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下圣道 >

第472章

天下圣道-第472章

小说: 天下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静的走到侍卫多的地方,李林香就将手从萧玉手中抽了出来。
  “父王今天好像特别开心!”
  “我将一件适合他用的神器献给了他,他能不高兴吗?”
  “神器?什么神器?”
  “聚龙鼎,三千年前草原之王胡和鲁炼制的神器。”
  李林香没听说过聚龙鼎,却知道胡和鲁这个草原之王。从胡和鲁的身份,她就能明白聚龙鼎的不凡。
  “难怪父王会那么开心了,他很少表现的像今天这般轻松。”
  笑着接了一句,李林香见四周的侍卫都没注意这里,飞快在萧玉嘴角亲了一下,轻声道:“谢谢你!”
  萧玉轻轻在李林香亲过的地方抚摸了一下,盯着脸色泛红的李林香看了片刻,在她脸上露出恼意的时候,开口笑道:“我这算不算是爱神器更爱美人呢?”
  “你这是将我和一件东西相提并论了?”
  “这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没说。”
  说笑着,两人来到了一个雅致的小院中。
  萧玉的那尊美女傀儡星月在小院之中守着,而在屋内看着萧林的则是与李林香一起进宫的星月。
  十分巧合,两人刚进院子,睡了又将近一个时辰的萧林醒了过来。
  血脉的联系十分奇妙,见到萧玉,萧林开始的时候,表现的有些生分,不一会,就与熟的开始在萧玉身上乱翻了。
  “你想找什么?”
  此时,一岁半的萧林已经能学会了些话了,不过,此时,萧林明显更想在萧玉身上乱翻,没接萧玉的话,身子一歪,头下脚上,使劲拉起了萧玉的衣服,似乎想将他的衣服拉开。
  见到萧玉将目光看向了自己,李林香笑道:“我告诉他,你回来会给他带礼物,他现在是在找礼物。”
  “找礼物?”
  萧玉想了想,将那块弹性即将的丝绸拿了出来。
  有了好玩的东西,萧林就将注意力从萧玉身上移开了。
  逗着萧林玩了好一会,萧玉这才与李林香带着萧林离开院子。
  在毓秀宫一直待到晚饭之后,萧玉一家人这才离开毓秀宫。
  第二天朝议之上,明王以萧玉打下了连天郡为名,又给了萧玉不少赏赐;朝议过后,明王又将萧玉留了下来。
  明御殿中,明王与萧玉闲聊了没几句,就问道:“你想回南方战场,还是想到将军战场去?”
  萧玉沉思了片刻,回道:“儿臣可以不上战场吗?”
  “你不想上战场?”
  萧玉点点头,沉声道:“这次儿臣只离开了三个月,林儿就明显与儿臣生分了一些。儿臣想呆在名都,一是想给林儿一个完整的童年,二是想好好总结一下这些年的修炼感悟。”
  明王皱眉沉思了一会,看着萧玉道:“既然你现在不想上战场,那父王也不勉强你。不过,若是南方战场或者江南战场十分需要你的话,你可不能再拒绝上战场。”
  “儿臣不敢!”
  “嗯!”
  明王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对着萧玉道:“无事的时候,你可以到典藏阁去看看,多了解一些功法,对加深对修炼之道的认识有很大的好处。”
  “是!多谢父王!”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萧玉除了参加朝议,就呆在萧府陪妻子,也没怎么修炼。
  半个月之后,七狱塔中的土元洞天已经变的与其他五个洞天一般大了,可是,七狱塔之中最后一个洞天并未像浮游法师所推测的那般出现。
  萧玉觉得七狱塔最后一个洞天没出现,与自己对五行相生之道没有太深刻的理解有关,于是,隔几天就会到典藏阁之中去翻看与五行相生之道有关的一些典籍。
  转眼之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天下局势一直都朝着对明王统一天下有利的局势变化,明王也没有让萧玉上战场,萧玉倒是过了自他记事以来,最平静、最悠闲的一年。




