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80章

牧唐-第80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不相信,这也情有可原,外科手术在中国的古代史上少之又少,历代有记载的,好似也只有华佗一人而已。孙思邈听了不觉惊奇倒也是不错了。

“这一点,孤信得过先生。”李承乾从椅子上站起,道:“月余前柳先生就已为孤做过类似的治疗,并救下了孤一条性命。”

说着,他解开衣裳一角,搂起上襟,露出下肋处的伤口,向孙思邈说道:“孙道长请过目,当日要不是有柳先生为孤医治,孤早就已魂归幽冥矣!”

“这,”孙思邈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下也相信了几分。难怪太子,皇后和皇上会对他如此礼遇,这柳小哥倒是真有几分本事。遂开口向李承乾说道:“既如此,贫道定会全力配合,不知太子殿下准备何时开始医治?”

“这个当然中越快越好!”李承乾再一次把目光移向柳一条,开刀之事,还要他柳神医说了算。

“太子殿下,内侍总管李然来了。说是皇上要请柳先生到书房一叙。”不待柳一条回话,一个内侍躬身进来向李承乾禀报道。

第138章朕不会亏待你的

上相召,李承乾心中既使有些不愿,却也是不敢阻拦。

所以,柳一条便跟着李然走了。

李然是内侍总管,跟清、明那时候的大内总管可是同一级别,偶像级的人物。虽然他现在并没有多大的权势,柳一条却也不敢对他太过无礼。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和气生财,与人为善。在这皇宫里,哪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小人物。

“李总管请了。”柳一条紧走两步,赶上李然的步子,拱手向他礼了一礼,轻声问道:“不知皇上他老人家召小民,所谓何事?还望总管大人能够教我。”

“柳先生多礼了,小人哪受得起您这般大礼。”李然忙弯身还礼,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在宫里当差十几年,除了手下的那帮子内侍外,何偿有人会待他如此礼遇。所以起身后,李然在看向柳一条的目光里,遂即就增加了几分和善。

内侍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心里面自卑那是难免的。有多少人都不把内侍当人看,在大多数权贵的眼里,内侍甚至连一个下人都不如。就是像李然这样老呆在李世民跟前的人,也不止一次遭人白眼儿。

“皇上召柳先生所为何事,小人这种身份的人哪有资格知道。”说完,李然又轻凑到柳一条的身边,小声地说道:“不过,皇上召柳先生,极有可能是为了那农桑之事,大司农卿此刻正与皇上在一起。”

农桑?跟他地专业倒是很对口。不过这一直都是他隐藏在心底里的秘密,李世民与那个大司农卿怎么会知道?莫不成是,曲辕犁?

“多谢李总管了。”柳一条拱手向李然道谢。谁说内侍无用,在探听消息方面,有谁能及得上这些经常在皇上皇子处打转的内侍?

李然轻点了点头,笑道:“柳先生客气了,柳先生快随小人来吧,皇上怕是已经等急了。”

“嗯。劳烦李总管前面带路。”

皇宫很大,可以说得上是巨大,各种大殿数百座,房屋少说也有三、五千间,都快赶得上一座小型的县城了。不识得路的人,进了这皇宫之内,保准会晕头转向。

柳一条跟着李然,在这宫内七拐八拐的,走了大概有一刻的功夫,这才由东宫走到了李世民的书房前。

李然停下身。点头向柳一条示意了一下,道:“柳先生,这里便是皇上地书房了,您在这儿稍待片刻,待小人去为您通报一声。”

“嗯,有劳李总管了。”柳一条冲他拱了拱手,便乖乖地在外面候着。所幸现在不是寒冬。天气渐暖。这样在门外站着,倒也不那么难受。

不消片刻,李然就又复出来,躬着身把柳一条给请了进去。

“小民柳一条,拜见皇上!”柳一条弯身低头,走到书房之中,拱手给李世民行了一礼。

在这皇宫里,唯一让柳一条感觉还不错的便是这种拱手的礼节了。不像后世的几个朝代一样。动不动就要给人下跪。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向柳一条吩咐道:“你也坐吧!”

