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之雄霸天下 >

第127章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27章

小说: 隋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知道,这其中有的人是真心为大隋剿灭匪贼的。但想混水摸鱼,学那杨玄感逆贼造反的只怕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是自己有了如此想法,还是在帮家族行事却是不得而知。因此朕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借这次三征高丽之机,引蛇出洞。”杨广这才说出了一个让裴矩吃惊的计划。

    他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因此,朕将此计划告诉了另外三位非关陇系的相国。而三位相国的反应却是不尽相同。虞相国非常赞成,卫相国却是极力反对,樊相国似乎处于中立,称一切但由朕作主,不管是否推行计划,他都会一概支持的。因此,朕也有点犹豫,想看看你的态度。”

    杨广在解决关陇贵族的问题上最信任的便是裴矩和虞世基,裴矩出身山东士族,虞世基出身南陈世家,都是跟关陇贵族有着较深矛盾的。所以,大凡涉及到这些大问题,他便要找裴矩和虞世基来商量。

    如今,他便满怀希望地看着裴矩,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建议。

    裴矩成为杨广的心腹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早在杨广还是晋王时,裴矩便和宇文述、杨素等人一起,成为三大效忠杨广的重臣之一。

    后来杨广入主东宫当上太子,乃至后来登基,裴矩都立有大功,可以说他是杨广最信任的心腹大臣,他的堂弟裴蕴也因此成为朝廷的相国之一。自西汉以来,六部尚书中有两位由同一家族的人担任,这还是第一次。

    虽然裴矩的仕途也曾经有过起伏,但杨广对其的信任却是依然没有变。

    而且,正是这种十多年来,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使裴矩对杨广的脾性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杨广骨子里是个极为自负之人。当然,也可以说是刚愎自用。很多事情他其实早就有了定计,所谓征求大臣的意见不过是做个礼贤下士的姿态罢了。他要的是大臣同意他的想法,如果大臣知趣,同意附和,杨广便会心中痛快;而如果大臣的意见和他不同,他心中则会十分恼火,对其进行斥责甚至处罚。

    所以,一个大臣能否受到皇帝宠信,关键就是善揣圣意,虞世基、宇文述、李渊、裴蕴,包括他裴矩,无不如此。

    这一切,裴矩心中都很清楚。他也知道,如果杨广不想实施那个“引蛇出洞”的计划,他就会直接否决,根本就不会和大臣们商议,他心中其实早已经作出了决定,只是需要几位大臣替他找个理由,以便顺利施行罢了。

    裴矩想了一会儿,然后便小心问道:“陛下,不知卫相国为何要反对这个计划呢?”

    杨广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淡淡道:“卫相国是认为这样行事,如果关陇贵族真的有人起兵叛乱,将会导致关中一带兵荒马乱。让百姓蒙受灾祸。他觉得,关中乃是我大隋最富庶的地区,是我大隋立国之本,不应该用关中这种要地来引诱关陇门阀犯错。”

    裴矩听后却是摇摇头道:“这个理由臣认为站不住脚,关中的确重要,但难道其他地方就不重要?河北、河东、山东、河南、江南、巴蜀、荆襄……哪处不是大隋的领土?其他地方可以牺牲,难道关中就只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说到这里,他方微微一笑道:“不过卫相国能说出此话,倒是一点不出为奇。”

    “哦?裴相国为何有此一言?”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愣了一下。

    

第158章 引蛇出洞之策

    裴矩轻抚颌下长须,淡淡道:“陛下可以回想一下,卫相国在担任刑部尚书之前,是担任的何职,便可知他为何会极力反对了!”

    有些话他也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说得太过,反正意思到了,杨广也自然领会得到,说多了反而会让杨广认为他是在故意中伤别人。

    杨广这时方反应过来,卫玄之前便是任的长安太守。在剿灭杨玄感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又不是关陇门阀中人,所以才被破格提拔成为了相国。

    此人虽然不是关陇门阀,但却在关中任职多年。而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任官时间长了,难免会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所以卫玄会提出反对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肯定是不想让关中陷入****之中的。

    杨广沉吟一下,方又对裴矩说道:“可是目前天下虽乱,关中却一直平安无事,且十二卫府兵之中,来自关陇贵族的军官占了大部分。若是真的有关陇门阀造反,只怕会动摇军队根基!”

    这句话才是真正说到了点子上,裴矩立刻明白过来,这个问题才是关键。他必须在这个问题上给杨广一个同意该计划的理由,而这也是杨广召见裴矩的主要原因。不然杨广还不能完全说服自己。

    裴矩略一沉思,心中便有了腹案。他微微一笑道:“陛下,正是因为军队中有大量关陇门阀的军官,所以才危害甚大!如今关陇门阀内部依然矛盾重重,未能拧成一股绳。彼此之间还可以让我们分化利用。如若不趁此良机,将那些心怀异心之人找出来。真的等关陇门阀相互串联,抱成一团,准备充分之后再造反。那对天下的危害就更大了。所祸地方只怕不仅是关中、陇西等地了。河东、江南、巴蜀、河南只怕都会受到波及。所以,对关陇门阀下手,宜早不宜迟!”

    杨广听闻之后,方点了点头道:“裴爱卿的意思是,还是同意朕的这个计划,是吧?”

