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末世残兵 >

第319章

末世残兵-第319章

小说: 末世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个夜晚对于巴喀拉基地来说是个少有的不眠之夜,大批的弹药无非是最好的兴奋剂。

当柴油倒进抽水机、发电机后,巴喀拉基地迎来了三年中唯一一个有电灯的夜晚和随便喝不掏钱的井水;牧民们看着眼前亮晶晶的灯光流出了热泪,他们本以为自己后半辈子再也看不到灯光了呢。

牧民们不缺牲口,但是缺武器,很多牧民带着牲口在巴喀拉基地已经住了两三个月了,虽然牲口养得白白胖胖的,但是人却发愁愁得瘦了十几斤,换不到弹药他们可没脸回去。

但是今天,那群土匪们却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就是让他们用肉换军火,当然,没有宰杀费的,但是牧民们也乐意白干。

大黑也够光棍,每头牲口30发子弹,牦牛60发;还要枪的子弹减半。虽然他还不知道这是批什么枪,但是他相信郑远清不会用一批玩具枪来忽悠他,能拿出来换的,肯定不是新枪。但是如今这世道,多少人连条老炮筒都没有,哪怕是膛线磨平了的老枪也值大钱。

整个晚上基地里人声鼎沸、牲口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大批大批的牲口被开膛破肚,大扇大扇的鲜肉被清洗后直接运到门口停着的“冷藏车”。

而军卡里的战士则用手推车一趟一趟地往车厢里特制的冷库搬运,以前战士们吃的鲜肉都是打来的,平时只能吃肉干,不过今后战士们可以像以前那样吃到冷鲜肉了,而且不会再像尸乱前那么贵的离谱。

“这老黑也太大方了吧?这牲口值两个弹夹吗?”刘伟趴在窗户前看着灯火通明的基地里忙碌的人群说道。

“值,你给我说说为什么值?”郑远清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地问道。

“介个那个还真不懂”刘伟很干脆地承认不懂。

“大黑这人很有心计,你以后跟他打交道要多学着点,多喊两声哥。大黑的用意是通过这批军火刺激基地的良性循环。还记得美国当年大萧条时怎么做的吗?”郑远清揉了揉太阳穴问道。

“召集大量失业工人,一队在土山上挖洞,挖完了给工钱换地儿挖;然后另一队去填挖好的洞,填完算工钱然后换一个地儿继续填。希特勒当年在的时候是大兴土木,建高速、建机场,修公路。但是美国设施完备不需要那样,只有挖洞,挖完了再填。然后工人有钱可以消费,需求量就增大,慢慢经济就盘活了。”刘伟说道。

“对,大黑就明白这个道理。给枪给子弹刺激牧民的生产,高原上丧尸相对较少、活动缓慢,有枪有子弹就能活着;能活着就能养大量的牲口,然后能给咱们换更多的军火,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建立了,对大黑、对牧民、对咱们都是好事。”郑远清闭着眼慢慢地给刘伟解释。

就在外面杀牛宰羊热闹非凡的时候,基地西墙角,肮脏破旧、臭气难闻的难民棚里,基地的医生带着一群男兵正在挑选健康的男孩和模样秀气的女孩。一个个骨瘦如柴、浑身脏臭的孩子站在强光灯下被细细挑选,一个个麻木的孩子任凭这群汉子们拽来拽去,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们你们要带这些娃儿干啥去?”一个浑身脏臭的枯瘦老太简直是爬过来的指着这群守备喝问道。

这个不大的难民棚里有三百多个老人和孩子,这里就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这就是末世,当资源稀少的时候,弱者会成为第一批被牺牲的人。

“老太太,别管了,你先管好自己吧。”一个守备把枪一横挡住这个站都站不起来的老太说道。其实守备心里也发酸,也许再过十年,躺在这里的将是自己吧?

