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双妃记 >

第14章

大唐双妃记-第14章

小说: 大唐双妃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有士兵把李世民的大帐搭好,子轩将车上的东西一一搬进大帐。世民正让李进去安排士兵值勤守帐的任务,等他说完,李进出了帐去,子轩上前问他:“那个,二公子,请问,我住在哪个帐?”
    他上下打量了她一下,似乎不解她竟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就住这个帐。”
    “啊?”子轩下巴快掉到了地上。
    “怎么?你一个小书童还想自己住一个帐?”他叉着腰看她。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孤男寡女的,同住一帐不好吧?”子轩低头道。
    “全军上下就你一个女子,你若不愿意跟我在一个帐,愿意跟谁住,自己去挑吧。”他一副懒得跟她废话的样子。
    子轩杵在那儿半天,终于不得不认了,指着靠近帐外的小榻说:“那我睡那边。”
    “不行,那边要放我的铠甲。你就跟我睡在这大榻上吧。”他说着,一只手抬起她的下巴,作势要亲她,“反正你不是都跟突利说了,你是喜欢我的吗?”
    子轩吓坏了,奋力推开他,后退了几步。只觉得自己的心通通地快要跳出来了,“不……不行!那……那不是为了不去和亲,才……才用的权宜之计吗?再说,你……你不是喜欢我姐姐的吗?”
    世民见她煮熟的虾子一般从脸红到脖子,呵呵地笑出声来,“看你吓的,我不过逗逗你罢了,你跟我睡在大塌上,我还嫌挤呢。你救突利的时候挺勇敢的,怎么此时这般胆小?”
    子轩心想,这不废话吗?这两件事能一样吗?
    世民拿起那简易衣架,横在大榻和小榻中间。古时的衣架就是一个大木框型的,衣服只需搭在上面,在衣架上搭上一块大布,正好能起到一个屏风的作用。这样两人虽同处一帐,却中间有了隔挡。
    但子轩仍是惴惴不安,翻来覆去地不敢睡,生怕自己睡了,李世民绕过那衣架过来……
    正忐忑间,只听世民叫她:“杨子轩。”
    “啊?”她噌地坐了起来。
    “忘了告诉你,明天早点起来,伺候我梳洗。”世民略带睡意地说。
    “你是说让我当丫鬟?”
    “行军打仗又不能带丫鬟出来,这活儿你就先干着吧。”
    子轩心想,说什么让我来算卦,却叫我做丫鬟。丫鬟就丫鬟吧,干点活儿倒没什么,只要他别有那个心思就成。
    直到听到了世民均匀的呼吸声,子轩知道他已睡熟,才敢合眼睡了。
    “杨子轩。”
    谁呀?这么讨厌。大暑假的,就不能让人多睡一会儿?
    “杨子轩!”
    “嗯……再睡一会儿。”子轩翻了个身,将头埋在被子里。
    “杨子轩!这是军营,由不得你贪睡!”
    “什么军营……我的抱抱熊呢?”子轩继续在被子里蠕动,正在梦中享受着慵懒的暑假生活。
    忽地,被子被掀开。一双手抓住子轩的双肩,猛地将她拉起。
    子轩吓了一跳,睁开眼,一张帅到惊世骇俗的脸就在眼前,就是表情有点严肃。天啊!是李世民!这里是古代!
    “啊!对……对不起。我睡过头了。”子轩挣脱他的手,拉过被子盖上自己,“二公子,你能先到衣架那边坐坐吗?我收拾收拾就起来。”
    虽然子轩是和衣而睡,但在他面前起床,还是太别扭,心理上接受不了。
    世民哼了一声,转过衣架,“哪有丫鬟比主子起得还晚的?带你出来让我觉得有点用行不行?”