  第二十五章  定局,太子
  这一日,明德殿中,萧玉如往常一般与景明侯、白文轩等人一边低声谈笑,一边等明王到来。
  当!
  随着一声让人神情一震的钟声,明王走进了明德殿。
  行礼之时,萧玉等人就见到明王一脸喜色,显然是又有捷报传来。
  果不其然,落座之后,明王就令陈林念起了捷报。
  这一年来,传到名都的捷报大都来自洪江水域;这一次,捷报却是来自东北与南方的碧云郡。
  东北方,雁门郡守将呼延平与天合郡守将姚胜同时归降,皇甫离丰将兵压到了洛南郡边上,杜言、呼延平、姚胜正商量着攻打长陵郡。相信,两三个月之内,司马离的势力会全部退到胶州、浙州郡、福海三郡。
  到时,只要皇甫离丰能联合杜言等人将胶州郡打下来,向元兴能带领南方的军队将浙州郡,那么司马离就会像杨尚一般只有一郡之地。
  杨尚在这时选择归降明王,到时,司马只怕不会如杨尚一般投降。
  听到这样的喜讯,殿内众文臣武将也都喜形于色。
  燕无涯在洪江水域打败龙家之后,明王真正开始展现出平定天下之势;现在,明王统一天下则可以说是定局了。
  明德殿中文臣武将之中阿谀奉承之徒只有那么两三个,可是,此时,殿上的文臣武将都对明王说出了不少奉承之言。
  朝议过后,明王在明德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功酒宴。
  天下真正有了统一的好兆头,萧玉自然也十分的开心。
  带着一身酒意,萧玉回到了萧府。
  带着酒意,萧玉与李林香嬉闹了起来。李林香不想打搅他的性质,就让竹心下去休息,她自己陪萧玉胡闹了起来。
  嬉闹了一会,萧玉突然抓着李林香的手,一脸正色的说道:“多则一两年,少则七八个月,天下必定会统一。等到天下统一了,咱们就离开名都吧!”
  “离开名都?”
  “你不想跟我隐居山林吗?”
  见到李林香一脸的犹豫,萧玉的酒意一下子醒了大半。
  “我不是不想跟夫君隐居山林,只是……”
  李林香对权势也没什么野心,可是,若是她跟萧玉隐居山林的话,那么,她必将放弃以前的生活,也必将与明王等亲人分开,这都是她不愿意的。况且,她不想萧玉一般希望萧林以后过平淡的生活,萧林以后的路,她更倾向于让萧林自己选择。
  再加上,现在她觉得他们现在的生活就很安逸,骤然听到萧玉提起要隐居山林的事情,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见到李林香急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层细汉,萧玉暗叹一声,轻声道:“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咱们别谈这些了。时间不早了,休息吧!”
  “嗯!”
  李林香轻声应了一声,在萧玉起身站起的时候,开口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
  拥有一种东西,往往意味着放弃另一种东西。
  萧玉对权势没有太大的欲望,却不抗拒权势,只是,拥有权势则必然要应对各种勾心斗角,则必然要放弃安逸与平静。
  现在,明王与明王一方文臣武将的心思大都放在统一天下上,故而,萧玉这一年过的十分的平静;可是,到了天下一统之时,萧玉与明王以及一些文臣武将必然会因为各种利益而产生摩擦。
  自古以来,开朝之臣隐居大都是想换一个身份过安逸的生活,萧玉也不例外。
  “抛开对错是非不算,我想隐居的心思倒是与那些绿林中人金盆洗手的心思一样?”
  萧玉胡思乱想了一会,察觉到李林香也在想事情,就伸手抱住李林香,轻声道:“思多伤神,睡吧!”
  “嗯!”
  轻声应了一声,李林香将身子往萧玉怀中靠了靠,不一会就睡着了。
  时间过了差不多一个半月之后,杨尚带着他的大儿子杨开顺以及两千杨氏族人来到了名都。
  即使杨尚是曾经的天下三王之一,他在投降明王之时,一样也要送一些亲人到名都,以表诚心。
  对杨尚,明王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皇甫离丰与向元兴都不在将军府之中,萧玉这个上将军就是武将之首;文臣之中,白文轩此时的威望比景明侯还要高一点,可以算是文臣之首。
  而陪李林昌到南城门口迎接杨尚的,正是萧玉与白文轩。
  不等杨尚一行人走到城门口,李林昌与萧玉、白文轩三人就带人应了上去。
  两队人马接触之后,在杨尚等人下马的时候,李林昌三人也从马上跃了下来。
  “小侄见过世叔!”
  听到李林昌对杨尚的称呼,萧玉与白文轩微微一愣,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李林昌称杨尚为世叔合适极了。
  李林昌称杨尚与世叔,杨尚却没有以世叔自居。
  “见过殿下!”
  杨尚对李林昌还了一礼,就对萧玉拱手道:“萧将军,咱们又见面了。”
  萧玉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杨尚,就没有接话,只是拱手还了一礼。
  与萧玉见过礼,杨尚就将目光转到了白文轩身上。
  “这位是白太学吧!”
  白文轩点点头,拱手还了一礼,笑道:“文轩见过杨将军!”
  “白太学客气了!”
  笑着回了一句,杨尚就将杨开顺叫到身边,示意他给李林昌几人行礼。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人质的身份而感到有些自卑,与萧玉当初见过的杨开云相比,杨开顺明显表现的有些拘谨。
  宋天娇这一次也跟着杨尚来到了名都,不过,杨尚没有让她过来与李林昌几人说话,萧玉也只是与她点头打了个招呼。
  客套了几句,众人就一起进了名都,往王宫走去。
  杨尚毕竟是来投降的,明王虽然让萧玉与白文轩与李林昌一起到城门口去迎接他,他自己却没有在王宫门口迎接。
  到了内宫门口,杨尚与杨开顺与李林昌他们进了内宫,而宋天娇则与那些杨氏族人留在了外面。
  进了明德宫,杨尚就带着杨开顺对明王跪了下来,表现的十分恭谨。
  杨尚表现的十分恭谨,明王也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从王座之上下来,亲自将杨尚父子扶了起来。
  示意侍卫搬来一张椅子,明王请杨尚坐下,这才回到王座之上。
  刚在王座上做好,明王就示意陈林念了两份册封杨尚父子的诏书。
  除了天南侯的封号之外,明王还将杨尚封为上将军,杨开顺则被封为主将。
  杨尚以前乃是一方之王,不管是被封为侯,还是被封为上将军,他的地位都明显降低了不少,不过,他却没敢表现出任何落寞,跪下谢礼,接下了诏书。
  封赏过后,明王紧接着又赐婚,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许给杨开顺。
  在殿上众文臣武将说了一番道喜之言之后,明王又让陈林念了一道新的诏书,册封燕无涯为上将军。
  实际上,在燕无涯打败龙家的时候,他的战功就足以被封为上将军,不过,明王却一直未曾下诏书册封。
  此时明王册封燕无涯为上将军,其用意自然是为了震慑杨尚。
  听明王册封燕无涯为上将军,殿上众人都以若有所无的看了李林昌一眼。
  就在众人猜测明王会在什么时候册封李林昌为太子的时候,明王示意陈林又念了一份诏书,这份诏书正是册封李林昌为太子的诏书。
  多年的梦想,一朝得圆。即使李林昌心性沉稳,此时也是喜形于色。
  与册封了两个上将军比起来,册封李林昌为太子的事情明显更重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