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 >

第107章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第107章

小说: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PC们把全大水调离了中央银行,让他去平级的一个国有银行去当行长。说起来级别还是升了的。

徘徊在政商之间,是金融家们的处事之道。在中国,商业银行的高薪和央行的权力,本身也是官员们调剂生活的乐事。不过,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让全大水自己擦屁股的意图路人皆知。

首先,商业银行的行长脱离了决策中心。如果是走得正常渠道,影响力也许不降反升,而现在发配的意图明显,被边缘化太正常不过。

其次,新金融制度的第一条是降低银行业门槛,第二条是强化资本限制削弱大金融机构,第三条是限制国家救助。对四大行来讲,没有一条利好消息。这个时候,让始作俑者去领导一个在坏账泥沼里挣扎、员工收入螺旋式下降的恐龙式国企。。。。。。

中国的官场之上,从来不乏明争暗斗,也不鲜见图穷匕见你死我活的场面。却从没有反击一说。

全大水虽然背后的势力也很庞大,在一纸纸条面前,也只有先乖乖的上任再说。

说实话,拯救世界对四大国有银行这种侏罗纪动物不是很了解。全大水在构思新货币制度和新金融制度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它们,甚至可以说,对垄断企业还有点恶意。现在要带领它走向何方?

苦思良久,王想突然哑然失笑。

不就是帮下属玩一个游戏嘛。把人家的积分玩少了、名声玩坏了固然不好,自己也不是故意的不是。虽然自己不是像张亮一样正义感过剩的根筋青年,也不要把自己定位在邪恶的阵营里面嘛。何况,凭借自己猪脚的狗屎运,那能超不过一个根筋去。

心情放松的走马上任。果然看到的景象和预料中的不一样。

商业银行总部里一派喜气洋洋。大行公敌的到来,受到了行总部员工的热烈欢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微笑——至少全大水没有看出来哪个包藏祸心。

也是。大行受冲击又不是要倒闭。这些行总部的工作人员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效益差点未必能影响到他们多少收入——关键看新来的行长大不大方。

上任伊始,还是要去基层转一转,下面的员工情绪不知道怎么样。

一圈走下来,大家的情绪也还行。这么大个银行也不会说倒就倒,不是要成立很多小银行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普通员工看来,大头儿们就是些酒囊饭袋,换谁来都一样。

看到手下们不像要造反的样子,全大水也就放心了。熟悉了一下情况,各项业务正常发展,倒是可以腾出手来,进行迎接新金融的示范性改革了。全世界可是有很多的目光在盯着自己呢。

召集了几次会议征求意见——主要是想看看这些手下的才干怎么样。

结果令全大水啼笑皆非。

大家伙都很聪明。不是有人专门给年轻人上课——能当上领导,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这话一点不假,能干到全国性大银行的总部高管,都有一定的专长,至少不是个笨蛋,但也仅此而已。

大家都对自己手头的事务很熟悉。管财务的懂会计、管科技的懂原理、管经营的懂业务、管办公室的懂文号。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估计写写东西也还可以。拍马屁的水平有高有低,水平低的脸皮够厚。就是没一个能提出问题和建议的。

提出问题当然不是不会,而是不愿。领导者需要的是答案,往往一句你看该怎么办,就能把没有准备好的你噎死。准备好的答案和领导的意图不合,下场也不妙。所以,没有摸清领导的意图之前,还是藏拙的好。

藏拙是一条很好的生存之道。不过千万要小心,脑袋不用要生锈的。很多的聪明人藏拙把自己藏——拙掉了。

踅摸了半天,也没看出哪位是大智若愚的贤人。算了,不指望他们了,反正我是先知先觉的玩家,比那些圣贤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没刺头捣蛋就好。

再去调查一下员工们的素质,下一步改革的成败大部分取决于他们。这一看下来,还是大失所望。

国有大行的光环、金融业的高薪,以及万金油式的专业要求,注定了这家银行是近亲繁殖、裙带关系、子女交换的标本和集成。

撇去柜面一线极少有升迁机会甚至还是不同编制的操作工,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层的专业要求其实是极低的。而银行的分工也很奇怪。总体而言是非常的细,而非常的少。

说非常的细,是每个小事情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职——除了储蓄柜员以外,每个同事似乎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

说非常的少,是因为整个银行上百万的员工,工种出奇的少。也是,每个银行网点都一样,也就十几二十几个人,能分出多少工种出来。

分工细,大家基本上不太会做别人的事情。虽然学起来很快,就是个熟不熟悉的问题。

工种少,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有水平差距也不太明显。(业绩差距是巨大的,和资源、努力程度关系更大,有点像一流歌星和二流歌手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只认可胜利者。)

有些为撑门面招进来的名牌大学学生,基本上泯然众人,有些还不如资源有优势的纨绔,更让管理者们进起关系户来理直气壮。

说实话,全大水也看不出来员工们的成色。只是知道,这帮人算不上人精,也还不都是人渣,只是怎么去区分和提高他们,心里没谱。

罢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

我拆了你们!

