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权妃之帝医风华 >

第332章

权妃之帝医风华-第332章

小说: 权妃之帝医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千城笑了笑,告辞离去……
  科考舞弊案暴发出来后,京城一片混乱,明面上看不出什么,可暗地里却是八方齐动,各色人马不断的在私下活动。
  赵王和周王本不想插手此事,可见机会难得还是忍不住伸了一下黑手,试图往秦寂言身上泼黑水,同时也想把五皇子彻底打死。
  老皇帝虽然将此案全权交给封大人处理,可私下却一直盯着,经过几番查证,老皇帝终于相信一切都是意外。
  举子们聚在贡院外的事与顾千城无关,也不是她散布舞弊的消息。顾千城在科考舞弊案上,唯一做的事怕就是将齐茂钱多人傻的消息,泄露给几个宵小知晓,引得他们去偷齐茂的东西。
  后面的事就真是巧合。撞倒小偷的人是客栈的小二,听他的话说是地上有油,滑了一跤,摔倒时无意中抓到了小偷的包袱,这才引发了后面的事。
  至于替考一事?
  那是几个武将做得事,他们假装劫匪抢了几个独行举子的户籍,用他们的身份报考。买通监考人员,在卷子上写上家中几位公子的名字,这么一来他们就能榜上有名了。
  他们本是打算将那几位举子赶尽杀绝,却不想那几人命大,跳进河里没有死,还硬是撑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后的事,老皇帝就全部知晓。说起来秦寂言会遇到那几个举子还真是意外,而且秦寂言后来做得也没错。
  秦寂言从那几个举子嘴里,知晓他们的身份后,立刻把人关了起来,然后派人去查证,只是……
  结果还没有出来,就让赵王与周王听到了风声。这两人居然趁乱,将这几个举子放跑,给科考舞弊案又添了一把火。
  这就叫墙倒众人推,老皇帝连火都发不出来。
  他是要怪顾千城和秦寂言下手太过,还是怪五皇子太蠢?
  看到封大人呈上来的,关于这届科考舞弊案的调查,他也没有办法,违心说此事五皇子很无辜。
  秦寂言和顾千城虽然也是针对五皇子,可他们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隐害五皇子的事,一切都是五皇子自己作死。了
  至于赵王和周王?
  在老皇帝看来这两人就是添乱。
  看到赵王和周王的迫不急待往五皇子与秦寂言身上泼脏水,老皇帝对顾千城的不满,便转移到他们两人身上。
  “去,派人给他们传话,就说朕很不高兴。”
  皇上不高兴,后果必然很严重。
  由此可见,在关键部门有自己的人是多么重要。要不是锦衣卫首领一路给秦寂言和顾千城打掩护,凭他们两人做下的事,下场恐怕会比周王和赵王还要惨。
  收到老皇帝的警告,赵王和周王立刻安静了下来,再不敢乱来。
  秦寂言和顾千城除了最开始推了一把外,再没有别的动作,完全是放任,根本不在乎事情会变成什么样。
  没了添乱的人,封大人处理起来就顺利了。众学子根本不敢和朝廷叫板,他们只是要一个公道,一个相对公平的考科环境,只要朝廷给他们一点点,他们就满足了。
  封大人很快就将学子们安抚好。随即雷厉风行的处理了参与舞弊案的人员。康大人被判斩首,监考的官员亦是抄家流放,而涉嫌舞弊的学子全部剥夺举子身份,三代内不得参与科举。
  这样的处理不可谓不重,可不下狠手,难平众举子心中的怨恨,也无法让举子对皇上感恩戴德。
  虽说科举舞弊案暴发出来,使得一众学子对朝廷产生了怀疑,可因封大人处理得当,反倒使得不少感念朝廷的恩德,说皇上是明君,只是被奸臣蒙骗了。
  老皇帝见风向扭转,脸上也不由得好了几分,封大人趁机奏请圣上,将此次科考成绩作废,重新安排科考。
  此次科考的成绩,有半数以上是假的,重考是必然的是,只是主考官的人选却是难办了。
  科举重考,要是不挑一个让众学子信服的主考官,说不定又会惹出是非来,只是……
  这人选真得不好挑!

