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84章

盛世古玩商-第84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收藏会和瓷器、木器、青铜器、书画等大类一样,成为收藏界的一支生力军。

这个小摊位上摆放的报纸可不少,一摞一摞的,上称称一称,足能有二百多斤。伍子仔细看了看这些报纸,纸张的颜色黄白深浅不一,显然不是出自同一年代。那些年报纸收藏还算是冷门,所以注意这个摊位的人极少,除了刚才砍价的这位买主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驻足。

“就一百,多一分也不要。”

“老同志,您出的那不是收废品的价钱嘛,这些东西我收都收不来,最少两千五,真的不能再便宜了。算上成本、工钱、运费,我真的没多少利润。”

伍子闲来无事,干脆看起这两位讨价还价。砍价的是一位老同志,衣着挺朴素,穿着一双挺别致的老头鞋,年纪在七十岁上下,可能是日常保养的比较到位,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摊主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衣着土气,一双布鞋没穿袜子,看样子是从农村来的。

“老头鞋”和摊主一来二去讲价的过程中,伍子蹲下身子随便翻看起这堆报纸,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这简直是一个废旧报纸的杂货铺,什么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山东日报、河南日报……等等应有尽有。不过最多的还是人民日报,占到整堆报纸的一半以上。伍子专挑一些纸色发黄的报纸看看,除了人民日报以外,还有一些现在看不到的报纸,像什么抗战报、晋察冀日报、北平解放报等等。这些都是解放以前的报纸,到现在已经绝版很长时间了。伍子心里一动,这些绝版的报纸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摊主见有人注意自己的摊子,更加底气十足,咬住两千五的价格不肯再便宜一点。“老头鞋”见有人插进来,也有些着急,不再死死咬住一百的底线,开始把价钱提高到一百五。伍子听到这个报价差点乐出声来,这位“老头鞋”好真把这堆报纸当破烂买了。他是真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伍子默不作声,没有表达出对这堆报纸感兴趣的意思,他倒要看看,这场砍价的较量如何收场。

“老头鞋”见伍子只是蹲着看,没有要跟自己竞争的意思,更加有了底气,守住一百五的底线不再松口。摊主见伍子没有表态,原来拾起的信心重新涣散,不过也坚持住两千五不肯松口。卖主和买主之间价格意向相差二三十倍,这样的谈价方式伍子还从来没见过,他今天算是开眼了。不过在他的意识里,这笔交易根本不可能成功,毕竟卖主和买主之间价格意向差距太远。

太阳慢慢往上爬,眼看就要中午,这时候的日头已经很毒,人晒在太阳底下滋味可想而知。“老头鞋”有些坚持不住,看了看旁边的伍子,对摊主说道:“你让这位小哥评评理,一堆破报纸要价两千五,这不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不劳而获的作风嘛。”

摊主被“老头鞋”的话气乐了,“老同志,这跟资产阶级沾什么边啊,你可不要给我扣大帽子。您看看,这可都是红色报纸,党报,国家和省级的党报。国家的党报报纸就值破烂的钱啊?”

“老头鞋”被摊主说的有些心动,自言自语道“也对啊,党报怎么能卖破烂的价钱呢。”不过又不好意思加价,于是对旁边的伍子说道:“小同志,你给估个价,看这对报纸值什么价。”

摊主也把眼光看向伍子,仿佛伍子的出价就是权威似的。其实伍子这时候对这位“老头鞋”大有好感,从他刚才的表态和自言自语的话就能看出来,这位老同志也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老战士。这样的老同志当然值得尊重。老吴上午的时候刚在自己面前表现了一把爱国风度,这会儿又出现一位无产阶级老战士。伍子被这种情绪深深感染,也要秀一把爱国主义。

第117章:报纸也疯狂(二)

“这个……怎么说呢,这堆报纸有些年份,按废品的价格肯定不合适,老爷子给出的一百五低点。不过呢摊主要价两千五也不厚道,二百来斤报纸两千多块钱,等于十几块钱一斤,你以为这是猪肉啊。”伍子谁也没得罪,把两边都损了一把。其实伍子也是按当时的市价分析的,这堆报纸不能按破烂价,也达不到猪肉的价位,应该在两者之间。

“老头鞋”和摊主眼巴巴盯着伍子,每人都是一脸的疑惑,心说这家伙到底是哪头的。伍子见两人这副表情,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番话两头不讨好。他又进一步解释道:“我看不如这样,这堆报纸能有二百来斤,一共一千块钱,合五块钱一斤,够可以了,猪肉不是才七块吗。”

摊主和“老头鞋”都没有马上表态,都在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最后摊主一拍大腿,好像从身上掉下几斤肉似的,“得嘞,听人劝吃饱饭,就依小哥你的,一千就一千,谁让咱急等着用钱呢。”摊主这堆报纸其实是一百块钱收来的,一共是二百斤多一点,合五毛钱一斤,也就是废旧报纸的价钱,比破烂贵那么一点。一千块钱出手他足足赚了九百,对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天津郊区一个政府单位搬迁,从库房里搜出的这堆报纸,然后后勤管理员把这些报纸捆在一起准备卖给废品站,正好被这位摊主赶上,应该说这位摊主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以高于废品站一毛钱的价格收购下来。然后趁着沈阳道的大日子拉过来碰碰运气。

摊主答应了,“老头鞋”却面露难色,一千块比他的出价高出太多,老头子有些不乐意。这个价位虽然比猪肉便宜一点,但是也抵得上猪排骨的价位了。他无论如何接受不了。

伍子见“老头鞋”不乐意,心说我的老大爷呦,要不是看在您是位老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份上,我才懒得替你砍价呢,天上的馅饼砸在你头上,为啥还不接住呢!他不动声色地马上开导道:“老人家,老同志。你看这样好不好,这一千块钱我出八百,您出二百,报纸咱们对半分。你看咋样?”