    “对不起,对不起。”子轩麻利地起床、梳洗、收拾。
    “快点!来帮我梳头。”世民在那一边吩咐道。
    “哦,来了。”子轩拿了梳子,一路小跑地来到他身边,心里骂他:难道自己不会梳头?一定要这样刁难我。
    子轩解开他的头发,一边梳一边心里赞叹,他的头发太漂亮了,一头乌黑顺滑的长发垂落下来,犹如一汪冷泉幽幽而下,光可鉴人。
    子轩跟春华、秋实学过怎样绾男子的发髻,但没在哪个男人头上实践过,不免显得有些笨手笨脚,时不时地拽掉他几根头发。
    “咝……”他吃痛轻呼。
    “对不起,对不起。”
    好不容易把发髻绾好,子轩累得满头大汗。世民无奈地看着她,“你是梳头,还是想把我的头发都拨光啊?”
    “对不起,对不起。”子轩已经记不得今天早上说了多少句对不起,这丫鬟的活儿还真不好干。
    接着,子轩去替他打了洗脸水,看着他洗脸,子轩腹诽:还行,没懒到脸都让我给你洗。
    这时世民洗完抬眼看她,子轩马上满脸堆笑地递过巾帕。
    最后,子轩帮李世民穿上铠甲,那铠甲好重,子轩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
    正在这时,李进走进了大帐,手上捧着另一副铠甲。世民向子轩使了个眼色,意思让她继续帮他穿上这一副。
    子轩不懂,看了看那副铠甲,又看了看世民,“二公子,你的意思是穿两副铠甲?”
    “是呀。”
    子轩眨着眼,嘴张得老大,“为什么要穿两副呢?你不嫌沉吗?再说活动也不方便呀!”
    世民嘴角一扯,露出个笑容,“我听说瓦岗寨有一员大将叫罗士信,英勇无比,上阵能穿两副铠甲,所以我也想试试。”
    什么嘛?子轩心想,你一个以后要当皇帝的人,跟一个武将比这个干吗?万一穿两件导致活动不便,在战场上伤着怎么办?诶?他伤不伤着关我什么事?
    有了李进的帮忙,第二副铠甲很快穿上了。世民阔步走出大帐,早有人牵过他的马,他飞身上马,在哒哒的马蹄声中离去。
    子轩见他身轻如燕的矫健身姿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第十八章齐心协力

李进帮子轩把大帐内的东西搬上车,看着她在车内坐好,便命车夫起车,自己则骑着马走在马车旁边。
    “李进,你不用跟在二公子身边吗?”子轩问。
    李进驱马靠过来,“这里没几个人知道你是女子,二公子让我来照应你。”
    “哦。”算他还有良心,这一早上让他使唤得都快累死了。
    大军整齐、有序地前行,这天傍晚在一个小村子附近安营扎寨。子轩在大帐内将李世民的晚餐摆好,但他却迟迟未归。
    “子轩在吗?”帐外有人叫她,她听得出是李进的声音,为了不暴露她女子的身份,李进只得省去了“小姐”二字。
    “在。”子轩答着,走到帐外来。
    “二公子过一会儿才能回来,饭菜恐怕得再热一下了。”李进说。
    “发生什么事了吗?”子轩出帐时就已发现军营内有些骚动。
    “有些士兵,在村子里拿了老百姓的东西,大公子和二公子正在处理。”李进答道。
    “哦,那咱们也去看看吧。”说着,子轩已向人潮流动的方向走去。
    挤进人群,子轩踮起脚,视线越过那些高大士兵的肩膀,只见五个士兵跪在建成、世民面前。旁边三三两两的老百姓垂手立着,眼神里充满着惊慌又略带一丝企盼。
    “将军,小的是负责炊事的,小的只是觉得车马劳顿,想给二位将军做顿好的饭菜,才抓了一只鸡。”其中一位士兵解释道。
    李世民厉声道:“抓了一只鸡?那鸡是无主的野鸡吗?你分明是去百姓的家里抢了只鸡!”
