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31章

盛世古玩商-第31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至于崔亚斌,完全就是图个新鲜了。

伍子把准备好的稀料倒进盆里,把瓷罐子放进去浸泡,并不断变换浸泡的位置,让瓷罐的每一个部位都跟稀料接触。稀料是油漆的一种稀释剂,易燃、易挥发,物理性质跟汽油差不多。半小时以后,瓷罐子表面的油漆开始变得柔软,伍子用细砂纸细细打磨表面,稍微摩擦几下,油漆便脱落下来,露出瓷罐本身的釉色。

伍子的动作很轻柔,打磨的很细,半个小时过去,只不过祛除掉瓷罐表面十分之一的油漆。光亮的釉色下露出一部分缠枝莲纹的图案,神秘瓷罐的冰山一角被揭开。韩笑雨、王帅“哇”的一声惊呼,眼神里满是惊喜和羡慕,一千五百块换来一只青花大罐,简直跟白捡一样,看缠枝莲纹的绘画风格,跟康熙年间的青花大罐还有几分相似。这东西要是真的,价值可能要翻千倍,这意味着伍子可以轻而易举在北京买下两套住房,由不得别人不羡慕。

不光韩笑雨和王帅,伍子自己更是激动万分,一百多万啊,就攥在自己手里,自己现在所做的,就相当于一点一点把散在地上的钱装进腰包。伍子打磨油漆的手有些发抖,额头开始冒汗,从普通的“北漂”到百万富翁,谁能做到宠辱不惊。伍子暗暗告诫自己,动作轻点,再轻点,手里的这东西可是位爷,一不小心摩擦力度过大就有可能破相,釉色被损坏,价值无疑要缩水。心里这么想,手头上更加紧张,拿着细砂纸的手如同有低压电流不断通过,又好像得了半身不遂的病人,抖动越来越明显。

韩笑雨见状取笑道:“快成百万富翁了,就激动成这样?赶紧打磨吧,把油漆都去掉鉴定完再说,现在瞎激动什么。是古董是垃圾还不一定呢。”

韩笑雨的话还真起作用,伍子原本把持不住的手重新恢复正常,打磨的速度加快了几分。孰能生巧,伍子的打磨速度越来越快,而且还没有伤到釉色,又过了一个小时,青花大罐的百分之六十已呈现在三人面前。

伍子一边打磨一边纳闷,这个青花大罐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啊,釉色鲜亮、贼光闪闪,该他妈不会是新的吧。转念一想,也许是釉色经过稀料浸泡的缘故吧,稀料本来就有溶解杂质的作用,釉色显着鲜亮也不奇怪。不过后来他发现这青花的用料也有问题,青料没有一点杂质,青色纯正的无可挑剔,这可不像明代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子,也不像清代流行的那种紫中泛青的料子。伍子心里直打鼓,这青料该不会是现代的染料吧……

伍子的心脏咚咚直跳,韩笑雨那边也感觉出问题,惊喜和羡慕的神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再后来,凝重变成了可笑。当油漆被打磨的还剩下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伍子把砂纸和瓷罐往稀料盆里一扔,不去管它。就好像随手丢弃垃圾一样,完全没有了原先的小心翼翼。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靠,又他妈打眼了!”

韩笑雨理解性的拍拍伍子的肩膀,表示安慰,作为古玩行家,她和伍子一样也看出了这个大瓷罐的来路,从釉色和青料以及绘画特征上看,完全就是现代的仿品,估计也就是最近几年景德镇那边的瓷器厂烧造出来的工艺品。像这种类型的瓷罐,市场价也就三四百块钱,人家在表面刷一层绿漆,冒充特殊时期时期的幸存品,价格陡然增长了好几倍。这种做假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玩的就是人的心理。对古玩了解越多的人,越知道特殊时期时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的瓷器,而且也出现过捡大漏的例子。于是人们纷纷幻想着自己也能遇到类似的例子,做假者投其所好,在一件工艺品上刷上油漆,于是乎一件特殊时期时期的幸存文物就诞生了。

