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75我来自未来 >

第43章

1875我来自未来-第43章

小说: 1875我来自未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番他姚家在海外的风光无限,地位崇高。
  这青年和那少年虽是读过书的,可又哪里去过欧洲,一时间被姚梵哄得两眼放光,大问特问西洋的自然景色,西洋的民间风俗,西洋的建筑、文艺、特产。
  姚梵只管信手拈来,从上古讲到中世纪,从中世纪讲到维多利亚时期,唬的二人一愣一愣,顿时不敢再叫姚梵“汉子”,开口闭口都是尊称“姚兄”。
  屋里那个被姚梵的**形态吓进去的少年也在侧耳听着,悠然神往之余,心说这个粗人倒也不是特别粗,非但见多识广,而且把泰西的各种事物的缘头由来都说的头头是道,居然胜于我家里请的美国先生白狄克许多倍……
  看见姚梵口若悬河的把窗口处两个小子说的如奉纶音,贺世成心说不能丢了咱东家的份,赶紧去找店家要了一壶凉茶,自己拎着茶壶捧个杯子站在姚梵边上伺候。
  姚梵接过贺世成送来的凉茶一饮而尽,接着自己刚才的话头道:“要说法国,那可就说来话长了,我祖爷爷那时候在巴黎,替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他们出钱开厂子印报纸,差点没被抓起来……后来我家一打听才知道,那法国后来的皇帝拿破仑也看过我祖爷爷印的报纸……要说那拿破仑,可是个人物,你可别以为他个子矮,只能举个破轮子才叫拿破仑……不是的,他是正式的军事学校毕业的,研究过孙子兵法,研究过西塞亚、波斯、色雷斯、雅典、斯巴达、埃及、迦太基各国各族的战史,弓马娴熟,最会用炮,是个厉害人物……”
  姚梵觉得自己越扯越像是在说书,可偏偏眼前这两个傻小子还听得很得劲,于是他便卯足劲只顾着吹,把姚家在海外的虚构经历掺杂在欧洲的历史中,顿时自抬身价不少。
  这少年和那青年二人听姚梵如说书一般的扯着拿破仑如何用45门火炮轰击土伦48小时,之后6000人冲上一举拿下‘小直布罗陀’,姚家曾经在此役给拿破仑送过粮草。又胡扯称,热月政变中拿破仑被捕入狱,14天内姚家先祖曾经去监狱里探望三次云云……
  仅仅半个时辰过去,经过无数鬼扯淡,姚梵在二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从肌肉裸男变成了高大上的海外义商。
  姚梵开始转移话题:“要说这些洋人国家的发家史,那是三天三夜说不完,就说那西班牙吧,这帮人早在前朝明弘治年间时就开始了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到1660年也就是顺治17年时,累计掠走的黄金就接近600万两,也就是接近一亿两白银,至于白银,那更是直接掠走了接近五亿两之巨!后来英国人看美洲肥的流油,就和西班牙打了一架,打败无敌舰队之后,把美洲抢下来开始他的掠夺,那个地方后来觉得受制于英国不太方便,干脆自立为国,成了个国家叫美国。
  1721年,也就是康熙60年,英国人在德比郡德文特河边开了一家用水力缫丝的工厂,从此开始大规模的自己纺织丝绸,逐渐摆脱对于咱们大清和周边亚洲国家的丝绸依赖。
  1735年,也就是雍正13年,瑞士人宝珀开了个作坊,正式生产怀表。从此泰西人对于时间的掌握,精确到毫厘以秒记。
  1746年,也就是乾隆11年,英国人巴罗克在伯明翰建了个硫酸厂,从此开始了大规模化学生产,英国的火药从此越来越便宜。
  1776年,也就是乾隆41年,还是这个巴罗克,他和另一个商人博尔顿前后投钱,帮着一个叫瓦特的人在这一年造出了蒸汽机,从此洋人不再仰仗水力,而开始用煤驱动蒸汽机来让工厂运转,这下洋人的厂子一下子就遍地开花,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河流,但是煤却可以运到任何通了路的去处。
  1824年,也就是道光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造出了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就是咱们大清朝说的‘波特兰水泥’,这水泥厂越盖越多,从此洋人造起各种厂房大楼和工矿码头都得心应手,工厂像是不要钱一般的开遍全泰西诸国,千千万万的数也数不清。
  ……………………
  随着姚梵添油加醋的吹嘘洋人的工厂威力,鼓吹量变产生质变,可是说到1840却不说了,改换了话题。这让两个年青人既怅然若失,又松了口气。
  屋里的那个少年却在惊叹之余,感慨的设问道:“此人为何懂得这般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说他学贯古今也不为过!可他既然如此大才,为何却像那些粗人一般,赤条条的不知羞耻,在光天化日之下冲澡……”
  一想到姚梵适才那湿漉漉挺勃勃的乌头将军,这少年立刻面红耳赤,恨不能一头撞死在棋盘上,他尝试着赶紧忘记,但却怎么也做不到。


