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柯智] 复制希特勒 >

第4章

[柯智] 复制希特勒-第4章

小说: [柯智] 复制希特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眼前浮现出一张姣美的脸庞,神情激动紧张,这不是自己的爱妃,被称为“战争女神”的瓦尔基丽吗?对了,她正在执行自己精心制定的计划……
    ……瓦尔基丽慢慢解开身上系的保险扣,双脚轻轻一蹬,象仙女一样飘飘欲仙。机上的其余乘客都抬起头,饶有兴味地注视着她这离奇的举动,嘴角上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这个新娘子,大概兴奋得发狂了吧!
    瓦尔基丽举起了随身携带的一个精美的化妆盒——那其实是一枚塑料炸弹,厉声喝道:
    “我劫持了这架航天飞机!”
    詹姆士·莱特坐在圣十字岛地下保垒的荧光屏前,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就象一个天赋的画家,在画布上抹上最后一笔油彩,偏着头,眯着眼,陶醉于成功后的喜悦。他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全世界都会为之目瞪口呆。
    为了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50周年,美、苏联合组织了代号为“红暴”的火星考察,公元2018年,“宙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起飞了。大约50万美国人在现场观看,另外,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它曾成功地独家报道了“挑战者”号失事和海湾战争对巴格达空袭的实况而蜚声全球——不仅在现场,还特派记者乘座“宙斯号”,通过人造卫星向全世界作电视直播。
    这是美、苏两国从对抗走向合作之后,第一次空间联合行动。两国的宇航员将在火星上工作九个月,建造永久性的营地。这是人类征服月球后又一次去征服另一颗行星。它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壮举,将永远彪炳史册。
    为了使这次火星探险更具有人情味,美国航空航天局别出心裁,特意邀请了宇航员的亲属登机送行到“自由号”空间站,然后在那里相互吻别,在太空上演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轻喜剧,以期取得轰动效应。
    “宙斯号”航天飞机的指令长杰克逊,是一个勇敢、健壮的黑人。他曾作过环绕火星的不着陆飞行,是这次“红暴”考察计划的开路先锋。可是,就在这次航行前一个月,他的妻子却在家乡宾夕法尼亚州的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祸。他办完妻子的丧事,沮丧万分地从纽约乘磁悬浮列车返回奥兰多。正当他在餐车上闷闷不乐地喝酒时,一个妇女撞翻了他的酒瓶。
    杰克逊火冒三丈,正要发作。一看却是一个美貌的少妇,她虽然已近中年,仍然风骚迷人。
    “呵,对不起!”女人牵起自己华丽的裙裾,揩干了餐桌上的酒迹。这使杰克逊非常过意不去。
    “没什么,请坐!”杰克逊挪开身子,让出旁边的座位,“我叫杰克逊,喝一杯好吗?”
    “瓦尔基丽。”女人微笑着点点头。
    瓦尔基丽坐下来,杰克逊注意到她胸前别着的一朵白色的绢花。
    “这是对丈夫的怀念。”
    “他怎么了?”
    “刚刚去世。”她两眼充满泪珠。
    同是天涯沦落人!杰克逊象遇到了知己,两人同病相怜,谈得越发投机。当车到奥兰多时,杰克逊已深深坠入爱河。
    这样,瓦尔基丽便以杰克逊未婚妻的身分,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宙斯号”。他俩商定,将在“自由号”空间站举行“太空婚礼”。当然,杰克逊并不知道,他上了一个大大的圈套!
    由于这次婚礼太浪漫,太够刺激了!全世界的报纸都把它作为头条新闻,大肆渲染。所以,当“宙斯号”发射时,全世界大约100亿观众,都津津有味地注视着电视机。当他们亲眼目睹瓦尔基丽劫持航天飞机时,都惊愕得说不出话来。这比“挑战者”号爆炸的火球,更令人惊心动魄!
