,穿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来到了第一层宫库。

便见这第二层比第一层还要大上许多,左侧,是一座座巨大的粮圈,绵延不绝,右圈是一座座兵器库,规模宏大。

“我的娘!”

尉迟恭一脸难以置信道:“单一座汾阳宫就有这么多财物,可见杨广这昏君是如何的穷奢极欲了。”

“是啊。”

李靖兴奋道:“所以,隋室当亡。主公,诸位,单靠眼前这座宫库,咱们就可以武装起十万大军。”

“太好了。”

秦冲乐得合不拢嘴:“那个,药师,拿出二十万贯来犒赏三军,你安排一下,今晚咱们好好乐乐。”

“诺。”

李靖色眯眯地点点头,发财了,大家心情都高兴。

当晚,汾阳宫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马邑军将士夜宿宫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是好不快活。

……

第二十五章 李密来信

次日,中午。

汾阳宫大殿。

秦冲几个又聚在一起划拳、喝酒,发财了,大家高兴,而且,在杨广行宫喝酒,那特有成就感。

转眼,酒过三巡,各人都有些酒意。

“主公,”

这时,黄子英忽然想起道:“咱起兵也有一月了,但您好像一直没什么尊号,是不是该议一议了?”

“不错。”

苑君璋也兴奋道:“河北窦建德称长乐王,狭北梁师都称梁帝,李密也自称魏公,主公为何不可?”

“就是。”

高满政激动得一拍案子:“咱现在实力可也不差。”

称王称帝?

秦冲一时激动得肾上腺素飚升,那可威风啊,颇有些心动地瞅瞅李靖:“药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行。”

李靖摇摇头,断然否决。

“李大人,”

黄子英不高兴道:“那窦建德等人称得,主公为何称不得?”

“就是。”

尉迟恭等人也不乐意了,毕竟,秦冲称王称帝了,他们也好论功行赏啊。

“诸位,”李靖淡然道:“称王称帝,固可逞一时之快,但必令天下瞩目,成为众矢之的。我军目前实力还不强,更宜韬光养晦,而不是出这个风头。如此一利而百害之事,智者所不为也。”

秦冲顿悟。

他忽然想起,历史上朱元璋就是采用了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才终成霸业的。

看来,埋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出头鸟不当也罢。

“嗯。”

秦冲爽快地道:“药师所言有理,这上尊号一事就算了。咱们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李靖眼中一亮:“好个九字真言,道尽了韬光养晦之真谛,属下敬佩之至。”

“哪里,哪里。”

秦冲一脸谦虚道:“我就是随口说说。”咳咳,这脸皮厚的。

得!

尉迟恭几个相视一眼,都泄了气:看来还得憋屈几天。

“主公,”

就在这时,一名军士匆匆而来:“宫外有一信使,声称是瓦岗李密所派,特来求见,请您定夺。”

李密!?

众人吃了一惊,秦冲纳闷道:“他派人来干什么?”

“主公,”

李靖微微一笑:“让人进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好。”

秦冲点点头:“请他进来,客气一点。”

“诺。”军士退下。

不一会儿,一名青衫文士被领入殿中,此人见秦冲高居正中,连忙拱手道:“郑思远见过刘将军。”

“先生客气,不知此来何意?”秦冲开始试探。

“是这样的,”

郑思远连忙道:“魏公听说刘将军举义旗于马邑,大败隋将陈孝意,非常高兴,特命小人送信一封。”

说着,从怀中取出封信来。

“噢!?”秦冲吃了一惊:自己大败陈孝意不过十余日,这李密竟然就知道了,这耳朵也着实太尖了一些。脸上却不动声色:“拿来我看。”

马上,有军士接过信,递给秦冲。

秦冲拆开一看,李密的信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亲爱的刘兄弟,听说你最近加入了起义圈,我很高兴,咱们抗隋队伍中,又多了一名好同志。不过,你是新人,难免不懂规矩而吃亏。

哥哥我呢,被天下英雄推举为总盟主,就有责任照顾后进不是?别说我不罩你,改天你要是乐意,就来兴洛仓和我见个面,拜拜码头。

只要你愿意听我的,如果有人欺侮你,哥哥我一定帮你揍他。日后,咱哥俩一起纵横天下,捉住杨广那昏君乱刀砍死,如此岂不美哉!

操!看完这信,秦冲顿时火冒三丈:几句屁话便想让我卖身投靠?李密,你以为你是玉皇大帝啊?脸上却不动声色:“郑先生,李盟主之意我已经明白,等我和众将商议一下再作答复如何?”

“好。”

郑思远很有信心一点头。

“来人,”

秦冲一摆手:“送郑先生下去休息,好好款待。”

“诺。”

有军士将郑思远请了出去。

“诸位,”

秦冲脸色立时变了,冷笑道:“你们看看这封信吧?”命人拿了下去。

众将围在一起,一瞅便都怒了。

“可恶!”

