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第242章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242章

小说: 弃妇的极致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按照常理,一个封闭且多年未曾开启的地库,刚打开的时候,定会有一股怪味儿,即便刚才裘妈妈点灯的时候,稍稍通了会儿风,但地库里的味道不会这么快散干净。

但是,她进了地库后,居然闻不到一丝怪味儿,四周的空气也很清爽,这只能说明,地库有通风口,且不止一个。

发现了这一点,让萧南开始有些好奇了,老夫人到底藏了些什么珍宝在地库,竟然还细心的保持地库的通风、干爽?!首发 弃妇的极致重生130

正想着,十几级台阶已经走完,裘妈妈停住脚步,彻底闪开身子,让萧南看清面前的东西。

萧南就着烛光仔细看去,只见偌大的地库里,竟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书架,因为蜡烛的光线有限,萧南只能看清身前七八排,再往后就是黑漆漆一片。让她无法确定这里到底有多少书架。

但饶是如此,萧南还是有种置身图书馆的错觉。

书籍?

老夫人所说的‘好东西’就是这些书籍?

萧南快走几步来到最外侧的书架前,仔细看着上面摆放的一捆捆竹简。没错,就是竹简,而且看颜色,以及编绳磨损的程度,这卷竹简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这是古籍?

萧南有些激动了,双手微微颤抖的捧起一卷,解开捆绳,轻轻展开,生怕弄断了那已经有些破损的编绳儿。古朴的竹片上用刀刻着一行行的字,萧南仔细辨认了一番,发现这竟是先秦时使用的籀文,也就是大篆。

这是不是说明,竹简上的文章是先秦时的著作?!

天呀,这、这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宝贝呀,萧南虽不认得这些字具体是什么,但她很确定这卷竹简的价值。

轻轻的合上竹简,又把它小心的放回原处,萧南难掩惊喜的继续查看着其它蛧册。

越看萧南越惊喜,除了成卷的竹简,帛书,还有单片的牍……而内容则涉及百家诸子的著作、《易》《书》《诗》等五经,还有什么《孙子兵法》《六韬》等兵书,以及《仓颉篇》、《爱历篇》、医书、佛经、道家经典、历书、算术鍪榈鹊鹊鹊墓偶褂写呵镎焦睾何航氖肥椤19搜攀康氖衷16蛹恰b渭恰?

萧南大概的数了数,整个地库里足足有两百多个蛧架上放着一百至两百左右卷书,约莫有三四万卷。

苍天呀,萧南捂着胸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更无法估算出这些古籍的价值。

价值连城?开毛玩笑,未免太廉价了。

这些书,根本就是无价之宝呀。

有些书,萧南甚至只听说过名字,其内容,被告知早就失传了。

如今,这些据说失传的珍贵文集,竟然就在自己眼前,而且全都归她所有。

到最后,萧南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惊喜了,她拥有的不只是古籍,而是华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文明,是一种传承。

这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珍宝。

惊喜过后,萧南忍不住由衷的敬佩老夫人――这么多古籍,她是怎么寻来的?这可不是崔氏先祖传下来的的,因为崔家祖传的书籍和笔记都在京城,由老相公保管。

几万册的书卷,老夫人又是怎么保存的?首发 弃妇的极致重生130

要知道,新旧朝代更替,战火纷纷,在那样混乱的环境里,老夫人竟然还能收藏了这么多古籍,足足几万册呀,这将花费她多大的心血和努力?

猛然得到这样一份珍贵的遗产,萧南第一时间便想找人分享,于是刚刚回正院的崔幼伯便被她揪了过来。

看着一排排书架,一堆堆古籍,崔幼伯也欣喜若狂。

崔幼伯与萧南不同,萧南看重的是书籍代表的意义和价值,而崔幼伯看重的确实书籍本身的内容。

他原就是个崇尚古风的士子,最喜欢魏晋时雅士的风流洒脱,忽然得到这么多那时的书籍,他高兴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围着书架转了一圈又一圈,崔幼伯都不知道拿那卷书好,此刻,他恨不得住在地库里,将这些书全都细细阅读一遍。

不,只阅读还不够,那么好的文章,他要反复背诵。

听着崔幼伯的喃喃自语,萧南的理智渐渐回笼,叫住兴奋地不知干什么好的崔幼伯,萧南道:“当日阿婆去的时候,吩咐咱们要好好保护这些古籍,用它将崔家穋锕獯蟆@删恢阌泻未蛩悖俊?