“谢皇上!”柳一条直起身。轻走到苏炳仁的旁边,冲这个不认识的老头儿拱拱手,便弯身在他的下首位坐下。

这便是近几日在长安城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柳一条?没想到竟会如此地年轻。从柳一条进来那一刻起,苏炳仁便开始上下地打量着柳一条。脸上的表情,嗯,很诧异,很吃惊。

有些不相信眼前这个跟他的宝贝孙女儿年纪相仿地年轻人,竟会有如此能耐。治皇后之绝症,创柳氏新书法,听刚才皇上所言,这柳氏耕犁似乎也是出自他的手笔。这,未免太过神奇了一些,这世上真有这种天才式的人物么?

见柳一条拱手向他示意,苏炳仁也拱手还了一礼。看上去,这个年轻人倒也是很有礼貌。对柳一条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柳先生,”李世民看着柳一条,端起茶碗轻喝了一口,开口询问道:“前几日,朕听闻柳先生曾在三原开办过什么作坊,专门做耕犁的生产事宜,不知可确有此事?”

“然!”柳一条点头,在杨伯方的刻意安排下,这些都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没有必要再遮掩。

“那作坊地名称,可是叫做‘柳氏犁坊’?”

“然!”柳一条再次点头。同时心里边也有些了然,李世民这次召他来,定就是为了那曲辕犁了。

“敢问柳先生,那柳式耕犁,可是产自于先生地‘柳氏犁坊’?”这句话是苏炳仁这老头儿问的,问话的。

向柳一条的双眼,全都放着光亮。

“这位大人是?”柳一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拱着手向这老头儿问道。

“哦,是小老儿失礼了。”苏炳仁拱手道:“小老儿苏炳仁,承蒙皇上不弃,现任大司农卿一职。”

“原来是司农大人。”柳一条笑着拱手说道:“小子有礼了。刚才司农大人所说的柳氏式耕犁,确是由蔽坊所产。不知司农大人有何指教?”

不用问,柳一条也知道,这个姓苏的大司农卿,定是相中了他的曲辕犁。

所谓在其位,则谋其政,这个大司农卿既然掌管着天下农桑事务,遇到像柳氏耕犁这种先进的工具,心中必然会有些想法。只是不知他想要如何去做。

“指教不敢当,”苏炳仁郑重地向柳一条行了一礼,道:“老夫只是想代大唐地百姓,谢谢柳先生。有柳先生地这种耕犁,以后我大唐百姓就有福了。”

“司农大人客气了,小子担待不起。”这顶高帽儿柳一条可不敢接,他拱手向苏炳仁说道:“小子是一个农夫,同时也是一个商贾,像这种既有利于农耕,又有利可图地事情,小子自是不会错过。”

柳一条已看出了一些瞄头,李世民和苏老头儿,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啊。

这小子倒是精得很,李世民又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把茶碗轻放到桌上,看着柳一条说道:“柳氏耕犁出在我大唐,实乃是我大唐之福,柳先生能创出此犁,那自是功不可没。朕想厚赐柳先生,不知先生想要些什么?”

柳一条心里咯噔一下,忙起身向李世民躬身回道:“回皇上话,小民别无所愿,只求能够安稳地将这柳氏犁坊经营下去,争取能早日让我大唐百姓都用得上小民的柳氏耕犁!为我大唐地农耕事务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添上一块儿砖瓦,还请皇上能够成全!”

