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择夫教子 >

第236章

择夫教子-第236章

小说: 择夫教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亦诚担忧的目光在杜萱娘脸上转了一圈,再去看脸色苍白,石化当场的崔颖,心中泛起一丝对这个心软得没有原则的男人的同情,韩先生视他如子,他不能眼看着韩略死在他面前,可杜萱娘也是视他为最好的朋友和亲人啊!他刚才为韩略求情,便是对他与杜萱娘之间的情分的践踏,这个可怜的男人怎么说怎么做都是错。

“崔大人,请带这位韩先生立刻离开!面对杀夫仇人,我也不知道还能忍耐多久。”

崔颖机械地推着韩略往外走,缓缓回头凄凉地看一眼同样木然的杜萱娘,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反倒是韩略长叹一声说道:“杜夫人。所有的恩怨都因我而起,我会给夫人一个满意的交待的!一人做事一人当,韩略希望夫人不要迁怒于大人。”

杜萱娘看着崔颖一行消失在大门口,心中的锐痛在渐渐扩散,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还是没有料到这割舍之痛来得如此猛烈。

“杜丫头你尽管守诺,我陆家几代人都忠于大当家,不可能就这样放过他!”陆掌柜站起来,绝然说道。

“这是你们的事,与我无涉。我虽答应了我自己暂时不动韩略,却不一定能劝服你们不找韩略报复。只是请你们尽量做得干净些。”杜萱娘淡淡地说道,杜家与陆家到底还是要继续在果州这块地盘上扎根下去,与郡守府是不可能明着翻脸的。

几人心思各异,俱都坐着不想动弹,突听门外一阵喧哗,小金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回禀,“夫人。韩先生死了,是自杀死的,就在我们家的大门外!”

好一个门前谢罪!韩略至死都在维护着崔颖,维护着郡守府。

雪竹扶着杜萱娘跟在王亦诚几个往大门处去,只见大门外已经 围满了行人,韩略胸口插了一把匕首,鲜血洒落一地,崔颖则呆呆一站在一旁,看着韩略的尸体不言不语。

陆掌柜上前探了一下死者的鼻息。确认韩略死得不能再死,再看一眼面前从来没叫过自己继父的失魂落魄的崔颖,小心地说道:“他这是求仁得仁,你别太伤心,否则你母亲又该担心了。”

对门得了消息的崔念与祖母急匆匆地奔向崔颖,陆掌柜忙上前去搀着自己的夫人,“夫人别着急,崔大人他没事!”

陆夫人看到鲜血淋淋的韩略,再看看众人的神情,想着陆掌柜曾经给她透露的一些事,立刻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点点头,吩咐王宝道:“你们立刻厚葬韩先生,然后回去对府里的姨奶奶说你们大人今日不回府了。”

陆夫人与崔念一人拉了崔颖一只膀子,将木偶人一般的崔颖拉去了陆家。

“夫人,这里风大,我们也回吧!”雪竹将杜萱娘的披肓拉了拉说道,孕妇见血始终是不太好的。

杜萱娘却看着王亦诚不说话,王亦诚很快便从杜萱娘的眼里读懂了她的意思,见崔颖进了陆家,上前仔细揉捏韩略的脸部,折腾了半天,证实了尸体的确为韩略本人。

原本在季琳儿院子里准备红封的赵韵儿三姐妹也被惊动,因为有两个即将出阁,不敢再跑到大街上去,只好在门内向外面张望。

“母亲,为何韩先生要在我们大门外自杀?难道他不知道明日是大姐姐的大喜之日?”李冰冰不满地跑过来抱怨道。

“那是自己寻死之人,但凡他还想着一点别人,便不会去走那一条路。妹妹就别抱怨了,再说了的死也与大姐姐的亲事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好不好的。”顾青橙冷静地说道。

杜萱娘看着顾青橙,想起李进从前曾念叨过,他唯一的外甥女出嫁,他要如何如何的让她十里红妆,风光出嫁,如今却连他的人在何处都不知道,于是,心底的悲恸再也压制不住,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杜萱娘这一倒下一时半会儿肯定是起不来的了,第二日,穿着鲜红嫁衣的赵韵儿出门之前来到杜萱娘床边,正正经经地磕了三个响头,“若有来世,韵儿愿做母亲的母亲,原样还报母亲的恩情!”

