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补天者 >

第34章

补天者-第34章

小说: 补天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多少。至于地球上无论哪个民族都自傲的独特文化,这里几乎绝迹了。这里只有两样东西――科技、工业。

欧比旺用力的捏着下巴,眼光急速的闪烁着,低声喃喃自语道:“天上不会随便掉馅饼的,平白无故的帮我们提高科技水平,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这么做的最终结果,是希望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东西吗?可是我们的星系相比起来一定是落后很多,他们需要什么尽可以自己来拿,何必要这么麻烦?三千年的布局和等待,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二卷 文明封印 第三十一章 联邦之秘

方军将他的自语听的清清楚楚,自然明白这些问题也正是困扰着大多数人的难解之处,遂提高了声调说道:“不管作什么事情,一定有其目的所在,筹划的时间越长,准备的越充分,那就说明图谋的结果也越发大的不可想象。我们假设这些怪物的目标就是尽快将这里的科技水平发展到极致,那么这样一来,发展起来的你们接下来最可能干的事情是什么?”

欧比旺眉头一扬说道:“要说发展最快的,那就是太空航行之类的技术,只要有机会,也许现在我们的脚步已经落到最近的数十个星系之上,跨越千万光年的距离,开发更多的人类居住点。”

方军嘿嘿笑道:“为达到这个目标,你们就要挖掘更多的矿产,建造更多的宇宙飞船,占领开发更多的星球,然后再挖掘这些星球的矿产,再造战舰,再往更远的地方航行是这样么?那么这样连续发展数千年之后,你们得到了什么?你们创造了什么?你们伤害了什么?”

欧比旺吃惊的瞪圆双眼,大声说道:“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科技发展的规律不就是这样吗?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更多的更大的生存环境,这几乎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吧?”

方军道:“你说的没错,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智慧种族都会以发动战争的形式来取得更大的领地和生活资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这个领地和资源扩大到几百代人都用不了,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达到了顶级的时候,他们接下来将会怎么做?”

优达大师低声叹道:“当扩张和掠夺变成一种本能,就再也难以停止下来,获得多大的成果已经没有意义,重要的是那个获得的过程。”

方军站起身来,望着窗外那川流不息的飞行器,目光与神念齐齐透射过数十公里的高空,观察着那些微不可见的尘埃,淡淡的说道:“在我们的家乡,有一种生物叫做蝗虫,当它们大量繁殖的时候,它们会像乌云一般遮蔽住整个天空,当它们落下的时候,整个大地上将不会留下任何绿色的植被,而它们将不断的飞起落下,直到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吃,或者生命的终止。智慧种族,有时候就像这些蝗虫,他们每发现一个星球,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将它变成坑坑洼洼的废墟,在挖空所有的矿务和资源之后,再迁移到新的星球,如此重复千万年不变,只要宇宙航行的能力存在,他们就不会停下。而只有当他们不得不困守在某个范围之内时,他们才不得不停下手来,想办法重新建设自己的那个家园。那个时候,他的家园却早已经千疮百孔,衰老的快要死亡了。我的家乡,现在正在这么发展着。你们呢?假如两千年前就有宇宙飞船出了这个星系,这个星系中还有那么多环境优美的人类聚居地吗?”

“难道说,这些怪物三千年来迅速提高我们的科技,就是为了把我们整个星系的人全部变成蝗虫?”欧比旺腾地站起来,大声说道。

方军摇摇头道:“不不不,准确地说,是可以横行宇宙无坚不摧的蝗虫。当然,这也许只是它们的目的之一。强大的星际航行能力,超强的破坏能力,加在一起的后果无法想象,据我所知西斯皇帝正在建造能够一次摧毁一个星球的终极战斗堡垒,当人类操纵着这样的武器在宇宙中航行时,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呢?”

“也许就是为了防止我们变成蝗虫,所以我们被限制在了星系之内,即时最近的相邻星系也无法到达。有矛就有盾,事情从来都是这样。也许现在最应该反省的,正是我们自身。”优达大师低沉的说道。他转头看向方军,“方军大师。很庆幸作为朋友,您来到这里,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尽管现在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但是我相信,您一定可以给予我们足够的启示。”

方军呵呵笑道:“大师过奖了。我们家乡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你的思考陷入到死胡同时,也许旁边人无心的一点提示会让您突然间恍然大悟。如果您觉得可以,我愿意将我们文化中精髓核心的内容与众位分享。她对于世界的看法按原文说,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理解起来,就是说在宇宙的眼中,一切的存在不管是星球石头植物动物人类等等,都是平等的,都是有生命的。您以为怎么样?”

