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振大明 >

第85章

重振大明-第85章

小说: 重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上,顾秉谦和魏忠贤也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也离不了这几人的帮助,所以这个方案也被排除了。这样一来事情又无法继续了,阉党中有能力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他们都不想冒这个险,这辽东经略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却又不甘。

这时,一直在旁思索的魏广微提出了一个适当的人选:“公公,我以为有一人或可担此重任,而且此人之前还做过辽东巡抚,对辽东的情况比之旁人要了解得更为透彻一些。”

魏忠贤一呆,当他还在想着此人是谁的时候,崔呈秀已经抚掌道:“不错不错,此人确是最为适当的人选了。王化贞他为了保命已经成了我们中人,而且在多年前他还守住了广宁,使得女真人无法南下。而且在辽东他也有一些旧部,总比别人要好上一些。”

“可是……大人,这王化贞在天启二年时可是丢了广宁城的,差点就要开刀问斩,若是现在又让他去的话,只怕有人会不服啊。”有人不无担心地说道。

“这一点并无大碍。人孰无过,只要过而能改便是好的。这世上并无常胜不败的将军,他王化贞自然也不能例外了。而且之前广宁之失其过也不在他,而在熊廷弼,如今熊已伏法,我们就该为王化贞平反了。”魏广微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话听进魏忠贤的耳中,他那本来有些耷拉下来的眉毛猛然一耸,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阉党就是靠着熊廷弼一事才开始将东林党人逐渐除掉的。之后熊廷弼背下了一切罪责,那本来与他对立的王化贞自然就是没有过错的了,既然错在熊廷弼和东林党那一干人等,那他们和王化贞自然是受牵连的了。现在将王化贞重新提拔为这辽东经略既可以在侧面重新确定这一既成的事实,又能拉拢一个助力,他魏公公又何乐不为呢?。所以在看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后,魏忠贤下了最后的结论:“此人甚为合适,就让他取代孙承宗为新的辽东经略吧。诸位明日便可联名上疏请圣上下旨任王化贞为辽东经略!”

虽然有些人的心里对这个人选依然充满了怀疑,但是魏公公都作了决定了,他们自然不会无知到去反驳魏公公,于是所有人都答应了下来。

对这个人选问题,朱由校只是关心有没有人及时去,而不是什么人去。既然自己最信任的魏公公和满朝的文武都认为王化贞适合,他便立刻下了旨意,让已经从狱中回家的王化贞任辽东经略之职,即刻前往辽东署理一切。不过因为王化贞有着前次丢失的失误,所以此次的辽东经略只是暂代,要等他立了功后方才能考虑真让他彻底接管辽东。

已经回到老家山东诸城,准备就此终老的王化贞在接到这圣旨时大为吃惊,但随后又大喜过望,他知道自己之前为了自保而帮着阉党对付东林党的一些举动终于让自己得到了好处。虽然只是暂代的辽东经略,但对于他这个以为一生就此过去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喜事了。为了体现出自己的忠于国事,以及对朝中保举之人的尊重,他在接到任命和旨意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家门,只带了三名仆从径直往京城而去,他得去多谢魏公公的抬举。

不想他才到半路之上,魏忠贤便遣人对他作出了吩咐,他不同进京谢恩了,直接前往辽东任职便是。

第110章    王化贞

当王化贞急急往辽东而来的时候,朝廷的意思已经由兵部派遣了快马送到了辽东。他们送去的除了新任辽东经略的情况之外,还有对原来的那些将领们的斥责之言。既然要用王化贞替代孙承宗了,那当然要说孙承宗的坏话了,这当然也就会带到如赵率教这样随在孙承宗麾下多年的将领。当然,这次的斥责多只是作个样子,为的就是让这些将领明白,现在朝廷将孙承宗撤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你们能不受牵连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就应该好好地辅助王化贞,经营好辽东的这一片。

这不过是阉党对这些孙承宗旧部的威吓之言,也就是替王化贞立下威罢了。但是他们这一下却是弄巧反拙了,看到这些之后,就连一向来很是持重的袁崇焕都忍不住骂了几声,他们可是知道能守住如今这几个城池是多么的不容易的,朝廷不但不作奖赏,反而换帅责罚,确让他们有些恼火了。而当他们知道来的是王化贞时,更是心生不屑。

要知道虽然王化贞得了阉党之助将一切过错都推到了熊廷弼的身上,从而使自己成为受屈之人。但是这却只能用来哄骗那些不明真相之人,在这辽东可是有着不少人曾经历过广宁的那场失败的,王化贞的种种失策自然被他们传了开去,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不过是一个急功近利,并无真才实学之人。再加上他此次靠着阉党之助取代了孙承宗,这就让将士们对他更有成见,所以王化贞还未到辽东,他就已经完全失去了辽东将士的信任。

唐枫端坐在指挥所的堂上,看着眼前的赵率教不断地走来走去,终于有些忍耐不住地说道:“希龙兄,你少安毋躁。如今王化贞来我辽东做这经略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你又何必再这样焦躁不安呢?”

赵率教猛地停住了步伐,然后在一声叹息下道:“逸之你是不知此人的性格啊,我当年却是见识过他的急功之心的。当年他不过是辽东巡抚,就能为了抢功而置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的话于不顾而悍然出兵,从而导致广宁失陷,数万大军战死。如今他成了辽东经略,这对我们来说可是祸非福啊,若是他再起争功之心,只怕大帅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都要毁在他的手中了。你说,我如何能够安下心来啊?”