尉迟恭暴跳如雷:“李密这厮鸟,好大的口气。主公,咱凭什么去捧他的臭脚丫子,又不求他什么。”

“就是。”

黄子英等人也一片大骂:“让李密这厮吃屎好了,甭理他。”

一时骂得李密狗血淋头。

“不。”

李靖忽然反对道:“主公,属下以为,可以答应奉李密为盟主,但是绝不去兴洛仓,只修书一封。”

“为何?”

秦冲不解,他也一肚子邪火呢。

李靖微微一笑,眼神有些狡诈:“诸位试想:李密,毕竟是天下群雄共推的盟主,而且,据我所知,此人心眼一向不大,要是逞一时之快得罪他,不定就会派人来进攻咱们,那岂不是四处树敌?所以,我认为最好虚与委蛇,修书一封,捧捧李密,答应奉他为盟主也就是了,但绝不去兴洛仓,以免被扣为人质。这样,李密心中舒坦了,就不会找咱的麻烦,便让他在河南慢慢折腾吧。”

“倒也行。”

秦冲琢磨一下:“不过,他要是让我军听其号令,那该如何?”

“主公,”

李靖笑了:“这封信就是个样子,李密和咱们可隔着大半个山西呢,届时,咱有的是办法推托他。”

“倒也是。”

这下,秦冲和诸将都乐了:这李靖,果然够阴险!

于是,秦冲便故伎重演,回信一封:

亲爱的李大哥,小弟看到的你的来信,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因为您让我看到希望和末来。

李大哥,小弟坚决认为,天下大任,非你莫属!不过,小弟最近实在很忙,去洛口仓相见恐怕不行。

不过,请您放心,我会坚定地高举您的旗帜,日日苦思您的教导,欺待着李大哥终成大业的那一天。

如此云云,可谓情真意切。

不久之后,李密接到此信,心情大佳,连声道:“这刘武周不错,会做人,很有前途,我欣赏他。”

听使者这般回报,秦冲笑得简直蛋疼。

第二十六章 潜龙在渊

三月十三。

太原,唐国公李渊府。

一早,李渊便端了个小马扎,扯着根鱼杆,在后花园的池塘边开始了垂钓,那模样,真是惬意。

不过,这厮的眼睛竟是闭着的。

毫无疑问,李渊同学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纯是在装样,那么,钓鱼是假,他这是想钓什么呢?

答案是:钓人。

“唐公,”

不一会儿,果见有两位老帅哥翩翩而来,笑呵呵道:“现在还有心思钓鱼啊?”

刘文静与寂静是也。

李渊早料到这二人会来,心中暗笑:偶非钓鱼,钓你二人耳!继续装逼,一脸淡定地微笑道:“怎么,为何钓不得鱼?”

“唐公,”见四下无人,刘文静低声道:“刘武周攻陷汾阳宫,太原震动,这可是咱们招兵买马的好机会啊,万不能错过。”

“是啊。”裴寂也进言道:“我太原只有两万之兵,起兵太也单薄,正可借收复杨广行宫之名,光明正大的扩军。”

“这我如何不知。”

李渊不动声色,显得有些高深莫测:“只是,能瞒过王威、高君雅乎?”

王威、高君雅,太原副留守是也。

这二人是杨广派在李渊身边的钉子,那‘桃李子、有天下’的歌谣始终让杨广对李渊不太放心。

所以,李渊要起兵,就绕不开这两人,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问题。

“唐公,”

刘文静一脸轻蔑道:“这二人勇而无谋,谅他们也看不穿。”

“就是。”裴寂也附和道:“等咱们兵力准备充足,就将这两个家伙——”轻轻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李渊踌躇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干了!”

下午,李渊便召集太原府大小官员开会。

“诸位,”李渊佯做一脸忧国忧民道:“探马来报,刘武周南下,攻占了汾阳宫,这可是皇上的行宫啊,咱们若不将其赶出去,肯定是灭门大罪。可是,我太原兵力不足,这该如何是好?”

“唐公,”

刘文静马上呼应道:“可立即扩军,待整训完毕之后,便北上将刘武周一举击灭。”

“诸位以为呢?”

李渊佯作犹豫,看了看众官员。

“可行。”

众官员也怕杨广发飚啊,纷纷点头。

王威、高君雅却没吱声,这两人相视一眼:这李渊扩军,真是为了收复行宫?不会是想谋反吧?

李渊早瞅着这两人呢,一脸恳切道:“不知王大人、高大人以为如何?”

王威、高君雅踌躇了。

李渊毕竟是唐国公、杨广的表哥,这扩军光明正大,他们又没有其要谋反的证据,怎能不答应。

否则,一旦李渊向杨广奏二人一本,说他们坐视行宫被占,不思进取,那可要真吃不了兜着走。

多盯着点就是了。

王威、高君雅想定,互相使了个眼色,便色眯眯道:“唐公所言甚是,我二人没什么不同的意见。”

李渊心中出长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