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618章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618章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也不敢太大,晋冀京津四地的钢铁市场,目前主要是由燕京钢铁跟冀北的几家钢铁企业所主导,虽然也不排斥外地钢铁产品进入,但要是梅钢现在拿四五亿甚至更多的资金,直接在石门这个晋冀枢纽、京津门户之地建造北方最大规模的钢铁物流贸易园,怕是对成叔叔你不利。”

梅钢进入清河投资钢铁物流园,影响都不会特别大的,有利梅钢缓慢地往晋冀市场渗透,每年输入三五十万吨甚至一百万吨的钢铁产品,对晋冀京津钢铁市场每年近两千万吨的需求,不会产生什么惊扰。

石门不仅是冀省的省会,更是晋冀京津四地的陆路物流枢纽,梅钢若在石门投入巨资建造大型的钢铁物流贸易基地,引起冀省本地的大型钢铁企业反对是必然的,而燕京钢铁这个北方钢企的龙头老大,也极有可能会跳出来说三道四。

毕竟梅钢这么搞,对燕京钢铁等企业来说,这完全是近身进逼战术。

成文光的心思,也是想促成地方经济发展,但在燕京钢铁以及冀省本地将承受更大竞争压力的钢企心里,则将是完全另一种想法;而且这些企业对政局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而对梅钢来说,炼钢业务未来两三年内没有大规模的扩张计划,会根据现有的现金流,会再建设一些小规模的精品钢生产线或者收购一些地方中小型的钢企,以丰富产品线,增强对市场的渗透力,产能会逐步扩大到七八百万吨规模的样子。

在市场建设、技术消化等方面没有进一步的成熟之前,沈淮还不会考虑启动更大规模的新浦钢厂二期建设。

就梅钢目前的产能来说,也没有必要对燕钢以及冀省几家钢铁企业做出气势汹汹的树敌姿态,华东高增长的市场,已经能完全容纳梅钢当前的发展了。

成文光点点头,知道沈淮的考虑是成熟的、全面的,不过他还是有不同的看法,说道:“你的考虑不错,不过啊,竞争有竞争的好处。从人的惰性来说,厌憎竞争,因为竞争带来压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竞争同时带来增长的动力。现在搞国企改制,根本性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大多数国企竞争力不足嘛,要是国企能在开放的市场竞争站稳脚,就没有必要改什么?市场是试金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现在东华市的情况,我看也未必就对梅钢不利,对东华地方发展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

“要是成叔叔希望我过来当鲶鱼,我自然是责无旁贷。”沈淮说道。

“不要说得这么可怜兮兮。”成文光哈哈一笑,侧过头,对一直参与他们谈话,但很少说话的陈勇军,吩咐道,“我觉得省里可以出面推动一个大型的钢铁物流及加工园区的招商项目,让石门钢铁集团参与进来,然而对梅钢、对燕钢、对唐钢、江宁钢铁等企业发招商函。省里不设什么有偏颇性的门槛,让几家公开竞争,要是燕钢等其他企业都选择放弃,最终建设权落到梅钢的手里,他们也不能怨我将好处留给自家人。”

陈勇军点点头,说道:“成省长跟沈淮的说话,我都记着呢,我上午就抽时间整理出来。”

这时候成怡推门进来,催他们出去吃早饭,而外面的朝阳,将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台上摆放的花草叶丛洒进来,照得书房通透明亮。

陈勇军起早就吃过东西,就不去餐厅陪同用餐。

他们刚到冀省,很多事情都不熟悉,成文光上午的活动安排,他也要联系确认一遍,还要抽时间将刚才书房谈话的几处要点记下来,免得有遗忘。

陈勇军将本子合起来,装进口袋里,也暗感在石门筹建一座更大规模的钢铁物流园的主意甚妙。

成文光到冀省任职,不仅宋纪两家,地方上也寄以希望的,肩负的,除了调整冀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有振兴冀南经济,推动晋南线、冀河港建设等重任。

下车伊始,总是一团乱麻,在经济及产业发展上,除了冀省自身固有的一些滞后弊端外,亚太金融危机对冀省的冲击,没有南方省市那么强,但多少也有些波及——工作要怎么展开才能有效迅速,要怎么才能冀省站稳脚,下聚拢人心,上加强纪宋及其他中央领导的信任,不仅成文光要思考,陈勇军这些随行赴任的下属也需要思考,向成文光提供有分量的建议,才算合格,才算不辜负信任。

石门钢铁物流及精加工园区项目,规模不会太大,但注一注水,总投资大概能拉到十亿左右。这对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的石门市,是一个强的促进剂,但也许更主要的是对燕钢及冀北几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刺激作用。

他们若不想梅钢气势汹汹的进军晋冀京津的钢铁市场,石门市是他们最后的阻击主阵地,可能还会进入清河对梅钢进行阻击——这么一来,冀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就陡然多了许多的活力。

虽然沈淮跟成文光的谈话,没有特别提及石门钢铁集团,但陈勇军相信沈淮跟成文光都有关注石门钢铁。

石门钢铁集团规模不大,此时年产铁三十五万吨、产钢四十万吨,在石门市要算大企业,但放之国内钢铁产业,又是微不足道的小厂。

石门钢铁集团九四年就改制了,除了石门市政府占有一定的股份外,真正的大股东不是别家,恰恰是胡家控制的国资央企金石国际集团。

这时候好戏就来了,石门钢铁作为地方参股的钢企,成文光点名由石门钢铁参与物流园的项目,算是保护地方利益,但是石门钢铁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现实的产能,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实力,将整个物流园的项目都承包下来。

