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

第31章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第31章

小说: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丈母老太太出过天花,脸上有些缺点的,令夫人却种的是牛痘,所以细皮白肉:这也就大差其远了。(《华盖集·这个与那个》)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走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华盖集·北京通信》)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我觉得别的国度里,处世法总还要简单,所以每个人可以有功夫做些事,在中国,则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尤其是那些诬陷的方法,真是出人意料,譬如对于我的许多谣言,其实大部分是所谓“文学家”造的,有什么仇呢?至多不过是文章上的冲突,有些是一向毫无关系,他不过造着好玩,去年他们还称我为“汉奸”,说我替日本政府做侦探。我骂他时,他们又说我器量狭小。 
  单是一些无聊的事,就会化去许多力气。但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都败在他们手里。因此,就有时会使我感到寂寞。但我还是要照先前那样做事的,虽然现在精力不及以前了,也因学问所限,不能慰青年们的渴望,然而我毫无退缩之意。(《书信·致萧军、萧红》)我早就很希望中国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华盖集·题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再看这十二条语录中,有哪些体现社会理念的词语,和它们出现的次数。电脑选词的结果是:中国——九次,中国人——三次,运命——三次,青年——三次,我自己——三次,国民性、文明、仇恨、凶险、谣言、猛士各一次。 
  据此可以说,鲁迅是关心中国和中国人的,是常说运命的,是关心青年的,也是经常考虑自己的。国民性、文明,这类理性化词语,他是用的;仇恨、凶险、谣言、猛士,这类情绪化的词语用的更多。 
  实际上,也可以变通一下,把这十二条语录当作一篇文章来读,那么这就是一篇体现了他的社会理念的宣言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要改造这个社会的,但这个社会改造起来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时到了让人气馁的程度。纵然这样,还是要改造下去,希望在于青年,在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就是鲁迅对他所处的社会的看法,也是他对这个社会实施的改造方略。 
  这样的社会理念,只能说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正义感,对社会进步的最起码的认知。他的理念,没有超出一个旧时代的士人对社会的认知,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千百年来有志于社会改革的志士仁人的那一套,没有新的社会认知,也没有新的改造手段。 
  相比之下,胡适就不同了,他是学下了西方民主自由平等那一套且深信不疑,以为只有这一套才是改革中国社会的惟一利器;只有这一套,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眼下腐败落后的状况,建成一个文明的社会,建起一个现代的国家。 
  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说,胡适和鲁迅,无论在文风上,还是在社会理念上,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不同,在文风上不是白话程度的不同,在社会理念上不是彻底程度的不同,总括起来说,是新潮与传统的不同,创新与固守的不同,说到底则是今与古的不同。也就是说,鲁迅的文风,仍未脱中国古文的樊篱,他的社会认知仍未脱中国古代士人愤世嫉俗、不共戴天一类的命题。没有新的人生追求,也没有新的社会理想。后期思想的变化这里就不说了。胡适则不同,他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文风写文章,表达的也是一种全新的人生追求,全新的社会理想。民主、自由、平等、宽容,浸透到了他的一切文字中,也浸透到了他的一切为人行事中。   
  胡适的社会理念(1)new   
  还得用这个办法检验一下胡适的社会理念,要不就没有对比,也不公道。再说一遍,这个办法说不上多么严密多么准确,在没有找到更严密更准确也更简便,又是统计学的办法之前,还得承认这总是个办法。 
  那就得找一本胡适的语录体的书。手边有本台湾李敖编的《胡适语粹》,文汇出版社二○○三年七月出版,大体符合我们的需要。一,编选者是为了全面展示胡适的思想与人格,不是为了拔高他也不是为了诋丑他。二,编选者绝不会想到有人用它做一种统计学的检测,也就不会在条目上做什么手脚。这就保证了我们的检测的随机性。 
