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75我来自未来 >

第194章

1875我来自未来-第194章

小说: 1875我来自未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偏偏那个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他邓世昌,如坐火箭一般的把他一举提拔为北海舰队司令!
  对于那个人,邓世昌从来没见过,但是现在到处都贴着他的画像,画像上的他看上去和蔼可亲,像士兵一样穿着一身朴素的绿军装,只是没有红领章,也没戴军帽。
  邓世昌看过那个人的著作,看完之后邓世昌才生平第一次明了政治这个词的意义。对于中央秘密下发海军的各种新教材,邓世昌心服口服,听说这些也都是那个人亲自组织人手编印的。
  《海军舰船原理》,《航行与舰艇强度》,《海况分析与作战》,《基础海上定位》,《远洋航行舰艇维护》,《海上机动与编队条例》,《航海心理学》…………这些教材原则上不许上舰,上舰的话必须保证在必要时立刻予以销毁,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邓世昌一直在如饥似渴的研读这些海军内部给高级军官提供的秘密教材,越看越觉得博大精深,心中对那个人更是崇拜。
  在青岛码头,邓世昌第一次看见一种叫做起重机的机器,长长的吊臂能够将船上几十吨重的大炮吊走。有些工人带着一种奇怪的大铁罐子上船,用一种喷蓝火的气枪如同切豆腐一般将船首的火炮基座切割下来。
  “听说这就是世界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政委陈伟鹏得意的对邓世昌道。
  在观摩了82式80mm无后坐力炮的陆地射击表演后,邓世昌心服口服。
  “这炮威力霸道绝伦!这样猛烈的开花弹我从未见过,如果木船中上一发,便是千吨的船也消受不住!
  偏偏这样大的威力却又如此神奇,居然没有后坐力,两人便可开炮,实乃军国利器啊!
  这炮弹居然能把发射药包在里面,不须炮兵临阵对着炮管装填捣实,大大节约发射时间,一分钟5到6发,实在是不可思议!大清的火炮,总要3分钟才能打一发,这样的快炮我从没见过,而且威力这样惊人!”邓世昌连连感慨。
  “可惜就是射程不够,若是能够把炮筒加长加粗,炮弹多填火药,想必能大大及远,装在船上定能让我大清海军扬威亚洲!”邓世昌很敏感的提出了假设。
  “老邓,咱们一定要设法近战,无后坐力炮虽然威力大,但是不能及远,只有冲到两千米以内才能打对手一个下马威。”政委陈伟鹏叮嘱道。
  “英国人的舰炮一般在4000米开炮,以3000米为齐射距离,要冲到2000米内,非有决死的勇气才行。”
  “老邓。”
  “伟鹏同志放心,我邓世昌一定不辜负姚主席知遇之恩。”
  1877年春,东海海面,偏东风二级,海平面远处的水天分界线时隐时现,雪白的浪花拍打着战舰,伴随着蒸汽发动机的巨大响声,如昙花般生生灭灭。
  邓世昌浑身肌肉绷紧着,下令:“所有战舰升全帆,一字阵型迎敌。”
  于是在皇家中国舰队以单列纵队排开在大海战场的西面时,北海舰队的五条战舰排成横队拉着满帆向西面处于T位的皇家海军齐头并进。
  “决战吗?看来这些黄皮猪在大英帝国给他们的数次惩罚中还没学会什么是恭敬。”格里金不屑的望着北海舰队那五条千吨出头的小船组成的孤单身影。