“哦,”李世民轻点了点头,眼睛里面露出的全是赞赏,这小子是个人才。遂开口道:“柳先生的忠心诚诚,朕甚感欣慰。不过这‘柳氏犁坊’嘛”李世民把目光瞄向了苏炳仁。

“皇上,”苏炳仁会意,也站起身来,向李世民禀道:“对于这‘柳氏犁坊’,微臣有一些见意,不知当不当讲。”

“哦?苏爱卿请直言!”李世民开口说道。

苏炳仁弯身一礼后说道:“柳先生一人经营这‘柳氏犁坊’,力量终归是太过单薄儿,每日所产柳氏耕犁也极为有限,想要推广开来,怕是有些难度。”

“所以,为了我大唐的百姓能早日用上柳氏耕犁,为了减轻一些压在柳先生身上的重担,微臣见意,由朝庭出面,来帮助柳先生,共同经营。”

苏老头的一番话,说得柳一条的心是哇凉哇凉的。这老头儿的心,也忒黑了点儿,一句话,就想接管了他的‘柳氏犁坊’,看来今天这事儿,是不能善了了。

“嗯,苏爱卿所言极是,”李世民把目光瞄向柳一条,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不知柳先生意下如何?”

“皇上,这小民哪敢反对,”柳一条躬身回道:“原本小民就有把这犁坊让于朝庭的心思,只是小民出身农户,家里田地不多,家境一直不宽裕,本还想指望着这‘柳氏犁坊’能赚回一些小本钱。再过两个月小民就要成亲娶媳妇儿了,到时还要添盖新房,置办家具,彩礼酒席,还有小民的兄弟也要上私塾读书,将来好谋取一个功名,小妹也就才六岁多一点儿,最少还有十年方能出阁,以后小民要是再有了子嗣”

“行了,行了,”李世民摆着手,止住了柳一条念经似的诉苦声,笑斥道:“瞧你说的,好似朕要夺了你的生路一般。放心,朕不是那般不讲道理之人,断是不会亏待于你!你那‘柳氏犁坊’,及柳氏耕犁的制做方法,朝庭都会花高价购买,断不会少了你娶媳妇儿的银钱!至于你那二弟,他若真有实才,朕也定不会让他埋没于乡野之间。”

“皇上圣明!”柳一条心里长舒了口气,名君就是名君,这重点抓得,一来一个准儿,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虽然亏了点儿,但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朝代里,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不错了吧?

唉!万恶的封建社会!

第139章你们是不可能的

辕犁,多好的一个来钱的门路,就这么着被李世民这名君给变着法地没收了。

虽然李世民许诺会给出丰厚的补偿,但是在心里面,柳一条总是有一种被人阴了一下的感觉,很不爽,但是,却又毫无办法。

向李世民辞别后,柳一条便再内侍的带领下回到了左侍卫军的驻地。在那里,李纪和已等待多时。看到他,柳一条这才想起,在东宫,还有一个太子爷等着他去侍候。

看了看天色,太阳已在不知不觉之中,跑到了天空的西侧,傍晚了。

“纪和,孙道长此刻可还在东宫么?”柳一条在椅子上坐下,掂起茶壶,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咕咕灌了两口,然后开口向李纪和问道。

见柳一条这般随意,李纪和也放开了一些,拱手回道:“孙道长师徒在神医走了不到一刻,便跟太子殿下辞行出宫了,此刻并未在宫中。太子殿下让小人在神医这儿候着,等着神医回来,问问神医准备何时为太子殿下开刀?到时都要准备些什么?小人也好早些做出准备,免得到时慌了手脚。”

完了李纪和又陪笑着说道:“太子殿下的右脚了一年,受尽了各种名里暗里的羞辱,心中苦闷,现在乍闻神医能医好他的脚疾,欣喜之余,心中难免会有些焦急,有些无礼失礼的地方,还望柳神医莫要见怪。”

李纪和是由李承乾一手提拔起来地。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到现在一个正品的侍卫,跟着李承乾已有五年,对这个太子爷自是了解的很。聪明,心善,仁孝,对他李纪和又有知遇之恩,所以。有些话虽不适宜从他嘴里说出来,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这也是人之常情,”柳一条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思量了一下,道:“开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