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26章

盛世古玩商-第26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灰感兴趣啊。在场所有人都不知伍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有人都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伍子挪到石棺边上,从衣兜里拿出手套带上,伸手朝石棺里抹去。这层粉末状的灰土铺在石棺底部能有20多厘米,由于石棺外壁比较厚,水分渗不进来,灰土埋在地下这么多年,一点不见潮。这层灰土呈极细的粉末状,伍子百分之百肯定,这绝不是骨灰。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或是石粉。他抓一把放在鼻子底下闻闻,一点味道没有。

坑上面的人见伍子这动作,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小子是不是疯了,竟然把骨灰拿到鼻子底下闻。王帅也对伍子的动作大感不解,“伍子,你小子是不是疯啦,赶紧上来!”

伍子对王帅的提醒充耳不闻,大脑飞速思索,这灰土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会放在石棺里,为什么埋这么深?

第44章:麻仓土

突然,大脑灵光一闪,石棺埋在瓷窑遗址的附近,会不会……会不会石棺跟瓷窑有关系?伍子进一步陷入沉思,这次时间很短,他似乎搞清楚了两者之间的秘密:棺材里的灰土实际上就是当年烧造瓷器用的胎料。如果窑址真是元代的,那么这瓷土很可能是传说中的“麻仓土”。众所周知,麻仓土是烧造瓷器的最佳胎料之一,产于江西景德镇的麻仓山,这种土早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经绝迹。根据明代王宗沐的《江西省大志》记在,在当时,麻仓土一百斤已经值银七分,可见麻仓土之珍贵。按现在的市值计算,麻仓土要比大米、白面贵许多倍了。

元青花的胎体里就含有一定比例的麻仓土,鉴于这种土已经绝迹,后人再想做出高仿的元青花已经不可能。有机会上手元青花的人都会发现,看似粗糙的元青花底部胎体,摸上去却是光滑温顺,宛若年轻女子的肌肤,这在元以前和元以后的瓷胎底足中是见不到的,可以说乃元青花所独有。造成元青花这一独特特性的,就是麻仓土。

伍子推断,现在放在他面前的极有可能就是麻仓土,因为窑址专家们已经鉴定过,是元代的。如果石棺里的确是麻仓土,那么对于研究麻仓土的化学构成,重现元青花的辉煌,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层灰土足能顶的上一座金山。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这个发现不能说震惊世界,最起码会震动全国的收藏界。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伍子的判断是正确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伍子在坑底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上面的王帅已经有些不耐烦,“伍子,你发什么神经,赶紧上来。骨灰有什么好看的,当心恶鬼缠身。”

伍子抬头对王帅喊道:“赶紧找几个蛇皮袋,我要把这东西装走。”

“什么?”王帅眼珠子差点掉下来。这小子真疯了,连骨灰他都要。

伍子现在也没工夫跟王帅解释,催促道:“别傻站着啦,赶紧准备。越快越好!”

王帅没办法,托李哥赶紧给找几个蛇皮袋,他这位哥们要把棺材里面的骨灰带走,估计是鬼迷心窍了。李哥也纳闷,也认为伍子在下面发神经,不过照办了。很快几个蛇皮袋扔到坑底,伍子又教人扔下一把铁锹,一点一点把灰土装进口袋。一个人又要那铁锹又要撑口袋,特别别扭。他教王帅下来帮忙,王帅跟卜楞鼓似的,一个劲摇头,“你自己装吧,打死我也不下去。”伍子没办法,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往里装。

好半天,才把石棺里的灰土装干净,足足三大袋子。伍子指挥着挖掘机,把袋子放在挖掘机的起重臂上,一袋一袋运到上边,伍子最后从坑底爬上来。

“我说伍子,你要骨灰那玩意干什么,先说好了,我的车可不拉这个,你自己想办法带回去。”王帅见伍子爬上来,先对他发一顿牢骚。

伍子把王帅拉到一边,低声说道:“你懂个屁,这哪是什么骨灰,一个人的骨灰能装三口袋吗?再说了,如果真是骨灰,不要说你,我还不要呢。我他妈有病啊,把骨灰往家带……”伍子对王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劝说,跟地下党劝国民党军队投降差不多。

最后总算把王帅劝的有些心动,不过还是不放心,问伍子道:“你得告诉我,你怎么肯定这不是骨灰?”

伍子恨不能扇王帅俩嘴巴,“我靠,合着我苦口婆心劝说半天,等于对牛弹琴了。其中的秘密咱们路上再说,现在赶紧装车走人,天都快黑了。”

王帅没有办法,把车开过来,后备箱打开,只能勉强装进去两袋,剩下的一袋伍子直接扔进了后排座。王帅心痛的要死,这可是借来的车啊。不过在董春面前,还得故意表现的大气一点。这才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跟李哥打声招呼,王帅开着宝来开始往回走。汽车驶出风景区,他迫不及待开口问伍子,“你怎么知道那不是骨灰,兴许还是好几个人合葬的呢。赶紧说说理由,理由不充分的话我直接给你扔下去。”

伍子和楚珊坐在后排,脚下是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脚没地方放,只能蜷缩着放在蛇皮袋子上面,这姿势比较憋屈。“实话告诉你吧,基坑里挖到的根本不是石棺,分明就是专门盛放这种灰土的容器。我看见它的第一眼,就感觉不像棺材,众所周知棺材应该是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矮。可眼前这具棺材是规规矩矩的长方体,不符合棺材的造型,而且表面没有任何丧葬的纹饰,硬往棺材上靠有些牵强。”

王帅点点头,“分析的还算有道理,这么浅显的问题我怎么没注意到呢。对了,既然不是骨灰,那这东西是什么呢?”

