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12章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12章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性质的晚宴,想必东华有成千上万的人巴不得有机会参加——这时候还让他回去把妻子接过来,赵东颇感意外,但也只能理解为谭启平平易近人。

沈淮把车钥匙递给赵东,说道:“你去接明霞过来。”

“小赵打个电话跟你爱人说一下,让黄羲走一趟就行。”谭启平说道。

“不要这么麻烦了,我爱人从家里打车过来也方便。”赵东说道,他还真不敢拿架子让谭启平的司机替他开车去接妻子过来。

“不麻烦,能有多少麻烦?”谭启平说道,不容赵东拒绝,直接回头就喊在厨房里帮忙的黄羲开车去接人,又让沈淮、赵东他们都进客厅来说话。

也没有旁人,大家就坐在客厅里说话。

谭启平居中坐在棕色的软皮沙发,腿翘起来,跟沈淮说道:“梅溪镇早初就是县属区的中心镇,县属区撤销了,但梅溪镇的底子还在那里。现在把鹤塘镇并进来,无论是居民人口,还是各项财税经济指标,都符合特大镇的要求。如今省里要抓县域经济的崛起,市里就要抓乡镇经济。除了现有的县城所在乡镇街道,我还打算从东华挑几个典型、在发展上有过硬成绩的乡镇,升格外副处级镇,以此拉一拉东华的发展。就梅溪镇眼前的发展趋势,只要保持下来,肯定是要占一个名额的。”

国内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些经济强镇已经逐步的升格为副处级镇。不过,就东华市而言,目前还只有县城所在的乡镇及街道是副处级镇,没有在经济发展上有特别过硬成绩的乡镇涌现出来。

唐闸区早初也只有不到三十万的人口,而梅溪镇合并鹤塘之后,人口就有九万多。东华市西北三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有两千万到四千万之间,而梅溪镇在合并鹤塘之后,今年的财政收入就能达到两千万五百万,至少在东华地区,升格到副处级镇没有什么过份的地方。

九二、九三年,沿海城市增长幅度都很大,东华却是温吞水,没有特别的起色。谭启平是市委书记,不能直接插手市政府的工作,不过挑七八个经济强镇破格升级,以领头羊的效应,带着一个区域的整体抬升,说不定会达到好的效果,也是他完全能越过高天河可以做的事情。

沈淮不知道这是熊文斌还是其他什么人给谭启平出谋划策……

东华那么多正科级官员里,跟沈淮差不多年纪的,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而像沈淮那样有机会到乡镇或正科级处局担任一把手的,更是凤毛麟角;二十五六岁的副处级,则一个都没有。

虽然中央组织部还没有正式颁布党政干部升职年限的条例,但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明确。

沈淮就算成绩再醒目,要不想特别的引人瞩目,照着正规的程序,也要再熬一两年再提拔副处级才能更说得过去。

不过梅溪镇升格副处级镇,沈淮以及何清社作为梅溪镇党政正职,随之水涨船高,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沈淮不贪图这个副处级,故而听到谭启平说这事,也是平淡待之。

谭启平见沈淮脸色平静,知道区区一个副处级在宋家小辈眼里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转了个话题,关心起周明的工作,问道:“周明到梅溪镇也有大半个月了吧,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周明心里则为梅溪镇升格而惊讶,正在盘算升格后,沈淮跟何清社升副处,梅溪镇还能有几个正科名额?