唐枫对广宁的那次失败知道的虽然不多,但是却也明白这事十有八九过错在王化贞身上,不然他也不会无耻到去求阉党了。如今他再次来到辽东,确是一个祸患了。见唐枫并不说话,赵率教便有搓了搓手道:“逸之,我知道你向来多智,你看能否想个主意将此人赶出辽东,然后由你来暂代经略之职?这样我辽东上下也就安心了。”

想不到赵率教居然如此看好自己,这让唐枫心下有些感动,但是他却只能打击对方的这一片好心了。因为唐枫是知道自己身份的尴尬的,在阉党众人的眼中,他依旧是他们布置在辽东的一枚棋子,自己若是带头为难王化贞而被阉党之人知道的话,自己说不定立刻就会步了孙承宗的后尘。他可没有孙承宗那么深的根基,魏忠贤等要处理他不过是翻手可成之事。所以唐枫知道自己不但不能带着头对付王化贞,而且在表面上还得站在他那边。

“逸之,你倒是回句话啊。”见唐枫对自己的话不理不睬,赵率教又叫了一声。这才把唐枫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他一声苦笑道:“我现在不过是监军罢了,如何能左右得了这军权大事呢?而且王化贞是奉了旨意而来,你我若是在他一来之下就与之为敌,这藐视朝廷的罪名也就坐实了。为了我辽东不再有何损伤,我以为我们不可与王化贞在明面上起冲突,除非他故态复萌,再有乱我大局的举动。不过我想在那次广宁失利之后,他也应该吸取了教训,那急功近利的毛病应该有所改变了吧?”

细想唐枫的话,赵率教觉得也还在理。一来他担当不起那藐视朝廷的罪名,二来如果因为他们的举动再次连累了已无军权的孙承宗的话,他可就再无面目去见孙大帅了。所以在忖度了良久之后,赵率教才点头道:“逸之,你所言甚是,我的确是过于偏激了。只要他王化贞是真心为我大明而来,我一定不会再起为难之心了。”

“如此便好!”唐枫也是轻松地一笑。但是他的心里却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虽然王化贞接替孙承宗的情况与历史上的实情有所不同了,但是他还是不认为历史就不会再现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唐枫不会坐看着悲剧发生的。

在做通了赵率教的心理之后,唐枫便又去了宁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袁崇焕,让他帮着自己一道劝说辽东诸将。袁崇焕毕竟不是一般的那些只知厮杀的武夫,听了唐枫的分析后也深明其理,于是便帮着唐枫一道劝说那些憋着劲想为难王化贞的将领们。有了袁崇焕这个在辽东多年之人的帮忙劝说,那些将领总算接受了唐枫的意思,先将心中的不满放到一边,一切以辽东的大局为重。

当唐枫四处劝说返回了山海关时,王化贞已经早他一步来到了,这倒和之前唐枫初到山海关而孙承宗四下里巡视去了有些相似。

当唐枫见到王化贞时,却是感到有些奇怪。这奇怪的感觉一是因为他的相貌,在唐枫想来,他的年龄当在五十左右,但现在看到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时,唐枫都感觉他比孙承宗年轻不了几岁。当然这一点唐枫也很好理解,这几年来他王化贞被关在了狱中饱受煎熬,老得快也是正常之事。至于第二点就是此人对自己很是恭敬,一口一个唐大人地叫着自己,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才是辽东经略这回事情。见他如此的恭敬和小心翼翼的样子,唐枫就觉得自己之前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的他只怕根本不敢再有当年的心思了。

当酒席散了之后,王化贞却还是拉着唐枫说个不停,这连一边的赵率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觉得他和以前的那个辽东巡抚完全是两个人,如果自己真的要对付这么一个无能之人,赵率教都觉得有些下不了手。到后来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找了个借口先行离开了。其他作陪的将领一见赵将军离去了,便也都纷纷起身告辞,不一会工夫,厅中就只剩下了唐枫与王化贞二人,唐枫心里也想跟着他们离开,却也不好这么明显地驳了对方的面子。

见到众将领都离开了,王化贞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口中道:“唐大人,今后这辽东的一切军政要务可就要请你多多配合了。”

唐枫忙答应了几声,但是这话明显就有些心不在焉了。这时,王化贞脸上的谄媚之色才突然一敛,正色道:“唐大人你应该知道我是得魏公公之命才来的辽东,希望以后你能多帮帮我,这样才能不辜负魏公公他们对你我的看重啊。”

“原来他早就知道了我是阉党之人的这个身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和我单独说上几句话啊。看来此人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了。”唐枫在心里想着,面上却是一笑道:“既然大人你也是得了魏公公的看重而来,我唐枫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的。不知王大人你有什么要吩咐我去做的?”

“吩咐万不敢当。”王化贞说着凑近了唐枫小声道:“我知道现在辽东的将领对我多抱有不小的成见',我只希望唐大人能够帮我我说上几句好话,消除他们对我的看法便好。”

唐枫忙道:“这一点无须大人吩咐,我都会这么做的了。只是下官来这辽东也不过几月光景,还不足以影响到这些将士们的喜恶,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大人海涵!”

“只要唐大人你肯尽力便好,我王某人一定会对大人的鼎力相助铭记在心的。”王化贞立刻说道,然后他又道,“我和唐大人你一见如故,不若今后就去了这官场上的客套之话,只以兄弟相称如何?我虚长着你几岁,就称你唐兄弟如何?”

唐枫对此当然没有意见了,忙道:“既然王兄你一片盛情,小弟只好却之不恭了。不过这称呼在私底下叫叫也罢了,到了军前,我可不敢如此托大,王兄毕竟是我辽东的经略,手握一方兵权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