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嫂难为 >

第72章

长嫂难为-第72章

小说: 长嫂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收获的是洋芋,当土地被晒得半干之后,一家子的人就开始挽起袖子挖洋芋了,短短时日,他们已经被洋芋彻底俘虏了,几乎每天都要吃上不少,虽然都是简简单单的煮洋芋和烤洋芋。

方怡并没有下地,她跟刘三娘在家里忙活着另外的事,这洋芋可不是收上来就完了,收获固然重要,但是收获之后的处理也尤为重要,这意味着粮食能不能在地窖里安安稳稳地呆到明年这个时候,特别是洋芋这种一个不小心就不能吃了的物种。

对于洋芋,刘三娘是不熟悉的,但是方怡知道啊,收上来之后,先摊开了晾晒一阵子,不能暴晒,也不能见水,要放在背阴通风的地方晾晒个几天,等表皮的水分干了之后,再装进袋子里,放进地窖里储存。

这几天,大家的心情都好极了,洋芋的产量大大超乎了预料,这种作物实在是实惠,不仅口感好易种植,还不受雨水的影响,那持续了十余天的秋雨竟然都没能让他烂掉,更重要的是它的产量还很高!这简直是比红薯还要好的东西了!

等收完洋芋,刘三娘之前准备的大白菜种子也能下地了,到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进入了秋收农忙的时刻,因为地里其他的粮食也都要开始收获了,家里的常驻人口只剩下方怡和赵苗苗了,连赵立年和方辰都跟着下地去了。

方怡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帮着刘三娘一道做了足量的早饭,等大家伙儿都吃饱喝足干劲儿十足地下地去了,她才来刷碗洗锅,给牲口喂食,还要处理那一大片的菜园子,所有的菜全部都拿来做泡菜,另外还要摊晒收起来的粮食,等到中午时分,还要再做一顿午饭送过去,虽然平日里吃两顿饭还好,但这一忙起来,肚子装得再满也不经耗,起初只吃两顿的时候,每天下午回来时,大人还能忍得住,但是几个小的都饿的前胸贴后背,小模样可怜极了。等第二天起,方怡就开始往地里送饭了,当然,背地里也没少被人说败家,不过她不在乎,其他人更是没时间在乎。这一天下来,方怡干的活儿也不比地里的那些人少,但她却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反而觉得干劲十足,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刻呢,就算是累死也愿意啊!

赵立夏和方怡两家百余亩的田地,秋收起来格外的艰辛,经过之前那一场秋雨之后,所有人的心底对着雨水都有种莫名的恐惧,恨不得能趁着天晴一口气把所有的粮食都收上来才好。但显然那是不可能的,所有只能分配,剩余的那些洋芋就让年龄最小的赵立年和方辰去忙活,而其他人又分了两拨,一拨人多的去收芝麻,一拨人少的则是去收棉花,这两样都是经不起雨水的,要趁早收了才行。

棉花是个较为繁琐的,因为棉株吐絮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必须要一趟趟地收,每回只能收取已经吐絮了的,等收过一回之后要等上几天再来收下一回,不过相对的,也不用那么赶急赶忙。收回来的棉花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晒了几天后要扎成堆,以方便下雨时转移。这棉花因为生长地段不同也有好坏之分,在棉株根部贴近地面的地方,那棉絮肯定是不太好的,而棉株顶部向阳的地方则相对要好很多,所以每次采摘的棉花都要分开了放,留作种的自然是要好棉,次一点的也要分离开来,到时候卖起来价格也是不同的。

不过比起芝麻,棉花真心的不算什么了,收芝麻才真心是个细致活儿!地里的芝麻虽然前阵子被雨水冲掉了一些,但总体长势还是不错的,尚未裂开的荚密密麻麻的挂在枝干上,一个个小巧而讨喜。芝麻跟棉花一样,是陆陆续续熟的,靠近根部的地方通常要熟的早一些,越往上熟的越慢,所以不能等到全部都熟了才去收,那时候就收不到什么东西了,那芝麻得全掉进地里去了。一棵芝麻杆上有五分之三的荚黄了就能开始收了,收的时候也要格外的小心,得一根一根地割,割完后还要拿到旁边儿的大竹筛子上抖一抖,把已经成熟了的芝麻抖出来,免得回头落到了田地里就可惜了。抖过了的芝麻杆也不能堆在地上,得放在竹筐里装着,回头搁到板车上一起拖回去。方怡第一次看到他们收芝麻的时候,差点儿没给愁死,这么大一片,都要这么收,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难怪芝麻这么贵!

