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奇麟异凤 >

第74章

奇麟异凤-第74章

小说: 奇麟异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龙一见立即拱手,说:“烦请小师傅禀报素莲师太,就说萧银龙,裘若兰已遵谕前来
面谒。”
小尼姑一听,立现诧异神色,茫然问:“两位施主何时接到本庵师太的请柬?”
银龙心知有异,立即和声说:“就是今日傍晚!”
若兰在旁又补充一句说:“我们发现师太的纸柬,已是初更时分了。”
小尼姑一听,神色愈加惊异,略一沉讥思,讷讷的说:“莫非与刚刚逃回的三师姊有
关………”
银龙一听,知是说的蒙头尼姑,因此未待小尼说完,立即连连颔首说:“是的,是的,
正是那位小师傅。”
小尼姑一听,面色微微一变,光头一点,急声说:“两位施主请稍候,贫尼即去禀报师
太。”
说罢,转身疾步走去,脚下显得矫捷轻灵。
银龙、若兰一看,即知小尼姑颇有武功根基。
两人目光随著小尼姑的背影举目前看,只见七八丈外的大殿,建筑巍峨,殿门大开,内
悬数盏琉璃灯,射著清亮光辉。
由於正中神像高大,看不清殿内供奉何神,根据庵名判断,想是‘南海菩萨观士音’。
大殿阶前置一巨大香炉,院中青石铺地,左右侧殿之前,植有奇花翠竹,显得井然有序。
银龙正在观看,蓦闻若兰低声说:“龙哥哥,想不到蒙头尼姑的水性竟高得如此惊人,
听方才那位小师傅说,她已经逃回庵来了。”
说著,又看了庵内一眼,只见大殿门内,正有几个光头小尼姑,探头探脑的望过来,接
著又以警告的口吻说:“稍时见了那位师太,可要………”
若兰的话尚未落,方才进去禀报的那个光头尼姑,已匆匆走出大殿,急步向著庵门走来。
小尼姑来至庵门,神色惊异中,面绽笑容,立即礼貌的说:“两位施主请先至静室稍候,
师太即刻就来。”
说罢,转身在前引路。
银龙、若兰随在小尼姑身後,向庵内走去。
经过侧殿阶前,走进大殿右侧的角门,即是一间静室。
室内布置整洁,令人立生闲逸朴实之感。
银龙、若兰两人就座後,即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尼姑,送来两杯香茶。
稍时之後,门外走进一个霜眉童颜,身穿灰布僧袍的老尼姑来。
只见老尼姑,面色红润,眼神内蕴,满面慈祥的含著微笑,手中拿著一串念珠,显得飘
逸脱尘,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银龙、若兰,两人一见素莲师太,情不自禁的肃然立起。
老尼姑一进门,立即慈祥的含笑说:“不知两位小施主深夜来庵,贫尼未能亲自相迎,
尚请两位小施主海涵。”
银龙、若兰,知老尼即是素莲师太,听了师太的话,知道这中间定有蹊跷,於是,两人
立即施礼恭声说:“晚辈等深夜打扰师太清修,已是不当,怎敢再劳师太亲迎。”
素莲师太,立即祥和的笑著说:“两位小施主不必太谦,请坐,请坐。”
三人分别坐好,师太首先问明银龙两人的师承,姓名,才询问两人的来意。
银龙立即恭谨的将店中接到纸柬的经过说了出来,湖中遇到蒙头尼姑的事觉得这时尚不
便说出,最後,恭声说:“这是那张纸柬,请师太过目。”
说著,双手的将那张小纸条,递给素莲师太。
素莲师太接过一看,立即祥和的哈哈一笑,神色间毫无一丝嗔意,接著转首对立在一侧
的光头尼姑,慈祥的说:“看你三师姊可曾换好新衣,命她即刻前来见我。”
扁头尼姑,恭声应是,转身走出静室。
这时,银龙、若兰,似有所不悟,不觉相互看了一眼。
素莲师太含笑问:“两位小施主,来时途中,可曾发生什么事情?”
