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18章

盛世古玩商-第18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女人比较起来,很难说孰优孰劣,只能算各有千秋。当然如果把两个人的长处综合起来,那肯定是逆天级的搭配。

伍子对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楚珊跟他之间没有任何承诺,虽然是相亲认识的,也交往了一段时间,但是离修成正果还差十万八千里。至于韩笑雨,纯粹是同事关系,他没有任何别的奢望,把她和楚珊放在一起比较,只是男人特有的“想象力”而已。

拍卖师简短的发言之后,瓷器专场的拍卖正式开始。骚动的拍卖大厅沉静下来,来这里的人没有单纯为唠嗑来的,这些人都是收藏界的大腕,时间宝贵的很,没有谁舍得花宝贵的时间去唠嗑。把时间不当回事的人,注定只是事业上碌碌无为的人。韩笑雨重新坐回坐位上,一脸的兴奋和期待,和她鉴别古玩时表现出来的沉稳截然不同。

第30章:拍卖会上的内幕

伍子对此次拍卖专场也很期待,这可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不但可以开眼界,更可以从中学习到意想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个明天启年的青花图罐,他很想知道它的价值,前几年他见过相同的一块瓷片,小孩的巴掌大小,要价竟然100元,不知道完整的器形能值多少钱,韩笑雨估价是100万,不知道考不靠谱。还有就是他想见识一下这些古玩大亨们之间竞争,特别是他们的竞价技巧,这些人都不差钱,钱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符号,但是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肯定会考虑利益的最大化,竞拍是肯定会讲究策略和技巧。这就是伍子最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东西书本上没有,只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体会,况且这种学习的机会也不多。

首先上拍的是一件青花梅瓶,什么叫梅瓶呢?梅瓶顾名思义就是瓶口小到只能插梅枝,它的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梅瓶出现于唐代,定型于宋辽,如果哪个梅瓶说是唐代以前烧造的,那纯属扯淡。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现唐代以前的梅瓶的标准器。梅瓶的出现和演变据说跟辽国契丹人有关,它最早是契丹人烧造的一种储水器,口特别小,这样水才容易储存。当时叫“鸡腿瓶”。后来经过演变,梅瓶的实用性逐渐被观赏性取代,到了元代梅瓶几本定型,再后来,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才变成现在这样的纯观赏性的瓷器(当然也有将梅瓶当酒器的)。

伍子手里有宣传册,上拍的这件青花梅瓶最显眼的地方就是画有一条蛟龙,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条龙每只脚上有三只爪子。通常意义上龙脚上都是五只爪子,人们也习惯龙生五爪,这条三爪龙看上去挺另类,也挺别扭。是工匠不小心出现差错,还是梅瓶本身就是假的?

这一点伍子有自己的看法,清雍正年间,青花瓷器上的龙爪经常出现三爪。“三爪龙”是雍正瓷器的一个特点,也可以作为断代依据之一。这件瓷器的釉面比较光亮,由于只能看照片,胎质如何不好判断。据拍卖师介绍,这件青花梅瓶,是清雍正官窑瓷器无疑。

拍卖师宣布此青花梅瓶的起拍价是50万,每次加价至少5万。拍卖师话音刚落,有人已经举牌,出价60万。这时候马上有人跟价65万,伍子一看举牌的正是兴元地产的老板柳元,据韩笑雨说这家伙靠房地产起家,最近不知为什么又涉足古玩,或许是扩充产业,或许是买几件充门面。第一次报价的那位很快还以颜色,出价75万。柳元稍微犹豫了一下,看来75万这个价位已触及到他的底线。

拍卖师开始倒计时,75万一次,还有加价的没有;75万两次……柳元犹豫片刻很快做出决定,直接出价105万。从75万到105万,这就属于三级跳了,意在一棒子把对手打死,同时向人们表明一种态度,这东西是我的,别跟我抢。三级跳的竞拍方式也是一种战略,比一点一点加价更有威慑力。一点一点加价属于温水煮蛤蟆,不知不觉价位就高了,还不如一步到位,这样才能使竞争者感到肉痛,进而推出竞争。

最后清雍正青花龙纹梅瓶以105万成交,地产大亨柳元笑到最后。柳元一脸平静,仿佛这件瓷器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市收藏协会的会长张文平、李刚;龙光宝业的许龙光;真宝斋的万家成这几位收藏巨头,不约而同向柳元投去祝贺式的微笑。柳元则点头回敬。

这个细节被伍子捕捉到,他不像韩笑雨,只关注拍卖品本身。伍子更在意的是竞拍人的表情变化和手段。或许这几位收藏巨头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拍卖之前就划分好了彼此的拍品范围,难怪这几位大腕没有参与柳元的竞争。伍子第一次感觉到古玩界的深不可测,比起那把“吴王夫差剑”的经历,自己受骗的事情简直微不足道。这就是古玩界,惊心动魄的程度绝不亚于谍战。

第二件拍品是一件清乾隆年的玉壶春瓶,形状呈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样式,瓶身画有梅花图案,笔法刚劲、线条流畅、流畅清晰。玉壶春瓶其实就是典型的酒器,宋代开始流行,元明清均有烧造。仅从照片上看,伍子判断这应该是乾隆年官窑的精品,不过玉壶春瓶存世量比较大,器形又比刚才拍卖的梅瓶小很多,所以伍子估计价格可能要低于刚才的梅瓶。

果然,拍卖师绘声绘色介绍完玉壶春瓶的优点之后,宣布起拍价为38万,每次加价至少一万。说实话,伍子非常喜欢这瓶子,造型精致、小巧玲珑,线条极其流畅,如同两个对着的S形。只可惜他手上没那么多钱,不可能把这东西拍下来。当然即便有38万,他也不可能为得到一个瓶子连饭都不吃,再说起拍价是38万,最后的成交价还指不定是多少。伍子现在还一穷二白,远没有到随心所欲把玩价值几十万的古董的程度。