“应该是一种制作瓷器的胎料,附近不是有一座瓷窑遗址吗。至于具体什么材料,还得找行家问问。”伍子没有明说那可能是制作元青花的麻仓土,倒不是故意瞒着王帅,而是怕他受不了这份刺激,直接把车开到路边的栏杆上。伍子突然想起了韩笑雨,要是她也在的话,应该可以给自己拿个主意,帮忙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土。可惜她早走了。伍子有一种预感,韩笑雨的提前离开,跟楚珊似乎有关系。当然这只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永远不可能跟别人说,也不可能去验证。

董春和楚珊对两个男人的对话一头雾水,“什么骨灰?什么石棺?你们到底碰见什么了?”

伍子和王帅赶紧打哈哈:“男人的事女人少问,知道多了当心晚上睡不着觉。”

汽车在靠近五环的地方停下,找一家饭店,四个人草草吃一点午饭,看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这一趟出游,简直毫无意义,当然伍子除外。他此次的收获,比捡到一次大漏还重要,如果真是传说中的麻仓土,伍子的一生将就此改变。

第45章:工作,工作,工作

王帅开车把伍子和楚珊送回家,自己拉着董春又到别的地方玩去。下车后伍子赶紧把三口袋麻仓土搬下来,放到电梯上,一起搬上楼。回到租住的地方,伍子和楚珊分别斜躺在沙发上,身体被巨大的劳累包围,一动也不想动。看着三口袋麻仓土静静地堆在角落里,伍子感慨万分,究竟是不是麻仓土他还不敢肯定,不过从挖掘的现场来看,古人能如此郑重其事的把东西保存这么完好,这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楚珊见伍子一直冲着三口袋灰土发呆,好奇地问道:“这口袋里是什么东西,很重要吗?”

伍子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很重要,或许它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步登天,从此进入上层社会。退一万步说,至少我们这辈子吃穿不愁。”他没有跟楚珊说这具体是什么东西,说麻仓土她也不知道,说元青花她更不知道,而且解释起来还比较麻烦。有时候解释一个术语往往会涉及到另外几个术语,越解释越乱,没几个小时恐怕说不清楚。隔行如隔山,内行人跟外行人打交道,跟对牛弹琴也差不多。要是韩笑雨就不一样了,她懂的不见得比伍子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点透。

不知为什么,想着想着,他又想到韩笑雨那去了。她急匆匆赶回来,错过了一个惊天的大发现,伍子以后跟她提起的时候,肯定会把她的肠子悔青。看出游的情景,伍子有种感觉,韩笑雨跟崔亚斌不像是谈恋爱,或许只是崔亚斌缠着人家一厢情愿罢了。

伍子的思维有些溜号,这时候楚珊说话了:“明天我打算出去转转,找份工作,总不能一直呆着。”

“找工作不急,你先好好歇几天,等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我陪你出去找。”伍子对楚珊说道。凭他现在的情况,他还没有底气说自己养着她、不用她找工作的话。来北京这么多天,他知道这里的消费水平,凭自己的工资,供两个人吃饭和交房租自然没有问题,可剩下的也不多,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已,至于买房买车,想都不用想。楚珊如果找份工作,经济上无疑会宽松不少,至少可以有一定的资金供他在古玩市场捡漏。玩古玩、玩收藏,靠的就是经济实力,没有钱一切免谈。即使你看见地摊上有好东西、有大漏,没有钱买下来,漏也不是你的。

麻仓土的意外发现,使伍子对以后的事业有了底气,但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他还得依靠一份稳定的工作。伍子不想马上对麻仓土进行开发,更不会公诸于众,他得理一理思绪,考虑如何把麻仓土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麻仓土都只是一堆普通的灰土,不会马上变现成钞票。

楚珊找工作的事初步定下来,几天以后伍子陪她去。吃过晚饭,伍子返回宿舍,临走他嘱咐楚珊,今天带来的灰土不要动,更不要洒上水,切忌保存好。过几天他会把东西转移走,找一个妥善的地方保管。

回到宿舍,只有崔亚斌在,张长乐值夜班,王帅则不知干什么去了,估计还在陪着董春逛夜景。崔亚斌耳朵里塞着耳机,闷闷不乐躺在床上,见伍子进来,也没打招呼。伍子判断崔亚斌这德性可能跟韩笑雨有关,韩笑雨中途退场,崔亚斌也跟着回去,之后的事情想必韩笑雨没给崔亚斌好脸色。伍子有种想哈哈大笑的感觉,不知为什么,看见崔亚斌极具挫败感的脸色,他心里特别痛快。

第二天,鉴定部的老杨找伍子有事商量,在公司大厅里他遇见韩笑雨,两人热情的打招呼。韩笑雨还是以前的样子,满脸微笑意气风发,好像昨天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伍子暗暗称奇,真是谜一样的女人。伍子一问才知道,老杨今天也在找韩笑雨,秋拍刚结束,不知道找他俩有什么安排。

走进老杨的办公室,老杨起身表示欢迎,之后很快步入正题——艾利丝艺术品拍卖公司计划拓展业务,在天津开一家分公司,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一位古董鉴定方面的专家过去给拍品把关。思来想去,公司只有伍子和韩笑雨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老杨就是要征求伍子和韩笑雨的意见,看谁过去合适。

伍子和韩笑雨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去分公司去做古董鉴定部门的主管,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得好,薪水和职务都会提升;一旦做不好,不仅名誉扫地,搞不好现在的待遇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伍子和韩笑雨都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类型,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抓住机遇,“北漂”没有一股子闯劲,永远不会在北京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出头。

伍子之所以没有马上表态,是另有顾虑。他现在的竞争对手是韩笑雨,凭他对她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