银龙不便相瞒,即将湖上遇到蒙头女人的经过述了一逼。
这时,门外与光头尼姑,同时走进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清秀尼姑来。
素莲师太一见,立即祥和的说:“了因,将你今夜所历经过告诉这两位小施主吧。”
说著,指了指坐在宾位的银龙和若兰。
银龙、若兰,立即颔笑欠身为礼。
了因尼姑,面上微微一红,施礼见过银龙、若兰,接著有些羞涩的说:“贫尼傍晚时分
赴城购买灯油,距徐州城门尚有半里,即见前面急步走来一位艳丽道姑………”
若兰心中一动,急问:“那道姑约有几许年纪?”
了因尼姑,略一沉思说:“那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我没能看得十分清楚,想来不会超过
三十岁。”
说著一顿,神情略带愠色,继续说:“道姑急步匆匆,神色显得有些焦急,在经过贫尼
时,极注意的看了贫尼一眼,突然急扑过来,贫尼不知艳丽道姑心怀诡谋,竟被她出手擒
住。”
了因尼姑说至此处,清秀的面庞上,又掠上一层羞忿红晕。
银龙似有所悟,正待问话,了因尼姑继续说:“艳丽道姑,将贫尼逼至无人之处,点了
贫尼麻穴,急将僧衣脱下,一并拿走,幸遇一位功力深厚的老人,为贫尼解开穴道,并将贫
尼护送至湖边,但乘去的小艇已不见了。”
若兰已然大悟,急声问:“那个艳丽道姑,可是身穿乳黄道袍,外罩粉红短袖对襟长夹
衫………”
了因尼姑未待若兰说完,立即颔首说:“是的,是的,手中尚拿著一柄玉拂尘。”
银龙立即忿忿的说:“那就不错了,正是以媚术害人的妙妙仙姑。”
了因一听是妙妙仙姑,面色不觉顿时一变,目光立即望了师太一眼。
素莲师太,低声宣了声佛号,神色依然平静的说:“想不到竟是这孽障玩的玄
虚!………”
扁头尼姑未待素莲师太说完,俯首立掌,急上一步,恭声请命说:“弟子愿即至湖上除
去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
说话之间,眉宇带煞,双目闪光。
素莲师太,立即肃容正色说:“恶人自有恶人除,妙妙仙姑造孽过甚,终难逃脱劫数,
只是时机未至而已,你不可为此妄动嗔念,损害你自己的修为素养。”
扁头尼姑俯首应是,依然退回原处,神色立即恢复静谧。
银龙、若兰见事情已经大白,立即起身告辞,同声歉然说:“晚辈等初涉江湖,阅历浅
鲜,遇事不能慎思精辨,以致贸然前来打扰师太清修,现在夜已更深,晚辈等就此告辞,失
礼之处,尚请师太见宥是幸。”
说著,双双躬身施礼,一揖到地。
素莲师太慈祥的呵呵一笑,伸手相扶,说:“现在天色已是三更,两位小施主,半夜奔
驰,想也有些饥饿,就在庵内进些斋饭再走不迟………”
银龙、若兰,未待师太说完,慌忙接口说:“惊扰师太过久,晚辈等心甚不安,且明日
仍须赶路,师太盛情,晚辈等心领了。”
素莲师太见两人决意离去,也不再挽留,转首对两个光头尼姑慈祥的说:“两位小施主
因事不便在此久停,你俩可代为师送两位小施主过湖。”
说此一顿,神色略现肃容,继续说:“送至即回,切勿生事。”
两个尼姑同时恭声说:“弟子遵命。”
银龙本待待推辞免送,继而一想,小艇无人驶回,因此话至口边,又停止了。
五人走出静室,素莲师太一直送到庵门,才说声保重转身走进庵内。
银龙、若兰随在两个尼姑身後,沿著青石大道,直奔湖岸。
这时月华似水,夜风徐吹,两侧竹林,发出轻微的沙沙响声,一轮皎月,高悬中天,显
得又亮又圆。
来至湖岸,凉气扑人,送来阵阵清馨气息,湖面翠荷中,不时传来鱼儿跃出水面的清脆
声音。
两个尼姑,迅速解开一艘较大游艇,银龙、若兰,飘身落至艇上,两人并肩坐在艇前。
桨荡水响,艇身似箭,沿著水道,直向来时的方向驶去。
