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百瞳 >

第92章

百瞳-第92章

小说: 百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在中海见证了郭毅捡漏的奇迹。这次再去见识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没有。
  兄弟三人一顿饭吃到凌晨两点多才结束,李阳和老二已经有了明显的醉意,郭毅在老二那里把车钥匙拿到手把他们塞进车里,开车返回酒店。
  回到酒店把他们放好以后,他们在路上已经睡着了,鬼市看样子是去不成了,不过在回来的路上两人一直念叨这要郭毅叫醒他,郭毅没有答应他们,郭毅洗澡换了一身衣服盘坐在客厅打坐。
  早上五点钟的时候,刘军打电话通知了郭毅一声,然后两人在电梯口汇合,一起前往鬼市的举办地,也是今天购买毛料的地方玉器街。
  平洲玉器街位于粤省佛山南海桂城街道的永安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是初现端倪了,在行内那是相当出名,玉器的产销量全国最大,位居全国四大玉器市场之首,以加工翡翠a货光身玉器而远近闻名。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平洲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散落平洲各地的玉器老行尊、能工巧匠,纷纷自筹资金,到滇省中缅边境一带的腾冲、盈江、章风、瑞丽、宛町采购缅甸翡翠玉石回来进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产销玉器成品。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长做光身件,不但质量好、工艺佳,而且售价廉,很快就蜚声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玉器界。
  全国各地的玉器商贩直接到平洲平东墩头村上门采购玉器成品,平洲玉器市场由此形成。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洲玉器市场,到90年代中期销售产值已增至过亿元。
  平洲玉器产品主要有玉镯、玉扣、鸡心和吊胆,其加工技术精湛,尤以玉扣品种居多,样样俱全,让“平洲扣”闻名遐迩,每年都有不少港、澳、台游客常常慕名而来。
  从宾馆到玉器街,两人开车不过是十几分钟的路程,拐过几个弯后,郭毅等人就来到了这条闻名国内的玉器街。
  玉器街从东到西大概有2000余米,在这个街道两边;既是玉器街市民的家;也是由市民在家里开设的玉器店,这条街道上的上百户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玉器的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厂营销模式,也有专业加工的作坊;如专业的代客开料、代客雕琢、代客抛光等。虽然现在没有几家店开门营业,不过店门口的牌子上,都写着这样的字样。
  现在不过早上五点多钟,虽然天色已经大亮了,不过太阳还没有出来。再加上刚刚不久的时间这里下了一场雨,这会有一些薄薄的雾气,透过这层薄物,依稀可以看到玉器街道两旁,有不少人在走动着,不过这里并没有一般市场上的喧哗。倒真的有些像是鬼门关开,小鬼摆摊一般。
  在来的路上郭毅才知道,这里鬼市形成的原因则是因为赌石大会的原因,因为按照常理说,平洲这地方一般是不可能有鬼市的。估计是借着这次原石交易会的东风,全国各地的那些三教九流玩古董的人,才会聚集到这里来的。
  要知道,古玩和玉石,本就是相通的,很多玉石商人往往也都是古董收藏家,也是古董收藏这个圈子里比较有实力的一帮人,所以全国各地的古玩“走鬼”们。都会在这个时间集中到这个地点来。
  这些人的身份都很复杂,真是出现一些挖坟掘墓的人,那也不稀奇。也往往就是这些人手里,才会出现一些古玩中的精品物件,这也是为什么郭毅以前经常听说佛山出现了什么什么精品古玩的原因所在。
  郭毅同刘军停好车走入玉器街以后,两人看着已经聚集不少人的玉器街就分开了。
  郭毅在一个摊位前站住了,这是个古玩摊子,三米见方的摊位上。摆满了青铜瓷器,古籍善本。还有一些铜钱刀币,玉石倒是不多。只有几块看着有点像古玉的摆件,放在了摊位的中间位置。
  郭毅尊在地上将这摊位上距离他比较近的物件,都看了一遍,让他失望的是,就没有一个好玩意儿,根本就没动用眼中灵气,郭毅现在的眼力都能分辨的出来,不过这话不能说假的厉害,否则别人会和你急眼的。
  “老板,您这里的物件,仿的也忒厉害了吧。”
  “小伙子,这就说行外话了不是?鬼市上的东西,只看不说,爱买不买,你走好,不送。”
  虽然郭毅话说的比较含蓄,还是惹恼了这个摊主,马上就下了逐客令,郭毅也知道自己不小心犯了忌讳,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摊主笑了笑,站起了身子。
  就在郭毅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的目光被这摊位角落处的一堆碎瓷片给吸引住了,说是一堆,其实也没多少,估计有那么个三四十片,稀稀拉拉的摆在摊子的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郭毅自从离职再加上突破记忆力增强以后,这段时间没少从书上和现实中的几次捡漏和现场观看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瓷器方面的知识。
  这几年随着京城台和中央二台那个淘宝栏目的播出,古玩陶瓷收藏已经是成为“全民运动”,由于名贵瓷器可望不可及,瓷片收藏逐渐受到关注,有的瓷器没有原件,瓷片更显异常珍贵了,如宋代五大名窑、明清的官窑和一些特别的品种(如元青花瓷)的瓷片价格比较贵,好的瓷片能值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在瓷器收藏中,像宋代五大名窑、明清官窑器等珍贵陶瓷,一般人很难见到真品,就更别提“上手”了,就是到博物馆去参观,也只能隔着玻璃观赏,不能近距离看,更不可能拿在手上仔细研究。
  所以像是宋汝窑、官窑、哥窑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都是收藏家寻觅的珍品;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这句话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是普通人从书本到实际学习古瓷鉴定的捷径。
  在收藏界,很多人都知道京城有个专门收藏古瓷片的“片儿白”——baiming(前文写的是白亮,现在正是改为原本的名字,对大师致敬)也是上次在qingdao鉴宝现场郭毅见到的那个人,他不光收藏,还开办了一座睦明堂京城古瓷标本博物馆,专门展览古瓷片,此外还依靠自己藏品和经历写出了专著,成为收藏界中的“大腕”。