172章 征询意见

全大水暗下决心,要树立一个银行改革的样板,这对正在等待各国批准中的新金融公约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全大水对银行的改革方案很简单,就是拆分成一个个的利润中心,细化利润和风险核算。

中国的大银行和国外的大银行有细微的差别是,中国的银行分支机构差异更小。和公众们感受到的一样,中国的银行分理处,如果不看他们的牌子,你不会知道你到了那家银行。

银行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各家银行文化有差异,不如说是各个银行分支机构的行长风格有差异。从大家都一样的产品品种,银监当局控制下的信贷制度,到各家自主开发的各类系统,有标记无区别。

传统上和人们观念中,银行大小,决定抗风险的能力。而在政府注入流动性和对银行经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只与政府和经济大环境相关。而在激进的赢利目标刺激下,实际上大银行的风险更大,因为大银行的负债率更高,更被政府财政化。中外莫不如是。

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本来就是单独考核的一个个利润中心,只是因为银行的特殊性而不叫分公司而已。

全大水的意图是,即然大家都是独立的相似体,那就干脆点,自由发展好了。

因为是国有银行,不能分拆成分公司,也没有办法让分支行的行长们为他们手头的资金负责,所以只能在考核指标上下功夫了。

抽调了几个看上去聪明的员工,没有要高级干部,小孩子们花花肠子不多。让他们集中梳理全行的各类考核指标,果不其然,指标的总数达到了基层员工的几倍。

把各项指标的意义、作用理清以后,全大水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

废除一系列的辅助指标,突出考核利润和风险控制的两大类指标。具体业务种类的推广任务作为利润来源的辅助手段供基层行自主选择,鼓励基层行发展特色业务。风险控制指标和新金融方案接轨,各经营单位的管理层以自己的乌纱帽对风险负责。

全大水的改革终于引起了强烈的反弹。按照改革方案,总行和省分行差不多可以转型服务机构了,习惯了管理的各级员工都很不适应。

在讨论改革方案的行长扩大会议上,反对的声音很强烈。面对着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声音,不和谐的个别人其实是马屁精、墙头草,除了即是根筋青年又淡漠生死荣辱的玩家,在没有外界压力下改革到革命程度的绝无仅有。我可不相信在座的有剽悍如谭嗣同的人物。

解决反对的办法出奇的简单,全大水虎躯一震,放出了超级技能——胆气震慑!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处于一把手的地位放出这个技能,那真是无往而不利。

全体噤声,现在要维新的是皇太后老佛爷,而不是二把刀的光绪皇帝。

Xx会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委员会,作者浸淫业内十几年也没搞清楚过,反正不是董事会、不是工会、也不是名目繁多的各委员会——它们的决议都可以被行长否决)全体通过的决议很快行文转发分支机构。

办公室还例行公事的跟着下发了一个征求意见限时反馈的通知。

无意中看到这个通知的全大水很恼火,搞什么搞?收集反对的意见吗?办公室主任看上去胆子不是那么肥嘛。

直接把办公室主任叫来询问。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本来也不应该采取这么直接的办法的,不过全大水是高干系列的,适时的对直接的下属发发脾气,是树立威信的常用手段。

办公室主任被行长的怒火弄得满头雾水。对为什么要在政策文件已经生效下发后还要征询意见这种似乎有违逻辑的事情,他也不太明白,只知道这似乎是个惯例。

急忙把一个老资格办事员招来救急。小职员在一个部门待得时间往往比领导长,果然情况熟悉。

这种做法果然是有历史的习惯。按道理,各种政策文件下发前,是要先将草案发下去向基层征询意见的。不过这需要时间和有泄密的危险。而且说老实话,总部也很少接受基层的意见的,那些家伙总是想方设法的钻政策的空子,谋自己的私利,提出的意见也不知道设了什么后门在里面。

各部门就那几个人手,拿出一个像样的草案也不容易,都是以翻版为主,自己也未必能把原文的精髓吃透,改动一大漏洞就多。领导催的又急,所以都是差不多正式文件和征求意见通知差不多时间发出的,慢慢的很有些文件的征询意见是在正式文件之后发出的。

不过谁也不敢把征询意见这道程序省略的。因为有些文件确实闭门造车造不出来,有些文件简直无法执行。而银行发文件没时间限制,征询意见为的是下一次发文件做些准备。

看到办公室主任没有什么明显的坏心眼,全大水也觉得这种民主的姿态不能再没有了,随便指示了一下,办公室应该把工作做的更细一点,应该注意。。。(见管理学七章八条)过完了领导瘾,嘱咐他们收集基层的反应,把这两个家伙打发走了。

相比高层一致反对的态度,基层的态度就丰富多彩多了。能够反馈到全大水手中的资料肯定不全,后面跟着的百分比也不足为凭,不过已经足供全大水参考了。

基层员工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迫切的想尝一尝放权的滋味;一类则满腹心事的担心,担心失去总部这颗大树的各种支持,担心新获得独裁权力的前领导把自己的生活变糟。

员工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大多数时候,人民不反抗,因为看不到新的统治者哪里会好一点。全大水也知道,放权最初的结果也就是把分配任务的环节减少了一道罢了。所以,全大水把希望寄托在后续严厉的撤换制度上,把运气不好又没有能力的家伙淘汰掉几个以后,也许能真正触动他们的神经。

银行的大动作改革自然聚焦着社会的关注。试验田的意味不言而喻。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等待这滋滋作响的导火索燃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