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警之索马里 >

第377章

红警之索马里-第377章

小说: 红警之索马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统阁下,我建立立即选择一块土地,将守护我们的这些英雄躯体,以国礼进行安葬,让他们的英灵能够时刻沐浴在后代子孙的虔诚朝拜下。”
  “我同意,修建一座用来安息国家英雄的公墓,让他们意志永远与索马里同在。”
  “我同意!”
  “我也同意!”
  ……
  在第一个人的提议下,所有人都纷纷表示同意,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这个提议违反了数条穆斯林教义,但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提出。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忍受那些英灵,无声无息的淡出人们的视界。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他们的付出,值得每一个索马里人和子孙后代时刻去铭记。
  伊斯兰本着入土为安的精神,主张从速掩埋亡人,遗体不宜久放。伊斯兰教法规定:亡人三日之内必葬,不择时日,不问风水,就地而葬。倘若是在旅途或他乡亡故,就在旅所择地而葬。在航海中亡故的,在举行殡礼后,将尸体投入江海,实行水葬。伊斯兰教法禁止亡者亲友载运尸体辗转千里。因为如此旷日持久,人为地导致尸体**,被认为是对亡者的亵渎。
  另外,速葬可以避免对某些权威人物的个人崇拜,因为伊斯兰教严禁各种形式的个人崇拜。同时亦可减少丧家的精神和生活负担。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穆斯林严格地遵守这一规定,每遇家中有人去世,大都在24小时之内埋葬。遇到特殊情况时,如坟墓没有挖好或家中主要成员没有及时赶到等,则都在次日掩埋,最多不超过三天,这已成为穆斯林在丧葬礼俗上的一大特点和守之不逾的习惯。
  会议室内的众人除了李岚、法拉赫外,其他人都是穆斯林,自然很清楚伊斯兰教的这个规定。不过,索马里的穆斯林和中东的穆斯林有着很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个人崇拜面前,伊斯兰教的教义仿佛不存在一般,索马里的穆斯林不单单想安拉祈祷,也经常以李岚为信仰。
  在穆斯林心中,对于亡者最大的敬意就是尽快安葬,能够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足以说出,他们对阵亡将士的尊重。
  “此事,还需要好好和各族的长老以及清真寺中的教长商议一下。”李岚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种事情和当地习俗相违背,自然需要那些老家伙们点头同意。
  “请总统放心,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也会劝说到他们同意的。”
  “此事要办,速度就要快,尽快让阵亡的将士早日得到安葬。”李岚点点头,紧接着他话音一转,开口道:“阵亡将士的名单一旦统计完成,你们也要开始忙碌起来,抚恤金暂时由政府财政部门支出,今后再改由国防部支出。阵亡战士有家属的话,抚恤金要第一时间发到家属手中,没有家属也没有亲人的,直接把这些抚恤金成立一个特殊基金,作为士兵家属福利基金。
  对于那些受伤的士兵,也要好好进行安置,建设部门拟定一个康复中心的建设方案,作为下阶段重点工程优先建设。”
  李岚吩咐完毕后,紧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战后经济重建的工作,和选定这次和平谈判的人选。”
  ……(未完待续。。)