伍子绝对是出于好心,不想让“老头鞋”错过这么好一个捡漏的机会。可是“老头鞋”不这么理解,还以为是伍子故意笑话他,老者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多高,这么大年纪了,显然是动了真气。不难看出这位年轻时候也是位火爆脾气。

“小伙子,不要看不起人,不就是一千块钱嘛,老头子我出得起!”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搭粉红色的老人头,数出10张递给摊主。

摊主接过钱数了一遍,又挨张在太阳底下照照,确认没问题,然后把钱塞进衣兜。冲伍子和“老头鞋”一乐,“谢谢两位,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你们慢慢聊。”说完话之后站起身向市场外边走去,不一会儿消失在沈阳道旧物市场的滚滚人流之中。这位摊主连地摊底下铺的都是报纸,离开的时候特别方便,什么东西都不用带,直接抬脚走人。

摊位上只剩下伍子和“老头鞋”,两人沉默了片刻。伍子笑吟吟的盯着“老头鞋”,他没别的意思,完全是恭喜老者捡到大漏。“老头鞋”可不这么理解,还以为伍子冲他笑是在嘲笑他。

“老头鞋”狠狠瞪了伍子几眼,“小朋友,你冲我傻笑什么意思,是不是看老头子我没钱?告诉你,老头子我家里有的是钱。不过今天我算是上了你的当了,一千块买了这么一堆不值钱的破猪肉,不,破报纸。你不会是刚才那人的托吧?”老者面色开始有些不善,看样子随时有可能把伍子拉近附近的派出所。

伍子再也忍不住,噗嗤一下乐出声来。看来这位老者还没走出猪肉和报纸的阴影,心说老同志呀,别看现在你怪我,等我跟你解释清楚了,你就该感谢我了。

“老爷子,您先别生气,先听我介绍这堆报纸,等我把这堆报纸介绍完了,您就不会生我的气了。而且您还得感谢我,还得请我吃饭。”

“什么?我请你吃饭?我一千块钱都被你忽悠成一堆废报纸了,还请你吃饭?一千块啊,要买成的猪肉,得吃多少天啊!”老者对猪肉这茬仍是念念不忘。

伍子算是彻底领教到了,这老头整个一“守财奴”。看他的穿着和气质,不像缺钱的主啊。也许是以前艰苦朴素的生活过惯了,才形成现在的脾气。他眼下得赶紧把事情跟老者讲明白,不然的话老人家真要气出个好歹,那就得不偿失了。

伍子把报纸挪到一处阴凉的地方,把“老头鞋”也搀扶过去,总蹲在炎炎烈日之下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会儿伍子已是满头大汗,“老头鞋”那么一大把年纪,万一中暑可就麻烦了。

伍子把报纸摊开,捡起一摞颜色发黄的报纸,问老者:“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报纸?”

老者低头看看,随口道:“这不是晋察冀日报吗。”

“对啦,您再看看这几摞分别是什么报纸?”伍子又从中捡起几摞报纸,让老者看。

老者用手指着那几摞报纸,说道:“这一摞是抗敌报,这一摞是北平解放报,这是人民日报……”

伍子冲老者点点头,“对啦,您老全部说对啦。您想过没有这些报纸可都是解放以前发行的,现在早已经绝版。您一收藏就是一摞一摞的,是不是很有意义呢?这些报纸离现在都有六七十年了,就是特意去找也不见得能找到,物以稀为贵呀老同志。”

“老头鞋”脸上的怒气消退大半,眼睛开始放光,双手托着其中一摞白纸,激动的手指都有些颤抖。“就是,就是,这些可都是宝贝呀!”

“这堆报纸最有价值的部分还不是这个,而是这些。”伍子把手指向其中一摞一摞的人民日报。“老人家不知你发现没有,这堆报纸里人民日报占了一多半,我刚才大概其翻看了一遍,好像1946年到1949年的都有,应该还是一整套。这可就太珍贵了!”他又对老者补充道。

伍子说的一点都不假,搞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套、成规模的收藏,同时这也是搞收藏最难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单个出现在市场上可能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收集成套、成规模出现的话,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没有中奖的电脑体育彩票没有价值吧,但是中国有那么一位有心人,一期不落的收集了每一期的电脑体育彩票,直到现在还在收集,这样它的收藏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人曾经出价好几万购买,结果被拒绝了。这就是收藏,或者说是广义上的收藏。不光是古董才值得收藏,不光是古董才有收藏价值,那样想就太狭隘了。只要我们个人喜欢,任何东西都可以收藏,收藏应该是多元化的才对。早些年有人收藏火柴盒、有人收藏烟盒、有人收藏小人书、有人收藏连环画,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是炙手可热了,并且收藏早的人已经见到了经济效益。收藏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去发掘、去发现,有没有恒心是坚持。

现在这堆报纸里早期的人民日报成套的出现,并且时间跨度长达三四年,那是相当罕见的。“老头鞋”现在被伍子说的大为心动,脸上最后一点怒气也完全消退,对眼前这个年轻人萌生了好感。

伍子又仔细翻了一遍,令他想不到的是这里面竟有1946年5月的人民日报,该报纸正是在那时候创刊的。也就是说这里连人民日报的创刊号都包括。这个发现令伍子很兴奋,这种纯粹的简陋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了,可惜捡漏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这位“老头鞋”。伍子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刚才还不如多出一些钱把这堆报纸拿下。现在对于他来说,几千块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