“我也但愿有来世,如果我们几个还有缘做母女,母亲一定会多抽时间来陪陪你们,不要等到你们都长大成人,快要出嫁时才想起母亲已经好几年没为你们做一顿饭,洗一次衣了。母亲只希望你们将来都能过得比母亲幸福,夫妻携手到白头。”

一旁的顾青橙,李冰冰也与赵韵儿一起哽咽不已。

“母亲还有几句话要叮嘱你们,虽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有一点你们一定不可忘记,你们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婆家对你们好,你们要知好歹,婆家对你们不好,也不可一味的忍耐将就,只有你们自己活好了,你们的夫君才可能过得好,你们的孩儿才可能不被人欺负。”

赵韵儿重重地点头,“韵儿谨记,韵儿一定会先照顾好自己,得夫君爱重,公婆喜欢虽然很重要,但是韵儿从来没想过为此将自己全搭进去。”

“很好,韵儿已经明白母亲的意思,今日你一旦踏出这个家门,未来的路便只能靠你自己了,母亲与兄弟姐妹帮你也只能帮你一时,不可能帮你一世。母亲不能亲自送你出门,母亲便提前祝福我们的韵儿一生顺遂!”

赵韵儿出嫁后,家里又开始张罗起春节的大小事情来,因为季琳儿个性爽朗的缘故,很得家里人的喜欢,尤其是颜彦与苟春花两个,因苟春花要养胎,她自己手上的事务便全部交给了季琳儿,自己只在一旁看着。

陆掌柜的师妹到底还是不能来,好在陆掌柜还有几分面子,他这位神龙不见首尾的师妹便将自己的大弟子给杜家送了过来,陆掌柜考校了一在番后,很满意,立即便让这个脸上长了大黑斑的名叫乌闲的中年妇人住进了杜家,负责杜萱娘的膳食与起居。

康定府那边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冬天大雪封路,消息传递得就更慢了,陆掌柜知道杜萱娘很想知道曲翠栊身边的那位侍女的情况,便允诺等明年开春,杜萱娘顺利生产后,亲自跑一趟康定府,这才将焦躁的杜萱娘安抚住。

崔颖将韩略安葬后也病了一场,陆夫人便带了崔念回去照顾病人,谁知崔念那个魔王回去后便将他那几个庶弟庶妹欺负得连屋门都不敢出,被崔颖连夜赶回杜家。

崔念回到杜家后倒是老实得很,尤其是见了颜彦及比他还魔王的李冰冰。颜彦从来都是和颜悦色,连句重话都不曾对他说过,崔念却对她十分服贴,对张恒与张捷两个小家伙也爱护得很。至于崔念对李冰冰的服帖,则是硬生生地让他这位四姐的拳头给打服的。

从前崔颖还可以欺负一下书呆子三哥王谏之,但是自从王谏之娶了季琳儿后,崔念则是连王谏之的院子都不敢进了,他那好看的三嫂揍起人来可比四姐李冰冰痛多了。

无可奈何之下,崔念只好窝在杜萱娘屋里看看书,写写字,最起码母亲这里随时都有雪竹姨做的好吃的饭菜,以及各处搜罗来的精致小点心,小零食。每当看到张恒,玛瑙两个小馋猫为了吃到一块芝麻酥,围着他百般讨好时,受伤的小魔王可以由此得到极大的心灵慰藉。

孙金铃与李适的婚事也定了下来,佳期就在正月十六,比太子妃的预先选定的日子只差一天。

杜萱娘又让颜彦收拾了几大马车车山珍,名贵药材,自家种植的辣椒,蕃薯,蜀缎等年货,与孙金铃的十二箱金子,在四十名护院的保护下送去京城,此时京中有顾尚小两口,孙金铃两兄妹,还有颜放及赵梓农一家子,他们想必会聚在一起过年,这些年货除了他们几自用,还可以拿去送礼,既然想在京城立足,这些功课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二六洗白计划