  皇家海军中国舰队旗舰爱勒考特号排水量4700吨,3550马力,全功率输出12节航速,挂满帆顺风可达15节。
  一条五级战舰克里奥帕特拉号排水量为2380吨,有着2540马力的全功率输出。
  两条六级舰佩加萨号和阿巴特罗斯号排水量分别为1130吨和940吨,蒸汽动力为940马力和830马力。
  即便是两条小炮艇,也有着500多吨排水量和500马力的动力。
  和之前冲进长江的封锁舰队想比,中国舰队此刻的海上主力才是其真正实力的体现。
  北海舰队的旗舰是威远号,1268吨排水量,750马力,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铁龙骨战舰,造船用的铁龙骨从法国采购,主机从英国采购,船身由福建船政所制造。为了应对革命军愈演愈烈的攻城掠地,福州船政所紧赶慢赶,居然把原本应该在1877年下水的战舰提前到了1876年底,可正好赶上革命军席卷全国,于是在姚梵用优厚待遇收编了全国海军之后,威远号如历史上一般,被调往北方,成为了新组建的北海舰队的旗舰。
  这年头就是这样,中国连750马力的船用蒸汽机都造不出,合格的铁龙骨也不会铸造。
  威远号唯一的优势是,当满帆顺风时,他能开出16节的高速,狭窄的船身和铁龙骨提供的结构稳定性,让他能更好地利用风力。
  北海舰队其余四条战舰则平均9到10节的航速,满帆不过13到14节。
  随着北海舰队全员满帆满功率的冲击而来,英国皇家海军开炮了。
  看到敌舰开炮,邓世昌瞪着眼眉在步话机中下令道:“不要怕!迎上去!各舰认准自己的目标,死死咬住,一定要冲进2000米的射程,只要能打中一发高爆榴弹,一定能让英国人拉清单!”
  随着英国舰队的炮击,海浪翻滚的节奏似乎也加剧了。
  为了提高命中而缓行的战舰将四周的浪花震动着挤碎抛向海面,皇家海军仗着炮管口径,隔着4500米就开始发炮。1877年的军舰主炮开炮时间要3分钟,甚至有些大口径火炮需要五分钟才能开一炮,这给了北海舰队充足的时间。
  邓世昌明白,按照目前舰队顺风的12节平均航速,要把距离从4500米拉近到1500左右,需要8到9分钟,这点时间大概足够对手的舰炮三次齐射。
  格里金在4500米的第一次射击并没有选择齐射,各舰选择了依次开炮,战舰上的一门门火炮咚咚的作响,一发发的向北海舰队单独射击,要的就是那种连续不断的气势,这样一来,舰队的开火就没有间歇期,不需要在齐射之后长时间的等待。
  皇家海军中国舰队作为从东印度舰队独立出来的舰队,规模不大,战舰成色一般,除了旗舰爱勒考特号,其余各舰并不具备5000米到6000米的远距离射击。因此一般采用的是拉近到3000米至2000米后,用精准密集的炮火淹没对手。
  格里金对于自己的战舰有着充足的自信,以皇家海军的战舰实力,大清国的那些实心火炮铁丸根本无法撼动分毫,至于开花弹,清国的开花弹只能破碎成4到6片,杀伤力极低,如果打在英军战舰厚厚的橡木壳体上,大约只能炸出个黑色涂鸦。
  格里金听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胡斯爵士说过,中国的海军极懦弱,火炮射程极短,大约只有1500米到2000米,一旦冲到500米距离上,英国战舰上密密麻麻的火炮攒射足以把那些黄皮猪的勇气全部打飞,这时是否要选择接受对方的投降,或者干脆近距离的把对方打成一堆海上浮木,完全取决于英国海军的心情。