    正在马里兰州戴维营度周末的美国总统霍普金斯面对荧光屏瞠目结舌,半晌回不过神来。本来这次火星探险计划,正是炫耀政绩,捞取资本的绝好机会,现在却变成了自己的“珍珠港”,授以政敌以把柄。他清楚地知道,要是不能当机立断,妥善解决这一非常事件,那么,他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将坐不住了。
    霍普金斯总统立即召集紧急会议,他的亲密助手国家安全顾问威利、中央情报局局长菲尔兹、国防部长基汀等人都惊惶失措,特别是航空航天局长弗兰克更是感到大祸临头。
    “这是美国200多年以来蒙受的最大耻辱!脸面都丢尽了!”总统暴跳如雷,一扫以往骄矜的举止和面孔上“永恒的微笑”,咬牙切齿地咆哮。只是他没有说清到底是美国的还是他自己的脸面。
    阁僚们都噤若寒蝉。
    “她是怎么混上航天飞机的?”总统对着弗兰克挥着拳头,又掉头转向菲尔兹,“她到底是谁?”
    还是威利沉得住气:“先与劫机者谈判,看她提出什么条件?”
    总统同意了。
    弗兰克拉出随身携带的手提式卫星通话器的天线,向航天飞机发话:
    “宙斯,宙斯!”
    “我是指令长杰克逊,请讲。”
    弗兰克把对讲机赶快递给了菲尔兹。
    “杰克逊,你干的什么好事?请劫机者通话。”
    等了一会儿,对讲机传来一位女人清脆的声音:“你是谁?”
    要在平时,这声音一定相当悦耳动听,可是现在听起来,菲尔兹只感觉到脊梁上一阵发麻。
    “我是中央情报局局长菲尔兹。你是谁?”
    “我是‘被压迫民族联盟’。”
    “谁?”总统迫不及待地问道。
    菲尔兹做了一个手势,制止了总统。
    “你有什么要求?”
    “好,听清楚:第一,释放所有被关押在美国监狱里的麻醉剂商人。”
    “你是指毒品贩子吗?”
    “不准打岔!第二,废除所有的引渡条约。第三,停止对圣十字岛的军事封锁!”
    又是詹姆士·莱特干的!总统气得破口大骂:“这个恶棍!土匪!”
    “怎么办?”菲尔兹请示总统。
    总统一把抓过对讲机,大叫:“美国绝不屈服!”
    “好!我就拉响炸弹!”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座的阁僚们都清楚,只要炸弹一响,航天飞机的密封舱出现任何一个小孔,机上的人员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机舱减压而死亡,这次火星考察计划就将葬身太空坟场。
    “还是先稳住她。”弗兰克小声嗫嚅道,似乎想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
    “听着,我们立即开会讨论你的条件,”菲尔兹想用缓兵之计,凑近对讲机,“你先让航天飞机停靠在空间站。”
    “不行!我只给你们十秒钟答复,现在开始倒数计时:10、9、8……”
    作出抉择太困难了,霍普金期面临绝境,冷汗涔涔:要么航天飞机爆炸,自己将因失职而被国会弹劾;要么屈服于讹诈,自己的名字将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总统万般无奈,当倒数计时数列“0”时,他只得颓丧地对着话筒,颤抖地说道:“我同意。”
    “首先解除军事封锁。”
    “我命令,取消‘海豹’计划。”霍普金期向国防部长基汀下达命令后,瘫倒在座椅上。
    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的记者,不失时机地将镜头从航天飞机上拉开,然后对准加勒比海圣十字岛周围的海城。
    霍普金斯总统眼睁睁地看着“霍普金斯”号航空母舰掉头驶回美国本土,对他来说,不啻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七  大毒枭
    “前进!”
    “为了复兴第三帝国!”
    这是白色的粉末,从瘾君子口中飞出来,落入塑料袋,塑料袋又封装好……飞机倒着飞向丛林……白色粉末流进机器出口……白色粉末又变成了古柯树叶……
    许多画面和声音闪过,莱特觉得不可思议。终于,他弄明白了——时光在倒流!