这时候就要看石门钢铁背后大股东金石国际集团的反应了。

如果金石国际背后的胡家想亲自阻击梅钢进入晋冀京津的钢铁市场,除了大规模的参与钢铁物流园的建设,同时为了匹配钢铁物流园的实际物流贸易规模,必然也要更大规模的扩大石门钢铁的产能。

想到这里,陈勇军也能明确成文光为何对这个准女婿这么器重了,梅钢不管掌握谁的手里,完全是一张强力牌,甚至都未必要将这张牌打出来,只要势态足了,就能产生足够的惊忧效果——就会有他们所需要的变化。

第七百三十一章图书馆恋人

成怡夜里在火车上没有怎么睡,吃早饭时连打了好几个哈欠,上午实在撑不住,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的看沈淮两眼,就把他丢下,一个人溜跑上楼补觉去了。成文光刚到冀省主持政府工作没两天,有太多的事务、太多的人要接触,整个人是分身乏术。即使是陈勇军,上午都不可能抽出时间来陪沈淮。

沈淮倒无所谓,有时间闲下来,就借这个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冀省的经济及产业发展情况。

想了解冀省最全面也最准确的经济数据,最好的地方就是省政府办内部的资料室。沈淮在党内也是中层干部,冀省内部的一般文件,对他没有保密上的限制。

陈勇军赶着陪成文光去会见客人,到办公室拿了一张临时通行证,让黎明时随同到火车站接站的司机,陪沈淮去资料室。

资料室的门敞开着,也不知道值班人员跑到哪里去了,探头往里看了看,里面存放资料的房间,竖着好几排长架子,密密麻麻的堆放都是各种印制材料。

从里门进去,只有一条过道顶棚亮着一长溜的日光灯,也看不到里面有没有人在。

沈淮看着资料室的管理颇松,他有临时的通行证,也不怕给人误会,便让司机先去忙,他直接进去先看资料。

资料室外面就是冀省政府研究室,有关国内外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冀省的详实经济数据,在这里都能查到。

冀省经济整体上跟淮海相当,但在产业发展结构严重的北重南轻。

冀北的滦城钢铁产业规模,比东华不弱,愈七百万吨钢铁年产能以及其他相关的矿产开发及重工产业,成为其绝对的经济支柱,此外每年还要上亿吨的煤炭从冀东北出港。

相比较之下,冀中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就差了许多,便是省会石门也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支柱产业,也就清河市的化工产业较成规模。

沈淮之前能看到冀省的一些财经报告,但远没有资料室这边的一手材料来得详实——一直都没看到有工作人员过来值班,沈淮不清楚成怡她爸什么时候会整肃冀省政府内部这种散漫的工作作风,不过也觉得这些资料的搜集跟整理,水平颇高。

沈淮想想也不觉得奇怪,过去几十年,国内高水平知识分子的出路十分有限,从政的优先权一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倒是近年来地方上提倡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有一些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在仕途上的发展谈不上特别的顺利,从党政机关里走出去下海经商获得成功的人大有人在。

地方推动国企改制,许多政府任命的国企经营者,转身下海变成民营企业家也大有人在。

沈淮就坐在角落里看资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裤兜里的手机振动起来,接通才知道成怡躺床上睡了两个小时,就再也睡不着,问他在哪里,问他中午想吃什么。

“我想吃什么,你都上街买回去做,我啥时候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沈淮笑着问成怡。

“你想得美啊,顶天到省政府食堂,打两份你喜欢吃的。”成怡说道。

成怡她爸妈刚到石门没两天,对周围环境还不熟悉,在家里准备什么饭菜太麻烦了,除了简单的早餐自己准备外,中饭、晚饭都是从政府食堂打了饭菜回家吃,伙食不错还方便。

沈淮看手表才过十点钟,听到成怡等会儿给她妈支使着要到政府食堂来打饭菜,就让她先到资料室来。

省委大院就跟省政府大楼隔一条街,不到十分钟,成怡就从门口探头往里看,见沈淮在角落里席地而坐,走进来,说道:“你一个人躲这里,不怕人把你当贼捉了?”

“那你还不去举报,跑过来不怕一起给捉了?”沈淮笑道。

“我可没你想的那么没良心。”成怡手里提着她妈交给她打饭菜的饭盒,弯过腰来看沈淮在看什么资料——她乌黑的长发简单拿皮筋扎了一个马尾辫甩在肩膀,弯过腰,长发歪到一侧滑下来,一截落在沈淮的肩膀上,仿佛黑绸缎,也仿佛黑夜里闪光的瀑布。

沈淮侧头看去,只见成怡的脸蛋就挨在眼前,娇嫩白皙,跟新剥的煮鸡蛋似的,肌肤晶莹水润,眼眸子微微敛起来,鼻梁秀直,红润的嘴唇微微撅起,叫沈淮忍不住想凑过去啄一口。

可能临近中午,外面天气没那么凉,成怡过来就穿了一个海马毛的开衬外套,里面就穿了一件白色蕾对襟的女式衬衫,衣领子扣得倒紧,可能是衬衫较小的缘故,能清晰地看到一对玉兔沉甸甸的压下来,将衬衫前口绷得紧紧的。

虽然上回在燕京无意间在成怡换衣服时推门进去过,只是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沈淮最深的印象就是成怡的身子一片雪白,但在看清楚那对玉兔之前就给成怡的手捂住,心里还颇有些遗憾——现在遗憾就更深了。

成怡眼睛有些近视,平时也不习惯戴隐形眼镜,角落里光线不好,她要看清楚沈淮手里资料上的内容,眸子微微眯起仿佛新月,人也不由自主的挨得更近。待看到沈淮正侧头看她,她也盯沈淮的眼睛看,不知道哪里有什么不对劲,问道:“你看什么,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过了那么三五秒钟,或者没那么长的时间停滞,成怡才蓦然惊觉两人是挨得太近了,两人的脸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