伍子暗暗感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劳动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也不见得挣到几十万;有的人则一掷千金,为区区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瓶子,花费几十万连眼睛都不眨。这就是贫富差距,在如今这个社会,它实实在在的存在。

这时候那个市收藏协会的副会长李刚开始竞拍,他出价40万,当然举牌子的是他身边的一个保镖,这种事情自然不会他亲自动手。很快有人竞价,是龙光宝业的老板许龙光,他出价42万。紧接着角落里一个年轻人举起号牌,出价45万,伍子扭头看看竞价的这位,这人戴着一副大号的墨镜,遮住大半边脸,看不清楚五官相貌。李刚这边马上反击,保镖举起号牌:55万。

戴墨镜的年轻人开始犹豫,对方一次超出10万,显然势在必得。年轻人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显然这人只是一个小弟,后面还有老大坐镇。

第31章:竞拍,一夜暴富

拍卖师叫价:55万,108号出价55万,还有没有更高的!55万一次,55万两次……拍卖师的询问很有技巧,戴墨镜的年轻刚刚挂断电话,没有再举牌,拍卖师的锣声才敲响。55万,成交,恭喜108号!

李刚回头向许龙光示以微笑,后者微微点头,算是回应。许龙光只跟价一次便放弃,这里面大有玄机,以龙光宝业的财力,几十万根本就是毛毛雨。他之所以没有竞价,自然是给了李刚一个面子,李刚对许龙光微笑,自然是双方心照不宣。

第三件拍品是一只青花大碗,清康熙官窑精品。这只碗被许龙光以90万拍走。其间张文平和柳元各竞价一次,被许龙光压过后没有再报价,其中的潜规则不言而喻。倒是那个戴墨镜的年轻人有意跟许龙光较量,从60万一直跟到85万,许龙光出价90万时,他才无奈放弃。(注:本书所提到的藏品及价格,不作为市场参考。)

专场拍卖会头三件拍品,康、雍、乾“清三代”的瓷器悉数登场,每一件都是精品,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伍子,终于领略到了什么叫收藏,跟这些收藏大亨比起来,自己那个古玩店简直就是垃圾。来北京算是来对了,自己如果一直窝在桃城那个小地方,永远都只是井底之蛙。

韩笑雨拍拍伍子的肩膀,“嘿,长见识了吧,知道什么叫收藏了吧。不过这只是开始,好东西还在后头,后面说不定会有突破千万的极品。”

第四件拍品正是伍子特别关注的那件天启仿成化的青花人物图罐,拍卖师绘声绘色介绍一番图罐的优点,言语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好像他不是在介绍一件瓷器,而是在竞选总统。一个好的拍卖师就应该这样,口若悬河、声情并茂,把人的购买欲和购买情感带动起来,这样竞争才激烈,拍价才会飞上天。

伍子对拍卖师的介绍很反感,这家伙啰里啰嗦说个没完,好像这不是拍卖会,而是个人演讲会。就是竞选总统这会儿演讲也该结束了吧。伍子有一种脱下鞋扔过去的冲动,当然他不会真的那么办,这位拍卖师说起来还是他的同时呢,只不过伍子对这人一点印象也没有,或许是他每天来上班的时间太少吧。

终于,拍卖师结束物品介绍,直奔主题:天启仿成化渔樵人物图罐起拍价105万,现在开始竞拍……

前排一位中年妇女举起手里号牌,报价125万。这位妇女对前面拍出的瓷器没有举过一次牌,这是第一次出手,显然人家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越是这样出高价的可能性越大。伍子坐在最后排,看不见中年女人的脸,只能看见这人一头黄色的卷发。他问韩笑雨:“这女的什么来历,你知道吗?”

韩笑雨摇摇头:“不清楚,北京收藏界的大人物都逃不出我的眼睛,这人一点印象也没有,应该不是什么大人物。或者是慕名前来的外地人,也可能是某位收藏大佬的派来的代表。”

韩笑雨都不清楚的人,伍子自然更不知底细,不过这件瓷器的起拍价和韩笑雨的估价相当吻合,令他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这个女人可不简单。现在他最感兴趣的是这件瓷器最终的成交价会是多少,他曾经看见过一模一样的瓷片,巴掌大一块就要价100元。不知道整器的价格会是碎片的多少倍,伍子对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很好奇。他心里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有可能的话,把收集来的瓷片拼成整器,那可是赚钱的捷径,跟印钞机的威力也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的技术还远达不到。

一直很少报价的张文平开始竞价,他出价135万。张文平是市民间收藏协会的会长,他出手的话,一般人肯定要给他面子,不会跟他竞价。

刚才报价的那个女的好像不信邪,马上出价145万,看样子对这个图罐势在必得。张文平自然不会示弱,跳过155万直接报价165万,这也是一种竞拍技巧,让对方知难而退。

这女人马上还以颜色,出价185万,也跳过了175万这个坎。伍子基本可以肯定,如韩笑雨所说,这人应该是外地人,不然不会跟张文平这个地头蛇如此竞争。民间收藏协会虽然只是群团组织,但是他的影响力可不容小视。一件古玩,如果能得到收藏协会的宣传或是肯定,其身价绝对大涨。张文平是会长,掌握着协会的实权,本地收藏界的人一般不会轻易得罪,毕竟在这圈里混就离不开人家。

这女人敢跟张文平硬碰硬,说明这人肯定不是本地人。强龙遇上地头蛇,注定有一场龙争虎斗的好戏。

双方一路竞争,从185万一直争到295万,这个价位是那个女的报出的。张文平不再跟价,这个价位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即便考虑到价格上涨的因素,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