众生平等的理念,无论道家还是佛家都是主要提倡的,这与西方宗教的那些严格等级制度、高下尊卑不可同日而语。像这个科技极度发达的星系内,盛行的是大范围松散的联邦议会制度,一千多个国家内部却是什么样的制度都有,从奴隶制帝制到联邦民主共和等等几十种,都因为共同的利益加上绝地神殿的压制才能安稳的发展这么多年,而西斯皇帝的事件已经很明确的表露出,这种情况也许快维持不下去了。方军提出来的这种道家学说主张,却能够给他们带来新的思路。其实方军还有更狠的武器没有拿出来,那就是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儒化的民族无一例外都被同化灭国了。连发明者汉族本身也是三百年治乱循环往复不断,绝对是杀人灭国的良品,而且还杀人不见血,被杀的人都是心甘情愿伸了脖子找上门去挨刀的。

话题说开来,关于那棵怪树怪物的事件就淡化了,不过神殿依然向全星系发出了寻找消灭这些怪物的命令,同时也快速通过了借鉴方军提供文化资料的议题,这样一来阿纳金就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学习并且翻译方军提供的资料,而欧比旺则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给方军当助手和秘书,(奇*书*网…整*理*提*供)第一时间将方军那里翻译出来的资料交给神殿研究。

临走之间,优达大师让众人全部散出,然后独自留下方军来。两个人相对坐在那里各自闭目垂帘也不言语。过了好半天,优达大师像是下定决心似的睁开眼睛,并且前所未有的反射出灼灼神光,紧盯着方军的脸面说道:“方军大师,有一件事情在我心里了藏了很久,也许现在是把他说出来的时候了。或许您的到来真的是有特殊的意义,这个秘密希望在您这里可以解开。”

方军看着他苍老的面容,肃然说道:“优达大师,如果是关于神殿的事情,我作为一个外人,似乎不太方便直到太多的内情,您要慎重考虑。”

优达大师摇摇头,长长的叹息道:“那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每一代绝地武士的首领都知道,也都曾经去探查过其中的究竟,但是都没有结果,现在终于有了这个契机,我是不会放过的。”

说着,他伸手往两人中间一指,就见一道柔和的白光从天棚顶垂落下来,在大约一人高的地方悄无声息炸开,碎裂成无数点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光点,并且光点的颜色强弱分明,各自循着一个恒定的规律在缓缓运动着。

方军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整个星系的微观结构立体图像。那八个泾渭分明的恒星密集区分外的显眼,而在每个密集区之中,都有一颗星的亮光特别突出。其中一颗的位置,正是现在首都星卡斯顿星。

优达大师转头看看方军,用手从远处指着那八颗亮星说道:“这个星图是在两千年前完成了大部分的,此后陆陆续续的不断进行完善。整个星系大约有四千亿左右的恒星,目前已经探明的区域将近百分之三十。但是这八颗特殊的星球,却并不是我们自行发现的,而是按照一张奇怪的星图找到了她们。如今,这八颗星球都称为了整个星系中每个星区的中心。无论从位置、大小、环境、矿产等等各个方面来讲,都是最好的。三千年来,从第一代绝地武士开始,我们就想从中找出这其中的秘密,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人能搞清楚那星图是从哪里来的,谁制造了它,目的又是什么。今天的事情让我思考了很多,我想,这次或许是解开一切秘密的契机。”

今天出差北京,预计后天回来,所以明日实在没时间更新了,回来补上,大家见谅!

第二卷 文明封印 第三十二章 第九颗星

“星图?”方军心中一动,冥冥中仿佛是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他一下,似乎这东西对自己非常的重要,他连忙站起来问,“优达大师,您说的那个星图现在在哪里?能不能让我看一下?”

优达大师摆摆手道:“你不必着急,过一会我就陪你去看。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个秘密你也许会更感兴趣。”

方军躬身礼道:“请您务必告知。”

优达大师闭上眼睛慢慢说道:“在很久以前,绝地神殿并不在这里,它是建立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偏僻星球上,那副星图就是在那里发现的。包括第一代绝地武士在内,没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建造的。我们猜测,是制造星图的人建造了它,但是很可惜,那里没有留下哪怕一点可供探索的痕迹。而那副星图,其实并不完整,它只是准确标示出了八颗星球的位置。而在这八颗星球之外,其实还有一颗星球也标示出来,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发现它。探测的人都是一种感觉,明明自己马上就要看到那颗星球了,可是无论飞多长时间都不能达到,就像我们无论如何也出不了这个星系一样。”

方军的心脏“砰砰”大力跳动起来,心中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的道:“那么您的意思是说,破解了这第九颗星球的奥秘,也许就能解开关于整个星系的秘密,也许有可能关系到我回家的道路吗?”

优达大师罕见的露出欣喜的表情:“你说的不错,或许就有那个可能。在这之前,还是先请你跟我一起去那个地方看一看吧,也许你会有什么发现。嗯,那里并不远。”

方军和优达大师乘坐小型飞船出发了,飞行员是欧比旺。经过短暂的两次跳跃之后,飞船来到一个看起来有些死寂的小行星上面。

透过舷窗,加上自己的神识观察,方军将整个行星迅速的扫描了一遍。这颗行星只有地球一半大小,上面绝大部分是海洋,但是气候并不怎么宜人,生长的植物倒是很茂盛,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可观,但是没有什么人烟,除了某个山中一座破破烂烂的建筑前有几个人之外。

飞船就在那座破破烂烂建筑前面的广场上落下来。大概是为了便于经常停靠飞船,结果就在这里修了这么个极其不相称的平整广场,相对于那不知道多么久远的古老建筑,这算是整齐崭新的了。

下了飞船,方军凝神在这建筑上细细打量着。这座大殿似的建筑的本来面目已不可猜度,但是凭着现在依然挺立的上百米高的巨型柱子,承受数千年风吹日晒仍然没有风化崩塌迹象的陡立墙壁,数十米见方平滑如镜的地面方石,冲天而起雄奇傲立的飞檐斗拱,无不见证着这建筑当年的辉煌。

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