片刻不到,已驰出荷群,湖面依然静止如镜,小艇疾进如飞,较之在荷群中尤快,两舷
已发出啪啪水声。
银龙、若兰互看一眼,知道身後两个尼姑的功力俱都不凡,妙妙仙姑如非暗施偷袭,要
想得手,也不是一件易事。
半个时辰不到,小艇已达南岸,银龙、若兰转身谢过两个尼姑,纵身上岸,向著徐州北
关,如飞驰去。
遥见城门已关,只得越城而入,这时三更已过,街上仍有三五成群的借游行人和醉醺醺
的酒客,不少酒楼茶肆,依然灯火通明,传出谈笑之声。
银龙、若兰回至客栈,店门果未关闭,门下依然悬著两盏灯笼,一个店夥正坐在凳上倚
门磕睡。
两人回至上房,顺手闩门,并未再燃烛光,相互说声“晚安”分别进入两端内室就寝。
一阵喧嚣叫卖声,将银龙、若兰惊醒,睁眼一看,天已大亮。
盥漱完毕,店夥已将早餐送来。
饭间仍谈论著昨夜发生的事情,两人一致认为素莲师太是位武功高绝,修养有素的佛门
高人。
这时,阳光已射至院中,不急於上路的客人,才开始纷纷离店。
若兰看了,立有感触,急对银龙说:“龙哥哥,一般急於赶路的人,多宿城外,我们为
何不至城外客栈中问问,也许龙女老前辈宿在城外。”
银龙立被提醒,不禁轻拍一下桌面,懊恼的说:“真该打,这点简单的道理,我怎的竟
想不起。”
说著,匆匆进完碗中米粥,起身急声说:“兰妹走,我们去南关。”
说罢,两人并肩走出上房,直至店外。
街上行人依然接踵擦肩,喊叫喧天,早市正盛。
银龙、若兰,在拥挤的行人中,好不容易挤至南关,出城一看,南关街上仅有四家客栈。
两人抱著满腹希望,由北向南,逐一询问,一连问了三家,店夥俱都摇摇头,两人心中
热望不觉凉了不少。
最後一家,也是城外最南端的一家,再向前走已是田野了。
门前两位店夥,一见银龙、若兰走来,立即向前含笑招徕。
银龙即向店夥探听,并将龙女老前辈的衣著,面貌,年龄,一一说了出来。
岂知,两个店夥,竟然同声说有,其中一个较富经验的店夥,并指出那位女客一双微显
棕色的明亮眼睛,必是苗疆女子。
银龙、若兰一听,惊喜欲狂,立即取一锭二两重的银子,赏给两个店夥。
两个店夥一见,和银龙、若兰的心情毫无两样,也是惊喜欲狂。
於是两个店夥争著述说蛮荒龙女来店的时刻,住的什么房间,衣裙大氅,发型蛮靴,由
头至足,一处无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俱都详述出来,只说得口沫横飞,脸红脖子粗,
已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银龙,由於心情兴奋,不时随著两个店夥述说龙女老前辈时的神态,发出愉快的哈哈大
笑。
若兰立在银龙身侧,也忍不住斑兴的举袖掩口,发出轻微的格格笑声。
相问之下,蛮荒龙女刚刚过去五日。
银龙谢过两个店夥,转身向南关城门走去,这时两人心中显得惊喜、焦急,又有一丝後
悔。
惊喜的是,访问到了龙女老前辈的行踪。
焦急的是:街上行人如此拥挤,恨不得即刻飞回客栈。
後悔的是:昨夜为何不至城外来询问,今晨为何不结清店账,骑马出城。
两人好不容易才挤回客栈,结清店账,乘马再驰出南关,已近午时了。
飞马经过南关最後一家客栈时,两个店夥正在门前兴高彩烈的招呼客人,似乎没看到银
龙、若兰。
乌骊、枣红,一个全身乌黑,一个通体赤红,俱是良马宝驹,十几里路,片刻即达。
因此,银龙、若兰,途中每到大镇县城,必定下马寻找客栈,探询龙女老前辈的行踪。
几日下来,虽然没追上龙女老前辈,但有了一个正确的结论:龙女老前辈,每两日宿一
次店,多在郊外偏僻客栈,想是为减少意外事件,时间上,多在初更以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