战乱第六年的春节就这样在大家伙掩盖着轻愁的欢乐中一晃眼便过去了。

虽然最少有两天的时间差,可是京城天天都有一封信传回,赵韵儿成亲时那嫁妆曾让半个长安轰动,韩家那些叔伯及姑奶奶们听说后,又腆着脸寻上门来,那些过得不好的甚至还想找借口住回韩家老宅。

韩夫人又恨又解气,为绝了这些人的心思,便将后院的管家之权与古玩楼一起交给赵韵儿,所有的东西也不过几本帐薄,几十两银子,家中从前余下的银子都被韩夫人留着当自己的零花钱了。

赵韵儿也不计较,笑着接了,除了让韩子铮重新回家安心读书外,又拿出自己的嫁妆银子将韩家修饰一新,买了三年活契的丫环奴仆,为年幼的小叔,小姑子们请了先生和教习姑姑,韩家终于有了重振的迹象,赵韵儿也在韩家站稳了脚跟。

在京中待嫁的孙金铃也不轻松,每天都有太子妃派来的麽麽教她各种礼仪和规矩,还有如何服侍,取悦夫君。孙宝儿则是如鱼得水,不但将他的盐铺开到了京城,还将与杜萱娘合伙的酒楼增至五家。这小子想着贵人们喜欢喝花酒和赌钱,也想借助两个妹夫的名头开赌场和花楼,

孙宝儿写信回来征求杜萱娘的意见,被杜萱娘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赚钱的路子千万条,唯独昧良心的行当不能做。”

于是,孙宝儿只好又去找李琦商量,二人决定到海边去开盐场晒盐。写信来找杜萱娘要详细的图纸与晒盐的具体细节,说好所得利润分给杜萱娘二成。

不得已杜萱娘只得绞尽脑汁回忆前世那些快要忘记得差不多的知识,仔细写好专门让人送进了京城。

沈玲珑总算怀上第一胎,意味着她再也不用马上离开自己熟悉的京城,回果州乡下地方了,于是赶紧写信回杜家报喜,杜萱娘也顺势让她好好在京城养胎。最好是生了再回果州,同时又托李氏商行的人送去几匣子珍贵药材。

正月十六,东宫张灯结彩,百官云集,李适与孙金铃大婚。张义,顾尚,孙宝儿三位兄长一起代表孙金铃的娘家人送嫁,朝中权贵们齐贺,李享更是一纸诏书直接封在果州及洛阳战功赫赫的李适为雍王,这可是天大的殊荣。皇帝的孙子辈一般称郡王,很少有封王的,后来才听说这里面还有太上皇的意思。

杜萱娘虽远在果州。但在长安却开始声名鹊起。一个年二十多岁的寡妇,不但家中富可敌国,早重要的是收养的子女中,有四个儿子考取功名。三个女儿高嫁京城,不但儿子们争气,娶的媳妇也要么是大儒之后,要么是朝中显贵之女,这寡妇该是有多厉害的手段?

李适封王,意味着他将搬出东宫住到自己的祖父赏赐的王府里去,谁知那王府荒废已久。根本无法住人。好在京城里的赵梓农及孙宝儿听说后,商人本性尽显,立即便分头行动,一个人花高价重修王府,另一人四处搜罗好东西,誓要李适牢牢记住杜家这份人情,将来孙金铃这个王妃的地位越稳固,对大家越有好处 。

李适打的却另一个主意,写了一封信给杜萱娘,挑明如今李唐与杜家已是一家人,他想留颜放在京中做他的军师,希望岳母杜萱娘能帮忙劝说。

杜萱娘想了想,将李适的信交给小金,让他亲自给颜放送去,颜放不是她杜家的谋士,是亲家,是亲人。去留都只能颜放自己拿主意。

小金没有带回颜放去与留的决定,但是颜放却一直呆在京城,暂时没有回果州的打算。杜萱娘心中叹息,看来颜放是心动了。

名利这东西,即便是潇洒的颜放也勘不破,李适封王,不出意外,太子之后的另一位太子多半就是他了。若能得到李适的青睐,做了他的谋士,意味着颜家将来有无限的可能。

为了成全颜放的这番心思,杜萱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