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

第291章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第291章

小说: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感情上的事情。

周乾深深的看着萧明瑜,“明瑜,在本王面前,你无需如此多礼客气。你该知道,本王并不愿意见你如此。”

萧明瑜笑道,“既然王爷待我如此真诚,我也同王爷说说我的真心话吧。我并没有想过婚嫁之事,是的,即便王爷提出要娶我,我也没有真正的去考虑过这件事情。理智告诉我,我同王爷身份悬殊,若是真的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最后难免落得难堪境地。感情又告诉我,王爷对我一片真心,我不该辜负王爷的厚意。只是奈何世事无常,萧家发生的这一切,让我不在犹豫,不在彷徨。因为我很确定,从身份上来说,我配不上王爷。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斩断一切。如若不然,定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定有许多的这不堪境遇。”

周乾双手搭在萧明瑜肩膀上,“你只需回答本王一个问题,你心可悦我?”

萧明瑜怔愣,呆呆的望着周乾,一时间竟然忘了反应。

周乾笑了起来,轻轻的在萧明瑜嘴角碰触一下,“你什么都不用说,我全都明白。一切交给我,我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我定会扫除一切障碍。”

萧明瑜福至心灵,呆呆的问道,“王爷这次出京办案,就是为了在皇上面前立功,好争取一番吗?”

“你总算明白了本王的用心。本王要立功,还要立很大的功。只有如此,本王才能请来旨意,娶你为妃。”

萧明瑜低下头,“王爷如此,我无以为报。”是野心勃勃的想要立功,还是想要娶她才立功,萧明瑜并不想去追究。这二者之间,看似天差地别,其实并无多大的区别。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立功,为了在皇上面前增加话语权。周乾有这番用心,已经殊为难得。

“安心的等我娶你,就是对本王的回报。”周乾笑道。

萧明瑜也跟着笑了笑,“王爷打算如何安置那些流民。”

周乾说道,“光靠朝廷赈灾,肯定是解决不了这么多流民的生计。而且今年受灾的地方也不止这一处。本王需得给这些流民找一份出路,找个活命的路。”

“王爷是打算以工代赈吗?”萧明瑜问道。

周乾赞许的点头,“正是。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些流民真正安定下来。”

萧明瑜又问道,“若是需要帮助,请尽管开口。”

周乾笑道,“放心,都安排好了。明日一早我就要启程去下一个州府。今日一见,或许要再等半年一载才能见面。明瑜,你不想同我说些什么吗?”

萧明瑜低着头,掩饰住内心的情感,“一路保重。”

“我不需要你的敷衍,明瑜,难道你不能同我说说真心话吗?”

萧明瑜猛地抬起头来,眼中带着坚决,带着笑意,一瞬间风华绝代。萧明瑜郑重的问道:“周乾,你真的愿意娶我吗?”

“当然。”周乾郑重的点头。

萧明瑜又问道,“周乾,你能保证只有我一个女人吗?”

“虽然名义上我可能会有别的女人,但是实际上我只会有你一个。不过你要多给我生几个儿子。”周乾极其认真的说道。

萧明瑜微微红了脸,生儿子什么的,话题跳的太快,不理会。“即便皇上和娘娘反对,你也会坚持初衷娶我吗?”

“这是当然。”周乾握住萧明瑜的手,“我周乾发誓,这辈子定会娶萧明瑜为妻,定不会辜负萧明瑜。若有违誓,定遭天打雷劈。”

“好,我信你。”萧明瑜灿烂一笑,眼波流转,丝丝情意,“只要你娶,我就嫁你。”

第155章 惨痛现实

7

站在车驾上,萧明瑜目送周乾的马车离开。直到马车消失在视线中。摊开手掌心,入眼是一块玉佩,这是周乾给她的。一看便知此玉佩不凡,代表着周乾尊贵的身份。周乾给了,萧明瑜也收了。给的人理所当然,收的人心安理得。想起同周乾的相处,萧明瑜笑了起来。