“我说伍三思,你也太大意了吧。这种小把戏你也会上当,摆脱,你现在可是分公司鉴定部的经理。”韩笑雨刚刚安慰一下伍子,实在忍不住,又埋怨他几句。

第50章 打眼并快乐着

伍子没有辩解,一个劲摇头。其实这事也怨不得他,当时的情况太他妈诡异,市场上一片漆黑,照明完全依靠手电筒;淘货的人又特别多,有好东西也容不得细看;还有摊主的故事和表演能力也过关。几方面的原因综合在一起,促成了这次打眼。说一千道一万,伍子贪图便宜的心理还是最主要的,一开始就抱着捡漏的心态去的,见到所谓的好东西,自个心理先不平衡,摊主再在一边扇风,钱乖乖就掏出去了。

王帅和崔亚斌听伍子和韩笑雨的对话也能猜出来,这东西是水货。王帅也过来安慰伍子,“这东西不是一千五收的吗,也不贵,就当花钱买个教训。谁敢说玩一辈子古董没打过眼。”话是这么说,从王帅的表情也能看出来,他非常非常替伍子惋惜,这东西要是真的,伍子可就彻底发了,他也能蹭几顿好饭。整个公司,他跟伍子的关系最铁,属于除了女朋友什么都可以共享的那种,他当然希望伍子能天降横财。崔亚斌也过去安慰,不过从这家伙脸上就能看出来,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伍子淡淡地一笑,“不就是一千五百块钱吗,有限,这个罐子把油漆去掉,起码还能值三四百。实在不行,我把油漆还刷上,拿到潘家园去卖。”

韩笑雨几个人哈哈大笑,屋里的沉闷气氛被打破。说实话,伍子还真没把这次打眼放在心上,一来经济上的损失不大;二来他本来就对这罐子有怀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三来这事只有韩笑雨他们三个人知道,都是自家哥们,不算丢人。

“走,咱吃饭去,我请。”屋里的气氛刚活跃起来,伍子不想扫大家的兴。

“请客?先给个理由。庆祝你打眼成功吗?”韩笑雨开玩笑道。

四个人有说有笑走出公司,韩笑雨开着她的别克凯越,崔亚斌有意无意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伍子和王帅则坐到后排。汽车停在一家中档的饭店门口,四个人要了一个雅间。自从伍子去天津以后,几个人很久没聚到一起吃饭,气氛相当活跃,除韩笑雨之外,几个男人都喝了不少。

直到下午两点四个人才从饭店里出来,伍子结账花了一千四百块,他心里暗骂,这几个家伙一点也不晓得手下留情,这顿饭都顶上自己打一次眼了。转念一想,与其把钱白白扔给文物贩子,还不如吃了喝了上算呢。伍子原来还为这顿饭大感肉痛,这么一想心情舒畅了不少。

王帅拦下一辆出租车,跟伍子和韩笑雨说他和崔亚斌先回宿舍,韩笑雨负责把伍子送回去。伍子和韩笑雨还没表态,王帅已经拉着崔亚斌钻进车里,崔亚斌挣扎着还想说什么,被王帅一把拉回去狠狠关上车门,出租车扬长而去。

饭店门口只剩下伍子和韩笑雨,两人在冬日的阳光下相视而立,良久无语……

“回家吗,我送你。”韩笑雨首先打破尴尬。

伍子点点头,和韩笑雨一前一后钻进别克凯越,这次伍子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白天的北京满大街都是汽车,一辆挨着一辆,彰显出大都市的繁华与富足,只不过堵车严重了一点。韩笑雨的凯越汽车如同一只行走在大街上的蜗牛,一点一点向前移动。处在车厢这个密闭的空间,他能清晰的感受到一股女人的气息,或者说是韩笑雨身上的气息。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和韩笑雨这么近距离接触过了,也很长时间没有感觉到她身上的气息了。伍子心里一阵骚动,脸开始发烫,不过他喝了不少酒,很好的掩饰了心里的想法。