“你们……你们是不是要把娃儿卖了吧?”老太太伸出骷髅一般的手紧紧抓住守备的裤子大声喊道,和这些孩子待了这么久她早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孙子一般看待。

“我说老太婆你管那么多干啥?就是卖了你能咋地?好好歇着吧,过两天你们就有活干了,有活干就有饭吃、有衣服穿,别管恁多了,你管不了的。”守备轻轻掰开老太的手说道。

“啥?俺们能干啥?”一听有活干,棚子里近百个老人颤抖着撑起身子问道。

“打丧尸你们干不了,搬砖和泥总能干得了吧?基地要扩大规模,会有你们一口饭的。”守备离老太远了点说道。

“行了,这些人全部带走;那些留着过几天干活吧。”带队的军医冷冷地指着一队挑出来的孩子对守备说道,然后一言不发地扭头走掉,留下一群石化的老人和哭泣的孩子。

作为医生,这名军医能做只有这些,留下的孩子都是残疾或者先天性疾病的,能活多久就看他们的命了,这虽然很不公平,但是这世道何曾有过公平?尸乱前的世道没有,这末世更是没有。

。。。

第二天天亮,巴喀拉基地已经被鲜血染红,只要是能宰牲口的地方到处是一片鲜血和断骨残渣,如果在飞机上看很容易让人想到这里刚遭受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但是和外表看起来大相径庭的是,被鲜血溅满了衣服和脸的牧民们却高高兴兴地排着号等着领枪。

被挑选出来的50名男孩、40个女孩个个骨瘦如柴、近乎赤身裸体地站在装载机下神情麻木,他们已经饿得什么也顾不得了。这些孩子最大的不过16岁,最小的才13岁,正是需要父母疼爱的年纪却成了孤儿,这样的孩子在末世的幸存者基地里太多太多了。

这时,几个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女兵抬着一桶桶大米粥、几筐馒头和一桶咸菜来到孩子们面前放下。另外几个女兵则抬着几个箱子走了过来,箱子里是快餐杯和餐具。

“每人一个饭盒一双筷子,从女孩开始领,领完了去盛粥。不许乱动,不然一边饿着去。”带队的女兵冷冷地注视着这群孩子低喝道。

什么样的将领什么样的兵,这些女兵和李若琳、王兰一样刀子嘴豆腐心,骂归骂,实则心里却真心疼这些孩子,但是她们必须限制这些孩子的食欲,孩子们已经饿了这么久,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会死人的,一切都得慢慢来。

“一人一碗粥,一个馒头,一勺咸菜找地儿蹲着吃,吃完了刚才怎么站还怎么站谁要是抢的话今天这顿饭就别吃了”负责给孩子们打饭的女兵瞪着眼大喊道,完全不顾这群孩子可怜巴巴的神情和奔涌而出的口水。

孩子们就这么老老实实地领完饭盒去打饭,男孩排在女孩后面眼巴巴地看着蹲在旁边拼命吃的女孩。男人在末世的地位高,那么承受的苦难也必然多,这就是规矩,没有人会只得利益而不服出代价。

“啪”突然间,一个女孩手中饭盒被一个女兵一巴掌打掉,饭菜洒了一地,那女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刚才怎么说的?谁让你抢的?你抢了你的姐妹吃什么?再哭?再哭把你扔了信不信?”那女兵伸出手作势要打,“一边站着去,这顿没你的饭——都给我听好了,谁敢抢,第一次饿着,第二次扒光衣服看人家吃饭,第三次直接扔尸体堆里去”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401章 末世哀民

“明白我为什么不敢开放生育了吧?”看着眼前的一幕,郑远清站在窗前对四位夫人说道。

“明白了。”李若琳搂着郑远清的胳膊小声说道,这时一双大手伸了过来,嫣云将丈夫和大姐搂在一起,这种心情她们都理解、都深刻地体会到了。

队伍真的不敢开放生育,在基础保障措施完善以前绝对不能开放生育,在死个人就像断根草的末世,郑远清不想看到战士们的骨肉就这么活在世上。

比如眼前这些孩子,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个模样是不是会心如刀绞?但是这样的孩子太多太多了,郑远清管不了,他不是圣人,如今他只能管一个是一个,但是独立八师不是慈善机构,那些条件不够没资格进入独立八师的孩子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如果龙钰在,她肯定会哭的一塌糊涂。”嫣云小声说道。

