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694章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694章

小说: 穿越时空的蝴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就在前一天上午,赤报组刚刚攻克冈崎城的次日,连战场都没打扫干净,就有一位朝廷钦使赶来。相乐总三最初还以为是来嘉奖的,兴冲冲地带人到城外去迎接。

谁知这位低级公卿才刚一露面,就摆出一副冷面孔来了个下马威,先是变着花样狠狠斥责了一番相乐总三的招待不周、礼仪简慢,然后又给赤报组扣上了滋扰地方、畏缩不前、不请示东海道总督藤原梅竹大人的军令就擅自行动等等一堆荒唐至极的罪名。

——首先是滋扰地方,既然朝廷从来不给将士们发放一文钱一粒米,那么赤报组除了沿途要求地方“孝敬”之外又还有什么办法?其次是畏缩不前……凭借区区数百兵力,才两个多月功夫就从京都打到了冈崎,还能算是畏缩不前?然后是不请示东海道总督藤原梅竹大人的军令……拜托,当初赤报组从京都出征的时候,朝廷的三路东征计划还连个影子都没有,这位藤原梅竹大人似乎尚在家赋闲,又该找谁请示军令去?

最后,钦差大人根本没听相乐总三的辩解,便毫不掩饰地当场张口勒索大笔贿赂,否则就将上奏说赤报组“貌似忠厚,实则心怀不轨,意图暗通关东叛贼,悖逆作乱”,因此要让即将开来的朝廷东征大军“一体剿灭”……听得一干“义士”们几乎要气炸了肺。

说实在的,此时的赤报组并不怎么缺少金钱——先不说这一路上缴获的战利品和土豪们的“犒军礼物”,就是在这座冈崎城的墙根底下,也找出了一个藏银足有数万两的地窖。当初修建这处地窖的冈崎城守,为了防备窃贼,乃是将银子都融化成汁倒进地窖中,等到银子凝结之后,就算被小偷摸进来,也拿这凝成一块的巨型银块没得奈何。但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守军在丢弃冈崎城突围逃跑的时候,才没法将这笔巨额存银挖出来分头带走,最后只得白白便宜了相乐总三的赤报组。

而隆重招待朝廷钦差,再赠送一份丰厚的“孝敬”,也是官场往来的常例,哪怕相乐总三等人的理想主义色彩再怎么浓厚,也不至于会对此非常抵触,尤其是当他们“不差钱”的时候。

但问题是,这位钦差实在是阴刻狠毒到了极点,随口一句话就要往抄家灭族的大罪上扯——刚上来就给自己先扣上一顶谋反的大帽子,然后还要进一步加以武力威胁……如果是在皇权强盛的中原天朝,领兵大将听到钦差使臣的这种言语,只怕是纵有天大胆子也难免紧张失措,甚至很可能已经跪地求饶了。但在这个皇权微弱的岛国,赤报组的诸位将士们心中却只有义愤填膺

毕竟,在这个由武士统治的国家,朝廷诏书之中逆贼和忠臣的角色转换,是非常之迅速的——能把朝廷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的,就是“国之栋梁”;而没能把朝廷打垮干翻的,就是“天下公敌”……

既然大家的心中都是如此想法,那么所谓“忠君报国”自然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若是朝廷当真敢玩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把戏,诸位武士们绝对只会拔出刀子造反没商量

所以,那位用鼻孔看人的傲慢钦差,当场就被暴怒的士卒们乱棍轰走,只来得及丢下了几句很难听的狠话,以及一份宣布赤报组归属东海道总督辖下的天皇圣旨,一封让相乐总三立即前往尾张名古屋东征军行营,参见上司并商议军情的总督手令——签发人就是朝廷的南路东征军主帅,东海道总督藤原梅竹大人。