    “将军恕罪,将军饶命……”那士兵吓得磕头如捣蒜。
    “你们几个是为了什么?”世民又问另外四人。
    那四人已经惊得面无血色,其中一人战战兢兢地说:“张小五昨天巡逻时,从双层围墙的木板上摔了下来,扭伤了腿,我们想找个门板,抬着他走。”
    世民严厉的目光逼向他,“那就去卸老百姓家的门?我们是义军,我们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而战,你们这样地滋扰百姓跟土匪有什么差别?”
    世民大手一挥,“来人,将这五个人拖出去,军法处置!”
    “世民。”一直不说话的建成突然叫住他,“他们五人确实犯了军法,但念在他们是一片好心又是初犯,可否饶过他们一次?就当是为兄替他们求个情。”
    “可是,大哥,不处罚他们如何向百姓交待?”兄弟二人此时交换了个眼神。
    “依我看不如这样吧,”建成说道,“那只鸡已经杀了,门板也拆下来了。不如我们依价赔给百姓。二弟你看如何?”
    “好,就依大哥。”世民又转向那五个跪在地上的士兵,“这次放过你们,望你们能待罪立功。如若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多谢将军饶命,多谢将军饶命……”五个人继续捣蒜。
    早有士兵拿了银子过来给那些损失的百姓,他们却诚惶诚恐地不敢去接。是呀,这年头各地起兵的多了,哪伙兵来了不是说拿什么就拿什么,这李渊的兵咋还给钱呢?百姓连想都不敢想。最后还是建成亲自把那银两塞到百姓怀里,他们才敢收。谢了恩,出了营,这些百姓便把李渊军队的仁义宣传到大街小巷。
    在人群中的子轩心想,这兄弟二人配合得挺默契呀!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不但整顿了军纪还收买了民心。这出戏唱得好!只是九年之后,他们却要在玄武门兵戎相见……
    人群逐渐散去,李进拉了拉她的衣袖,“子轩,该回去了。”
    “哦。”子轩回过神,夺步便走,却恍惚间走错了方向,正撞上了一个人的坚实的胸膛。
    “哎呀!”子轩捂着被撞酸的鼻子,抬起头。
    “是你?撞疼了吗?”建成温柔地笑着,他的眼神如泉水般清澈,他的笑容如月光般温润,子轩不知不觉地看痴了。
    “呵呵,”建成见她不语笑出声来,“世民已经回去了,你还不回去侍候?”
    “是,我这就回去。”子轩转身跟李进向大账走去。看来建成是知道她随军,也知道世民让她做丫鬟,兄弟间还真是无话不谈,看起来感情不错,为什么后来会反目?九年间到底会发生些什么?
    回到大帐,只见李世民正斜倚在榻上看书,头也没抬一下,“去哪儿疯了?我的饭都凉了,还不去热一下。”
    “哦,这就去。”子轩忙端了饭出去热。
    “慢着,把那碗鸡肉,拿出去给士兵分了。”世民吩咐道。
    “是。”子轩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还真的是爱兵如子,怪不得几年间就能在军中树立起无人企及的威信。
    六月初十,义军兵临西河城下,建成宣谕百姓,无论是愿意加入义军的、愿意袖手旁观的或是愿意入城守城的,都悉听尊便,绝不勉强。义军这一举措又一次得到了百姓的赞扬。义军的风范很快传进西河城,西河的官民已毫无斗志,只有郡丞高德儒仍坚持据城顽抗。
    子轩第一次见识了古代的战场:士兵架起了高高的云梯,世民、建成身先士卒,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攻城。义军见主帅如此顿时士气高涨,一起蜂拥而上。城上的守军射下箭雨、扔下巨石,但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义军不到两个时辰就攻下了西河,首战告捷。
    高德儒被五花大绑地推到建成和世民面前,世民指着鼻子大骂他两年前献野鸡当鸾凤欺骗皇上,如今又阻挠义军。骂完下令处斩,悬首三天。
    西河郡的官民人人自危,最担心的就是李氏兄弟会屠城。因为这已是隋末的定律,各路起义军拿下固守的城市,为了杀鸡儆猴,屠城是最有效的选择。
    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李家兄弟下达命令:西河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