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神眼鉴定师 >

第203章

神眼鉴定师-第203章

小说: 神眼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我们鉴定下一件吧!”洪老不死心的说道,而这次他亲自找了一件瓷器来。许阳只看了一眼心里骤然一紧,粉彩天球瓶。几天前自己还见过一只这样的天球瓶。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天球瓶,难道说刘老来了?许阳四处看了一眼,并没有发现刘老,那这只天球瓶就是另外一只了。

    我靠,对方还带搞批发零售的。虽说有些无语,但许阳心里也保持着最后一丝的希望,这只天球瓶是真品。

    只不过异能打开之后,他失望了,可以说和上次的一模一样,还是假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都是一天。那也就是说,这东西是批出来的货,可想而知对方一次性到底做出了多少来。

    “不错的东西啊。”桌子有一个老人点头称赞道。

    “嗯,这只粉彩的天球瓶确实是难道一见的珍品,最主要的是保存的还这么完整。不知道这物件是谁的。居然舍得拿出来。”

    几位老人也有了兴趣开始先行的鉴赏一番,最让许阳诧异的就是,这些人都是老前辈,居然没有人发现这只开球瓶是假的。确实来说,这只天球瓶是许阳见过造假最为成功的。所有的工艺都是按照古法制作,加上对方还是一个高手,可想而知这样的人,这样的手艺,做出来的物品能差吗。

    可是在座的可以说那都是古玩界的泰山北斗,你们不可能看不出毛病来?许阳很纠结,要是只有洪老的话,许阳绝对不惯着对方,当场就指出这东西是假货。但是东方瑞老人,还有高老都场,他们也没有发现这只天球瓶有问题。如果自己当场指出来,那么对方如何下得了台面。

    纠结,真心的纠结啊。就在许阳脸都要抽一起的时候,洪老头突然说话了:“刚才我们说的话你也听到了,让你小子捡了大便宜,所以你小子鉴赏一下,然后说道说道吧。”

    “呵呵。”许阳干笑两声说道:“洪老,我也不是那种占别人便宜的人,你看啊,这只天球瓶大家已经鉴定过了,不管我说什么都不是那么回事,也显不出我自己的水平,所以咱们换一个物件如何?”

    许阳的想法是美丽的,但洪老给的答案是残酷的。洪老大笑起来说道:“我们几个老家伙让你小子占点小便宜你还不愿意。让你说你就说,是不是带把儿的爷们。”

    我靠!居然说自己不爷们,那自己就爷们一回给你们看看,许阳的脾气也上来了,今天就让你们几个老家伙下不来又能如何,大不了晚上自己沏壶好茶专门给东方瑞还有高伯离道歉去。

    “行!既然您老都这么说了,我要是在娇情的话,您老又说我不带把儿了,既然咱也是一个纯爷们。那我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了!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前辈见谅。”说着许阳接过那只天球瓶。仔细的看了几眼说道:

    “洪老,还有各位前辈,也不知道是我的运气好还,还是这位天瓶环持有者的运气不好!因为这件粉彩天球瓶是赝品!”

    许阳的话无疑就是惊雷,在众人耳边咔嚓一声响了出来了,这些人第一感觉就是:“没听错吧?”确实没听错,许阳又说了一遍:“仿制很真的赝品。”

    洪老眼睛一立,虎躯一震说道:“你小子说什么屁话呢,你这是打我们脸嘛,你是说我们几个老家伙全都打眼了,还是说你小子想显摆自己特立独行啊。告诉你,你要是不说出个一二三来,今天我让你知道家不只是古董玩的好,拳头比古董玩的更好。”

    这就是急眼了,老头的火暴的性子开始威胁人了。有人说许阳就是属顺毛驴子的,也就是说你得顺着摸。这老头现在仗着自己以老卖老的样子,许阳火气直接窜上来。

    许阳嘴上很恭敬,但是语气已经冷了不少的说道:“你们洪家的拳头有多硬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的眼光确实差了一点点,很不巧,就在几天前,我亲手鉴定出一只这款型样式都相同的天球瓶,很不幸的说一句,那就是假的。”

    许阳的话让周围人的马上想到了什么,有一个人说道:“那期的收藏的专家和这小伙子真的像,不会就是他吧,我记得那期,特有爽的一期,本来所有人都认为是真品的天球瓶,居然是假的,而且只有一个姓许阳专家小伙子鉴定出来了。”

    随着这人的话,马上有好多人也附和道:“我也想起来是,那期我也看了,别人还真是这小伙子,可不得了啊!”

    洪老也愣了,听着周围的人语气,好像许阳说的真事儿,隐晦的和几个老头打了一个眼色说道:“行!算你小子说的理,我老洪头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你小子说是假的,你就给我说出点道理,你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说是假的,那是扯蛋呢。”

    许阳有着绝对的自信,把那天在电视台说的在这里又说一遍,而这次说的更加详细(这里就不重新的在码一遍了,不然那真是……)!