对此,赤报组的副长相乐忠八,一直在劝说相乐总三找个理由推脱不去——首先是相乐总三最近这阵子身体不太好,低烧不退,需要休养;其次则是从这位钦差如此蛮横无礼的言行来看,即将开来的朝廷东征军似乎对己方游戏不怀好意,或者至少是鄙夷不屑。与其凑过去热脸贴冷屁股,搞不好还要承受羞辱,还不如守在冈崎城里听调不听宣,保存实力冷眼旁观为好。

但相乐总三却觉得自己不能不去,否则就有可能会坐实了“心怀不轨、意图悖逆作乱”的罪名,或者至少也会在东海道总督大人的心中留下芥蒂,很不利于日后的发展。而且眼下的赤报组只有不足一千人规模,装备和素质也很粗劣,恐怕并没有武装割据,搞“听调不听宣”那一套的本钱。

至于总督那边会不会对自己不利,相乐总三认为这完全是过虑了。虽然朝廷在过去的信誉并不怎么样,他不管再怎么忠君爱国也不会不提防。但眼下旧幕府残部依然盘踞关东,西洋鬼畜的军力也还远远没有被打垮,朝廷就算再怎么刻薄寡恩,也不至于在这时候卸磨杀驴,连河都没过就把桥拆了……

嗯,当然,这样的例子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那个一心向着朝廷的淀藩,最近就被一伙前来京都勤王的野武士们随手灭掉,而朝廷非但没有丝毫主持公道的意思,反而落井下石,把淀藩给废了……但那是因为淀藩的军力物力已经全灭,再无拉拢的价值,朝廷打算放弃他们来拉拢新投奔的野武士。而只要赤报组的军力尚在,并且还有冈崎坚城在手,相乐总三认为自己在行营里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嗯,届时若是被当众折辱一番倒很有可能,毕竟自己出身卑微,入不了那些公卿贵族的法眼。不过,相乐总三已经做好了唾面自干的心理准备,并且计划携带大量金银财宝,用以贿赂友军将领和朝廷公卿,与之打好关系……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有了这么多礼物送上去,最起码也应该不会被太为难了吧

于是,第二天的清晨,在向麾下众人一一道别,并且安排了赤报组副长相乐忠八留守冈崎城,暂时统领全队兵马之后,赤报组总长相乐总三便带着寥寥几个随从,乘着一叶小舟从城西的矢作川顺流出海,然后在换乘预先备好的海船,踏上了前往名古屋东征军行营的旅途。

然而,相乐总三却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的一条不归路……当然,这同样也是朝廷东征军的不归路。

————————————————分——割——线————————————————————

PS:本月全勤完满达成,撒花庆祝

之后的情节有点卡住,下个月恐怕就无法全勤了,但依旧争取在八月份之前写完东瀛篇。

熊泽天皇的登基大典应该来些什么庆祝节目才好呢?富士山喷发?大海啸?关东大地震?

一百八十七、熊泽天皇的复国大典(上)

一百八十七、熊泽天皇的复国大典(上)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被装饰一新的镰仓鹤冈八幡宫内,正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之中,哪怕是被强征为宫廷女官和侍女,不得不为了筹备庆典而辛苦劳动的原八幡宫巫女,此时也都是显得精神气十足。

所谓的水涨船高,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在任何时代都是确实存在的。

八幡宫成了天皇御所之后,那些被赶走的祭司神官固然没什么好处,但留下来的巫女们,却可以分享到不少利益——这位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象征物的天皇,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实际权力。但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天照大御神的子孙,理论上可以随意驱使岛内的一切鬼神……

因此,附近的各路荒野游神肯定都会来拜码头拉关系,唯恐惹得天皇不悦被穿小鞋。甚至还有可能自愿投靠于皇室门下,甘为鹰犬——所谓学而优则仕,对人来说是如此,对神明而言也是一样的啊

而作为中间人的八幡宫巫女,也可以从中扣下不少油水和门包,甚至借着天皇的旗号狐假虎威,为自己搜罗各式各样合乎心意的宠物、打手和小弟——京都那边的正牌宫女由于没有法力,不能与鬼神交流,结果这方面的好处就全被皇家阴阳师给拿去了,自己却只能领着一份时常被七折八扣的菲薄干饷受穷……神明的小费和油水,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揩的。