 第52章 赠书

  52赠书
  窗前站立的俩年轻人已经把姚梵当成了个百宝箱,聚精会神听着姚梵唾沫横飞的掰扯,姚梵正说到自己参加1873年奥地利举办的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见闻时,那少年禁不住咽了口唾沫,头也不回地道:“福伯,送点茶来,我渴了。”
  这时那屋里墙角闪出一个黑影,若不是这声“福伯”,谁都没注意到这里有个其貌不扬的干瘦老头,居然在那一动不动地等候着吩咐。
  老头闻言推开房门,对外屋里的人低语几句,于是外屋朝着院子的门被推开来,里面隐隐约约居然有七八个人在安静的坐着等候吩咐,当先走出两个家仆打扮的壮实汉子。
  姚梵眼睛一撇,见那二人挺胸凸肚,举手投足间步态沉稳,显然下盘扎实,是曾习武之人。
  二人也不看姚梵,径直的大步走向客栈前院,大约是去索要茶水。姚梵看他们步子迈的大而谨慎,倒像是行伍出生的。
  姚梵略略眯缝了一下眼睛,那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心里已经有了判断:这两个小哥出身定不简单!他们家里的大人,起码也是韦国福那样的守备将军。
  而且姚梵观察那出去取茶的二人规矩森严,一句多余闲话都没有,这种素质,韦国福手下的那些鸦片兵可没法做到。即便是姚梵平日里经常在城门口见到的白大贵、李石头等,这些韦国福的亲兵,平时也是站没站样、坐没坐样。
  姚梵收回观察的眼神,转头便人畜无害的笑道:“既然大家要同路去济南府,那就是有缘嘛,咱们就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姚梵,字早帆,今年26了,你们叫什么名字?”
  姚梵的这番自我介绍放在这年头算是相当粗鲁简单了,可这俩小子却不以为怪,觉得此人海外归来,连根祖宗传的辫子都没有,行事自然不能以常理而论。
  原本照着他二人设想,该用姓氏互称某兄某兄地来糊弄过去,没想到人家却坦荡荡地报出了名讳。逼着他们必须做出决定。
  那青年明显犹豫了一下,正待开口说话,却听见那刚才被唤作福伯的干瘦老头开口道:“大少爷、二少爷,老爷可是嘱咐再三,路上不可招摇,名讳不可告诉外人。”
  姚梵故意在鼻子里轻哼了一下,脸上摆出淡然的表情。可他心里实在是已经好奇起来,这出门随行带亲兵或家将的人家,究竟算是什么来头?
  那少年见姚梵轻哼一声,也知道他不高兴了,毕竟,人家坦然报了名讳,自己若遮掩着不说,那实在太失礼了。更何况,三人约下了一路同行去济南府,如果这时候闹个尴尬相出来,这一路上还不得别扭死?最主要的是,这小子太想听姚梵说的西洋种种稀奇事了。
  少年立刻斥道:“什么外人!姚兄是海商大族,几百两银子的自行车每个伙计一人一辆,福伯你还怕他是强盗不成?”
  那福伯丝毫不动气,淡淡道:“想来姚老爷不会是匪类,可如果少爷的名讳就这样传出去,只怕这接下来的一路上,咱们都要不得安宁了。”
  少年见老奴顶嘴,眉心微蹙,显然是不高兴了,说道:“姚兄若是嘴上不牢没有信义,如何跑的四洋八海,去与那洋人贵胄做那泼天大的买卖?似姚兄这般学贯中西博闻广见的人,怎么会嘴上不牢?”