    洪老头听着许阳在那里侃侃而谈,不时的也看着这只天球瓶对行对比,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也用许阳口中的一两处没有发现,那就是说许阳的眼力比自己好,开什么玩笑,这个小家伙才多大,他学古玩才多长时间,天底下哪里有这种妖孽。

    说完,许阳又说道,“现场没有小型的摄像头,不然的话我敢肯定,就在这只天球瓶的内部同样有着姓周的留款。”

    啪啪啪。高老先拍起手,接着,周围的人都开始拍手,古玩界的交流会上,重来都达者为师,不以年纪论大小,许阳就以这两件的知识来说,就已经达到了或者说已经超过很多专家的水平,也许据离真正的大师也就一步之遥。

    许阳看着带头拍掌的高老,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自己让对方下不来台,而老人还给自己叫好,这怎么说呢,许阳有些羞愧啊!

    “许阳,你小子还真有料,行了,不用鉴定了。这只天球瓶就是你鉴定的那件,本来想考考你的,我们几个老家伙也作好了套,先说这是真品,到时候看你小子怎么说,没想到你小子有两下子。”

    啪啪啪!洪老拍的许阳呲牙咧嘴的!这老货分明就是报复。

 11…17 17:06:33281。第281章 许阳的小心眼儿

    11…1717:06:33281。第281章许阳的小心眼儿

    许阳听完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个老头给自己下套,这个老家伙,不厚道啊。但人家辈份在那里呢,那岁数都是爷爷辈的了,加上这个老头还会什么洪拳,开神马玩笑呢。

    “许阳啊,还行,没丢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脸。”高伯离最为高兴,他和许阳的师傅还有唐老等人关系都相当的好,而且他也有心把自己的手艺教给许阳,所以他看许阳的时候更像看自己的子侄一般。

    许阳嘿嘿的笑了两声之后,洪老头又说道:“我可是听说你小子不只是瓷器上有一定的水平,玉器上也挺有两下子的,正好借这个机会,我在考考你玉器!”听完洪老的话许阳能说什么,接着呗。其实这也是变像的洪老认可许阳在瓷器方面的水准。

    玉器是收藏界爱好者中很得收藏者的喜爱,所以今天在场的人当中有很多都带有玉器,而古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小巧,或者说目前为止多以小巧为主,当然也有大物件,大开门重器。只是那些的藏品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

    洪老说要考许阳玉器,马上就有很多人把自己带来的古玉交给洪老,让洪老挑选一件来考许阳。还真别说,这老头是准备欺负许阳,欺负到死了。许阳看着洪老头放在桌子上的两件玉器,暗自撇嘴,这东西还真够生僻的。

    本来许阳以为老人最多也就是拿一个玉扣,玉佩之流的东西,没想到这老头心思大大地坏了,拿来两只小型的玉雕。

    这东西可以很多人还真不认识,砚滴!看着洪老头那张脸,许阳就想上去给他两拳,问题是好像自己打不这他。

    “许阳,你来品鉴一下这两只玉雕吧!”你既然想欺负我,那我为什么不逗逗你呢。

    “洪老,您老考我的是关于玉器方面的知识吧,所以我一会对这两只玉雕进行鉴定,我只鉴定玉的品质年代之类的,至于这两只玉雕为何物就不要说了吧。”许阳脸上明显有些小心虚的表情,这让洪老看到之后心里大爽,不枉自己东挑西选出这样一件东西来。

    “那可不行!哪有这么鉴定东西的。要鉴定就要鉴定全面一些。你小子要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你可以真说,别老驴拉硬屎,死撑!”

    靠!这个老东西,许阳发现自己真不应该来这个交流会,竟受气了,现在许阳算是知道那位洪晶晶小妞像谁了,就这不讲理的根儿在这里呢。

    “那好吧。那就全面一点。”许阳无奈的表情说道。

    “既然洪老说要全面一点,我先说说这件玉雕。”许阳拿起一只玉雕说道。

    “这件东西叫砚滴,所谓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说完这些,许阳看了洪老一眼说道:“洪老,要不要我把砚滴说的在详细一些。”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绝对的挑衅!洪老已经笑不出来了,这小子明显就知道还逗自己,这分明就是耍了自己一把,看着周围老兄弟那一个个笑意,这老头有些生气的说道:“好啊,要说你就说细一点!”

    许阳点点头继续说道:“那细说一下吧。砚滴其实就是往砚中注水的各种造型的文房小器物中,有单独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且水流细缓者谓之砚滴。

    它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类器皿研墨时发现,用水壶水盂往砚池里倒水时,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就改进和发明了便于控制水量的研墨用具,这就是砚滴,也被称为水滴、水注、蟾注等等。砚滴作为特殊的注水器具在《饮流斋说瓷》中是这样记载的:“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日滴,不名曰盂。”

    《饮流斋说瓷》:“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具体出现的年代已不可考,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文中所说“古人”语焉不详,但滴晚于盂则是不争之实。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汉代砚滴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古朴浑厚。熊形玉砚滴,为一张口卷舌,背有双翅,右前肢托一灵芝,呈蹲坐式的飞熊。其雕工粗犷,为东汉时器物。飞熊的传说,古代极多。

    如果说笔墨纸砚是古代Zei8。电子书房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四宝。那么砚滴之实用功能则要小得多,而相应的清赏把玩价值却要大得多。它们题材多样,寓意美好,其消费对象则往往是达官显贵、皇家贵胄,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