然而,等傍晚的时候芝麻被拖回到家里,方怡才知道,白天那些程序只不过是开始而已,后头还有呢!因为不懂怎么处理芝麻,方怡就在一旁专心地看着,先往地上铺一张大篾席,然后再把芝麻秸秆从竹筐里拿出来,放到篾席上,用棍子全部都敲打一遍,把芝麻秸秆上已经成熟了的芝麻都打下来之后,再用稻草将芝麻秸秆扎成捆,挂起来等他自然成熟。每天傍晚都要拿下来放在篾席上抖一抖,直到上面的芝麻全部都被抖下来为止,一般都要七八天的样子才行。

而那些被打落下来的芝麻也要处理,把已经成熟的和还没熟透的分开了放,已经成熟的要摊开在太阳底下晒干,而那些没熟透的则要在屋里头放几天,等他熟透了才能拿出去晒干储存。

到了这会儿,方怡才终于明白农民的不易,看似普遍的一个小玩意儿,背后却需要这么复杂的劳动!也不由庆幸两家的院子都足够大,前后屋的空地也足够大,能够让他们摆上这么多的东西。然而,很快方怡就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芝麻算什么,高粱小麦玉米都还没动呢!

赵立年和方辰自从收完了洋芋之后就被留在家里给方怡帮忙了,主要是帮忙把芝麻分开,这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家里堆的东西越来越多,方怡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即便有赵立年和方辰,也依然很吃力。几天下来,每个人都瘦了一圈儿,皮肤也晒黑了不少,但是精神气儿却是足的!

方怡是第一次经历秋收,当初做开心糍的时候也很累,但是跟眼下一比,那当真算不得什么,好歹那会儿只要手动就行,眼下却是全身上下没一个地方不要动的,一天下来,全身累得都已经没有知觉了,几乎倒头就睡,等到第二天,又继续重复前一天的辛劳。可明明都已经累得不行了,心里头却觉得十分的满足,看着收上来的粮食,顿时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仿佛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般!这种身体跟心灵快要分离的感觉,若不是切身经历过,实在是难以形容。

原本方怡还想着藏着掖着点儿,到了这会儿却再也顾不上了,每天三顿饭的油水都放得足足的,只想着要保住孩子们好不容易才养起来的那点儿嫩肉,只希望那些短工能有良心一点儿,别到处去说才好。

等芝麻和棉花收完之后,就该是高粱小麦和玉米了。这天傍晚回来,吃过饭后,王满仓王来银拿着大扫把把两家后院儿外头的空地又扫了一大片出来,估摸了一下,又跑到前院儿也扫了一大片出来,方怡看得不解,小声地问赵立夏,赵立夏笑了笑,也压低了声音解释:“这是为了晒高粱穗子麦穗子用的。”方怡听后,微微瞪圆了眼,如今两家的屋子院子都已经堆满了芝麻棉花和洋芋,有不少还放到了屋外,而那一百亩的地才不过收了一半儿而已!等全部收完,那该是怎样一副情景?

看到方怡吃惊的模样,赵立夏只觉得可爱极了,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的愉悦起来,他当然知道方怡为什么会吃惊,可他就是不愿去解释,就想要看她偶尔露出来的可爱神情,四下看了一圈儿,见没有人注意他们,赵立夏抬起手,飞快地在方怡因为吃惊而下意识鼓起来的脸上捏了一下,笑眯眯道:“等所有的粮食都收上来,你就可以当个小地主婆了。”

作者有话要说:^_^

76、满足感

居然被这小嫩草吃豆腐了!

