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淡扫娥眉 >

第353章

淡扫娥眉-第353章

小说: 淡扫娥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写一封信给张襄。”陆子周冲罗小乙点了点头。

手臂向外用力扬出去,鹰舒展开翅膀,向寿州的方向划去,渐渐成为空中黑色的一点。远望着鹰远去的轨迹,陆子周沉重无比的心情不知为何竟是一松。

鹰击

“梆”、“梆”、“梆”,三更鼓响,夜已经深了,寿州帅府内外却还灯火辉煌。帅府前面的长街马蹄声一阵紧过一阵,都是飞骑而来的将领。他们到在帅府门前,飞快地一旋调过马头,门前卫士立即上前一步,正好抓住缰绳。马上将军手按鞍桥一跃落地,同时将手中的马鞭丢给随行马弁,脚下拾级而上,跨步进门。一套动作做来行云流水,霎时潇洒好看。一名将军刚进去,紧着着另一名将军就到,都是不作停留匆匆赶了进去。一时之间,帅府门前,人马络绎不绝,却有条不紊,不见一丝骚乱。

马蹄声想响过一气,渐渐消止。帅府深处,一众将官全身甲胄分两旁肃立大堂。堂中极是安静,虽数十将领却不闻一声杂音。火烛高悬,亮光打在他们明晃晃的盔甲上,如冬雪寒霜,刺得人心底发寒。堂上张襄立在帅案之后,银盔银甲,一如少年时装扮,眉眼间却满是凝重,再无少年时的神采飞扬。他缓慢地踱着步子,目光注视着帅案之上平摊开的巨幅地图,沉吟不语。

“秦九爷到,俞大使到!”门口亲军大声禀告。

张襄豁然抬首,道:“快快有请。”说着亲自迎下堂来。

便见七八亲卫簇拥着两个人进得门来。左边一人身着锦服,四十多岁的年纪,目光锐利,器宇轩昂,正是被新川侯留下来作为代表,事实上掌握着淮南厢军的秦合清,赵瑟亲爱的九叔大人。右边的人倒是正正经经地穿着三品的官服,年纪却要大上许多,头发已然都白了多半,乃是厢军的指挥使江源。于是,张襄快走几步,迎上两人。

江源抱拳行礼道:“见过大将军。”

张襄冲他点了点头,道:“辛苦江大人了。”然后便握住秦合清的双手,歉然道:“夜半扰九爷清梦,实在是不该。奈何事态紧急,不容拖延,只好求九爷和江大人助襄一臂之力。”

秦合清道:“张大将军言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淮南人所养乡勇,正该保卫淮南土地父老,不此时用命何时用命?我与江大人一听说襄阳之事,便联袂赶来。但凡大将军有所命,赴汤蹈火亦不敢辞。”

江源也道:“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张襄连声道谢。

秦合清问道:“想来大将军心中已有定计,不知将如何行事?”

张襄伸手肃客,陪着秦合清当先往里走去,将军们紧随之后。边走,张襄边道:“说句不当现在说的话,此时出兵,我心里其实是并不乐意的。要胜过叶十一,必须是在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战场上才行,而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现在出兵,不是战术,而是在赌运气。陆子周应该放弃元元才对。以襄阳城池之牢固,即便失去外城,再守几个月也绝不成问题。岂不知君子弃瑕,壮士断腕?”张襄摇了摇头,遗憾道:“终究也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事……现如今,我们也别无选择了,只能出战了……”。

他感慨过一句,立即振作精神说道:“不管怎么说,襄阳全军出击,的确是为我军创造出了内外夹击的机会。总归有这个机会比没有的好。”

“倘使我军不合击,襄阳倾巢而出,则必败无疑。襄阳一败,则两淮危矣。两淮一失,则江南不可守……”张襄目光倏地凌厉起来,环视众将道,“所以,此一战实是我背水一战。胜负在此一举,诸公必须克尽全力!”