——嗯嗯,这也从另一个特殊的角度诠释了,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之人的道理……

不过说真的,这次复国大典与巨熊军团经历过的大多数事件一样,也是办得有点不伦不类。

熊泽天皇陛下虽然是皇室后代,但毕竟已经沦落为杂货铺老板足足有十几代人了,在买官的客人面前装成一副威严高贵的模样或许还凑合,可要论起皇家礼仪典籍,却根本是一窍不通。

而在这远离京畿的关东之地,实在是没有什么熟悉皇室礼仪的礼官,甚至就连一篇祭天的祭文,都找不到擅长古文的人捉笔。至于典礼上需要的名贵香料、华丽衣服,以及种种仪仗摆设,同样缺少金钱和时间去筹备。更不要说到哪里去找懂得演奏古典宫廷雅乐的乐师了。

为此,筹办方不得不因陋就简,让熊泽天皇采用简化的西式礼仪登基——简单来说,就是让天皇陛下由军乐队和仪仗队簇拥着,在八幡宫的山门外接受众臣朝贺。然后再回转大殿,一边给群臣赐宴庆祝,一边欣赏萌钉宫内亲王殿下表演的盛大御神舞,藉此向高天原上的天照大御神发出通报。

本来还有烟火和礼炮表演,但是如今战事紧迫,火药短缺,只得省去了。

在典礼即将开始的时候,菲里。泰勒少将穿着他最好的那套粉红色神器级法师袍,和一身金光灿烂的三井龙姬大小姐并肩站在山门边上,静静地望着几位由町内酒馆伙计充任的礼宾侍者来回奔跑,点头哈腰地接待来自各藩的一位位觐见使节,并且扯着嗓子高声通传。

“……虾夷岛松前藩大名,松前殿下携夫人到~~~~~”

“……陆奥盛冈藩南部家朝贺使者到~~~~~”

“……陆奥仙台藩伊达家朝贺使者到~~~~~”

“……出羽米泽藩上杉家朝贺使者到~~~~~”

“……越后村上藩内藤家朝贺使者到~~~~~”

“……摄津三田藩大名,九鬼殿下携夫人到~~~~~”

……

虽然唱名者喊得声嘶力竭,但场面依然多少有些冷清——昔日幕府治下的“天下三百藩”之中,此时只有寥寥十几家藩国的藩主和使者前来道贺,甚至还有几家是已经丢失了藩国领地的流亡领主。

而其余的藩国,要么是心怀犹豫、意图观望,要么是道路阻隔、消息不通,要么是主动或被动地投向了京都朝廷的阵营,还有的干脆已经在连绵战乱之中彻底毁灭了。

从乱世发端到此时还不足一年,这个国家内部政治版图的变化就已经如此剧烈。

“……陆奥会津藩松平家朝贺使者到~~~~~”

听到这一声悠长的通报声,原本还有些懒洋洋的菲里,霎时间便猛地提起了精神,定睛朝石阶下望去,只见这一拨来人与先前那些宾客不同,没有穿那种宽袍大袖的武士礼服,而是一式的黑色西洋军装,腰悬西洋刺剑,胸口还挂着勋章,人人身材健壮挺拔,面容精悍结实,一看就充满了军人气质。

作为旧幕府最后的战略总预备队,会津藩确实不愧为强兵之藩。

在过去的岁月里,位于江户北方数百里外的会津藩,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28万石领地的中等藩国,但实际上却是幕府震慑东北诸侯的军事重镇,也是江户幕府的战略预备队和应急机动队,不但无须承担其它藩国都逃不了的繁重摊派和劳役,反倒能够经常获得幕府提供的巨额军费补贴,并且享受周边各藩的定期“协饷”。此外,会津藩在近些年来,还帮幕府代管着这个岛国最北端的虾夷之地——那地方虽然荒凉寒冷了一些,但兽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