鹤塘跟梅镇合并后,副书记、副镇长的人数就会变得有些多,袁宏军也只能屈于何清社之下,担任副书记,其他人的地位自然就要更差之。周明心里盘算着,除了袁宏军、李锋二人,大概也只会有两三个副镇长能够明确提拔为正科级。

周明自然希望能轮到自己,但想到沈淮今天对他的态度,要是最终的人事名单由沈淮来决定的话,他的希望很渺茫。

当然梅溪镇人事最终决定权在区里,区委书记杨玉权几乎就跟沈淮穿同一条裤子。而一旦杨玉权跟沈淮有所默契,在梅溪镇的人事任命上,潘石华是没有可能插上手的。

想到这里,周明心里倒有暗暗焦急,没有在意到谭启平把话题这么快转到他身上来,见大家看着自己,脑子有些卡壳。

苏恺闻看到周明有些走神,就替他把话题接上去:“对了,金峰纸业郁文亮一直说要投资建新厂,周明你前几天说郁文亮给你说同意要把新厂建到梅溪去,这事谈成了没有?”

今天的事情,周明还没有跟苏恺闻沟通,见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心里则更是不痛快,也知道他只是无心,见谭启平跟他岳父也关心地看过来,说道:“沈书记说还要对金峰纸业进行全面的调研。”

“周明啊,周明。”沈淮指着周明摇头而笑,“瞧瞧你称呼我的,我们都知道你谈事特公私分明、特一本正经;但是呢,不知道的听了,还以为你在梅溪镇给我欺负呢。”

熊文斌、谭启平哈哈一笑,都说周明称呼沈淮太正经了,彼此坐下来,没有必要这么生分——周明是满肚子苦水,不知道谭启平跟岳父是不是真不知道他在梅溪镇给沈淮欺负。

苏恺闻也是半真不假、故作正经的跟沈淮说道:“谭书记是让周明去给你当助手的,把精兵强将都调给你使用;你可是不能真欺负他。”

沈淮笑道:“谭书记真要不吝啬把精兵强将都给我,就应该把你苏恺闻也调梅溪镇来给我管。”

听着沈淮笑言下藏着扎人进肉的刀子,苏恺闻脸上抽搐了一下,不得不脸上保持微笑,心里却把沈淮骂了个底朝天:想管老子,你够格吗?

沈淮这才跟谭启平、熊文斌解释金峰纸业的情况:“周明今天在会议提出金峰纸业有意投资建新厂的事情,不过会中有人提出异议,说是金峰纸业在新津污染严重,在当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我就让周明继续跟进这件事,把情况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沈淮这么说,在谭启平跟岳父熊文斌前面直接否定他的工作,周明心里更是堵得慌,却又不能说沈淮的不是。他要不是过份想在会议突出自己的成绩,而能事先跟沈淮沟通一下,无论沈淮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可能公开的让他挂不住。

谭启平听沈淮说了事情原委,点点头,说道:“主持党委工作,发展经济是核心,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其他因素——能不能接受金峰纸业的投资,是要调研考察清楚。”也就不再去问周明在梅溪镇的工作情况如何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合作

等黄羲开车接肖明霞过来,谭启平就招呼大家进餐厅。

没有人理会周明今天的不痛快,热热闹闹的围着圆桌吃过饭,谭启平说道:“客厅现在要让给妇女同志,那我们还是进书房聊天。”

沈淮不知道谭启平还有什么事情要谈,进了书房,就直奔靠阳台角落的转脚椅坐下来,看到他去年送给谭启平的那樽弥勒佛圆雕,还摆在那张木色沉郁的书案头,似乎提醒着他,他曾经跟谭启平也有一段“甜蜜”时光。

“你怎么坐那么远,怕我要吃了你不成?”谭启平笑问沈淮。

沈淮从兜里掏出香烟跟火机,说道:“我怕忍不住想要抽烟,凑过去叫谭书记你抽我的二手烟,就太没礼貌了。”

谭启平挥手一笑,一副随沈淮去的样子,要熊文斌、赵东他们坐到跟前来。

书房里没有太多的椅子,周明陪着苏恺闻端了两把椅子过来,看到沈淮真就把连阳台的玻璃门打开一条缝,坐到那里抽起烟来。

谭启平不抽烟,故而就连熊文斌都不会在他跟前抽烟,苏恺闻、周明他们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市常委几个实在是烟瘾大的,有时候熬不过开会时间太长,还要趁谭启平心情好的时候拿出烟来抽——倒是沈淮悠然自在地享受着饭后一支烟的快乐,手里还把玩着那只看上去质朴,但也相当有质感的银制火机。