众人心中不由一凛,齐声应是。连秦合清都拱手施了一礼。

说话间,行至帅位。众人围着地图站了一圈,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张襄。张襄的手在地图上划过,最后在某一处用力按下,抬头道:“我思虑再三,能突破襄阳包围,进而击溃关中军的,唯有从此处。”

虎尾洲!顺着张襄手指的方向,是一爿浅滩,名为虎尾。

“这一点,我能想到,叶十一应该也能想到。所以他应该会在此处设下埋伏……当然,叶十一是不会亲自来,他还得留在襄阳。从现在他在襄阳大营中的将领看,唔……这个人应该是宇文翰。毕竟是要与我对战,过于四平八稳的平庸将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犀利的进攻能力。本来,叶十一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越鹰澜。有勇有谋,熟悉河西军的一切作战方式,进攻与防守都堪称完美。可惜,这么优秀的人才被他荒废在汉中了,”极淡的冷笑在张襄唇边一闪而过,他继续说道,“至于说宇文翰,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虽然说也很棘手,但毕竟勇力有余而智谋不足。所以,此一战,我们要兵分两路。厢军自水路去,我则率骑兵自陆路去,合击虎尾洲。宇文翰必定首尾不能兼顾,向襄阳方向败退,我军尾随追击,只要突破叶十一中军,这仗便是胜了。”

秦合清与江源对视一眼,而后点头道:“自当依大将军将令行事。”

张襄点点头,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想:真是对不起了,赵瑟。我未曾给你的九叔解说明白。宇文翰可不是真的有勇无谋啊,叶十一怎么可能用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担此重任呢?只不过是他手段凶残才会留下的错觉啊。宇文翰真正的作战风格是狠辣残忍,赶尽杀绝。所以才有可能为了追杀水路上攻过来的厢军府兵,在另一面给我留下机会啊——水路总是要比陆路快一点的。打仗,总是要有人牺牲的……反正他们是不可能打赢叶十一的,不如用自己的血帮我胜利吧。这也是唯一的机会了。”

于是,张襄一番排兵布阵,最后问江源道:“水路以何人为统帅,不知江大人心中可有人选?”

江源看了一眼秦合清,有些为难道:“本来自该是我亲自领军,不过……”

府兵厢军,成分比较单一,大体来说主要是土头土脑的农民,再有就是豪门家丁那种二杆子。对于这种军队,说实话,张襄打从心底里是不大看得起的,很有些职业白领俯视农民工的高姿态。然而,不论怎么样看不起,既然此刻他必须要借重这些农民的力量,便不得不为他们多操点心了。要知道,炮灰太差劲的话也是很令人头疼的。于是,张襄便勉为其难,替他们捉刀谋划起来:“江大人须得留守寿州,自然不宜亲自出征。我听说厢军之中有一人,名唤秦卓,似乎不错,不如以他为主将如何?”

江源闻言一怔,立即求救似地望向秦合清。秦合清倒是开诚布公,想都不想直接答道:“秦卓是我家人,行事不便之处甚多。大将军,你看我去可使得么?”

这样一说,张襄立即就明白了。想来厢军之中派系众多,除非秦合清亲自弹压,连名义上的主帅江源都是不好使的。于是心中不免有几分迟疑,他暗中以厢军做诱饵来为自己争取胜利之机已经是后患无穷了,再要搭上一个秦合清,以宇文翰的作战风格……张襄不禁在暗中摇头,绝对是要凶多吉少。万一这位高贵的秦九爷有什么三长两短,赵瑟那里可真是交代不过的。然而当此之时,张襄已然是被逼上梁山,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管之后洪水滔天,都先打了再说吧。这打得赢打不赢咱还两说着呢。要是打不赢,能不能交代过去这种事也用不着再去琢磨了。于是,张襄索性将心一横,道:“如此再好不过!”