  全书共分十个部分,与社会理念相关的是第四、第五、第六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名称和条目数如下:第四部分 东西文化 三十一条第五部分 中国前途 二十七条第六部分 社会·经济 二十三条选取每部分的头一条与中间一条。第一条好说,中间一条的选法,若整节是偶数不必说了,若是奇数可用加一除二法,得出第四部分选第十六条,第五部分选第十四条,第六部分选第十二条。排列如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可说是他们适应环境胜利的总和。适应环境之成败,要看他们发明器具的智力如何。文化之进步就基于器具之进步。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钢铁时代、机电时代等,都是说明文化发展之各时期。各文化之地域的发展也与历史的发展差不多。东西文化之区别,就在于所用的器具不同。近二百年来西方之进步远胜于东方,其原因就是西方能发明新的工具,增加工作的能力,以战胜自然。至于东方虽然在古代发明了一些东西,然而没有继续努力,以故仍在落后的手工业时代,而西方老早就利用机械与电气了。 
  这才是东西文明真正的区别了。东方文明是建筑在人力上面的,而西方文明是建筑在机械力上面的。有一个美国朋友向我说:“美国每个男女老幼有二十五个以至三十个机械的奴仆替他当差,但是每个中国人只有四分之三的机械奴仆替他服务。”还有一个美国的工程师说:“美国每人有三十五个看不见的奴仆替他做事。美国的工人,并不是工资的奴隶,而是许多工具的头目。”这就是东西文化不同之处。它们原来不过是进步之程度不同,后来时日久远,就变为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了。(《东西文化之比较》)但每一种新发展,不能孤立,必定有他的文化背景,必定是那个文化背景的产儿。埋头做骈文律诗词赋八股,或者静坐讲理学的智识阶级,决不会产生一个佛萨利司(Vesalius),更不会产生一个哈维(Harvey),更不会产生一个巴斯脱(Pasteur)或者一个郭霍(Koch)。巴斯脱和郭霍完全是十九世纪科学最发达时代的人杰,是不用说的。佛萨利司和哈维都是那十六七世纪的欧洲一般文化的产儿,都是那新兴的医科大学教育的产儿,他们都是意大利的巴度阿(Padua)大学出来的。那时候,欧洲的大学教育已有五百年的发展了。那时候,欧洲的科学研究早已远远超过东方那些高谈性命主静主敬的“精神文明”了。其实东方文化的落后,还不等到十六七世纪,到了十六七世纪,高低早已定了,胜败早已分了:我们不记得十七世纪初期利玛窦带来的新天文学在中国已是无坚不摧的了吗?我们的科学文化的落后还得提早两千年!老实说,我们东方人根本就不曾有过一个自然科学的文化背景。(《〈人与医学〉的中译本序》)今日吾国之急需,不在新奇之学说,高深之哲理,而在所以求学论事观物经国之术。以吾所见言之,有三术焉,皆起死之神丹也:一曰归纳的理论;二曰历史的眼光;三曰进化的观念。(《胡适留学日记》)扰乱也是最大的仇敌。太平天国之乱毁坏了南方的精华区域,六七十年不能恢复。近二十年中,纷乱不绝,整个的西北方是差不多完全毁了,东南、西南的各省也都成了残破之区、土匪世界。美国生物学者卓尔登(David Star Jordan)曾说,日本所以能革新强盛,全靠维新以前有了二百五十年不断的和平,积养了民族的精力,才能够发愤振作。我们眼见这二十年内战的结果,贫穷是更甚了,疾病死亡是更多了,教育是更破产了,避兵避匪逃荒逃死还来不及,那能办教育?租税是有些省份预征到民国一百多年的了,贪污是更明目张胆的了。(《中国评论周报》本年一月三十日社论说,民国成立以来,官吏贪污更甚于从前。)然而还有无数人天天努力制造内乱!这是我们的第五大仇敌。(《我们走那条路》)我特别用“社会化的经济制度”一个名词,因为我要避掉“社会主义”一类名词。“社会化的经济制度”就是要顾到社会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经济制度。最近几十年的世界历史其一个很明显的方向,就是无论在社会主义的国家,或在资本主义的国家,财产权已经不是私人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切经济制度的基本条件。美国、英国号称资本主义的国家,但他们都有级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前四年的英国所得税,每年收入一万镑的,税要抽百分之八十,而每年收入在二百五十镑以下的人,只抽百分之三的所得税。同年美国所得税率,单身人(没有结婚的),每年收入一千元的,只抽一百零七元;每年收入一百万元的要抽八十九万九千五百元,等于百分之九十的所得税。这样的经济制度,一方面并不废除私有财产和自由企业,一方面节制资本,征收级进的所得税,供给全国的用度,同时还可以缩短贫富的距离,这样的经济制度可以称为“社会化的”。此外如保障劳工组织,规定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用国家收入来救济失业者,这都是“社会化”的方法。(《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胡适的社会理念(2)new   
  数日前余演说吾国婚制之得失,余为吾国旧俗辩护,略云:吾国旧婚制能尊重女子之人格。女子不必自己向择偶市场求炫卖,亦不必求媚人悦人之术。其有天然缺陷不能取悦于人,或不甘媚人者,皆有相当配偶。人或疑此种婚姻必无爱情可言,此殊不然。西方婚姻之爱情是自造的(Selfmade),中国婚姻之爱情是名分所造的(Duty…made)。订婚之后,女子对未婚夫自有特殊柔情。故偶闻人提及其人姓名,伊必面赤害羞,闻人道其事,伊必倾耳窃听;闻其有不幸事,则伊必为之悲伤;闻其得意,则必为之欣喜。男子对其未婚妻,亦然。及结婚时,夫妻皆知其有相爱之义务,故往往能互相体恤,互相体贴,以求相爱。向之基于想像,根于名分者,今为实际之需要,亦往往能长成为真实之爱情。(《胡适留学日记》) 
  第四部分第二条和第六部分第一条,都太长,只选了前面的一段。 
  对上面抄录的文字,用电脑选词,得出的结果是: 
  文化——十三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