焦氏兄弟就陪在萧明瑜身边,“姑娘,王爷一定很希望姑娘亲自去送他。”

萧明瑜笑了起来,“我知道,但是我和他都有责任背在肩上。他定能理解我为何不亲自去送,我也理解他为何会这么着急的离开。”

已经看不到那辆马车,萧明瑜也跳下车驾,上了马车,陪在韩氏身边。成哥儿最近会说的话已经越来越多。刚刚将成哥儿抱起来,成哥儿就在叫着,“姐姐,姐姐……”

萧明瑜笑着在成哥儿脸颊上亲了口,“宝贝,想姐姐没有。”

“想!”成哥儿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趴在萧明瑜的身上,安静了片刻,又四下动了起来。

“娘,成哥儿好喜欢下地走路,看来以后还是要让他多下马车走动走动才好。”萧明瑜扶着成哥儿走路,免得这小子摔倒。

韩氏看着一双儿女,笑了起来。“以后你若是有空,就带他下去吧。这小子这些日子可将人折腾坏了。”

“成哥儿身子骨好,大人都累的病倒,他的精神还好的很。将来长大了,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韩氏笑道,“不求他有多大的本事,只求他平平安安,有本事养活自己,有责任心,能支撑起门户。”

萧明瑜面色一僵,“娘说这些做什么。即便我们五房暂时没人支撑门户,这不是还有女儿在。女儿可不比男子差。”

“你是比男子还强上三分。可是京城规矩大,又怎么能让你抛头露面。”

“女儿不抛头露面,女儿只是让下人去办事。”萧明瑜笑着说道,“就如当初在中州的时候,让沈民有还有冯长根两人出面,他们二人都已经历练出来,可以独挡一面。等到了京城,娘给我一点本钱,我定要大干一场,不会让娘为银钱发愁,更不必为我的嫁妆发愁。”

既然答应了要嫁给周乾,自然要准备丰厚的嫁妆。身份上不足之处,就用嫁妆来补。这也是萧明瑜能想到的最实在的办法。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要赚取大量的银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萧明瑜愿意去挑战,看看自己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一切收拾妥当,萧家同薛家一同离开,萧家的护卫将两家人护卫在中间,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一路平安,跟随在车队后面的流民已经少了很多。基本都是那五十个招募的家丁了三十个粗使婆子的家人。这些人跟在后面,并不会让萧家多花费一文银钱,却无形的给萧家带来了一些便宜。比如遇到一些小股的流民队伍,不用家丁护卫出面,那些流民就会主动将人赶走。

中午吃干粮,并没有停车休整,一路走,走到天黑,找到水源,这才停车,埋锅造饭,搭帐篷。

薛家来人,“萧姑娘,我家老太太请萧姑娘过去一叙。”

萧明瑜放下成哥儿,拍拍手,“请前面带路。”

萧明瑜见到薛老太太,恭敬行礼。这一回薛家姑娘太太们都走出了马车,围着薛老太太坐着。见到男装打扮的萧明瑜,其实大家心头都很好奇。当然也难免有人私下里说些闲话,不过都被薛老太太教训了一顿。

薛老太太笑呵呵的,“萧姑娘请坐。”

“不知老太太让人叫我过来,所为何事。”萧明坐在薛老太太对面,就着火光,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薛家人。薛家两位太太,明显大太太占了上风。至于二太太,就跟个小媳妇似得。就如薛老爱太所说,队伍中多为女眷。除了薛谨严这个男丁外,还有两个年龄不到十岁的男丁。听介绍,一个是大房的,一个是二房的。

薛老太太笑道,“萧姑娘,老身请你过来,一来是感谢萧家仗义相助,让我们薛家跟着你们一起上京。二来,是因为后面跟着的那些流民,听人说那些人同萧家的家丁护卫有些关系,老身就想问问看,还请萧姑娘解惑。”

“老太太客气了。当初我们初次遇到流民跟随,那时候家里人也是病的病,伤的伤,人手不够,很担心那些流民会冲击我们的车队。所以就从流民中招募了一些护卫和粗使婆子,一来解决了人手不够用的问题,二来也解除了安全隐患。这一路行来,也多亏了这些人帮忙,让我们数次免于危险。”

萧明瑜实话实说。

薛老太太笑着点头,“大善。萧家果真是良善之人。听闻你们萧家是从中州出来的?”