萧南的问话,让崔幼伯回过神儿来,有些不解的反问:“打算?什么打算?自然要细细阅读了?”

书,不就是用来读的?

萧南的额角抽搐,她当然知道书的基本用途,可老夫人临终前的那句话绝不只是让崔幼伯用这些书成为博学的才子,而是想为崔氏谋得利益。

深吸一口气,萧南道:“我知道郎君好学,阿婆留这些书给咱们,也是想让郎君多读好书。不过,我想着,咱们能不能让这些书发挥更大的价值?”

崔幼伯见萧南说得郑重,渐渐冷静下来,揉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试探的问道:“娘子的意思是,将这些古籍献给族里?”崔大是好孩纸,有好东西就要与家人分享嘛。

萧南暗自翻了个白眼,心说话,你就不能跳开家族的小圈圈,往大的方面想?

老夫人若是想让族人都有书读,早就将这些古籍交给老相公或者相公,哪里会留给他们。

崔幼伯见萧南不说话,知道自己猜错了,讪讪笑了笑,道:“那依娘子的想法,这些古籍该如何处置更好?”

萧南拉过崔幼伯,让他低下头,附在他耳边悄声说着什么。

崔幼伯听着听着,眼中开始闪烁亮光,听到最后,他更是连连点头,赞许道:“还是娘子想得周到,好,就按娘子说的办!”

p:额,今天有点事儿,只能一更了,明天补上,亲们见谅哈!

第131章 珍贵的遗产(三)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节,洛阳城内的百姓们都忙着祭灶神,崔鸿也从城外的田庄回到化清坊。【全文字阅读。。】

崔幼伯和崔雅伯都带着妻子儿女来给崔鸿见礼,瞖舷喙11喙锤藓璧募沂榻桓?

相互见礼完毕,崔幼伯一家、崔雅伯一家分别落座,不自觉的打量着数月不见的崔鸿。

这一打量不要紧,崔幼伯和崔雅伯都敏锐的发觉,相较于出京前,崔鸿竟有了不小的变化。

崔鸿是崔家最洒脱的名士,但他的名士范儿与萧镜的不同:萧镜是从里到外散发着一种随意洒脱飘逸的名士气质,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自信与骄傲;而崔鸿的风雅中却带着几分颓然。首发 弃妇的极致重生131

说得难听些,崔鸿有点儿像晋末的某些士族,贵则贵矣,但身体孱弱、精神颓靡,就像一个雕工精巧的金丝楠马桶,十足华而不实的样子货。

其实这也不能怪崔鸿,他自小生活在两个优秀哥哥的阴影下,根本不用长辈特意挑选邻居家的谁谁谁,只两个出色的哥哥做对照,就给崔鸿带来了比泰山还大的压力。

长大后,娶妻生子,却又遭遇贤妻早亡。

无奈之下,崔鸿续娶了小家子气的继室小卢氏。

最初的时候,崔鸿还觉得小卢氏直爽随性、天真烂漫,但不知从何时起,小卢氏竟变得粗鄙不堪,整日为了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絮絮叨叨、纠缠不休,越来越上不得台面。

在外面,崔鸿仕途无望,名声也无法与两个兄长相比,更谈不上超越;在家里,崔鸿有粗鄙、无法交心的娘子,家里被搅合得无法安宁。

内外两重夹击下,崔鸿干脆另辟蹊径,走起了不寻常的路。人变得越来越蒳毂咦苁谴懦胺怼1瓢恋男θ荩恢窃诔胺硎廊耍故窃谧猿啊於俗攀孔宓募茏樱桓表邮廊说陌谅炝常〉愣资虏徽矗缪拧靡凰俊?