乙酉年二月初二日,张襄尽起寿州精锐,兵分两路,救援襄阳。水陆两军分兵进击,于初三日黄昏逼近虎尾洲。一场意料之中的大战如期而至,是为虎尾洲之战。

应该说,张襄还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河西张氏正统传承者的名号毕竟不是白吹的。虎尾洲之战,关于敌方的布置,他至少猜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他猜到了叶十一的战争的意图,看出了襄阳包围网的薄弱环节,也预料到了虎尾洲会有埋伏,断言关键性的战争会在这里爆发。所以,他准备了对应的策略,并以不逊色于当世任何名将的指挥艺术将既定策略加以贯彻。这使得一切都看起来完美无缺,在双方正式鏖战于虎尾洲并射出第一支箭之前。

然而,没有人能全知全能的,包括叶十一也包括张襄。再这场战争中,尽管张襄预料了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但毕竟还有百分之一是他所没能料到了。就是这百分之一,使一切都变了味道,开战之前所有成为完美的理由都在开战之后变成了非常不完美的理由;就是这百分之一,决定了虎尾洲之战的胜负,同时也决定了襄阳之战的最终结局。因为这个百分之一,就是叶十一派在虎尾洲的主将,并不是张襄事先推测的宇文翰,而是本应该人还在汉中的越鹰澜。

虎尾洲的主将是越鹰澜。这一事实几乎是在张襄率领骑兵进入战场的同时就立即被他确定了——当然,他不是通过敌军的旗帜来判断的。在他们这样一生都消磨在战争上的人,战场上的触感远比看对手什么旗帜靠谱得多。甚至对于那些熟悉了的对手,只通过空气里传来的味道,就可以嗅出敌人是谁。

因此,当张襄进入战场,刚一交锋,就发现不对了。另一侧秦合清从水路而来的厢军府兵如他所估计更早到达战场,并与虎尾洲的伏军展开了交战,但自己这一侧敌方战线虽然单薄,一触之下却弹性十足,没有显示出任何有机可趁的漏洞。

“阿鹰,”张襄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然后挥动马刀,大声命令道:“冲过去!和厢军会合!”

战场上是没时间发感慨的,因为那除了浪费时间之外一点儿用处了都没有。出了任何状况,立即应变,这是名将的基本素质。应该说,张襄和他手下河西铁骑的表现就很不错了。毕竟谁也不能永远料事如神,出现计划外的变故是正常的,而且他应变也很及时也很正确,一秒钟都没耽误。既然敌军没有去追击厢军把后背暴露在他们的獠牙之下,那最好的办法的确是索性真的和厢军配合对其两面夹击,只要他们的诱饵友军能稍微□一点儿,坚持到张襄将敌军拦腰斩断,就胜利了。

在那一瞬间,河西铁骑的全部潜力都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发出来,仿佛幻化成一柄锋利的钢刀,优雅而绚烂地切割进少女丰腴的胴体。然后割到一半,他们没用的友军被击溃了,阵线垮崖一样的土崩瓦解。敌军放过抱头鼠窜的“诱饵”,迅速包围过来。

事实证明,诱饵果然就是诱饵,指望他们干超出诱饵水准的活儿,注定是要失望外加绝望的。“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盟友!”张襄摇头苦笑,果断地一挥手,变换阵势。

几次冲锋之后,纠缠在一起的两军渐渐分离开。两位主将也终于隔着数十丈的距离远远地见上了一面。

越鹰澜在马上向张襄施了一礼,道:“见过少帅。”

“是你也不错,虎尾洲这地方也不错,”张襄环顾四下,然后向越鹰澜道:“阿鹰,愿意在这里做个了断吗?”

越鹰澜道:“我更愿意少帅能将这个机会留在不久之后。”

“好吧,”张襄向越鹰澜点了点头,调转马头。、

……

河西军撤退了。越鹰澜没有追击,她坐在马上长时间地远望着那些骑兵在黄昏中那渐渐远去的孤独而高傲的背影。

士兵们忙着打扫战场,看管俘虏的参将带着一队小兵推搡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俘虏带到越鹰澜马前,禀报道:“这个俘虏好像是寿州厢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