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古玩鉴定辨伪 >

第18章

古玩鉴定辨伪-第18章

小说: 古玩鉴定辨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浅谈古书画的鉴别

中国书画艺术的传世品,灿烂夺目,浩如烟海。其中,真迹、赝品杂糅掺交,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鉴别其真伪,辨析准确的时代,品评艺术价值的高低。一般认为,书画作家的手段,不外乎改头换面、挖空涂改和对字画印章跋识逐鹿的摹、临、仿造等。这些方面不少专家学者均有论述。本文仅对书画艺术本身及作者的师承关系对鉴定所起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看法。

书画鉴别的关键问题,是书画本身和作者的师承关系。对作品辨真伪,明是非必须先从书画本身“开刀”。那些辅助依据如印章、印泥、纸绢、题跋、以藏印著录、装潢等,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作可靠依据,因为印章可以代代下传、被人窃用,像沈石田的题款印章,可以直接在假画上写他的名字、用他的印;齐白石也有过儿子的画来题上他的款,代笔人的画也多是真款,种种情况,不再一一列举。看纸绢更不能确信它也可以代代下传。对著录收藏印、题跋也要细心,不可轻信,如明代赫赫有名的鉴赏收藏家项子京,有人对他的鉴定准确性,评为三比七,即在十幅画中,只有七幅画信得过。当然,我们不必去详细考察古代鉴赏家的准确率,只要在自己的判断确认以后,著录作为参考即可。首先书画的本身是笔墨,笔法和墨法是我们视觉直观的第一印象。中国书画用笔有轻重、徐疾、正侧、曲折、顿挫、虚实,千姿百态的现象,墨随笔运,相互依从,不可分割。“笔以其形质,墨以其阴阳”,笔之妙全在用笔。梁(南朝)肖绎指出“笔精墨妙”。古人总结出墨有“五色”“六采”。我们在鉴赏评价某一作品时,要从书画家个人笔情墨意的风格特征着眼,注意书画的思想性、气韵和神韵。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论画六法的第一法,即是气韵生动。五代荆浩解释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急立形,备遗不俗。”每个作者的笔墨运用,各有自己的习惯特征。清刘熙载云:“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清沈宗骞指出:“大痴用墨浑融,山樵用墨洒脱,云林用墨缥缈,仲圭用墨淋漓,思翁用墨华润”。还有近代的黄宾虹用墨苍浑朴厚。作假者往往学得形似,而失去了神采;只效其俊秀,而学不到古拙。吴昌硕是以篆籀元笔写字作画,将三代金石文字运用于笔端,产生貌拙气酣的艺术效果,又含蓄,又有诗意的艺术性,表达画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是作者感情的表现。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有感染力的作品,包含着作者的生活感受、见解、修养、艺术造诣。吴昌硕画梅之前,总要漫游梅园,细心观赏梅花,然后挥毫作画,画面上才能体现出梅花的清寒,达到造入化神的妙境。一般单靠临摹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潘天寿讲:“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趣为最高境地。”《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著名人物画家顾宏中是佳世作品。《宣和画谱》记载,南唐李后主“命宏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韩熙载夜宴图》。这是一幅写实之作,通过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对韩熙载的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内心世界刻划得细致入微,从中看出作者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倾向,意境深邃;同时又看到了作者