    在全世界的毒枭中,有许多希特勒的崇拜者,但是,他们尽是些战术家,缺乏全球眼光……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猖獗一时的哥伦比亚“麦德林”集团的三巨头巴罗勃·埃斯科瓦尔、卡洛斯·雷德和罗德里格斯·加查被国际刑警俘获或击毙以来,可卡因跨国“卡特尔”便采用疯狂的报复行动,血洗西半球。
    首先,可卡因“卡特尔”的恐怖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绑架并杀害“蛤蟆”——告密者,在严刑拷打之后,将他们的尸体挂在树上,割断咽喉,拉出舌头挂在胸前。这是最可怖的惩罚:麦德林领带。
    接着,一架从波哥大飞往纽约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67”客机被麦德林集团放置的定时炸弹炸毁,机上365人全部罹难,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头号惨案。“卡特尔”打电话给波哥大的左翼报社《旁观者报》,声称炸毁飞机是要处死另一名“蛤蟆”。
    恐怖组织变本加厉,大开杀戒,他们在司法部门口枪杀了大法官,在寓所里杀害了总检查长,在办公室里绑架了警察总长并弃尸郊外……霎时间,腥风怒号,血雨倾盆。在整个哥伦比亚,遭到屠戮的官员、军警和平民百姓总计高达20000人!“卡特尔”还把毒手伸入美国,他们在华盛顿枪杀了驻美大使,因为他以前在司法部工作时,曾签署过逮捕毒枭的文件。“卡特尔”还公然悬赏100万美元杀死美国缉毒署署长,真可谓猖狂至极!
    1993年底,哥伦比亚索科迪勒拉山脉。
    联邦缉毒署的特工希金斯睁大着双眼,透过“AH—1眼镜蛇”直升飞机的舷窗,仔细搜寻莽莽的热带丛林,直升飞机根据“长曲棍球”卫星上发射的电波,不断校正飞行的航向。现在,飞机正沿着亚马逊河的支流卡克塔河飞行,已经接近了“可卡因”王国的心脏。
    为了直捣贩毒集团的心脏,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首先由特工希金斯在芝加哥冒充“杜邦化学公司”的推销员,向被怀疑为“卡特尔”供应原料的商人销售了50桶乙醚,并在其中一个桶里悄悄地安装了追踪器。通过卫星跟踪,发现这批货由北向南横穿美国大陆,运到了墨西哥弯的滨海城市新奥尔良,然后经过加勒比海,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圣马尔塔港上岸,然后被运送到南部亚马逊特别区的卡克塔河谷一个与世隔绝的林中空地。通过卫星摄影,终于发现了毒枭的巢穴“黄金庄园”。
    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来自“金三角”和“金新月”的毒枭也聚首于此,向新的可卡因之王“酋长”讨教。这一天,卡克塔河谷警备森严,谁能料到这风景如画的丛林中隐藏着杀机。
    执行这次突袭任务的,是驻在美国蒙大拿州哈里逊堡的1127特种部队。为了执行这一绝密计划,他们冒着侵犯别国领空的危险,甚至没有通知哥伦比亚警方,而只是由中央情报局的希金斯引导。他们从巴拿马运河永久租让区的马登机场起飞,沿太平洋低空飞行,在哥尔哥纳岛上空进行空中加油后,直插卡克塔河谷。
    布莱克少校坐在机舱的尾部,他头戴一顶绿色的贝雷帽,上面是箭与剑交叉的金色帽徽,这是无坚不摧的象征。他轻声哼着特种部队的队歌“蓝光凯旋曲”,深情地望着自己的部下。这些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小伙,“只要给他们一把长梯,就能摘下天上的月亮。”
    直升飞机终于发现了森林中的秘密跑道,降落在林中的空地上,头戴贝雷帽的士兵鱼贯跳出,这时,他们遭到一阵猛烈的射击,子弹象暴雨般袭来。他们匍匐在地,来不及整顿好队形,立即使用M—16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