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 >

第129章

王立群读史记-第129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己诏”

,特指皇帝承认自己有过错的诏书,也就是皇帝的自我批评。主要内容有四点:第一,不许轮台屯垦戍边;第二,自己即位以来的许多政策给百姓带来痛苦,内心非常追悔;第三,今后严禁增加百姓负担;第四,采取各种措施恢复生产。

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不仅对西汉,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从此,汉武帝不再派兵出征,一心一意搞建设,殚精竭虑谋发展。

《轮台罪己诏》的颁布,标志着汉武帝晚年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停止连续多年的征伐的同时,将重心转移到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群众负担、恢复民力上来;伤害老百姓或浪费财物的事一概不做。这些政治上的改革,挽救了当时濒危的局势。所以说,汉武帝有“亡秦之过,而无亡秦之失”。

执政者“罪己’’传统在中国很早就有。

《左传·庄

公十一年》记载: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但是,“禹汤罪己”的具体情况没有保存下来;汉武帝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个用“罪己诏”

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

,公开认错。

唯我独尊、一言九鼎的汉武帝,居然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的“德”之过,…·才,,之失,甚至剖白内心——“非常追悔”



《轮台罪己诏》因此蒙 上了

淡淡的悲剧气氛。虽然,封建统治的‘‘罪己”往往只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而普通善良的人们总是容易因悲剧而动容,为悲剧所感动。不论如何,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之中,也可谓大智大勇。

清君侧顾托得人

元封五年(前 106)对匈作战中,汉武帝重用李夫人的长兄李广利。清人论及此事有一句名言:汉武三大将,皆缘内宠。三大将指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李广利官运亨通缘于其软件过硬,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女人;硬件却很差劲,他远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军事奇才。

征和三年( 前 90),匈奴大举入侵,贰师将军李广利挂帅 ,与其余两位将军,共同出兵。就是这次出兵前的一次谈话,使李广利踏上不归之路。

出征之前,李广利和丞相刘屈蓬依依惜别,窃窃私语。李广利希望刘屈麓帮忙做做工作,立昌邑王为太子。

昌邑王是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外甥。而丞相刘屈麓与李广利是儿女亲家,宠辱相连。戾太子刘据死后,太子之位再次成为朝堂内外的关注焦点。

如果昌邑王能当上太子,李广利、刘屈麓都是受益者。

初,贰师之出也,丞相刘屈凳为祖道,送至渭桥。广利日: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牦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凳子妻,故共欲立焉。

不料,两人一番体己话,被旁人听到后告发了。

大臣私下商议立太子,是大逆不道之罪。追查下去,丞相刘屈麓与夫人还有巫蛊之事。这样,刘屈麓夫妇首先被处决(告丞相夫人祝诅上,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按验,罪至大逆不道。

六月,诏载屈牦橱车以狗)。接下来,李广利的妻子也被逮捕。

李广利在前线得知这一消息,急于邀功自保,率兵冒进;不料战略失策,又发生内讧,兵败投降。

大汉皇宫,金碧辉煌。龙椅上,端坐“视茫茫,眼苍苍”的老皇帝;太子之位却空空荡荡。这是怎样的诱惑?受舅舅李广利怂恿,昌邑王第一个向太子位冲刺,第一个铩羽而归。

如果说昌邑王无辜,燕王旦可谓无识。汉武帝后元元年(前 88),燕王刘旦突然上书武帝,要求到武帝身边任侍卫。汉武帝何等精明,怎么会看不出他这套把戏?一怒之下,斩杀燕王使者!既而严惩燕王私藏逃犯之罪,削了他三个县的封地。燕王偷鸡不成蚀把米,落荒而逃。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燕王旦就是这样

一个头脑简单、眼高手低的家伙。什么是天下?什么是皇权?太子刘据怎么死的?

“我给你的,你才能拿;

我不给你,你不能抢!”妄动痴心,是为不明;急不可耐,是为不智;自请人宫,是为大逆。燕王此举,徒增天下一笑。

燕王的弟弟广陵王胥,平时骄横不法,同样未能进人汉武帝的视野。

只有幼子刘弗陵和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的最后安慰。刘弗陵身体棒,头脑好。汉武帝喜爱非常,欲立刘弗陵为太子。(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 但是,刘弗陵再了得,也是个孩子。而汉武帝去日无多,一旦驾崩,刘弗陵必须立即当政。他能独掌江山吗?想当年,汉武帝做了几年太子?从七岁到十六岁,整整九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恩威并施的天子;刘弗陵不可能有那样足够的成长期。因此,必须为他找几个辅佐朝纲的左膀右臂。汉武帝老了,不再锋芒毕露,不再搞海选、廷辩;他现在更喜欢沉思,在他的脑海里,身边的大臣被一个个翻拣出来,来回掂量比较了几遍,终于眼前一亮,找到了霍光——只有他可担此大任。于是,汉武帝非常郑重地赐给霍光一幅画。画的什么呢?周公背着成王朝见诸侯。

原来,周武王临终时,儿子成王 年幼。于是,周武王就将成王托付给他的弟弟周公姬旦。汉武帝赠送霍光这幅画,用心良苦,就是要霍光效仿周公,辅佐少主刘弗陵。霍光千恩万谢,却未表白自己已经深明圣意。

后元二年( 前 87),汉武帝病危。霍光哭着问汉武帝:陛下如果不测,谁可以继位大统?汉武帝回答:你到今天,还不理解我送你那副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刘弗陵,你当周公。霍光不是现在才明白,是不愿显得自己比皇上还聪明,故作糊涂,连连叩头说:我不如金日碑(d…,滴)合适。金日碑马上说:我不是汉人,还是霍光合适。

后元二年正月,汉武帝下诏立幼子刘弗陵为皇太子,霍 光、金日碑、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五人为辅政大臣。

汉武帝下诏的第三天,溘然长辞。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里,毫不留情地批评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他认为,汉武帝的作为与秦始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汉武有秦皇之失,而无秦皇之祸,原因是什么呢?