“然后还会给我跳着脚的吵,让我救救这些可怜的孩子。”郑远清苦笑了一声说道,“所以我不会带她来,她太善良、太单纯了,善良得甚至有些脑残。”

“你怎么这么说龙钰呢?”李若琳捅了捅郑远清嘟囔道。不过龙钰的性格真的不适合这末世,末世要面对不仅仅是丧尸,还有人性、人心。孩子们可怜,老人们可怜,女人们也可怜,那么谁不可怜?青壮年男人们就不可怜吗?末世没有不可怜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没人管的可怜人。

。。。

当鲜肉搬运完毕后,四辆改造后的军卡离开巴喀拉基地几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军卡里停着的普通动力卡车载着满满的水泥和钢筋进入巴喀拉基地。

看到车队进来,基地的牧民们争先恐后地帮着卸车,敦厚实在的西北汉子们不要钱、一个个尽其所能地卖着力气,他们知道,巴喀拉基地壮大了,他们的日子也才有着落,至于那群土匪?如果土匪都这样他们宁可祈求上天让土匪再多点。

卸完车后十几辆卡车开出基地,在军卡停靠的地方进入军卡,接着四辆军卡再次回到巴喀拉基地,这次要运军火了。

“郑营长枪——”大黑看着手里的一杆德国毛瑟步枪和一杆中正式步枪疑惑地看着郑远清,他完全没想到郑远清带来的竟然是这种二战时期的枪

“我知道,但是哪来的那么多八一杠?就算有,你觉得会往外卖吗?”郑远清冲刘伟点了点头。

“大黑哥,这枪保证质量,看好了。”刘伟接过那杆毛瑟枪动作熟练地上膛顶火,然后对着一只飞过基地的鸟就是一枪,那只鸟哀鸣了一声掉到了地上。

“不是咱们黑你,我们能换来的枪就这些了,怎么说不比你手中的猎枪强?”郑远清对大黑笑了笑说道。

“不是不是,我没那个意思,我们不挑,不挑。”大黑赶紧接过那杆步枪,他心疼那发子弹,宝贵的子弹竟然用来打鸟了——这群人不愧是军倒真有钱

大黑的亲随们兴奋地翻看着一杆杆老枪:中正式、毛瑟式、三八式;盒子炮、勃朗宁、托卡列夫……还有那44挺MG32型重机枪和26挺老旧的美式M1919,虽然不知道这些老牌子货都放了多少年,但是只要能用就行,这种枪能参加二战难道还不能打丧尸?

“好好努力,如果日后有大量的供给我们还有各种皮卡、越野车、发电机一切应有尽有。”郑远清看交接完毕后拍了拍大黑的肩膀,“走了,有事儿联系”

“营长您慢走”大黑冲着远去的装载机使着劲地喊道,这次连称呼都变了。他旁边的亲随死死抱着一座大功率车载电台只知道傻呵呵的乐。其他的守备则摸着手中黄澄澄的子弹笑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回去拿着号的过来排队了”大黑揉了揉笑得发疼的脸挺起许久没有挺直的摇杆大步走回基地,而他的身后则跟着几千开心的牧民。

。。。

经过三天的休整,装载机带着一股沙尘行走在僻静的315国道上。阴霾的天空给这炎热的夏日增添了一抹悲凉,长长的国道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幸存者的辛酸血泪,布满沙尘的国道旁不时能看见一辆辆报废的汽车、摩托车,甚至在一片尸骸中还歪倒着一些自行车,但是大家早就麻木了,这种景象往内地会越来越多。

队伍此行的目的是绕过青海湖直奔青海省海东市。在海东市东郊,有一座西北第二大的汽车中转站和二手车交易市场,郑远清要试试那几台传说中的“火神炮”和在越战中威震敌胆的双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