  少年不可谓不精明,这话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强调一下姚梵的身份,提醒姚梵不要在知道后,把他们的名讳泄露出去,否则便是丢了自己的身份。
  如果姚梵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觉得少年就是少年,幼稚的厉害。
  少年说罢这些话,转过脸对姚梵一拱手,抱歉地道:“福伯是我家老人了,只是他一来疑心重,生怕我兄弟在路上遇见匪类。二来是因为我家严颇有些名声在外,我们兄弟的名讳若是传了出去,定有些人要找来拜会,到时候少不了迎来送往,费心思周旋,还请姚兄体谅勿怪。”
  姚梵自然微笑道:“有这样谨慎的家人跟着,你家大人才会让你出门嘛,我怎么会怪他呢。老人们都知道,这出门在外是需要加倍谨慎的,俗话说小心使得万年船,你家福伯的话的确是老成之言,兄弟该听他的才是。
  不过既然你们心里有顾虑,还是莫要告诉我的好,否则若被另耳听到惹出事来,到时候免不了罪过在我的头上,我区区一介商人,可担不起出事。”
  姚梵这番以退为进,可算是拿准了这俩小的心思。
  那青年见姚梵并无打听他们身份之意,反而放心,急道:“我信得过姚兄!”
  说罢他探头四顾,见院子空空并无他人,只有贺世成站在姚梵后面伺候着奉茶。
  姚梵见他看着贺世成,笑道:“世成是我贴身的人,最信得过。”
  贺世成心里感动,微微低头。
  青年放心,便颇为自豪地笑道:“我姓李,名经方,这是我二弟,名经述,屋里是我三弟,名经璹,姚兄路上只称我们李兄便是。”
  姚梵咬着下嘴唇回忆,心说这个名字倒是有点耳熟……
  电光火石之间,姚梵脑中闪过一个人来,心中大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可他越是欢喜,面上却愈发的不动声色,依旧淡淡道:“好,那我今后还是称呼二位李兄,为了区别,我便分别称你们李大兄,李二兄,李三兄,哈哈,至于贵家严名讳,还是莫要告诉我的好。我一个海商,虽然无依无傍,但也知道自强不息,可不敢高攀名门。”
  那少年李经述听他大哥报出名讳,本以为姚梵会打听他家老子的名号,没曾想姚梵脸上却是古井无波,说话也是一副清净无争的味道,心里顿生敬佩。
  他哪里知道,姚梵此刻心里闹腾的如开了个水陆道场的法事,直想着如何把李鸿章家里这三个崽子好生利用起来。
  姚梵不负自己历史小达人的美名,在心里把这三个小崽子查了个底掉:
  我记得李鸿章大老婆生的儿子可是全夭折了!接着他大老婆周氏也过世了,悲催的李鸿章40岁上讨了二老婆赵小莲,又在次年41岁上过继了他哥哥李昭庆的7岁儿子,就是这李经方。
  可是万万没想到,李鸿章娶得那24岁才嫁过来的老姑娘继室赵小莲却是个极其旺夫的主,李经方这继子也是真真得有招弟命,下面接着李鸿章就生了个亲生儿子,也就是这少年李经述。
  接着又生了个女儿,就是这李经璹。
  后来又连着生儿生女。
  李经方哪里知道姚梵已经在算计他,而且知道了他的那个“三弟”是女子!
  他心想我兄弟二人的名讳,若不是老于官场的官油子和世代为官的大家世族,一般人确实是不知道的,他既然不问,那倒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