第443章 美国战争的核心本质

  和平谈判,交战双方为了结束战争而进行的谈判。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我愿带走你的笑脸;
  心中没有一点阴云;阳光变得更加鲜艳;
  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
  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丽家园。
  太阳在不停的旋转;自古就从没有改变;
  宇宙那无边的情怀;拥抱着我们的心愿;
  但愿会有那么一天;大海将把沙漠染蓝;
  让和平的福音传遍;以微笑来面对祖先……
  和平的歌声下,四架分别涂装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的专机依次降落在八卦城还未正式开放的国际机场上,当涂装联合国标志的专机也在这个未正式开放的机场降落后,也正式拉开了这场谈判的序幕。
  这场和平谈判并未对外开放,在结果正式出来前,全世界的好奇者,也只有通过记者了解到的只言片语中推断。
  结果不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双方对停止战争的意愿表达都很积极,这也是双方今天能够坐在一起的基本保证。而接下来的谈判中,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这场谈判,李岚派出了卡欣作为索马里代表,由他和另外四个国家的联合代表进行商谈,只要双方对所有商谈的条款都没有异议,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便可以签字生效。
  只不过,谈判的第一条内容,关于索马里领土完整的歧义。就差点让这场谈判陷入崩溃的境地。
  “国家领土的神圣不容侵犯,为了保证谈判能够完整的进行下去。联军部队必须立即撤出所有的索马里领土,归还被联军非法占领的土地。”得到李岚授意的卡欣。自然是寸土不让,联军军队必须立即退出所有索马里主权领土,否则一切免谈。
  联军则是坚决拒绝这个条件,由四国推选出来的联合代表则立即回应了一句:“我们只承认原自由联盟的土地,其他一概属于索马里正规政府,而不是自由联盟单方面占领得到的领土。”
  谈判一开始,联军的一句话,就否定了现在索马里政权的合法性。因为到目前为止,四国都没有承认李岚政府的存在。对四国来说,也就没有具备所谓的合法性。
  第一天的谈判,就因为双方各自的第一句话,便陷入了僵局,在持续的僵局下,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李岚在接到谈判的结果时,并没有指示什么,谈判本来就是一个细活,特别是在当今国际环境下。要想一次谈判就得到结果,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端了。第一天的接触性对话,只是相互间了解一下对方的价码,然后各自回去商量一下。是否要对自己的价码做出修改。
  其实,不管是李岚还是联军四国,都希望达成一项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和平条约。
  现在。谈判才刚刚开始,是否能够让双方如愿。这就需要靠双方在谈判桌上一决高下了。看谁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看谁能够稳住自己的筹码。
  李岚需要一个完整的索马里。然后赶快结束和联军的一切冲突,签订完毕和平条约。再拿出手段,决解基地强制任务二,免得到时候欧美再来给自己捣乱。
  反观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索马里呢?是一个完整的,忠实于自己的索马里,还是一个分裂的,战乱的索马里?
  曾经的塞拉利昂,曾经的苏丹,曾经的伊拉克,阿富汗,这些仍然处于内战中的国家,实际上背后都有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身影,只有战争,才是维系一个国家不会侵略的最根本保证,而也只有战争,才可以不断的让这些受战火蹂躏的国家和他们的人民,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出钞票,钻石,石油,以及可以用来交换的一切,换取西方国家的武器,来屠戮自己的人民,战争尤其是内战,才是控制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手段。
  曾几何时,当英国用极其简单的手段,为非洲各国划出一条条笔直的国界,曾几何时,他们在中印之间种下战争的隐患,都显示着这手段的狠毒,而现在,当世界的权柄被纳入美国之手时,显然聪明的美国人是不会放弃这有效的一招的,毕竟强者对于弱者最好的帮助,就是采取貌似公平的手段。
  阿富汗,南斯拉夫,然后是伊拉克以及今天的索马里,等等等等,无论是处于混乱之中,还是被分裂的国家,都无法消除人为制造的仇恨,进而用国家的鲜血去换取武器,而此刻,这个灾难,即将降落在俄罗斯的头上。
  战争是永恒的,因为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真正了解这场战争本质的人,并不多。
  当战争结束之后,李岚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为了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他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他结果还是没有阻止战争的诞生。战争之初,有很多东西令他十分的费解。
  现在,李岚已经有所领悟了。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动这场战争,真正核心的原因只有两字——美元。
  不单单是这一场战争,当李岚翻开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所发动的每一场战争的背后利益时,更加了解到这些年来,美军不断征战背后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从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美国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
  为护持美元霸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
  控制台内。李岚坐在椅子上,翻开厚厚的资料。十分的专注。直到娜塔莎的身影来到他背后,他这才被脚步声打断。
  “指挥官。您在看什么?如此的入迷!”娜塔莎手段拿着一个小小的u盘,放到李岚手中时,好奇的问道。
  李岚没有立即回答娜塔莎的问题,而是结果u盘,疑惑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那是您的第一次?”娜塔莎柔情百转,媚眼如丝。
  “噗!什么?”李岚忍不住惊呼了一声,如果……,那不是里面还有林美琪……
  “指挥官,您想歪了哦。里面是您第一次在众人关注下,展现个人武力的视频,人家来帮你把画面处理过,要是传到网上,估计会有一大堆美女,争着给你生孩子。看到指挥官神武的一面,奴家下面都……”说到最后,娜塔莎已经满脸的笑意。
  “无聊!”李岚摇摇头,将u盘直接扔到一边。对于娜塔莎的话,直接用免疫力去抵抗。
  “对了,您还没有回答刚刚人家的问题呢?”眼见手段不奏效,娜塔莎也没有在意。不过她对于能够让李岚如此入迷的东西,可是十分的感兴趣。
  李岚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一份是情报部门整理出来的美国资料。”
  “这有什么好看的?”娜塔莎听到这个回答,好奇心瞬间破碎。
  “你要是看了。就不会说这样子的话了。”李岚郑重的说道,在看到这份情报部门精心收集的资料之前。他的想法和娜塔莎差不多,如今。这种念头已经彻底翻天覆地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今天,美国在全世界推广了一场堪称“完美风暴”的运动——全球化,在纸币美元基础上建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帝国。这一帝国的触须伸向地球各个角落,在每个地方都机械般上演同一个来复式动作: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
  为了使这种绿纸换财富的游戏,看上去更像是一波接一波的经济自由化浪潮的结果,而不是少数美国人精心构织的深刻影响20世纪后半叶人类发展进程的金融大战略的产物,这些美国人从未在他们公开的国家战略中谈论过这个话题。
  在红警兵团情报部门提交上来的秘密情报中提到过一件事情:上一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职当天,就曾告诫他的同僚,“在这里(美联储)你们可以谈论一切,就是不许谈论美元。”
  这是禁忌,美国人对这一关乎美国国家生存的话题讳莫如深。
  所以,要了解一个国家未来战略,最好不要听那个国家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