 第238章 海上刺刀

  238海上刺刀
  英军舰炮的轰鸣在水声激荡中如鼓点般连续的敲响,北海舰队没有拆除火炮的海镜、泰安、威远三艘战舰面对英军炮火奋起反击,冲进2300米后用三条战舰的舰首炮开火还击。
  海镜号一共有三门火炮,一门160mm,两门120mm,呈三角形安装在舰首;泰安号有十门小炮,布置在炮仓犹如蜈蚣百脚,舰首只有一门120mm炮;威远号在舰首有一门178mm克虏伯大炮,6门120mm克虏伯炮中只有最前面一对可以向前开炮。
  所以当北海舰队一开火,皇家海军中国舰队司令格里金就笑了。
  “这些可怜的白痴,只有三条船的舰首炮射程刚刚够得着,加起来只有7门火炮能开火。哈哈哈……”
  英国海军有传统,每条战舰上都要配置海军学员,即便是五百吨级的炮艇,也要安排6到10人的学员,爱勒考特号作为旗舰,搭载有17名海军学校的学员。
  听见格里金的嘲笑,船前部舰桥瞭望台上的五名学员和另外几个军官都优雅的笑了起来。
  “男爵阁下,我认为这些中国人的反抗洽洽为这场海战增加了情趣,否则在之后的战报中,我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回禀议会和女王陛下。”一名文书参谋讨好的道。
  格里金笑的很开心:“哈尔斯你说的很对,这确实是别致的情趣。”格里金着重在情趣一词的发音上重重的咬了一口。
  “报告司令,海镜号舰首下中弹两发,甲板中弹一发,正在抢修!”
  “报告司令,威远号舰首中弹一发,正在抢修。”
  “报告司令,泰安号桅前甲板中弹一发,一人死亡。”
  “报告司令,……”
  步话机中陆续传来不利的消息。
  邓世昌虎着脸对准步话机喊道:“北海舰队全体听令!不许减速!升起Z字旗!明年的今天,就是敌舰的忌日!”
  眼看着五条战舰冒着英军战舰的炮火连续冲击了九分钟,冲到了1800米,邓世昌再也忍不住了。
  “各舰炮长,命令无后坐力炮开火!机枪准备,一旦进入800米就提前扫射对方甲板!”
  眼看着远处逼近的北海舰队不断中弹,却又挂起Z字旗,格里金得意洋洋。
  “这些傻瓜居然挂Z字旗……
  全速冲击下的舰首炮会随着船体起伏,根本没有准星可言,几发炮弹没有一发击中伟大的皇家海军,居然还挂Z旗拼命。
  哈哈,命令所有战舰,换高爆弹,开始齐射准备,听我指示,1500米进行第一次右舷齐射,挂前三角帆,主机四分之三动力,保持7节航速原地转向,进行左舷齐射!”
  即便在二十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定远镇远装备的大型克虏伯主炮也只能打3000米,命中能有百分之二就不错,再远就没准头了。
  1877的皇家海军也是如此,因此格里金一直卯足了劲,准备拉近到2000米内实施所有舰炮的齐射。
  呼延毅带着自己的炮班与另一个80mm无后坐力炮班坐在操江舰的船头,紧张的瞄准着敌舰。随着船身的起伏,那硕大的目标在光学瞄准镜中的跃动变得越来越迟缓。
  一百多年的科技进步,令的即便是陆军无后坐力炮上的光学瞄准系统,也要比这年头的海军舰炮光学瞄准镜准确得多。
  “放!”呼延毅狂吼一声。
  只听“哐!”的一声响,82无的炮口喷出一蓬带着火光的白烟,炮身后部的排气孔同样喷出白烟来。
  几乎同时,另一个炮班也扣动了发射扳手,操江舰的船头顿时笼罩在淡淡的硝烟中,海风拂过,硝烟立刻消散的无影无踪。
  北海舰队操江、湄云、海镜、泰安、威远五条战舰上的无后坐力炮全部开火了,“哐!哐!哐!”犹如金铁交击后发生爆炸的奇异响声不断响起。
  站在舰桥平台上的格里金还没反应过来北海舰队船头上的短圆筒是什么东西,一发高爆榴弹就飞了过来,却没击中船壳,偏偏打在了高耸的烟囱上!
  轰然巨响!铸钢铆接、在英国人心目中极为坚固、厚达七毫米、通过一个个铸钢半圆柱精心铆接在钢铁框架外、用四根细铁链固定在甲板上、旗舰爱勒考特号的“伟大”烟囱被从中间炸断!
  爆炸的威力是如此强劲,以至于烟囱下方甲板上死伤一片,居然无人幸存!
  巨大的爆炸把格里金吓得当场蹲在了舰桥平台上:“什么!那是什么!该死的,谁能告诉我烟囱那里怎么了!!!”
  伴随着北海舰队的逼近,战船甲板上用长铁钉固定支架的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