☆、603人选,有惊无险

  科举重考容易,可主考官的人选却不容易定……
  “按说封大人最合适,可偏偏今年他儿子参加科考,为了避嫌也不能让他主考。”周王派系的官员,状似遗憾的道。
  “说起来,钱太傅也是合适的人选,只是钱太傅年纪大了,恐怕没那个精力。”赵王派系的人也假惺惺的推举合适的人选。
  对赵王和周王来说,此次主考官的人选,怎么也要落到他们当中。
  皇上的心腹大臣就那么几个,够资格的不适合做主科考,其他能做主考官的,却又不够资格。
  五皇子这次趁底死了,虽然皇上没有处罚他,可却以养伤的名义,让他在宫里休养,短时间都不可能出来行走。
  秦寂言?
  这是赵王和周王最不担心的人,秦寂言一向清高、孤傲,不与朝臣交好,从不拉拢朝中大臣。
  虽说这么做能让老皇帝安心,可关键时刻弊端就出现了。秦寂言要是出了什么事,在朝中没有得力的人为他说话,像科举这类的好事,他也没法沾好处。
  赵王和周王虽然不得皇帝心,可他们手上有兵又有人,虽说不敢与皇帝抗衡,可皇帝想要削他们的权也不容易的事。
  朝堂上,秦王派系几乎没有声音,保皇党以封大人和焦大人领头,这两人不吭声,身后的人自然不敢多言,于是……
  就见赵王与周王的人,在朝堂上为主考人员争来争去。
  老皇帝听得脑袋瓜都疼了,他当初之所以会点康大人为主考官,除了想要提携五皇子外,也是因为手上没有合适的人选,又不愿给赵王和周王机会,便把机会给了五皇子。
  只是,让老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五皇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情弄得一团糟,眼见好处还是要落到周王和赵王手里,想想都觉得郁闷。
  重考一事不能再拖,开考的时间不等人,老皇帝必须尽快将主科人员定下来。
  被赵王和周王吵烦了,老皇帝一度动了让封似锦停考,由封大人做主考官的念头,可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封似锦今天参加科考是他的意思,依着封家的意思,封似锦应该会在新帝登基后,参加新帝召开的恩科,表明其为新帝所用。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家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老皇帝不高兴,所以才让封似锦今年必须下场,此时出尔反尔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封大人不行,焦大人同样不行,至于其他人……
  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很容易让人抓到把柄,老皇帝不敢冒险,只得放弃。
  “看样子,这次只能如那两个孽子的意了。”做皇帝也不可能事事顺心,吵了数天,老皇帝不得不松动。
  主科官不定,开考之期就无法定下来。
  “唉……”老皇帝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贴身的心腹太监极有眼色,立刻上前为老皇帝按揉太阳穴,不多时老皇帝就舒服得真哼哼,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下来。
  心腹太监知道机会来了,小声的口道:“皇上,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话,说。”老皇帝眼皮也不抬,神情轻松。
  “唉,奴才就斗胆说一句。”心腹太监状似不经意的道:“奴才看皇上您为主考的人选发愁,正好前两天秦王殿下在奴才耳边提了一个人,奴才觉得这人再合适不过了。”
  “寂言?他什么时候找你了,他不是腿伤了,在家休养吗?”老皇帝睁开眼,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心腹太监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奴才该死,奴才不敢隐瞒皇上。前两天君姑娘来找奴才,想让奴才帮她给秦王送药,奴才看君姑娘一片痴心,便动了恻隐之心,为君姑娘跑了一趟,这才碰到了秦王殿下。”
  “原来是这事,起来吧。”老皇帝也听说君亦安给秦王送药,秦寂言却闭门不见的事。
  “奴才还是跪着说心安。”老皇帝身边的太监,很清楚老皇帝的掌控欲有多强,知道自己的坦白打消了老皇帝,可他却不敢托大,继续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秦王见到奴才后,立刻就问了圣上您的情况,还说自己不孝惹圣上您生气了,也不敢来见您,只在家里自省。奴才一时嘴快,就说了圣上您因主考人员而忧心,秦王沉思片刻,便说了一个人选,不过秦王只是说说而已,是奴才听到了放在心上,想着能不能为圣上分忧。”
  “哦,什么人选?”老皇帝当然知道,这一切并非什么意外,不过他并不怎么在意,决定权在他手上,秦寂言说再多也无用。
  “贤隐居士!秦王说经科考舞弊一事,贤隐居士在举子中名声大噪,由他来做主考官再合适不过。而且贤隐居士一向淡泊名利,他做主考官也影响不到朝廷格局。”换言之,也就是不管是赵王和周王,都无法从此次科举中拿到好处。
  “贤隐居士?寂言倒是有心了。”老皇帝开口,却是嘲讽意味十足,“真当朕不知,他与贤隐居士居然交好嘛,还真是一点也不避讳。”
  “圣上恕罪,圣上恕罪。奴才并不知秦王与贤隐居士交好,只觉得秦王说得再理,这才,这才……”太监不断的磕头,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一副吓得不轻的样子。
  “瞧你那孬样,就这么点出息也敢为人说项。起来吧,朕不怪你。”老皇帝一脸嫌弃,可眼中却是带笑,心腹太监一看,就知皇上没有真发怒,当即又哭又笑的爬了起来,“奴才一向没啥出息,也就是圣上不嫌弃奴才。”
  抬手擦掉脸上的鼻涕和泪,露出一张可怜兮兮的脸。
  老皇帝看得发笑了,打趣道:“得了,得了,快下去。要让外人看到你这样子,你大总管的面子还要不要。”
  “唉,奴才这种下去。”心腹太监立刻笑得像花一样,咚咚咚的跑了出去,直到跑出大殿,这才停下脚步,脸上的表情也为之一凝。
  事情,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办妥了!

☆、604自由,有些人注定是要幸福的

  作为老皇帝的贴身太监,第一心腹,李公公对老皇帝的了解,远比老皇帝自己还要多。他知道老皇帝面上虽然不喜,可心里却倾向秦王提出来的人选。
  贤隐居士并不是最优的人选,可在这个时候却是最合适的人选。由贤隐居士做主考官,举子们不会说什么,赵王和周王也别想借机谋取好处。
  果不其然,两天后皇上金口一开,点了贤隐居士做主考官,封大人和焦大人松了口气,总算没让自家小子,认赵王或者周王的人做恩师。
  没错,赵王和周王之所以争得这么凶,就是想要他们的人做封似锦、焦向笛的座师,有师生情谊在,哪怕他们这一届什么黑手也不失,也不会亏。
  老皇帝不愿用他们的人,也就是不想他们与封家、焦家有联系。让五皇子的夫子做主考官,可谓是给足了五皇子筹码,可偏偏五皇子没有看到重点,丢了西瓜去捡芝麻,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赵王和周王没有想到,他们两个争来争去,居然便宜了秦寂言!
  秦寂言从来没有隐瞒,他与贤隐居士交好的事,老皇帝能知道,赵王和周王怎么可能不知。
  圣旨下来的当天,赵王气得拉断了手中了弓,周王亦是砍断了一刀。
  秦寂言倒是波澜不惊,安心的在家里养伤,就是六扇门的事也只是过问一句,并不亲力亲为。
  “倒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