    “正是,陛下高瞻远瞩,智慧过人,微臣完全支持陛下的计划。甚至还可以把一些有怀疑的关陇贵族故意任命到一些要职部位,让他们以为造反的时机已到,自己跳出来。然后陛下的大军再杀个回马枪,如此一来,国家便可清除内部毒瘤,大隋也能得到长治久安!”

    裴矩的意见给了杨广一个充足的理由,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实施那个计划。而且,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觉得最可能要造反的目标。是时候针对这个目标作下布置了。

    裴矩原本已经准备告退,但见杨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没有叫他退下,却是微微一愕。一种直觉告诉他,杨广应该还有什么话要说才对。

    杨广这时将那封计划草拟书画了一个“敕”字,然后装入了一个印有“绝密”字样的信封之中。

    然后他将笔放下,背着手走到窗前,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在第二次远征高丽因为杨玄感造反,而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之后,他便在考虑发动第三次远征高丽的战争。并为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派长孙无忌和宇文明出使突厥,解除自己的北方隐患。

    如今已经万事大吉,但朝中却有不少声音反对出征,这让他心中十分不快。

    “裴爱卿,联对上次远征高丽之战不甘心啊!”杨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裴矩心中也是大定,他知道杨广一直筹划的便是征服高丽,以及消除关陇门阀的威胁两件大事。而从杨广的口气,他可以判断出,杨广又有了第一次远征高丽时的那种想法,将两件事合成一件做了。企图既征服高丽,又削弱关陇门阀的实力。

    他于是脑海里灵光一闪,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对策,而且是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对策。

    “陛下,其实臣有一条计策,可以和陛下的那个计划配合使用,如果能够实施得好,便可达到陛下的目的!”

    杨广听闻之后,立刻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道:“你详细说说,怎么个配合使用法?”

    裴矩此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乱。这样他们裴家才能乱中取胜。如今他和裴蕴已经取得了相国之外,掌握朝中实权,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又掌握了军权。手下拥有一支近十万人的大军。这都是裴家将来的资本。

    如果时机成熟,他们进可问鼎天下,退可辅助最有希望成为天下之主的人,都可保住裴家一世富贵。

    所以,裴矩心中比谁都清楚,现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稳定,一旦政局稳定下来,他希望天下大乱的企盼就会落空。

    “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去岁杨玄感会造反?要知道他可根本没有掌握什么军队,完全是靠自己临时招募的饥民……而原因就在于,陛下离开了京城,大军主力又北上了辽东,所以他就以为时机到了。如果今趟远征高丽,陛下也离开京城,进行亲征。臣相信,在这个时候,所有暗藏的鼠蛇之辈都会蠢蠢欲动的。”裴矩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道。

    “裴爱卿,继续说下去!”杨广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裴矩的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裴矩这时正色道:“陛下,臣也劝陛下发动第三次远征高丽之战,但臣的意思是:陛下不用派太多军队进入辽东,主力过了涿郡后便在辽西驻扎下来,只派二十万大军进攻高丽。”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这其实只是一个引蛇出洞之计,只要关陇贵族中有人出现异动,陛下便可及时率主力回来镇压。同时,又可让关陇贵族中其他没有参加叛乱的人留在辽东,率他们的本部人马为大军断后,防御高丽追击。如果能胜,便可将其调回中原。如果留下的关陇贵族将领战败,则正好追究他的责任,又是一次削弱其家族势力的机会!”

    听到这里,杨广的瞳孔立刻缩成一线,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赞赏,引蛇出洞,再分而治之,一举两得,一箭双雕。这可是一种高明之极的策略。

    他倒背着手走到窗前,凝望着窗外的灯光夜色,终于有些心动了。

    他早就想发动第三次高丽之战,并作了许多准备工作。目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虽然萧皇后和杨洛琪都反对他继续攻打高丽。但他却根本没有听进去,认为这只是妇人之仁而已。如今,裴矩的建议却给他指点了一条新的道路,让他看到了另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虚晃一枪,诱敌叛乱,这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当然,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如何把这个计划布置得非常周详,让人看不出丝毫破绽。

    裴矩察言观色,知道不用再说下去了,只要确立了这个大方向,杨广就会顺着他提醒的这个方向走下去,事情便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他于是便拱手行了一礼道:“天色已晚,臣就不打扰陛下休息!微臣告退!”

    “好的!裴爱卿也好好休息吧!”杨广说道。

    裴矩于是便退了下去。当他走出御书房大门之时,他心中还是忍不住感叹,杨广还是太大意了。他没有把各地蜂拥而起的乱匪贼寇放在心上,总认为这些泥腿子动摇不了自己的江山。他远远还不知道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糜烂程度有多厉害。而且如瓦岗寨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等,都已经有向割据势力转变的趋势。也许再过一两年,杨广就会发现,当初他不屑一顾的乱匪,已经成了隋朝的掘墓人。

    “曾省,给朕把王相国叫过来!”杨广这时却睡意全无,眼中反有兴奋之色。

    约莫一个时辰后,新任的兵部尚书王世充走进了御书房。他原本是胡人,后来改了汉姓,并担任了江都留守。他在镇压江淮的起义军时,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喻为大隋难得的,既会治理地方,又能打仗的将领。

    而王世充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颇会迎合圣意,在上两次远征高丽的备战中,王世充调动府兵和准备粮草不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