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认为,

“诛罚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

是汉武帝能避免秦亡覆辙的三大原因。

汉武帝的“诛罚严明”

,表现得非常充分。尤其

是巫蛊事件,他先逼杀皇太子、皇太孙,甚至连接受太子节令而未采取任何行动的任安也杀,放太子出城门的田仁也杀。但是,平反冤案之时,再将诬告太子、逼杀太子的人全部杀掉。田千秋因为上书得体,连续提拔,很快当上丞相,封富民侯。

但是,以我所见,

“诛罚严明”自然是武帝值得

褒扬之事,

但武帝晚年最值得称道的是

“晚而改过”

与“顾托得人”



关于“晚而改过”

,指武帝以《轮台罪己诏》为

纲领,改革各种弊政。

“晚而改过”使长期战争状态

下的非正常政策得到调整,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大大缓和了社会矛 盾,保证了国家稳定。

“顾托得人”指让霍光等四人辅佐幼主刘弗陵。

这是汉武帝晚年最耐人寻味的大手笔。

汉武帝在立幼子刘弗陵为皇太子这一问题上,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刘弗陵的三个哥哥。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髀、刘弗陵。

长子刘据七岁被立为太子,后因巫蛊事件被杀,他的三子一女也被杀害,只留下嫡长孙刘询。次子刘闳,被封为齐王八年后夭折。昌邑王髀短命,死于汉武帝病故之前。

刘弗陵是幼子,汉武帝立他为皇太子之时,他还有两个兄长:燕王旦,广陵王胥。燕王、广陵王平日骄横不法,汉武帝绝不能将江山交给这种不肖子。但是,以他们的劣根性,在武帝百年之后会不会制造麻烦呢?汉武帝不能不考虑啊!

二是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据《史记·外戚世家》中褚少孙的补传记载:汉武帝确定立刘弗陵为太子后,就决心除掉钩弋夫人。

汉武帝严厉斥责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吓得脱下首饰,叩头认罪。汉武帝毫不手软,立即把钩弋夫人押送宫廷狱中!这位年轻的宠妃,当年紧握玉钩出现在年迈的汉武帝面前,有如神话。而今,被拖出宫门仍不停地回头哀求。汉武帝声色俱厉:你必须死!

为什么一定要除掉钩弋夫人呢? 汉武帝有自己的解释。

钩弋夫人死后,有一天,汉武帝闲来无事,问左右侍从:大家对处死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啊?侍从大着胆子说:马上要立她的儿子当太子了,为什么还要处死她呢?

汉武帝说:你们这些俗人不明白啊。历史上国家内乱,起因往往是皇上年少,母亲盛年。年轻的太后独居深宫,寂寞骄奢,淫乱之事难免发生,又没有人管得了,因为她是寡居的皇太后。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的事吗?

因此,武帝晚年,所有为他生过孩子的妃嫔,无论生男生女,全部赐死。

这就是汉武帝的“杀母存子”之法。对于年轻无辜的钩弋夫人,实在是太无辜、太残酷;但是,对于即将走人坟墓的汉武帝,不能不说是防患于未然。毕竟,汉代帝王,吕后实在是一个难以摆脱的噩梦。何况钩弋夫人实在年轻,立为皇太子时,刘弗陵才八岁,钩弋夫人不过二十来岁,让如此青春的皇太后守寡终生,有悖人的本性,会不会闹出绯闻,惹出事端,实在难料。

汉武帝的识人之明,举世公认。在“巫蛊之祸”

中,他犯了大错,也吸取了教训。刘弗陵的哥哥们骄横不法,绝对不能立为皇太子。而选择幼子刘弗陵,虽有无奈之意,也是英明之举。

不过,汉武帝只说了原因之一,还有一点他没有讲:杀死钩弋夫人,提前为霍光辅政扫清障碍。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霍光担任首席顾命大臣?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十几岁就人宫,二十多年中,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其谨慎小心无人可比。

但是,霍光是臣不是君,必须给他创造一个风调雨顺的政治环境。只要钩弋夫人在,霍光的执政能力将大打折扣。因为,钩弋夫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母后,皇太后的地位、权威,次于小皇帝刘弗陵,而高于顾命大臣霍光。这样,她就会成为汉武帝下世之后的又一个政治中心。

钩弋夫人如果干政,秉公执政的霍光将会与钩弋夫人成为政敌;即使钩弋夫人不干政,反对霍光的势力也会联合钩弋夫人,打着太后的旗帜作乱宫廷。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都会使霍光束手束脚,寸步难行。

后来的历史证明: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固然残酷,但对于维护汉代政权,也是必要的。

汉武帝走完了他七十年的人生道路,也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他是文治武功,还是穷兵黩武?是雄才大略,还是好大喜功?是一代英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