“要不,我们去潘家园转转,没准还能再打一次眼。”伍子对韩笑雨说道,话出口之后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她提出这个要求。

韩笑雨爽快地答应:“好啊,有人打眼没够,我自然没意见。不过事先说好,这次遇到要拿下的东西,钱咱俩一人一半。省得老让你一个人吃亏。”

伍子见韩笑雨答应一起去潘家园,心里挺舒服,跟美女逛街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至于她要掏一半的钱,他更没意见。最近半年也不知犯了哪颗灾星,从吴王夫差剑到今天的油漆罐子,接二连三打眼,伍子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鉴别能力。韩笑雨提出分担他一半的风险,他当然双手赞成。

汽车在潘家园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停下,两人步行赶到潘家园。临近年末,市场上的人比往常多出好几成,一派喧闹繁华的景象。

伍子和韩笑雨挤进人群,韩笑雨紧紧拉住伍子的衣角,生怕过往人流把他们挤散了。两人还是老样子,只在地摊上寻摸,古董商铺一概不去,比较而言,在地摊上捡漏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商铺。

两人顺着市场上的摊位几乎转了一圈,一无所获,连稍微看上眼的东西也没有。这也不奇怪,若想在潘家园这地方捡漏,最好是一大早就来,那时候地摊刚摆上,或许还有好东西。现在都快傍晚了,地摊上的东西被来来往往的人流不知过滤了多少遍,即使有好东西也被人淘走了。

韩笑雨在人群里挤了这半天,直抱怨腿疼,伍子没办法,搀着韩笑雨往市场外边走。突然他看见一家古玩店的牌子特别熟悉,六朝坊,这不是自己出手青花蕉叶纹花觚的那家店铺吗,掌柜的叫宋万。没错,就是这家,既然有过生意上的往来,进去歇歇脚、喝杯茶也好。从出手花觚到现在,已经有些日子没来,不知道掌柜的还认不认识自己。管他呢,反正自己现在累了,以顾客的身份进去歇歇脚,也没什么不妥。

伍子把想法跟韩笑雨一说,她也同意,两个人肩并肩走进六朝坊。

掌柜的见有顾客登门,赶紧迎接,抬头见是伍子惊喜道:“哎呦,这位小兄弟,您又来了。请进请进!”掌柜的说话间已教店伙计进去沏茶。

第51章 竹雕笔筒

伍子挺高兴,想不到时隔两个来月,对方还认识自己,他不得不佩服掌柜的惊人的记忆力。这样的店铺每天都会有人光顾,能记住两个月前的顾客,着实不简单。他和韩笑雨做在一对古色古香的仿红木椅子上,酸麻的双腿终于得到解脱。店伙计端过茶水,然后一边忙自己的去。等伍子把一杯茶水喝完,掌柜的亲自过来续上水,才不紧不慢的问伍子道:“怎么了兄弟,又有好东西要出手?”

伍子说话前先和韩笑雨对视一眼,“我们眼时没有出手的东西,倒是想看看宋掌柜的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

宋掌柜的一听这话,稍微犹豫一下,然后对伍子和韩笑雨说道:“二位稍等,老哥我最近还真收上来一件东西,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入二位的法眼。”说完话朝里屋走去,看样子去拿压箱底的东西了。伍子暗暗好笑,开古玩店的人怎么都这样,好东西藏在里边,外面摆的都是水货赝品。

工夫不长宋掌柜的捧着一个包装盒过来,把盒子放在红木桌上,打开,里面放的是一个笔筒。伍子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一个竹雕笔筒,直径有十多公分,高有将近二十公分。笔筒通体为棕黄色,包浆自然匀称,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老东西。

竹雕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商代以前,也就是说比甲骨文还要早,比如竹简,就是竹雕的早期表现形式。现在所指的竹雕艺术品,起源于汉唐、发展于宋元,明清时达到鼎盛。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明代以前的十分罕见。一方面这跟竹雕盛行的年代有关;另一方面跟竹雕作品的特性有关,竹子这东西比较容易开裂,不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