方怡的脑子里终于飘过这个念头的时候;赵立夏早就已经收回了作乱的爪子;一本正经的看着院子里的棉花去了。这小子!居然学会动手动脚了哈!方怡心里的小人儿叉起腰,摆出一副想要好好教训教训不听话的学生一般的架势,身旁却又有一个小人儿蹦出来;捧着脸有些羞涩,这小未婚夫居然敢调戏她了!什么小地主婆!她还没嫁给他呢!

自从那日照顾赵立夏的时候不小心亲错了地方;调戏失败之后,方怡总觉得这阳光小嫩草看她的目光有了那么点儿变化;她还当是自己看错了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这小子;该不会是跟她学会调戏人了吧!她一直都知道赵立夏并不是一个迂腐的古人;但是应该也没开放到这种程度吧!

到底,方怡还是没能及时的向赵立夏表明自己的立场;以至于从此陷入了被阳光小嫩草时不时调戏一把的命运中!

那二十亩地的芝麻一收完,所有人心里头都送了半口气,这玩意儿实在是在折腾人了,哪怕是种惯了地的,也不大愿意种这种作物,虽然卖的起好价钱,但是太劳心劳力,还要看天。另外一边的棉花也收过了一趟,等下一趟那是好几天之后的事儿了,暂时不急。

接下来,方怡有幸见识到了一把真正的秋收,纯手工的技术活儿!跟收棉花芝麻全然不同的方式,只见众人手握磨得光亮的镰刀,带上一顶斗笠,挽起衣袖,躬身埋首麦田里,也不见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所过之处,麦子齐刷刷的倒在地上,效率惊人,技术含量更是惊人,看得方怡惊叹不已,农民才是真正的能人啊!

比起王满仓和短工他们,赵立夏兄弟三个的速度就明显的慢了下来,割下来的麦子也不如他们的整齐,到最后,索性也就不割了,转而去处理已经割下来了的麦子,将那些麦子收拢,成捆的扎好,堆到板车上去,等那小小的板车再也堆不下了,才由赵立秋带着赵立年和方辰两个小萝卜头一起押送回屋里,再由方怡把那些麦子重新打开,摊开在之前扫出来的空地上。

这比起之前的抖芝麻又是另一种辛苦,收芝麻算是精细活儿,而这麦收则就是体力活儿了,不过好在他们两家离村里其他人有点儿距离,四周的空地任由他们用,也犯不着跟别人去抢那麦场晒麦子,来回也省了不少脚程,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院子里的那些个畜生这阵子也是精神抖擞,鸡群更是热闹得不行,整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敞开了肚子来吃,芝麻麦粒,甚至连棉花都想要过去啄两口,方怡原本没在意的,可看到它们愈发的贪吃起来,最后就让赵苗苗去赶它们,别把收上来的粮食都给糟蹋了。于是,小尾巴赵苗苗又多了个新任务,也不知从哪里抓了两根芝麻杆子,颠簸着小短腿儿跟在鸡群后头撵,只闹得鸡飞狗跳的。之前带回来的那两只小黑狗,如今也长大了不少,那一身的毛皮黑亮的紧,可见平日里没少吃好东西。这会儿看着大家都忙的脚不沾地,也很自觉地帮忙,遇到有贪嘴的鸟儿过来想要啄麦粒,立刻就扑过去,吓得它们叽叽喳喳地飞走了,就连那些母鸡,面对这两只的时候,也不敢太过嚣张。

这般热热闹闹地忙了几天,一天傍晚,杨婶儿过来了,脸上还带着余怒,家里头就方怡和赵苗苗两个人,方怡连忙扔了手里的麦,迎了上去:“婶儿,你怎么来了?”

杨婶儿四下看了一圈儿,脸上的神色好看了许多,笑道:“看你们这有模有样的,真不错!你们的身子骨儿还受得起不?别太累着了。”

方怡抬手抹了把额上的汗珠,笑得开心:“不是很累,立夏哥请了十几个短工呢,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