但如今,只不过短短数月。崔鸿身上的颓废和腐气竟一扫而光,人虽晒黑了许多,也消瘦了,但整个人变得精神奕奕。向来只会翻白眼的双眼也重新散发着一种烁烁的异彩。

“看来,阿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崔雅伯坐在下首,一边打量着自家老爹,一边暗暗感叹。此刻,他觉得自家那个不太靠谱的老娘,总算做了件靠谱的事儿。

崔雅伯虽年轻,但也多少体会到了阿耶的心境,也能理解他的不作为。

只可惜,崔雅伯知道崔鸿的病因。却无法帮忙医治。

如今,托老夫人的福,崔鸿总算有了人生的目标与奋斗的方向――团结崔氏族人,夯实宗族根基,最终繁荣洛阳崔氏!

正如崔雅伯猜测的那般,崔鸿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做族长,为家族修建宗祠、修缮坟茔。甚至是修订族谱、族规,这些并不是什么攸关天下的大事,但对于家族来说,却是极重要的事,老夫人将这些托付与崔鸿,这让找不到自己位置、看不到前途的崔鸿终于有了目标,生活也充实起来,忙碌中他根本顾不上‘嘲讽’。更没心思‘风雅’,整个人也变得务实、稳重,也有了一种强烈的宗族责任感。

崔鸿甚至积极主动的派人四处寻找因战乱、迁徙而失散的族人,将埋骨异乡的族人遗骸细心收敛,运回新建好的祖坟安葬。

期间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也皆有宗族(其实也就是崔家啦)全力负责。

这让那些活着的族人见了。都感动不已,因时间、空间而疏离的血脉亲情也重新聚拢起来。

听到族人的真心赞誉,看到大家敬仰、感激的目光,让崔鸿的干劲儿更足。首发 弃妇的极致重生131

接着,崔鸿修建宗祠ㄗ逖y氖焙颍窒肫鹱逯械镊ぁ9选6馈9拢π葱鸥┲械睦戏蛉耍鞘崩戏蛉松形蠢胧溃┖屠舷喙约旱南敕ㄏ晗富刭髁肆轿焕献孀凇?

崔鸿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由宗族(还是崔家啦)出钱出人,赡养族中的鳏寡独孤。他在信中强调,他所谓的赡养,并不是只管温饱的施舍,而是当做自家亲人的悉心照顾。

崔鸿的目的很明确,他要通过这一系列的善举,彻底将族人凝聚起来,高度团结,相互扶持,让他们这一支成为不逊于嫡宗的博陵崔氏。

老夫人和老相公因早年的痛苦经历对宗族并不感冒,过去几十年来,对族人也不怎么关心,这使得他们这一支的族亲四分五裂,没有形成什么强有力的宗族势力。

但崔鸿的说辞很有说服力,而且几十年来总受嫡支辖制,老夫人也渐渐感觉到了宗族对于单个家庭的重要性,跟老相公商量了一番后便同意了崔鸿的计划,还写信大肆褒奖了他一番,赞他有想法有作为,并且勉励他再接再厉,一定要将洛阳崔氏的根基兴建起来。

当然,除了口头表扬,老夫人也调拨了一车车的财物给崔鸿,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崔鸿的支持。

有了钱,又有得力的人,崔鸿的各项工作都进展得非常顺利,早年被老夫人姐弟冷落、疏远的族人,又重新围拢回来,大家在邙山崔氏祖坟的四周安家落户,形成了一个新的乡镇――安平乡。

听了崔鸿简单的讲诉,崔幼伯也很是钦佩,心中更确信了娘子的提议。

崔鸿说完自己在洛阳的一些举措,又转而询问一子一侄的情况和未来的打算。

崔雅伯很简单,他就是回来照顾老爹的,当然也将承继未来族长一职。

崔幼伯就更简单了,他决定安葬了阿婆后,就在邙山下结庐而居,安心为祖母守孝。

听了崔幼伯的话,崔鸿很满意,点头道:“我崔氏向以孝悌闻名天下,大郎此举,甚好。”

接着,崔鸿又想起一事。道:“老夫人安葬的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