☆、第四十章 成化斗彩 

  郭毅看到这些瓷片,想起了前段时间自己曾经在鲁中购买的那些影青瓷片,虽说现在瓷片的收藏热已经慢慢的兴起了,但是这么多瓷片在一起出售,在古玩市场还是相对较少的,这也是吸引郭毅的原因。
  郭毅想着上次自己曾经收购的影青瓷片就慢慢的用眼中的双瞳看向了它们,毕竟一片一片的看对郭毅来说难度太大,再说有作弊利器,在这耽搁一秒钟就有可能与珍宝擦肩而过的地方,还是速度快一些的好。
  眼中双瞳慢慢的扫视过那一片碎瓷片,不过让郭毅失望的是只有其中的几片瓷片含有灵气,按照郭毅的断定应该属于民国时期,其余的全部是现代的要么就是做旧的瓷器不小心打碎然后本着赚一分是一分的目的混淆在里面的。
  老板看到郭毅停下了脚步,没有在说什么,毕竟刚刚出言赶人是一时的气氛,没有人和钱过不去不是。
  只是郭毅并没有停留多久,确定了那些碎瓷片只是一堆没有价值的近现代工艺品以后,郭毅就抬步往下一个摊子前走去。
  在另一个小摊上郭毅站了一会,摇了摇头慢慢的离开了,前往下一家而去,这鬼市给他的印象已经大跌,仿制太多,跟有甚者一个小摊上面全是做旧的物件。
  郭毅正往前走,但是一个蹲在一家店铺门口边眼中带着焦急但是却一言不发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面前铺着一张报纸,上面只放着一只呈碗壮形状的瓷器。
  郭毅看到这里脚步不自由的停了下来,站在那个男子的面前。
  “可以上手吗?”郭毅轻声的对着面前的男子说道
  “可以。不过要小心。”年轻男子话不多,听到郭毅的话声以后应到。
  郭毅没有废话,在口袋里面掏出准备好的手戴到了手上,然后轻轻的拿起那个碗状瓷器。
  郭毅那在手里的瓷器与其说是像碗,不如说是个杯子更合适。因为它的体积实在是小了点,庄睿仔细的衡量一下,估摸出这个瓷器杯口径大约在8。2厘米左右,底径约在3。85至4厘米之间,高约3厘米,大小和一个三五钱的酒盅差不多。
  这个杯子的造型为侈口。唇沿极薄,卧足,薄胎洁白精细,釉面柔润温和泛雅黄色,莹润致密无一丝棕眼。杯子里面光素平滑,但是外壁绘着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跃跃欲动的子母鸡,牡丹花叶疏密有致,排列美观,小鸡浑圆可爱,都作展翅欢腾愉悦之态,两只公鸡一只呈鸣啼状,一只回头张望母鸡觅食。整组画面生动活泼。翻过杯子,在其底有着“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框六字楷书款,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极为清晰。
  要说这个杯子有不足之处,就是在杯沿的上方,有一处铜钱大小的地方很明显的有着修补的痕迹,并且修补的工艺并不是很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物件曾经残缺过,要知道。瓷器脆弱,很容易破碎。而修补瓷器和装裱书画一样,都是个技术活。
  有些名贵的瓷器在经历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后,难免会有些损坏,而经过高明的匠人修补之后,不是认真观察,根本就无法发觉其修补的痕迹,更有甚者,需要用仪器才能看得出来,而这个杯子修补的手法拙劣,一看就是行外人的手艺活。
  “这个杯子多少钱?”郭毅端详了很久以后,抬起头对着面前的人问道
  “不讲价,二十五万,合适的话老板付完钱您拿走,不合适的话请把东西给我放下。”年轻男子看着郭毅知道他看出了一些什么,但是看着郭毅的穿着,说出来的话口气有些生硬的说道
  “不能便宜一些吗?二十五万有些贵了?”郭毅摇着头说道
  “二十五万一分都不能少,不然的话您把杯子给我放下离开吧。”年轻男子说道
  “这位大哥,你是不是碰上什么困难了。”郭毅凝视着眼前的年轻男子许久,想在他焦急的眼中看出些什么,等年经男子被郭毅看的不耐烦的时候郭毅才开口问道
  “你这人,难道买东西海带打听别人*的吗?买的话拿钱不买的话请离开,不要打扰我卖东西”年轻男子没有理会郭毅,口气继续生硬的说道
  郭毅没有说话,本来想套一下话来确认一下自己的鉴定,没想到这人戒备心这么强,看着手里拿着的杯子,可以确定是一个老物件,他用双瞳看过颜色呈现蓝色,可以确定是明朝的,现在如果没有差错的话手里的这个物件应该就是明朝后期之后各个时期都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
  要说起成化斗彩“……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从这首清代乾隆丙午御题仿古鸡缸杯诗中,可以知道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成化以后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时期还能依稀见到,并被尊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斗彩”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