“传神写照”的高超技术及精心独到的艺术构思,达到画外有画,发人深思的意境。明代唐寅也摹绘了一幅,相比之下,就显得浅薄得多了。尽管唐寅的聪明才智过人,却仍然大为逊色。这首先是历史条件的限制,时代的不同,画上的时代气息就绝然不是一个味道,这也就是时代的不同风格。再从画家的师承关系看,顾宏中是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周昉画风,而唐寅是先从同时代的周臣学起,后学李唐、刘松年,师承不一,风格截然不同。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到明代仇英再画,也总脱离不开明代的味道,也是这个理。我们从画面本身的时代风格,作者的师承到画家个人形成的风格去鉴别,就能帮助我们得到重要的凭证。又如近代绘画艺术大师齐白石,经“衰年变法”以后,改变画法“扫除风格”,达到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他在五十七岁时画的一幅虾,画法是虾头上部下部和虾头两边的薄壳四笔画完,虾身五笔,虾尾在落笔时又提起向后拖笔是作两次画,然后上下两笔画虾尾的薄壳共四笔画完,虾小腿八至九笔,整个虾形短而粗。晚年的虾用笔简略,虾尾正面看只三笔,侧面画仅用两笔,省去一至二笔,小腿五笔,减去三至四笔,虾形长而优美,透明质感强,整体效果非常入神。这说明作者通过长期仔细观察,不断提炼,同出自齐白石之手,但也有早晚期截然不同的风格。笔者曾经见到这样一幅虾,画法是齐白石五十多岁“变法”以前的画法,落款却写的是八十岁,显然这不可能是齐的真迹。因为我们掌握了齐“变法”前后的画法,作假者有漏洞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再从技法上看,用笔琐碎,根本没有齐白石纵横雄健的气魄。再就是虾须的画法,齐是运用拖笔的“高难度动作“这更是一般人所闯不过的。另外,在这幅画左边,自上而下也用了齐常用的一柱香款,从字迹上看,也像齐的字,但细心品评,虽备齐白石法,但却无齐白石”变法“以前的技法。齐的师承,早年是一手何子贞的字,后来“变法”金冬心。齐在六十四岁丙寅(公元1926年)印《借山吟馆诗草》,书中字迹还完全是金体。齐到晚年又写李北海的《麓山寺》。齐还说过:“从戊辰以后,我看到了《三公山碑》才改变的”。从画上题款,中早期的书法特点即是金体为主,但在蛛丝马迹中,还应该有何子贞的影子,造假者在早年的画上又搬来八十岁的题款,这样便露出马脚。不懂师承顺序关系,仅从字体表面现象学些皮毛的东西,是最容易被识破的。齐白石曾说:“采了百花之蜜,才酿出甜蜜。”酿出的甜蜜里又饱含着齐白石的“大胆创造”、“师古又不泥古”,这才是真正的齐白石的风格。由此可见,师承关系对鉴别书画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啊!

此外,画家的师承关系,一般是从自己的喜好、意趣,到偏爱、取舍,然后再发展到个人的风格和流派。如元初赵孟睿菟囊帐踔髡牛白骰笥泄乓狻保渌剿饕Τ形宕矗奕缓捅彼卫畛桑趸āW匪莞兑坏悖那嗦躺剿茄拼钏佳怠⑺握圆裕懿谎未毫飨埃阅纤瘟酢⒗睢⒙怼⑾牡幕纾渤忠种铺龋⒘η蟾谋淠纤位乙愿卣鞯母战 ⑼Π蔚幕纭6以谝恢嵴悦项的《双马图》中,看到画面右下角的两块山石和远处峰峦叠嶂的山脉,都用画法,触目便知是赝品,说明作假者对赵的画风不了解。书画真伪的鉴别,首先要从书画本身来研究,而师承关系只是书画内容中的一个方面,说明一个画家,一个流派的渊源、脉络相承的关系。李可染的重墨水墨山水,刘光启讲“李是接过齐白石的笔只不过没画虾,来画江南而已”。这种师承不明显的渊源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又怎能鉴别他的作品呢?又如谢稚柳认为李成的《茂林远岫图》是出于燕文贵之手,根本不是李成的作品,此画至今九百年了,谢以什么理由来推翻这个案呢?他就是根据画本身的风格、特征、艺术的继承及先后从属关系加以论证,然后经过反复研究,自然就会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晏霁)

来源:华夏收藏网

 浅析真假宋官窑

笔者经多年的观察,就雍正朝仿宋代官窑器与真品之间的差异,作一些粗浅的比较,借此与同好互相切磋。

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三是胎色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四是底足的差异。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胡元麟 。。。中国商报网站

 青铜器的鉴定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以前的老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

可是作为一般的古铜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应该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