萧明瑜笑了起来,“正是,不知老太太看有疑问。”

“中州秦王府同朝廷打仗,这一路不好走吧。”

萧明瑜笑道,“还算好,至少全家人都出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薛老太太点点头,“老身听闻韩阁老的闺女就嫁到了中州,不知萧姑娘是否听说过?”

萧明瑜挑眉,“老太太问起这个作甚?”

薛老太太笑笑,“当年老身在京城的时候,也是见过韩阁老的闺女。多年不见,如今遇到中州出来的人,顿时想起来。担心故人安危,故此问一问。不知萧姑娘是否清楚。”

萧明瑜说道,“对于老太太问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既然是韩阁老的闺女,我想韩阁老一定会派人保护她的安全。”

“说的也是。”薛老太太见萧明瑜不欲多说,因此也不多问。

萧明瑜同薛老太太胡扯了几句,就起身告辞。薛家没理由留下萧明瑜,只能让萧明瑜离开。

萧明桢找了过来,“明瑜妹妹,薛家人找你,是为了买粮的事情吗?”

“难道薛家人已经开了口吗?”萧明瑜好奇的问道。

萧明桢点头,“正是如此。薛谨严来找了我,说是想按照市价找我们买点粮食。我问了,他们的粮食最多还能支撑两日。这一路行来,有钱都买不到粮食。我们若是不卖给他们,他们就要断粮了。”

萧明瑜笑了笑,说道:“卖粮食给他们,是我们一开始就商量好的。不过三哥若是信我,就先推脱一下,等薛家断了粮再卖给他们。”

“这是为何?”

因为她想教训一下薛家人,想薛家人都尝尝饿肚子的滋味。当然,萧明瑜不能这么同萧明桢说。“三哥,现在卖粮给他们,他们只会当我们萧家不缺粮,也会认为我们萧家卖粮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推脱几日,等他们知道粮食的不易,我们再雪中送炭,届时效果肯定不错。”

萧明桢想想,“行,就按照你说的去办。我也觉着不能对薛家人太好。”

萧明瑜笑笑,有机会坑一把薛家,萧明瑜自然不会放过。至于薛家人怎么会突然好奇韩氏的事情,萧明瑜猜测或许是薛家人听说了什么。萧明瑜叫来韩八,吩咐下去,嘱咐萧家人不准同薛家人有过多来往,除非必要,平日里还是远着点好。

过了两日,薛家果然断粮。薛谨严找到萧明桢,说要买粮。萧明桢只说自家吃的粮食都不够,没多余的粮食出售。不过看在大家一路去京城的份上,借了几斤粮食给薛谨严。

薛谨严空手而归,几斤粮食,对几十人的队伍来说,还不够一人吃一口。

薛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萧家不卖粮食,薛家想要走到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薛老太太让薛谨严继续找萧明桢,就说比市价提高一倍的价格买粮食。萧明桢自然拒绝,依旧以萧家没粮为理由。

薛家人愁眉不展,这断粮了,大家整日里喝稀粥,女眷不做事情也没关系。家丁护卫要怎么办,总不能饿着肚子跑前跑后吧。人心散了,要如何走到京城去。

薛大太太薛孟氏就在一旁抱怨,“娘,儿媳猜测萧家五房的太太,肯定就是韩阁老的闺女。那萧明瑜不肯承认,那日我们问起,她肯定以为我们薛家在打什么主意。说不定萧家不肯卖粮,跟这事也有点关系。”

不得不说薛大太太真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