周明将椅子放在赵东的身边坐下来,也不得不承认,沈淮就算把他踩得浑身创伤,他都没有资格在谭启平跟前诉苦。

“市钢厂跟富士制铁谈的合资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谭启平见沈淮二脚高跷的抽着烟,无意做一个垂耳恭听的小辈,也没有办法说他,就开门进山,直接进入主题,“也是市钢厂的人给你们梅钢抽得太狠了,富士制铁对合资后,市钢厂能否为合资工厂提供足够的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及熟练工人,存有疑惑,现在有点打退堂鼓。”

“这个不能怨我们,国家规定大学毕业生都可以自由择业了,也鼓励人才自由流动。”沈淮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市钢厂留不住人,应该先自己反省,顾同总不会拿这个告我们的状,把合资项目谈不拢的责任归咎到我们头来上来吧?”

“顾同还没有这么不要脸。”见沈淮也急着先把自己撇干净,谭启平笑道,“不过跟富士制铁的合作,市里还是要争取。要是市钢厂没有能力承接,那就梅钢上。”

沈淮这才知道谭启平这是要撮合梅钢跟富士制铁的合作,似乎还没有给他拒绝的余地。

沈淮虽然对日本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但生意归生意——富士制铁作为日本顶尖的钢铁企业之一,无论是在资本还是技术上,对梅钢来说都是庞然大物。

要有跟富士制铁联合注资成立新公司的可能,沈淮也不会拒绝,这对梅钢在当前状况下资金缺乏、技术单一的情况,将能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

不过,沈淮的头脑也是清醒的,天下从来都没有你想要什么,别人就给你什么的好事。梅钢整体上还是太弱小了,他前期还是想集中精力发展短流程的电炉钢,还不想一下子把摊子铺开。

不过,面对谭启平的要求,沈淮摸着下颌,考虑了一会儿,说道:

“市钢厂一直都封锁他们跟淮钢跟富士制铁谈合资项目的具体内容,但就富士制铁以及当前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大背景来说,富士制铁可能更需要能帮助日本钢铁产业整体往海外延伸的合作者,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梅钢都不大可能会是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国内比梅钢强的钢铁企业又有那么多,梅钢可以去配合市里去争取跟富士制铁合资,但市里不能对梅钢抱太大的希望。”

谭启平看了熊文斌一眼,说道:“沈淮跟你的说法倒是一致,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合资项目,我们还是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又跟沈淮说道,“具体事情你约个时间找梁市长谈,唐闸区招商部门最好也一起参与进来。”

“好吧,我明天先找梁市长了解情况。”嬉皮笑脸的在谭启平跟前抽烟,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即使会叫谭启平心里不快,他不会表现出来,但见谭启平对待跟富士制铁的合作颇为期许,沈淮即使感到头痛,也只能先应承下来,先跟富士制铁的代表接触一下再说其他。

看着时间到九点钟了,沈淮就与赵东带着肖明霞先告辞离开。

熊文斌与妻子,还是周明、熊黛妮稍后也告辞离开,谭启平亲自送熊文斌到门口,在廊檐下,跟熊文斌说道:“我本来考虑过让你回市钢厂,但你在市钢厂培养的人,像赵东他们,似乎又都沈淮挖到梅钢去了,我就没有耐心让你回市钢厂重新做起;沈淮这小子啊,挖市钢厂墙角的本事还真厉害,也愣是让他把梅钢做起来了。”

熊文斌知道谭启平到现在还是认为沈淮最厉害的地方,是把赵东这一拨人从市钢厂挖过去帮他经营梅钢而已,只是他除了一笑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